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主题性)“互文性”演变的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兼论中国古代现代小说演变中的文本模仿_互文性论文

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主题性)“互文性”演变的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兼论中国古代现代小说演变中的文本模仿_互文性论文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学理逻辑与体系建构(专题讨论)——“互文性”与中国古今小说演变中的文本仿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今论文,专题讨论论文,学理论文,中国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古今中外小说的创作生态来看,各种文本叙述大都不是凭着空穴来风,后起文本总是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关涉先期文本。为此,西方文论家们提出了一套颇具影响的“互文性”理论。“互文”原本是一种有关“互文见意”的修辞方式。近年来,人们逐渐将其从狭义转为广义,从而延展指一种文本叙述笔法。“互文性”理论的首创者法国女性主义批评家朱丽亚·克里斯特瓦曾断言:“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1](P4)这意味着,几乎任何文本都有可能成为其后文本的范本,后起文本总会不同程度、不同方式地效仿先期文本,从而在相互参照、彼此牵连中形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古今互动的演变过程。尽管“互文性”理论属于舶来品,但它完全能够与中国古代文论中的类似论述对接。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可以观赏到一幅别样的关于中国古今小说演变的图景。

一、“互文性”理论与中国文论的对接及应用

“互文性”,也译作“跨文本”、“文本互涉”、“文本间性”。自从1960年代朱丽亚·克里斯特瓦提出之后,这一理论被结构主义、符号学、解构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精神分析等诸多流派的理论家们广泛采纳,并赋予了多重含义,从而成为一个众说纷纭、歧义迭出的关键词。但主要是指对前人创作的一种高难度的融会性的借鉴,是一种不断再创造的过程,最终以一种神遇气合的方式借前人笔墨来倾吐己意。面对前后文本的关联,小说“互文”的手段多种多样。英国小说家、文论家戴维·洛奇曾指出:“用一种文本指涉另一文本的方式多种多样,滑稽模仿、附和、暗指、直接引用、平行结构等。”[2](P110)可见,在西方文论家眼里,“互文性”是在丰富多彩的操作方式下形成的。而今,我们在引进“互文性”这一理论体系时也往往赋予它以广义,以统领后起文本承袭前期文本的多种叙述。如秦海鹰曾作如下界定:“互文性是一个文本把其他文本纳入自身的现象,是一个文本与其他文本之间发生关系的特性。这种关系可以在文本的写作过程中通过明引、暗引、拼贴、模仿、重写、戏拟、改编、化用等一系列互文写作手法来建立,也可以在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通过读者的主观联想、研究者的实证研究和互文分析等各种互文阅读方法来建立。其他文本可以是前人的文学作品、文类范畴或整个文学遗产,也可以是后人的文学作品,还可以泛指社会历史文本。”[3]当然,在中国小说叙事的古今演变研究中应用“互文性”这一理论时,应当通过古今文论对接,并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意旨作一番限定、取舍与整合。

中国古代虽未明确提出“互文”理论,但古代文论中的“互文”意识却早已存在。如宋人曾对文学创作中的“文本互涉”关系予以特别关注。周紫芝《竹坡诗话》说:“东坡作送人小词云:‘故将别语调佳人,要看梨花枝上雨。’虽用乐天语,而别有一种风味,非点铁成黄金手,不能为此也。”[4](P346)肯定了苏轼因袭白居易《长恨歌》诗语创作送人小词的造诣。黄庭坚《答洪驹父书》说:“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5](P428)黄庭坚非但肯定杜甫点铁成金之笔,而且亦身体力行之,极善于从前人那里获取创作灵感和写作元素。在理论上,宋人所谓的“点铁成金”等带有“文本互涉”性质的技法也常被称为“蹈袭”、“沿袭”、“祖述”、“点化”等。如魏泰《临汉隐居诗话》说:“诗恶蹈袭古人之意,亦有袭而愈工若出于己者。”[4](P328)在宋人眼里,借助前人的作品来装点己作,推陈出新而不露痕迹,本是诗文创作之一技。

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也常常包含着较强的“互文”意识。如高儒《百川书志》首录《剪灯新话》云:“钱塘瞿佑宗吉著,古传记之派也,共二十一段,但取其文采词华,非求其实也,后皆仿此,俱国朝人物。”[6](P89)而该书同部后面又录《娇红记》、《钟情丽集》、《艳情集》、《李娇玉香罗记》、《怀春雅集》、《双偶集》等六篇作品,在《双偶集》下注云:“以上六种,皆本《莺莺传》而作,语带烟花,气含脂粉。凿穴穿墙之期,越礼伤身之事,不为庄人所取。但备一体,为解睡之具耳。”[6](P90)另外,可观道人《新列国志叙》说:“自罗贯中氏《三国志》一书以国史演为通俗演义,汪洋百回,嗣是效颦日重,因而有《夏书》、《商书》、《列国》、《两汉》、《唐书》、《残唐》、《南北宋》诸刻,其浩瀚几与正史分签并架。”[7](P239)的确,在古往今来的小说创作中,尝试性地借仿拟之笔来叙述故事者不胜枚举,而达到妙合无垠境界的成功实践也不绝如缕。

