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论文_杨春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论文_杨春兰

杨春兰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龙潭小学 628001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80-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无论是从语文的工具性还是人文性角度讲必须重视阅读。而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目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有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常言道“读书万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读,是阅读教学中一种重要手段,他贯穿于整个阅读教学之中,通过读,不仅仅再现作品的内容的情达意,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更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提升学生习作能力的积累和提高的一种潜移默化的、水到渠成的自然沉淀过程。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著名的教育专家易建莉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中说:“被魔杖点中的孩子学习能力强,哪个孩子一旦被魔杖点中,就会变得更加聪明,在学习和才能上更有潜力,这个魔杖就是阅读。”教学中可以用有趣的谜语、生动的故事、巧设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先让学生自读课文,接着我用课件展示桂林山水的美景,以实物直接感知观察为基础,课文中写桂林的山水,都用了比喻和排比句式,图文并茂,学生在阅读中就能感受到挂林山水的特点,也就能体会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了。

二、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逐步提升”的教育方针,首先,我会先让学生自已通读课文,让学生读完课文后就提出自己的质疑,然后让学生自主讨论交流,主要是学生提出问题我就及时加以表扬、鼓励。接着,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继而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与句之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正是这样一步一个台阶,不同时期提出不同的要求,久而久之,学生都能做到逐句逐段读懂,以致理解全篇内容。

三、训练学生边读边想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到之中,心到排在首位,就是强调阅读过程中“想”的重要性,那么阅读教学中的理解就要求学生去想象,诱导学生把语言文字所表述的客观事物在头脑里“还原”,通过“再现”和“再想象”和“再创造”从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思维能力,还要训练联系地想,有利于开拓思路,综合理解,深化认识。比如《小珊迪》是一篇情感浓郁的课文,学完课文,学生了解了小珊迪的悲惨命运和诚实的品格,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去判断事物,提高学生分辨真善美、假恶丑的能力,更能收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四、加强读写练习

学生的阅读,不管是课内还是课外,都是对写作有帮助的。语文课后的作业中大多安排的有小练笔,如教学《扁鹊治病》这则寓言,让学生自读、分组读、分角色朗读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列出表格,分别列出扁鹊三次见蔡桓公告诉他病情以及蔡桓公的态度。课后的小练笔是:现在蔡桓公已经死了,请你用他的口吻写一段话,告诫后人。学生积极性高,针对他的不听劝告,讳疾忌医,都写出了他的感悟和后悔,这样就把读和练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五、精讲多练,读中悟情

生本课的理念是学生主体作用,在讲授讲读课文时,尽量做到精讲多读,在整堂教学活动中,我只当配角,不当主角,引导学生理解难懂的重点句、段。通俗易懂的句段,则让学生反复读,反复念,让其读出情感,念出含义。如教学《清澈的湖水》时,我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颜色,感受自然的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唤起美的共鸣,使学生领略到自然美,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而阅读深文我就全权放手,学生结合自学提示,质疑,自己解决问题,或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我再做适当点拨,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教学任务完成得轻松愉快。

六、多读课外书,多写读后感

在现今的语文教学中,作为学生不能只局限于课本知识的掌握,还应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一些他们本来应涉猎的好书、扩大阅读量,提高写作能力。我班有一个图书角,可存放80多本书,每学期开学以后,我会带着孩子们去图书室借书,图书角现摆放了关于历史的,名著的,地理的,就怕孩子不爱看书,因为世界对于他们来说,一切都充满着神秘,让他们慢慢的接触社会,接触世界。另外还号召每位学生自带一本适合他们读的书,大家交换阅读,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每天晚自习前半小时为教师指导阅读时间,让学生摘抄一些优美句子,主要内容,读后有什么收获,也就是写一写读后感。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很重要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很多,需要语文老师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去发现,去积累,去实践,书籍是一根磨杖,会给孩子带来学习上的一种魔力,能让他们的智慧晋升。会让孩子变得聪明,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吧!

论文作者:杨春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训练论文_杨春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