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战略思想的伟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_新经济政策论文

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战略思想的伟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_新经济政策论文

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思想的重大发展 *——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列宁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发展战略论文,社会主义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 要 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规定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成社会主义社会,认为达到这一目标的措施是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展合作化,进行文化革命等等。在我国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对战略目标作了量化处理和纵向、横向的比较分析,对战略措施则力求全面性、具体性和战略意义,发展了列宁有关的思想。

关键词 列宁 邓小平 发展战略 战略目标 战略措施

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指工人阶级执政党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定的较长时期内应达到的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政策或措施。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特别是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以后,列宁就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了重要的思想,指导了俄国人民的社会主义实践。我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领导和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提出了我国现代化建设正确的、科学的战略理论,指导了新时期党和人民的实践,发展了列宁的有关思想。

在十月革命时期和以后的俄国国内战争时期,列宁持世界革命战略思想。这种战略思想的基本内容是:把俄国民主革命推向前进,造成巨大的声势,激发西方的社会主义革命,使西方的革命取得胜利;西方革命胜利以后,在西方社会主义国家帮助下,俄国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俄国同西方许多国家一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一起走向社会主义胜利。这种战略思想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晚期的思想。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曾经设想,未来的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革命的“信号”,在发展的过程中两者会“互相补充”。1894年,恩格斯在《〈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中进一步写道,俄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发生和沙皇政府的倒台,会转变整个欧洲的风向,西欧无产阶级就会专心地致力于自己的任务,即解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把资本主义社会改造为社会主义社会。他还写道,当西欧各国取得社会主义胜利时,俄国人民将会得到西欧人民的帮助,俄国会同西欧同时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即同时建成社会主义社会。十月革命时期,列宁继承和坚持了这种战略思想。他在革命前夕从西欧返回俄国时,在《给瑞士工人的告别信》中,明确地阐述了这种思想。在俄国国内战争时期,由于国外帝国主义国家猖狂的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几度濒于覆亡,鉴于这样的事实,列宁更感到西欧革命的发生和胜利对于俄国革命的重要意义,因而更明确地坚持和论述了以上的战略思想〔1〕。

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决定转变国家的发展轨道,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这以后,苏维埃俄国的历史进入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列宁在领导人民进行经济生产的实践中,论述了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战略。这一新战略的基本内容是:

其一,俄国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1年以后,国际政治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各国的工人运动落入低潮,革命在短时期内难以发生了;与此相联系,各国资产阶级统治者摆脱了革命危机,巩固了自己的统治;苏维埃俄国单独一国存在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汪洋大海之中已经成为定局。这就使得列宁不得不考虑俄国单独进行社会主义的必要性。这年5月, 他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现在我们是通过我们的经济政策对国际革命施加我们的主要影响。……在全世界范围内斗争已经转到这个方面来了。我们一旦完成了这个任务,那我们在国际范围内肯定就取得最终胜利。因此,经济建设问题对于我们有非常重大的意义。”〔2〕这里所说的, 就是俄国单独一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必要性。从国内形势看,经过三年的国内战争,俄国军民粉碎了白卫分子的反革命武装叛乱,赶走了帝国主义武装干涉者,巩固了苏维埃政权。列宁从这个事实中看到,即使西方未发生革命,俄国革命未得到西方革命的支持,俄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也能够成功地保卫苏维埃国家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1920年11月,列宁在有关会议上的报告中,就此明确地指出:“即使全世界的社会主义革命推迟爆发,无产阶级政权和苏维埃共和国也能够存在下去。”〔3〕在他看来, 苏维埃政权能够存在下去,创造了俄国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条件,以后党应把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这就是他所说的:“我们应当同过去诀别,着手进行真正的经济建设,改造全部党的工作,使党能够领导苏维埃的经济建设,取得实际的成就,并且多用行动少用语言来进行宣传。”〔4〕这说明,他肯定了单独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能性。

