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应以人为本_科技论文

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应以人为本_科技论文

科学技术的研究、发展和应用要以人为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要以论文,科学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面对科技新成果及其应用,公众接受与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本主义思想、宗教信仰、伦理道德等,但是,在这些不同的影响因素中,最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本主义思想。即公众对于科技新成果及其应用的接受与否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人本主义为首要出发点,以人本主义思想作为判断、接受科学技术的一个重要标准。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发展和应用科学技术的时候要以人为本。这是历史和现实的要求,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动力的要求。

1 以人为本是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的首要原因

从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来看,在古代还没有真正的、独立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萌芽存在于宗教和巫术之中,而且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产生和发展都是由于人的各种不同需要而推动的。纵观世界各个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看到,科学技术首先得到发展的是数学和天文学。这种现象并不是偶然的。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人们需要知道时节的变化规律,于是,出现了观测天象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制定历法,从而产生了天文学;在劳动分配过程中需要丈量土地、计时和计数,由此产生计数的手段和方法,发明了算术和产生了几何学,数学由此发展了起来。这两个事实说明:一方面,科技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和物质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科技一开始就与宗教、巫术等非1科学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从属于人的,是从属于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

在欧洲中世纪,即使科学成为了神学的奴婢,成

为实现神学需要的工具,但是,由于神学也是人所创造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的工具,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来说,科学也是从属于人的需要。如地球中心学说成为了论证上帝创造世界的“科学”论据,它是宗教人士为树立宗教的威信和权威,提高公众对宗教的信仰程度的需要所做的努力。

文艺复兴摧毁了神学的精神统治,建立起一个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使科学技术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此后,科学技术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目标,开始大踏步地前进,成为实现人的各种需要的强大工具,功利主义成为了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的基本观念。近代科学技术的开端及其后续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满足了人所提出的种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与此同时,也极大地刺激了人的欲望,不断地向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促进科技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就是在不断地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科技的应用,一方面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由于人类对科技应用的两面性认识不足或者出于不同的目的,科技也造成了对人类的危害。这些危害似乎显示出科技与人类为敌,科技与人类对立。其实不然,科技可以与善相结合,也可以与恶相结合,不管是什么样的结合,都是人类行为使然,是由于一部分人出于自己的目的所造成的。所以,表面上的科技与人类的对立,实质上是这一部分人与另一部分人的相互对立。不管科技应用的结果如何,是为善的,还是为恶的,都是出于人的目的需要,总是以人为本的,是从属于人的。

2 公众是以人本主义为科技价值评价中轴

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对科技接受的态度也反映了科技必须以人为本的要求,公众对核技术的态度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原子弹的出现标志着核时代的到来,同时也揭开了反核战争运动和反核运动的序幕。反核战争运动早在1945年美国政府酝酿向日本投放原子弹之际便已经开始。当时,一批参与制定和执行曼哈顿计划的科学家深感到原子弹的可怕威力,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考虑,在科学家中间开展了一场反对对日本使用原子弹的斗争。尽管这场斗争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但是,在这场斗争中科学家所形成的思想在战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所以,二次大战一结束,一批“原子科学家”深切感受到为了保证人类的健康发展,反对核战争应该成为二战后和平运动的重要目标。于是,一大批科学家开始登上了反核战与核和平利用的历史舞台,在公众中间广泛开展反核战与核和平利用的教育。虽然由于政治的原因,科学家们试图实现国际控制原子能的努力并没有实现。但是,这场运动却使公众日益认识到和平的重要性,认识到核武器是灭绝人性、摧残人类的妖魔,是人类生存的最危险的敌人,同时也唤醒了公众以人本主义的观点来思考和评价核技术的意识。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原有的能源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能源短缺的问题,核能的和平利用——核能发电站得到了迅速发展。据国际原子能机构2000年3月6日公布的统计数字,自1951年美国兴建起第一座实验性核电站,到1999年,全世界处于运营中的核电站共有436座,兴建中的核反应堆为38个。1999年全世界核发电量为2394.6兆兆瓦时,占全部电能的四分之一。[1]

