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西小王镇中心小学 251900
摘 要:兴趣是一种带有浓厚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探索新知识不可缺少的动因;也是激发学习热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如果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能体会到动脑思考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的乐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 学生 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主动研究。”可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小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问题是教学的灵魂。有趣地、巧妙地设计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好奇,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地、巧妙地创设恰当的问题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一位教师教《圆的认识》,在解释圆心的位置时,布置了这样的思考题:老师买了一个圆形的锅盖,尚未安把手,请同学们帮老师想一想把手应该安在什么位置上?顿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们各抒己见,个个跃跃欲试,争相发言,结果得出来了应安在圆心处,把手的位置就是圆心。
再如:我在教《长方体的表面积》一节时,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实际生活中,物体的表面积并不都是要求6个面的面积,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学校要对我们教室重新进行粉刷,为了不浪费涂料,请同学们观察要粉刷教室需要粉刷几个面,需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还要减去哪些物体的面积?”问题一出,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有的抬头观察。有的互相讨论,有的比比画画,最后得出粉刷教室只需要刷左右前后上5个面,还要减去黑板和窗户的面积。利用课前的问题,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教师精心设计,紧紧把握学生感受到的生活现实创设了问题情境,学生始终在愉悦、欢乐但又不紧张的气氛中学习。好比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成功的秘诀。”
二、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美国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针对小学生在平时学习中缺乏参与性活动这一现状,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拓宽思维。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
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
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三、精心设计,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从其特性上表现为首创性、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等。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成分,是创造思维的中心环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引导学生善于转化、扩展、变异等,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组织一题多解的训练。
如:“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照这样计算,要行驶360千米,需要几小时?”看似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在教师的“看谁的解题方法多”一句话激发下,学生思维非常积极,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得到360÷(120÷3);3÷120×360;3×(360÷120);120∶3=360∶x。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思维的发散训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2.设计数学开放题。
数学开放题的求解,既没有现成的算法,也没有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充分联想,勇于创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发展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发现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思维,进而产生新颖的思维结果。在教学中,多角度进行思维训练,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的有效手段。
论文作者:孙海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24
标签:学生论文; 思维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粉刷论文; 同学们论文; 兴趣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2月总第2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