其二,把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1921年3 月以后,俄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迂回的途径和间接的办法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使俄国逐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显然,这个时期的俄国处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当时,列宁在提出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时,将战略目标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上。1921年12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在讲到俄国人民的经济建设任务时说:“现在暂时还由我们单独执行的任务好象纯属俄国的任务,其实这是一项将会提到一切社会主义者面前的任务。……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社会必然到来。或早或迟,早20年或迟20年,它总归会到来。我们努力实现我们的新经济政策,这也就是在帮助这个社会创造工农联盟的形式。”〔5〕这里的思想是, 通过实行新经济政策,创造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可见,在列宁的思想中,社会主义社会是应达到的战略目标。1922年11月,他在莫斯科苏维埃全会上的讲话中,在讲到俄国的经济建设任务时又说道:“不管这个任务是多么困难,不管它和我们从前的任务比起来是多么生疏,不管它会给我们带来多少困难,只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不是在明天,而是在几年之中,无论如何会解决这个任务,这样,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将会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6〕这里更清楚地指明, 把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变成社会主义的俄国,是必须达到的战略目标。

其三,通过新经济政策、合作社、文化革命、改革国家机关等措施达到上述目标。新经济政策的内容之一是实行粮食税,即让农民将粮食收成中的一部分作为实物税上交给国家,余下的粮食则由农民自由支配。内容之二是允许自由贸易,既允许小农之间就农副产品进行自由贸易,又允许城乡之间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自由贸易。内容之三是发展私人小工业企业,即鼓励小工业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生产出人们需要的特别是人们生活急需的产品,以满足城乡之间交换和贸易的需要。内容之四是实行租让制,即苏维埃国家根据一定的条件,将一部分自己暂时无力恢复生产的国有企业租让给外国资本家,让他们到俄国来经营,从而使他们把新技术和资金带到俄国,促进俄国恢复经济工作的进展。内容之五是实行租赁制,即将一部分国有企业出租给国内的资本家,利用他们的作用恢复和发展生产。内容之六是在国有制企业实行商业原则,即实行经济核算制度,计算成本,讲究效益,将职工的收入与劳动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挂起勾来。列宁认为,上述新经济政策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措施和途径。譬如,1922年3月, 他在给党中央有关领导人的信中,在说到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时指出:“新经济政策在经济上和政策上都充分保证我们有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 ”〔7〕。同一时期,他在党的十一大报告中又说:党在新经济政策必要性的认识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表明,通过新的途径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已经绝对必要了。”〔8〕

列宁认为,实行合作社制度也是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俄国,城市和农村都有一定数量的合作社。但当时的合作社不是生产合作社,而是消费合作社,即合作社的参加者仍然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劳动产品为个人所有,只是需要经过合作社进行彼此之间的交换和城乡之间的交换。列宁晚年产生了这样一种认识:这种合作社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在俄国普遍地建立了这种合作社,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实现。如他在《论合作社》一文中说:“在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条件下,使俄国居民充分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化,这就是我们所需要的一切”,“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了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工作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9〕。