但是,伴随着核电厂的建造,核事故也频频出现,人类的生命和财物都遭到了巨大损害。1957年9月29日,俄罗斯乌拉尔地区的一个地下核废料存储罐发生爆炸,核辐射污染达到2000多平方公里,据原苏联遗传学家麦德维杰夫估计,这次爆炸后几天就有几百人辐射致死。1957年10月7日,英国北部的塞拉菲尔德核电站发生严重的核泄漏事故,造成方圆40公里内的800个农场受到污染。1979年3月28日,美国的三哩岛核电站发生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核事故,当地居民惊慌逃亡。还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人们对其可怕的景象仍记忆犹新。除了核事故以外,核废料的处理也是一个举世关注的棘手问题。核电站所使用的核燃料,从开采和冶炼、净化与转化、燃料的制备与加工、燃料的燃烧、废燃料运输、废燃料的后处理和回收,以及废物的贮存和处置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放射性的核废料,核废料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由于核电站存在着不可避免的核事故和核废料的产生,造成严重的辐射外泄和环境污染的可怕后果与灾难。所以,随着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公众对环境污染问题的关注,公众意识到虽然核电站能够解决能源危机问题,而且成本低,具有很好的经济性,但是,核电站隐藏着巨大的危害,对人类生活和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因此,从1975年起,在欧美国家便开始掀起一场经久不息的“反核运动”,静坐、游行、示威、占领核电厂预定工地,与警察发生冲突成为反核运动的家常便饭。80年代初提出的“核冬天”理论,深刻地描绘了未来核战争导致“核末日”的恐怖前景,更进一步推动了世界反核运动的高涨。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辐射外泄事件,进一步加重了公众对核技术的恐惧心理,更加强了反核人士抗争到底的决心。在全球一片反核声中,美国、德国、瑞士、英国、瑞典等国家二十多年来一直未曾兴建新的核电站。德国联邦政府和核能企业于2001年6月11日晚上在柏林总理府签署了有关德国废除核能的协议。德国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政府同企业达成协议废除核能的国家。根据协议,德国将在20年后彻底告别核能时代。

从核电站历史的简单回顾中我们不难体会到,核电站的兴起到核电站建设的衰弱,无不围绕着人本主义思想。人们本着人本主义思想反对核战争,争取核技术的和平利用。同样,也是本着人本主义思想发展核电站,希望通过核技术来解决由于石油危机所带来的能源危机问题,满足经济飞速发展和公众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对能源所提出的需求。到七十年代中叶以后,核电站对人类生活和生存的潜在威胁日渐凸现,人们又本着人本主义思想反对核电站的建设和使用,迫使各国开始缩减核能计划。尽管核电站在西方国家早已完成了产业化进程,但至今却得不到公众的认同和接受。从表面上看,其原因是核能技术的风险性与社会安全性的矛盾,实质上是核能技术与人本主义思想的严重冲突,是公众以人本主义为价值评价标准来衡量核能技术的结果。

3 当科技与人本主义思想相背离时,必然遭到人文主义者的批判

科学技术的发展帮助人类走出了愚昧、贫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和生存环境。但是,当科学技术的应用强大到威胁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始背离人类意志、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等各种异化现象和负面影响出现时,马上遭到人们的反对和批判。

科学技术的异化现象及其对人类社会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早已存在。特别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科学技术与人的对立显得尤为严重。马克思早就明确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每一种事物好象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我们看到,机器具有减少人类劳动和使劳动更有成效的神奇力量,然而却引起了饥饿和过度的疲劳。新发现的财富的源泉,由于某种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魔力而变成贫困的根源。技术的胜利,似乎是以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随着人类愈控制自然,个人却似乎愈成为别人的奴隶或自身卑劣行为的奴隶。甚至科学的纯洁光辉仿佛也只能在愚昧无知的黑暗背景上闪耀。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结果是使物质力量具有智慧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现代工业、科学与现代贫困、衰颓之间的这种对抗,我们时代的生产力与社会关系之间的这种对抗,是显而易见的、不可避免的和毋庸争辩的事实。”[2]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建立起了一个工业文明的社会,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同时,也制造了大量的贫困。不仅如此,人们在应用科学技术对物的追求和向外部世界的攫取过程中,被工业文明束缚在机器系统中,成为了机器系统中的一个零件,迷失了自我,丧失了内在的灵性,失去了生存的和谐和青春的激情。科学技术成为了一种人类的异己力量,反过来窒息人的价值和意义。于是产生了对工业文明和支撑工业文明的科学技术的拒斥和批判。

在一般公众层面上,出现了对机器、技术和科学的勒德式(Ludditism)的拒斥:应用科技制造的机器使人成为工业流水线上的一个组成部件,把人变成了机器的奴隶,不仅如此,人还受到了来自机器的排挤,工人的生活权利、生活和生产的自主性受到严重的侵害,产生了科技、机器与工人的对立,因此出现了大量的工人破坏和捣毁机器的现象。[3]

在理论层面上,展开了对理性、计算和控制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思维方式的批判。发起对科学技术这种批判的第一个人无疑是卢梭。在“论科学与艺术”一文中,卢梭认为,科技的发展氓灭了人的本性,人性受到压制,科学技术是道德沦丧、社会奢侈腐败的主要原因。此后,在英国和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和德国浪漫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下产生了浪漫主义的人文主义,尽管各种浪漫主义的人文主义形态各有特征,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宗旨:人生应该是诗意浪漫的人生,人的精神生活应以人的本真情感为出发点,以自己的灵性作为感受外界的根据,追求人与自然的契合,反对工业文明带来的人与自然的对立与敌视。