根据“互文”理论,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它们在过去、现在、将来的时空中“互文”。而在诸种“互文”笔法中,仿作与戏拟尤其重要,应该特别予以关注。相对而言,仿作是同向度的仿拟,不妨称之为“袭拟”;戏拟则是翻转性或戏谑性的仿拟,颇能制造“反讽”效果。

二、“互文性”与中国小说“影响研究”的深化

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研究小说的文本生成,大致从渊源(素材)研究和影响(继承)研究两个层面展开。在渊源研究层面,人们的目光投向选材与剪裁等问题,主要关注故事情节的渊源;而在影响研究层面,人们的目光则局限于如何进行艺术借鉴以及承前启后等问题,主要关注故事情节的流变。为深化影响研究,而今应当借助颇具影响力的“互文性“理论。在“互文性”理论的视野下,中国古今小说演变的图景将会焕然一新。

首先,“互文”是一种叙事策略,据此能窥见古今小说文本间际及其演进的具体影像。笼统地说,关于小说的“互文性”研究大致属于宏观性的“比较研究”范畴。我们知道,“比较文学”的基本路数有二,即平行研究与影响研究。若参照“比较文学”的理论方法,可以说,“互文性”研究并不放眼于探讨不谋而合、同中有异的“平行——对比”层面上,也不包括一题多作、多题同源、同题改编之类的作品,而是立足于探讨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借鉴、点铁成金的“渊源——影响”层面,却又超越这一层面。

西方“互文”理论家曾声称:“我们当然不能把互文性仅仅归结为起源和影响的问题;互文是由这样一些内容构成的普遍范畴:已无从查考出自何人所言的套式,下意识地引用和为加标注的参考资料。”[1](P12)对于这种批评的意义,国内也曾有论者强调过:“所谓互文性批评,就是放弃那种只关注作者与作品关系的传统批评方法,转向一种宽泛语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8](P75)相对而言,渊源研究关注素材与本事,其理论基础主要是在不远的过去曾红极一时的“反映论”。“反映论”强调文学反映社会生活,作家创作要依据必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又包括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而间接材料就是历代创作的累积;研究者要根据小说文本探本求源,把这些材料的出处找出来,这种研究大致属于外部研究。与取材研究一脉相承,影响研究主要关注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继承关系,力求梳理出研究对象受到哪些前人作品的影响,而后又影响了哪些作家作品,以估量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虽然影响研究的视点集中在作品上,但它毕竟侧重于思想意义、人物形象的研究。相对而言,“互文性”研究则关注文本本身演变的内在规律,其研究对象更面向文本内部,符合当今文学研究的时代潮流。“互文性”理论的首创者在提出这一术语之初,就“向‘传统’与‘影响’等观念提出了挑战”[9](P436)。就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而言,以往人们多奢谈“影响”,即关注如何从前人文本中取材的问题,以及怎样踵武某一文体的体制和格调等问题;而今我们谈“互文”,则有意规避了这些老话题,致力于探讨前后文本间际的具体的叙事互文,包括叙事单元的沿袭、叙事话语的搬弄等,因而带有求新、求深的愿望。另外,与以往关于积少成多、积薄成厚的“取材”以及“累积”学说殊然不同,“互文”是一个“跨文本”性质的课题。素材需要剪辑,方能成为充当互文的叙事元素;互文则是将别人剪辑好的骨架搬来用,因而从量上看,在一部小说内部,常常是素材多,而够格为互文的元素少。如关于《姑妄言》这部小说,陈益源曾经说:“《姑妄言》素材来源众多,清初康熙年间各种史传、游记资料之外,明清大量小说(如《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封神演义》、《肉蒲团》、《锋剑春秋》等等)和戏曲、笑话、民歌……种种俗文学作品,都曾影响到它的写作。”[10](P72)可见,《姑妄言》取材广泛,牵扯面广,而够得上“互文性”层次的片段倒是不多。面对这种小说文本间际的仿拟现象,人们以往视为“取材”问题,并花大力气去探寻小说本事渊源和来路。现行各类“研究资料汇编”大都包含“题材来源”、“本事”等内容,这固然为我们从“互文”视角进行研究打下了基础,却没有专门从叙事层次去探讨其文本建构意义。当然,以往关于小说素材来源的种种研究还是为文本“互文性”研究提供了一些线索。

其次,“互文性”还是一种阅读经验,有利于加深对小说文本的审美理解。法国结构主义文论家罗兰·巴特曾指出:“任何文本都是一种互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地以各种多少能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的文本;譬如,先时文化的文本和周围文化的文本,任何文本都是对过去的引文的重新组织。”“在一个文本之中,不同程度以各种多少能够辨认的形式存在着其他文本。”[11]据此,他把“互文性”的边界延伸到了读者一边,认为后人对前人的解读反过来构成并不断地构成前人文本的一部分,有利于人们在文际关系中发掘和解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从而有助于在阅读中打开审美联想的翅膀。由于前文本不断地浮现于后文本中,而后文本也相应的被注入了前文本的叙事含量,因而通过读者的阅读联想,前后文本可以实现互动与共赢。这一阅读方法同样使过去的“渊源”和“影响”研究黯然失色。