列定认为,为了使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必须进行一场文化革命。当时的俄国,人民的文化水平极低。据有关资料显示,1920年,俄国人口中的文盲占全国人口的2/3以上。列宁认为, 如果不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他们就不能够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不能够在生产建设中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且他们将没有能力参加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不能够有效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特别是如果不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他们没有足够的见识,不懂得合作社的优越性,不能够自觉地参加合作社,那末势必会影响全俄合作化的进程。从这种认识出发,列宁提出要在俄国进行一场文化革命,特别要在农村进行文化革命。他在有关文章中写道:“完全合作化这一条件本身就包含有农民(正是人数众多的农民)的文化水平的问题,就是说,没有一场文化革命,要完全合作化是不可能的。”“现在只要实现了这个文化革命,我们的国家就能成为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了。”〔10〕还写道:“我们要做的事情‘仅有’一件,就是要使我国居民‘文明’到能够懂得人人参加合作社的一切好处,并参加进去。”“为了过渡到社会主义,目前我们并不需要任何其他特别聪明的办法。……就需要一场变革,需要有全体人民群众在文化上提高的一整个阶段。”〔11〕可见,在列宁的思想上,文化革命也是使俄国走向社会主义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列宁认为,改革国家机关,也是有利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本来,在十月革命时期,俄共(布)领导建立了新的国家机关,遣散了旧国家机关的人员。可是在以后的国内战争期间,国家由于缺少管理人员,又将一部分旧机关人员吸收到国家机关工作。这些人在进入苏维埃国家机关的同时,把旧的习气和旧的作风也带了进来。几年以后,苏维埃国家机关形成和出现了某些旧国家机关固有的特征,如办事拖拉,相互推诿,官僚作风等等。列宁认识到,为了有利于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改革国家机关,使它能够有效地组织国家的经济建设活动。在《论合作社》一文中,他在提出当时俄国的“两个划时代的任务”时说:“第一个任务就是改造我们原封不动地从旧时代接受过来的简直毫无用处的国家机关;这种机关,我们在五年来的斗争中还来不及也不可能来得及认真加以改造。”〔12〕根据这种思想认识,他在党的十一大政治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国家机关的办法,如提高人民委员会的威信,加强各人民委员的工作责任心,精减机构,相应地把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已经建立的区域经济会议等等。他晚年还在许多文章中论述了改革国家机关的原则,如“宁肯数量少些,但要质量高些”的原则,“七次量,一次裁”,即仔细做工作的原则。在他看来,经过以上改革的国家机关,将有力量、有能力组织经济建设活动,促进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目标早日实现。

综上所述,1921年俄共(布)十大以后,列宁关于俄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思想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主张苏俄单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认为建成社会主义是其战略目标,实行新经济政策,开展合作化,进行文化革命,改革国家机关等等,则是达到战略目标的措施。他的这一战略思想,对于指导俄国人民当时的实践,发生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邓小平从当前的国际形势以及我国的国情和人民的愿望出发,科学地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理论,发展了列宁有关的思想。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既不像20年代初苏维埃俄国那样,处于帝国主义国家严重的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之中,也不像50年代前期社会主义阵营蒸蒸日上,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生产上互相支持,共同发展。我国既同世界各国包括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等保持经济上、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和友好往来,又必须在国际交往中保持自己经济上和政策上的独立性,维护国家的主权,还必须沉着应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曲折与挫折带给我国的压力。从这种实际出发,邓小平提出的战略理论是:对外开放,反对霸权,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对外开放,就是承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主张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引进国外资金,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的交流,加速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反对霸权,就是反对少数强国为本国的利益对弱小国家动用武力,反对它们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特别要同它们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坚决维护我国的主权,维护我国的领土完整。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就是在冷战结束和世界格局变动的过程中,稳住自己的阵脚,把本国的经济建设搞上去,在国际活动中“不当头”,“不称霸”,但中国始终站在第三世界国家一边。

邓小平的这一战略理论,发展了列宁“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如前所述,列宁“一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思想,主要强调的是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俄国单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相比之下,邓小平的理论则处于更高的起点上。从国际形势看,由于我国当前面临的问题不是要不要和能不能单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而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怎样处理同世界各国关系的问题。由于这个问题同20年代初俄国面临的问题相比具有高起点的特点,邓小平回答这个问题的理论必然也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说它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从我国国内的条件和党的任务以及人民的愿望出发,邓小平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理论。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前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它的目标是“小康之家”。1980年1月, 他在中共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讲到中国的国情和现代化的目标时再一次指出:“到本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每人平均达到一千美元,算个小康水平。”〔13〕1984年10月,他在接见中外经济合作问题讨论会全体代表时的讲话中更明确地说:“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这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14〕到这时,邓小平关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理论,已经形成和提出。1987 年4月,他在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中,进一步地说明了这个理论,说:“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那时人口是十二亿至十二亿五千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万至一万二千亿美元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产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在世界上虽然还是在几十名以下,但是中国是个中等发达的国家了。”〔15〕邓小平的这一理论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有“三步”,第一步是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第二步是本世纪末再翻一番,第三步是到下个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邓小平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理论,发展了列宁有关的思想。如前所述,列宁在考虑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时,把它定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建成上。这个考虑基于当时俄国的实际,因为当时的俄国尚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然而,邓小平在考虑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时,我国已经处于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说,我党和我国人民早在50年代就已完成了“过渡”的任务,建成了社会主义社会。他们在新时期面临的任务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使它更加完整,更加具有优越性。邓小平关于“三步”目标的战略理论,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显然,同列宁的思想相比较,两者设定的目标有性质上的差别,邓小平的目标理论具有更深远意义。而且,邓小平的理论对所设定的目标作了量化处理,作了对内的纵向比较分析,对外的横向比较分析,充分地显示出它的明确性和科学性。由此也可以看出,它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邓小平关于“三步走”的战略理论,包括达到目标的战略措施的理论。也就是说,邓小平为实现“三步”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战略措施。

