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论文_杜晶琳,李贺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论文_杜晶琳,李贺

(南瑞集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突飞猛进,我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已经在社会各行各业中得以广泛的应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对电力工程的需求量。在电力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和改进。本文对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现状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根据相应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可以进一步提高电力系变电站统自动化技术的水平,提升安全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优化策略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电力企业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使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也随之加快,并得以广泛的应用,从而提升了我国电网的工作水平,保障了电网安全稳定的运行。随着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用电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而且对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1.1实现电力服务的智能化

当今,电力是社会不可或缺的能源之一,社会生产与生活均离不开电力系统的支持。一旦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则极易发生社会混乱。因此,研究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极为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科研的投入,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网络技术等共同辅助下,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已经实现智能化,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工操作,尤其是故障预警、故障分析等,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带来的高安全性与智能化,推动着电力系统迈向新的阶段。

1.2 推动实时仿真工作的开展

利用电气自动化技 术有助 于 实 时 仿 真 工 作的开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暂态和稳态的同步存在,促使同步实验变成现实。在这种仿真状态下,工作人员能够测试电力装置,科研人员可基于上述基础建设综合实时仿真实验室,通过收集数据开展仿真工作,以提升实验的精确度,进而为电力系统的管理提供信息参考,保障其运行安全。

2、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变电站当中的应用

2.1在电位连接当中的应用

变电站当中的电气设备,只有电力充足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工作,但是电源之间的电位差有些大,会发生电气故障 。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需要应用等电位连接的方法。在变电站当中,对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要对等电位的连接装置进行调整,其中的内容包括:1)变电站当中的电气设备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如果不能合理对电位连接的路径进行选择,会使系统无法正常有序的运行。所以,在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导电器件的相关运行条件,需要严格控制电位连接路径,以便在最近的距离当中,将设备的性能进行提升。2)等电位对于网络的控制内容十分复杂,为了对等电位的连接有效性给予保障,需要优化电气系统以及设备的分配等内容的网络连接,可接地装置的性能全面发挥,促进电气自动化水平的提升。

2.2在数据采集与处理当中的应用

变电站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产生于不同的设备以及系统,为了使变电站能够更加安全并且稳定,需要对其中的数据准确进行准确的获取。此外,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确保采集数据的精准性,如模拟数据、脉冲数据以及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等。先进的自动化系统,会对采集到的数据实施详细系统的分析,并将最终的结果传递回系统,这样控制系统可对短路器分合闸设备等实施控制,使设备能够稳定并且高效的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在监控系统当中的应用

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计算机自动监控技术得到了全面发展,其中的优势也越来越突出,在变电站中得到了普及应用。计算机监控系统需要控制的范围非常大,不需要人工对其进行操作便可实施监控变电站当中的设备和通信信号等,还可对内部的 UPS 和直流系统进行监控,对无功补偿装置进行调节。对于无人操作的实现减少对人力资源的使用,为变电站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所以需要的系统功能非常先进,一般会将分层设计作为原则。其中,分层设计为功能层、间隔层、控制层以及集控中心,对于前三层的监控,可结合实际情况实施调节。同时,对于自动化技术的使用,还可使计算机监控系统当中的功能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将外围的设备设置进行简化,使变电站计算机系统当中的控制水平提升。

3、电力系统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安全控制对策

3.1增加设备投入

为确保变电站自动化技术能够安全发挥其作用,需提高设备质量,保证电力变电站自动化设备满足技术要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灵活性、适应性。设备质量缺陷主要与其制作水平和使用是否规范有关,电力企业应当转变陈旧的观念,意识到变电站自动化设备的重要性,增加资金投入,既要积极引进新设备,又要做好已有设备的维修养护工作,若使用寿命到期或严重破损,应当及时更换。选择设备时,尽量选择信誉好、实力强,且设备能够配套的厂家,避免不同厂家设备互不兼容的情况。对于专门预定制作的设备,应派人监督整个过程,确保出厂时没有质量缺陷。另外,宣传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加强监督,对工作人员开展技术培训,使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使用。做好日常维护工作,有些安全事故源于某个细节,比如表层积尘太多而未清理,导致长期连续运行的设备散热困难,进而烧毁内部,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

3.2提高技术水平

加强技术理论研究,主动与国际接轨,了解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技术理论,活学活用,将其应用到国内电力事业建设中。目前,很多电力变电站自动化设备均来自国外,国内拥有研发技术水平的企业不多,且产品质量与国外也有一定差距。究其根源,在于专业人才不足。所以,为提高电力变电站自动化研发和应用水平,必须从根本做起,培养优秀的人才队伍,努力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方面,电力企业应注重内部职工专业能力的培训,为其提供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定期组织全体职工学习,强化其安全防范意识,熟悉常见安全事故的原因,并能采取简单的应对之策。另一方面,与高校合作,吸引高校人才,组成专业队伍,优化内部人员结构,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3.3完善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安全控制需有相应的制度进行约束和指导,加强技术管理,结合现状,科学预估未来发展趋势。首先,明确职责。各部门、各岗位都要清楚并做好本职工作,内部需制定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以变电站自动化设备使用单位为例,需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使用和维护,建立健全的台账,同时负责各项设备仪器运行状态的监督,发现问题后需及时处理。出现故障时,还要积极配合维修人员。另外,还要负责备品备件计划的制定和申报工作。其次,完善运维管理制度。比如设备硬件的维护保养,应科学制定实施细则,安排不同岗位的人员负责相应的维护工作,加大巡检力度,保持设备清洁。实时掌控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注意防火防尘,从细微处着手,包括内接线是否连接正确、固定零件是否松脱,均要细心谨慎。

结束语

总之,自动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变电站工作的效率,以及安全控制水平。对此,需要加强相应的管理与重视,客观认识存在的安全控制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保障电网的安全。对于国家而言,应该加强资金的投入,完善落后地区的电力设备。对于企业而言,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监测与设备维护的工作。同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加强不断地学习,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完善设计方案,并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从而实现电力系统的安全管理与有序运行,以及保障经济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胡小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23):133-134.

[2]高萍.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7):126.

[3]曾剑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J].四川水泥,2016(08):236.

论文作者:杜晶琳,李贺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8

标签:;  ;  ;  ;  ;  ;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和对策论文_杜晶琳,李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