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例不同证型泄泻患者的辩证施护论文_刘红炜

82例不同证型泄泻患者的辩证施护论文_刘红炜

刘红炜

(韶关市中医院肛肠科512000)

【摘要】目的:探讨辩证施护对慢性泄泻型结肠炎患者治愈的促进作用。方法:对82例慢性泄泻型患者予口服中药及药物灌肠治疗,并同时进行情志护理、中药热敷及不同证型实施辩证施护。结果:脾胃虚弱型总有效率达100%,脾肾阳虚型达9523%,肝脾不和达9655%。结论:对慢性泄泻患者实施辩证施护,能促进肠炎患者的治愈,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泄泻;证型;辩证施护;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7-0468-02

慢性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大便稀烂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类疾病。病程多持续在二月以上,常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辨证多属本虚标实,脏虚腑实。其证型复杂,治疗护理多因证而异,强调人、证、护三者的关系及个体差异,注重从多角度纠正致病因素,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对82例慢性泄泻患者采用辩证施护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泄泻患者82例,其中男37例,女45例,脾胃虚弱型32例,脾肾阳虚型21例,肝脾不和29例,年龄在20岁-80岁并符合下列条件:①每日排便次数≥3次;② 病程≥8周;③ 可随访观察1个月以上;④经胃肠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12 方法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高等医药院校《中医诊断学》、《中医内科学》第七版教材等有关内容。

13 结果脾胃虚弱型显效14例(4375%),有效18例(5625%),总有效率达100%;脾肾阳虚型显效8例(3809%),有效12例(5714%),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523%;肝脾不和显效12例(4138%),有效16例(5517%),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655%。患者平均住院14d出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辩证施护

21 脾胃虚弱型证见大便时溏时泻,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适,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弱。兼有外感寒湿者,或伴有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兼有湿热者或伴见肛门灼热、烦热,舌稍黄苔偏厚。护理:①饮食调护:饮食宜清淡、定时有节,食物以软、烂、无渣易消化之健脾和胃为主,宜热,少食多餐,如苡仁、山药、扁豆、大枣、莲子等煨粥;忌生冷、油腻、辛辣刺激和坚硬难消化食物,戒烟酒;症状好转后可适当增加瘦肉、鱼、蛋类、猪肝、鸡汤等补益气血;汤药用参苓白术散加减[2],早晚各一剂,热服,服后盖被静卧。②症状护理:腹部隐痛不适者可采用吴茱萸加茴香及生盐热敷下腹部,注意防寒保暖;观察大便性质、频率及伴随症状,对受寒泄泻者可口服生姜红糖水,木香姜糖水;也可隔姜灸神阙以去寒消痛止泻,或针刺天枢、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以调整肠胃功能。③情志护理:为患者创造一个清洁舒适的治疗环境,安慰和鼓励患者,为患者树立治疗信心,防止不良情绪影响治疗效果;指导患者生活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降低因疾病因素带来的各种压力。④生活起居:居室宜温暖,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生活规律,讲究个人卫生,动静结合,注意保暖。

22 脾肾阳虚型多见于久病者或体衰者,症状特点是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腹部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兼证同脾胃虚弱型。护理:①症状护理:注意腹部及肢体保暖,将吴茱萸炒热加干姜和生盐装袋热敷腹部,也可针刺天枢、足三里、气海、肾腧、脾腧;便后清洁肛周,厕纸柔软;②饮食调护:以补脾温肾、营养丰富、低脂肪食物为主,质软、少渣,如附子羊肉汤(羊肉和熟附块煨烂餐服)、附子粥、糯米固肠粥、牛肉粥等;忌食肥腻、辛辣、粗糙、生冷之食物,禁烟酒及海鲜发物。汤药用四神丸合附子理中汤加减[3],热服。③情志护理:关心体贴患者,及时与患者沟通,减轻患者焦虑不安情绪,生活上给予照顾,使患者保持愉悦,稳定情绪。④生活起居:卧床休息,居室宜安静,温暖适中,空气清新、流通,避免潮湿;食物清洁、新鲜。

23 肝脾不和有情志不和、忧愁思虑过度病史,平时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之时发生腹痛泄泻。舌淡红,脉弦。兼证同脾胃虚弱型。①症状护理:腹痛泄泻明显时,卧床休息,中药热敷或艾灸中脘、天枢、足三里、脾腧、肝腧,以调整肠胃机能,去痛止泻,疏肝健脾。②情志护理:疏导患者保持平衡心态,说明不良情绪对疾病的影响,可根据患者的性格特征因人实施音乐疗法,放松心情,防止郁怒。③饮食调护:饮食宜疏肝健脾、清淡、少渣易消化富营养的食物,如鱼汤、鸡蛋汤、瘦肉汤及新鲜蔬菜等,亦可吃些白萝卜以调理气机;忌生冷油腻、辛辣燥热、壅滞气机等食物,如芋头、土豆、南瓜等。汤药痛泄要方加减,早晚各一次,温服。④生活起居:居室宜安静,凉爽通风,避免阳光直射,保证充足的睡眠。

3 讨论

泄泻,临床上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景岳全书·泄泻论证篇》有云:“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盖胃为水谷之海,而脾主运化,使脾健胃和,则水谷腐熟而化气化血。以行营卫,若饮食失节,起居不时,以致脾胃受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精华之气不能输化,乃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感受外邪、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及久病伤及脾肾阳气均可以导致脾胃功能失常,而出现排便异常;所以在治疗护理泄泻之证中应了解脾胃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慢性泄泻多源于脾胃运化失健,清浊不分并走大肠,因泻致虚,因虚易泻互为因果,以致缠绵难愈,故慢性腹泻主要病变在于脾胃功能失常。同时饮食消化、吸收、输布过程中肝的疏泄功能和脾的运化功能之间密切相关[4]。脾的运化健旺有赖于肝的疏泄正常,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脾气虚弱,运化失常则出现泄泻一证。故泄泻与脾胃、肝、肾均有密切的关系。临床通过辩证论治方法进行辩证施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证型不同施以不同的护理措施,使其护理更完善,更具有针对性,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谢静,陈露,莫兰,李莉,杨传经8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辩证施护护理学杂志2009:9(53-54)

[2] 韩海荣,宋观礼,胡申参苓白术散对大黄引起的脾虚泄泻作用机制的研究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15-16

[3] 卢峰附子理中汤治疗慢性泄泻36例观察中华中西医杂志2007:5(4);52-53

[4] 濮正琪,丁舸,徐跃箭肝脾不和泄泻的文献研究中医文献杂志2007:4(1)

论文作者:刘红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4月第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5

标签:;  ;  ;  ;  ;  ;  ;  ;  

82例不同证型泄泻患者的辩证施护论文_刘红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