1982年,邓小平提出的战略措施有三项:一是抓农业,二是抓能源和交通,三是抓教育和科学。这年9月, 他在同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金日成的谈话中,在谈到不久前召开的我党十二大时说:“十二大提出的奋斗目标,是二十年翻两番。二十年是从1981年算起,到本世纪末。大体上分两步走,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16〕可见,在这里他对三项战略措施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说明。在邓小平看来,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大国来说,一定要把加强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这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他认为,能源和交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这方面的落后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保证能源和交通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在这方面高质量地建设一批重点骨干工程,迅速改变其落后面貌。他还认为,教育和科学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农业的发展,能源和交通的发展,还是整个经济的现代化,都要依靠教育和科学。关于这个问题,他曾明确地指出:“要注意教育和科学技术。否则,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再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一个十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源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17〕显然,邓小平提出这三项战略措施,着眼点在于“三步”目标的实现。

邓小平认为,为了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台阶式”的发展。所谓“台阶式”的发展,就是指在一定的时候和一定的条件下,抓住机遇,加速发展,使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上新的台阶。从国际的经验看,许多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有过高速发展的时期。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也有这样的经验。邓小平在总结我国发展的经验教训时曾经说过:“可能我们的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到的。”〔18〕在这里,在“台阶式”发展的问题上,他既肯定了我国以往的做法,又提出了对以后的要求。进入90年代以来,面对着严峻而复杂的国际局势,面对着西方发达国家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发展对我国的挑战,面对着周边国家发展对我国的挑战,邓小平更是强调“台阶式”发展。1990年,他在有关讲话中郑重地指出:“翻两番能不能实现,是个大问题。使我们真正睡不着觉的,恐怕长期是这个问题,至少十年。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18〕1992年初,他在南巡过程中,对有关领导人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现在,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比我们快,如果我们不发展或发展太慢,老百姓一比较就有问题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几年上一个台阶。”〔20〕当然,在邓小平的思想上,快是有条件的,是讲效益、讲质量的快,是量力而行、扎扎实实、协调发展的快。

邓小平认为,为了有利于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且要逐步达到共同富裕。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如南方与北方、沿海与内地,自然条件不一样,历史状况和现实的社会条件也很不一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必然有很大的差距。即使是在同一地区,单位与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者之间,在生产条件和劳动条件不尽相同,经济效益和劳动成果也会有好坏之分。从这种现实出发,为了调动有关地方的积极性和生产者的积极性,理应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正是从这种意义出发,邓小平1978年12月在有关讲话中指出:“在经济政策上,我认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21〕在他看来,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一是可以树立榜样,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企业、其他人学着富起来,二是先富起来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可以支援暂时落后的地区、企业和个人,帮助其富起来。这就是邓小平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1992年初,他在南巡时的谈话中就这个问题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来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起来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2〕他认为,如果最终不是这样的结果,而是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这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离开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衷,所以是必须防止和反对的。