19世纪中叶产生的非理性主义的人文主义强烈主张,要以人的自我意识、人的主观意志与人的存在为本性,反对理性,以及通过理性对自然界的认识与改造,反对普遍的机械化、功利化倾向,呼唤生命力的张扬,强调从自身的世界去寻找人类生存的意义。二十世纪以后,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人文主义思潮开始得到迅速的发展,其主要流派有弗格伊德主义、存在主义、人格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这些流派都表达了一种对技术社会中人的处境的深切关怀,在深刻反思现代技术所引起的社会后果后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在技术化的社会中处于一种被压抑、被异化的地位;主张以人的主观性对抗技术世界中的机械化、客观化的倾向。人要想成为真正的人,只有诉诸内在的灵性。[4]

总之,不管是什么形式的人文主义,都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人的个性解放和发展,强调人的作用和地位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反对科学技术的异化和负面影响的思潮中提倡人的自主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推崇人的价值与个性解放,主张运用人的知识来造福人生。

4 科技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人类文明原点

在经过对工业文明的深刻批判和反思之后,人类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必须学会把科学技术的物质奇迹和人性的精神需要平衡起来,科学技术不能仅仅是作为一种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工具或手段,在科学技术中要融入更多的精神内涵。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中把这种变化概括为:现代社会正在“从强迫性技术向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转变”。他指出:“每当一种新技术被引进社会,人类必然会产生一种要加以平衡的反应,也就是说,产生一种高情感,否则新技术就会遭到排斥。技术越高级,情感反应也就越强烈。”[5]人类的这种对科学技术越来越强烈的情感反映充分体现了人类对科学技术必须具有人性的强烈要求,也就是要求科学技术必须要以人为本。

7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深刻的认识,人类也越来越自觉地对各种高新科学技术,如通讯与信息科学技术、生命与生物科学技术、能源与材料科学技术等进行道德伦理的追问,体现出人类要求科学技术所必须具有的人文关怀。在20世纪末,基因工程研究已经取得巨大的成功,使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有某种特殊效果和用途的农作物、蔬菜、水果、动物等成为可能。这些成果从研究的初衷来看是为了造福于人类,但是,这些转基因食品却遭到了公众的拒绝和反对。其原因在于“这些转基因值物、微生物进入自然界后的长期后果很难预测,也许会出现一种‘超级杂草’,造成难以控制的生态灾难。”[6]由此可见,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应用的评价并不只是从现实的利益来认识科技对社会的作用和价值,而是以更富有远见的、富含人类文化道德伦理,以及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来评价科学技术的作用和价值。

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手段和产品已经如此广泛和深入地融入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社会各个领域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和改变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使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科技以人为本”的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所以,“科技以人为本”已经日渐成为新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原点。[7]

以人本主义为出发点,从人本主义的一个侧面——人的理性发展起来的科学理性,由于与人文主义不平衡的发展,反过来成为了人本主义异化的东西,挤压人本主义。为了捍卫人本主义,众多的西方学者开始对科学理性进行批判,进而把这种批判推进到对人类理性的全面否定,反本质主义、反普遍主义、反科学主义成为一股流行的思潮。在这些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人把科学技术看成是对人文主义的当然敌人,把科技的负面效应全部归咎于科技本身。然而,虽然科学技术遭到了一个世纪的猛烈批判,科学技术的负作用也昭然若揭,但是,科技并没有停下她的脚步,或者减缓她进步的速度,相反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发展着,科技对人类生活控制的范围越来越大,控制的程度越来越深入,科技已经逐渐占据社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地位,这种令人费解的现象实际上是人本主义思想使然。

虽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科技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人性,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但是,与此同时,新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又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需要,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体现出科技成果在改善人类生活方面的人本主义因素,所以,人类也是本着人本主义的思想并没有完全放弃科学技术,在实际行动中并没有要求科学技术停止前进,反而在人本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要求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们还希望着用科技力量来解决由于科技应用所带来的一切问题。

总之,人本主义从人类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便已经产生,虽然在历史上人本主义几次遭到外来的巨大压力,但是,在这些压力的压制下,并没有完全丧失其作为人类价值中轴的作用和地位,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是以隐性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对于像科学技术那样既对人本主义形成危害,又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人本主义思想的东西,人类还是在比较孰轻孰重的前提下,以人本为出发点,认真对待这些事物。因此,我们可以说,人本主义是人类一切活动的价值中轴,既使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偏离,但是不久仍然回复到它的周围,围绕这一中轴回荡。

