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 冯洋

冯洋

(北部战区总医院干部病房一科六病区;辽宁沈阳110000)

【摘要】目的:分析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86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组研究,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操作。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为了防范并发疾病,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同时,应予以其预见性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程度。

【关键词】心肌梗死;预见性护理;SAS评分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9)01-0010-01

前言:有学者指出,若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干预,极容易增加该疾病的致死率。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对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重要意义,现总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86例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入组研究,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对照组,预见性护理组43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3.06±1.19岁,男/女=23/20,对照组43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01±1.22岁,男/女=22/21。

1.2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提供入院指导,开展口头形式的健康宣教,密切监护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叮嘱患者按时按量服用相关药物,并加强对病房环境的清洁。

预见性护理组:(1)护理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种形式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在对患者对冠心病以及心肌梗死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健康教育计划,通过开展讲座的方式,向患者阐释冠心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药物等,使患者能够加强自身管理。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可通过为患者播放视频和发放健康手册的形式,在日常生活中向患者渗透疾病相关知识。除此之外,针对高龄患者,护理人员还应开展一对一的健康教育,教授其康复训练技能。(2)老年重症冠心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这也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因此,护理人员应基于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了解患者的文化水平和家庭经济情况,安排已经治愈成功的患者现身说法,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与此同时,针对家庭经济状况不乐观的患者,可为其应用性价比高的药物,并告知可报销的费用额度,缓解其心理负担。(3)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教授患者家属用药方法,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药物的适用范围、服用方法和剂量等的了解程度,告知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类型。(4)护理人员应基于对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为其安排适宜的运动,提升患者自身抵抗力。(5)由于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睡眠质量较差。因此,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采用温水为患者泡脚并按摩,促使患者能够快速入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ESCA量表)评分。

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处理本次数据,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心理评分

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的患者,心理状况占据明显优势。

3.讨论

受心脏长时间供血不足的影响,极容易诱发心肌细胞发生凋亡,造成心肌灌注能力失衡,奠定心肌梗死发生的祸根。与此同时,受患者疲劳过度、饮食不节以及情绪易激的影响,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该疾病的发生几率。因此,实施护理干预具有十足的必要性[1]。

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结合老年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已经成为现代护理的重要分支。通过对患者心理进行安抚,有助于确保患者情绪始终处于稳定状态,防止因情绪过激导致病情加重。与此同时,通过为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为其合理安排运动和作息计划,有助于借助于患者的自我管理,促进病情改善[2]。

结论:在护理干预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过程中,应以预见性护理措施为主,形成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罗娟娟,张素云.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1):115-116.

[2]郑文灵.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中的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9):240-241.

论文作者: 冯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在老年重症冠心病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论文_ 冯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