邓小平认为,为了顺利地实现“三步走”的发展战略,需要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1987年,他在有关谈话中谈到“三步走”的目标时指出:“要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什么条件呢?第一条,需要政局稳定。……第二条,就是现在的政策不变。”〔23〕又说:“一个是政局稳定,一个政策稳定,两个稳定。”〔24〕邓小平所说的政局稳定,就是指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地得到发扬,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地得到健全,作为立国之本的四项基本原则深入人心,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得到广大工农群众的拥护,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顺利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得到巩固和加强。与此相关联的是,社会动荡的隐患得以消除。邓小平曾就此说:“中国不能再折腾,不能再动荡。一切要从大局出发。中国发展的条件,关键是要政局稳定。”〔25〕邓小平所说的政策稳定,就是指改革开放的方针和办法不变,譬如,引进外资和建立经济特区的办法不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和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方针不变,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达到共同富裕的方针不变等等。他认为,只有政策不变,才能取信于民,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前几年,当有的人议论“雇工”问题时,邓小平认为,犯不着在这个问题上表现我们在“动”,可以看几年。他在有关讲话中还明确指出:“像这样的事情,我们要考虑到不要随便引起动荡甚至引起反复,这是从大局来看问题。重要的是,鼓励大家动脑筋想办法发展我们的经济,有开拓的精神,而不要去损害这种积极性,损害了对我们不利。”〔26〕根据邓小平的思想,有了政局稳定和政策稳定,我们的事业就能顺利地、健康地发展,“三步走”的目标就能顺利得以实现。

邓小平关于战略措施的理论,发展了列宁有关的思想。如前所述,列宁1921年以后认为,为了达到在俄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必须实行新经济政策,即实行粮食税制、城乡自由贸易、租让制、租赁制等,搞活城乡经济;必须实行合作社制度,吸引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合作社;必须开展文化革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必须改革国家机关,消除官僚作风,增强国家机关组织经济建设活动的能力。可以认为,列宁的这些思想,是社会主义建设史上对社会主义道路最初探索的思想成果。由于它是最初探索的成果,所以它不可避免地有种种局限性。况且,列宁领导和参加实践的时间很短,在这一段时间里许多问题尚未暴露出来,他没有也不可能作深入的探索和回答。相比较而言,邓小平理论则成熟得多和科学得多。邓小平认为,为了实现“三步”目标,不仅需要经济政策对头,而且应该保证这些政策在短时间内不会改变;不仅需要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而且需要有政治建设上的保证,即需要国家的政局稳定;不仅需要发展工业,而且应该发展农业,把农业置于国民经济基础的地位;不仅应该发展工业领域里的各个行业,而且应该重点地发展能源和交通;不仅需要发展经济生产,而且应该发展教育和科学;在生产过程中不仅需要讲究效益和质量,而且应该讲究速度,即应提倡“台阶式”发展;不仅需要改善群众的生活,而且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先过好日子;不仅应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且一定要达到共同富裕。显然,邓小平关于战略措施的理论,比列宁的有关思想更全面,更具体,更具有战略意义。所以说,它发展了列宁的思想。

* 此文为作者承担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列宁后期思想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注释:

〔1〕俞良早著,《列宁主义研究》,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9~31页;俞良早著,《列宁后期思想探要》,湖北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第29、30、228、229页。

〔2〕《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1卷,第335~336页。

〔3〕〔4〕《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0卷,第22、37页。

〔5〕《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2卷,第354页。

〔6〕〔7〕〔8〕〔10〕〔11〕〔12〕《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第302、63、73、368、364、367页。

〔9〕《列宁全集》,中文第2版,第43卷,第362~367页。

〔13〕〔21〕《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9、152页。

〔14〕〔15〕〔16〕〔20〕〔22〕〔23〕〔24〕〔25〕〔2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77、215~216、9、375、374、216、217、 216、216~217页。

〔17〕〔18〕〔19〕《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版,第34、35、35页。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战略思想的伟大发展&邓小平理论与列宁思想的比较研究_新经济政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