5 要重新审视科技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既然历史和现实要求规约着科学技术要以人为本,那么,科学技术怎样才能满足这个要求,顺应这样的规约?这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新课题。面对这一新课题,首先我们应该重新评价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确立起正确的科学技术价值观,其次,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目的和发展模式,树立正确的科学技术发展观。这两个方面的研究应该始终围绕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保证人的生存和继续发展为前提,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根本目标。

在历史上,科学技术主要以推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推动人类社会变革的功能展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的认识实际上也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判断。虽然在历史上出现过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负面否定的发见,但主流的认识总体上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正面肯定。

但是,二次大战以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日益暴露、日益严重,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美国三哩岛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等一系列研究成果的出版和可怕事件的发生一再警示人们,科技的应用带来了一系列严峻的、急待解决的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人类不能再坐以待毙。引起人们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后果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进行重新的认识,出现了各种各样不同的观点,归纳起来主要有悲观主义的观点、乐观主义的观点和现实主义的观点。

悲观主义观点基本上否定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否定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把人类引向灭亡;乐观主义的观点则完全肯定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认为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并不足虑,新的科学技术完全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人类的前景是美好的;现实主义的观点则是一种持谨慎态度的乐观主义,它能正视现实,从多个角度来思考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看到了人在实现科学技术的社会价值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悲观主义和乐观主义都是走极端的片面观点,为了正确认识和全面评价现代科学技术社会价值,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

(1)科学技术具有正负效应的两重性。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和工具,为人类创造了极其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所以,科学技术可以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过程中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但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也会给人类带来未曾预料到的、与人类的需要和利益相矛盾的消极后果。

(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和社会后果的产生,并不只是科学技术单一因素的结果,更重要的还在于把科学技术作为手段和工具的使用者人类自身。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曾经非常形象地指出:“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类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刀子在人类生活上是有用的,但它也能用来杀人。”[8]这一点提醒我们,我们在重新评价科学技术社会价值时,不要忘记,实现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实践者是人类自身。所以,对科学技术的不良社会后果、负面效应不能仅仅简单地归之为科学技术本身,除科学技术之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等因素,更重要的是价值关系的主体人的本身。

(3)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是难以估计和预测的,特别是其负面效应更是如此。在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不到的负面效应,有时候认为会产生某方面的正面效应,但却出乎人的意料,现实出现的却是相反的结果,表现为负面效应。宾州大学的生物伦理学家在谈到基因技术的研究前景时说道:“我们刚开始进入这些新领域,完全不知道会看见什么样的人、他们怎么工作、有什么资源,以及我们能带回什么。我们只知道根据基因描绘,有更宽广的领域可以探索,但详情究竟如何、代表什么意义、有什么奇妙之处、哪里最有趣、哪一条是死胡同,我们都不知道。这门学问还处于婴儿期。”纽约联合神学院名誉院长施赖弗以同一个声音说道:“我们既无法全然预知后果,当后果开始呈现时自然就应该警觉。”[9]由于科学技术的正负效应的难以估计和预测的性质,所以,在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判断的时候,应该采取的判断前提是科学技术的无害推定呢,还是科学技术的有害推定?抑或是其它的推定方式,这一推定方式是什么?这又是科学技术社会价值问题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科学技术的无害推定,是指科学技术在未被社会判定为有害之前,应将科学技术视为无害。科学技术的有害推定,是指在社会还未掌握证据证明科学技术是有害的时候,便认为科学技术是有害的。显然这两种不同的判断前提涉及到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认识,无害推定保护着科学技术免受无端的指责和伤害,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肯定;而有害推定是为了避免科学技术的滥用所造成的难以预料的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是对科学技术社会价值的否定。当然,这种否定并非完全的否定,而是一种持谨慎态度的否定。

基于上面三点认识,关于科学技术社会作用和社会价值问题,我们应该采取辩证的态度,不能走极端的态度,不能一概否定或一概肯定,而应该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在全面理解科学技术、具体分析科学技术,特别是前瞻性的科学技术分析的基础上,慎重地对待科学技术,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限制和克服科学技术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和消极后果,在最大限度上保证科学技术的正面效应和积极结果的发挥,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革命力量的作用。

所以,在科学技术的发展问题上,我们也应该采取审慎的态度,进行理智的思考与选择,既要立足现实,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保证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要保证科学技术不会危害人类。这就需要我们付出心血,需要我们做出牺牲。在这方面,有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20世纪著名的美国科幻作家阿西莫夫(1920-1992)曾在其作品中反复阐述制约未来智能机器人的“机器人三定律”。还有核能技术发展和应用的经验、环境保护的经验、克隆技术引发的全球性范围的讨论等,都为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建议和经验,为未来科学技术发展提出一些基本的框架。

标签:;  ;  ;  ;  ;  

科技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应以人为本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