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国学朗读教学论文_谢思强

浅谈小学语文国学朗读教学论文_谢思强

谢思强 四川省南江县关路乡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 6356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朗读教学是教学的重点,很多老师对国学知识学习应考准备十分充分。因为开始不考朗读,国学的朗读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国学范围仅仅局限于小学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随着国学比重不断增加,语文各个不同层次的检测把国学分值逐步提高,各个语文老师非常努力,但是国学的教学效果还不够理想,其原因就是忽视了语言的教学规律,带有一种功利性的教学。我从事小学语文教学以来,潜心于小学国学教育教学,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完善课堂教学结构,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学氛围,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谈谈在小学国学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与同仁商榷,共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一、朗读的界定及国学朗读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朗读?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是小学生完成阅读教育任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朱熹要求学生从小养成正确朗读的习惯,还要求读书必须逐字逐句透彻理解,进而深入体会、反复揣摩。

朗读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让语言文字信息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学生的大脑,做到眼到、心到、口到,做到心手脑并用,激活学生语言细胞,养成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关键是通过朗读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就是学习者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它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语言是长期学习语文形成一种自动化反应,非常直观,反应强烈,可以快速地判断语言的正确与错误,不需要用繁琐的语法规则来判断,可以大大提高语文的学习效率。

国学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广博,是我国的文化宝藏,是中华文明的根基,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文化的总源头。作为一个小学生有义务传承中华文明,懂得文化的演变和脉络。我们的现代文化都是从古代文化发展起来的,学习国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唐朝是一个诗歌的王国,有大量的诗歌流传下来。宋词恭稳,十分讲究平仄,蕴含着深厚的声律学知识,进入了世界艺术的巅峰时期,是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可见其对中国文学的深远影响。

国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弟子规》中的父爱、子孝、兄悌、弟恭,《大学》讲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能够培养学生的远大理想和高尚情操,净化心灵。

二、从提高朗读国学的兴趣入手

国学离我们的年代日益久远,学生对古代的典章制度及风俗习惯比较陌生,学习国学的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国学的朗读水平,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可从提高国学的兴趣入手,集中学生心智活动,聚焦学生的能量,突破国学教学的瓶颈。兴趣让学生可以排除外界的干扰,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兴趣:

1.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多媒体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课堂内容,通过声音、图像、动画刺激学生感官,让国学的内容从不同的渠道进入学生的大脑,做到心脑手并用,走进国学的殿堂,感悟国学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活大脑思维,让国学内容直观化、浅显化,降低国学的难度。

2.评选校园“国学大师”。

小学生好胜心强,好表现自己,总希望老师表扬和同学称赞。我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校园内举办了国学背诵比赛。学生为了在比赛中获得好的名次,在赛前阅读了大量唐诗宋词,非常认真地看注解,力争学懂古诗词,领悟诗歌的感情,在背诵过程中充分展示自己。衣服着装也认真准备,对着镜子演练。对在比赛中获得名次的学生,我们评选为校园“国学大师”,贴上照片,写上个人小传张榜表扬。学生非常自豪,提高了学好国学的信心和决心。

三、国学教学突出实效

1.制作国学朗读的录音档案。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发音准确度,我会给学生制作录音档案。学生在制作录音档案的之前非常用功,反复练习,对着镜子纠正发音口唇、肢体与表情,甚至请老师到现场指点,有的请同伴当听众,力争效果最优化。当听到自己的国学朗读制作成电子录音档案可以随时播听时,有种说不出的激动与喜悦。学生反复听自己的录音档案,不断发现自己的口语的正误,在错误方面下功夫,不断地提升自己朗读的清晰度与纯度,修正杂音,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举数得。

2.比较朗读。

什么是比较朗读呢?就是将风格相近的国学内容放在一起朗读,还要与多媒体课件做个比较,看看哪些字音没读准、感情没表达出来,体会细微的口语表达方式,完善优化自己的朗读风格。

总之,小学国学朗读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难度肯定存在。只要我们立足于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充分运用学生智力和非智力资源,国学教学一定能迈出实质性的新步伐。

论文作者:谢思强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9月总第24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7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国学朗读教学论文_谢思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