事实上,面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文本间际,从前的评点者们也曾为我们提供过一种“对看”的阅读方法,即通过触发阅读联想而实现审美共振。如《林兰香》的评点者曾特别提醒人们应该将耿府与西门府相对比:“此可见当日大家规矩,看者以此书为《金瓶梅》之对。”再如,脂砚斋在《石头记》第二十八回所叙冯紫英请酒行令一段批云:“此段与《金瓶梅》内西门庆、应伯爵在李桂姐家饮酒一回对看,未知孰家生动活泼?”在第六十六回所写柳湘莲因尤三姐事,对宝玉跌足说:“你们东府里除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一节,又有批云:“奇极之文,趣极之文。《金瓶梅》中有云:‘把忘八的脸打绿了’,已奇之至;此云‘剩忘八’,岂不更奇?”面对《红楼梦》与《金瓶梅》之间较为广泛的文本互涉,人们通过阅读联想可以将这些片段勾连起来,如从前者中的秦可卿丧礼、宝钗扑蝶、王熙凤害死尤二姐等故事,人们容易联想到后者所叙李瓶儿丧礼、潘金莲扑蝶、潘金莲害死李瓶儿等。作为中国古今小说演进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文本互涉”,虽然谁也无法排除其偶然巧合的可能,但读者每一次阅读中的似曾相识,都有助于加深对前后小说文本的互动解读。

三、现当代小说对古代小说的“互文性”仿拟

在中国古代小说之外,中国现当代小说文本也留下了与古代小说“互文”的印记。我们知道,中国现代小说家主动接受外国小说影响,使得中国小说创作出现了天旋地转般的变化与转型。尽管在转型中,有些固有的传统被撕裂和扯断,但倚仗“互文性”的客观存在,中国古今小说最终还是实现了剪不断、理还乱的跨越式演变。

鲁迅的小说创作颇得中国古代许多经典小说之道。如鲁迅小说的讽刺艺术、结构技巧乃至人物形象都受益于《儒林外史》,他笔下的孔乙己形象便是沿承范进而来。范进中举而发疯,靠胡屠户打一个嘴巴救治过来;而“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则平白挨了丁举人一棍子,给人以“互文性”印象。有人指出,《故乡》中闰土和杨二嫂的出场与《红楼梦》中贾宝玉、王熙凤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茅盾也对《红楼梦》如数家珍,其代表作《子夜》便露出诸多与《红楼梦》“互文”的迹象,特别是开始那段为了经济地展览人物,而写吴荪甫父亲大出殡,与《红楼梦》写秦可卿大出丧构成了遥远的“互文”。一些小说研究者常常把巴金的《家》等家庭小说与《红楼梦》牵连在一起,关于其人物家庭背景、人物身份的比附研究随处可见。老舍《四世同堂》所设置的那条人来人往而相对集中的“小羊圈胡同”,而联想到《红楼梦》里人物密度高的“大观园”;由某个人的个性化神采,可以联想起《红楼梦》关于人物描写的笔力和神韵。至于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金粉世家》,张爱玲的系列小说更是直接把《红楼梦》作为赖以“互文”的标本。总之,短短三四十年的现代文学难以否认地留下了深受古代小说,尤其是《红楼梦》、《儒林外史》等经典小说深深浸润的印记。尤其在对《红楼梦》的“互文”中,有的小说文本隐约可见,更多的则是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相对而言,深悟“互文”之道的中国当代作家在叙事上更为灵活多变,方式多样。贾平凹的《废都》一出版,就被称为“当代《金瓶梅》”、“现代版的《红楼梦》”。在毁誉交加声中,人们纷纷看到了该小说刻意仿拟《金瓶梅》、《红楼梦》的迹象。比较明显的仿拟细节是,《红楼梦》与《废都》都有一些和尚道人频繁亮相,而且测字占卜,他们说出来的话都有彻悟人生的味道。前者中的那个疯狂落拓、麻屣鹑衣的跌足道人唱了《好了歌》;后者中的那位阿渍破落、痴癫傻气的疯子,竟也押着韵说出了“十类人”。这类小说“互文”在当代不乏其例。

当然,相对于古代小说间际关系而言,现当代小说的“互文性”又增加了一道颇具吸引力的西方现代小说的创新维度。小说家们在大量仿拟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的同时,借题发挥地把古代小说仿拟过来,从而在趋向解构、消解传统中别出心裁,以反讽现代社会人生。如“人鬼恋”是古代小说的一大叙事传统,今人对此多有翻转性互文。如美国学者王德威曾指出:“余华的《古典爱情》将这一传统由内翻转颠覆,自然要让当代读者侧目。他重复古人不仅是拟仿,简直是有意的造假搞鬼。”[12](P362)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仿拟”在被后现代小说收编为一种“互文性”的叙事方法后,其写作路数表现为一种自省与语言游戏。如刘震云《故乡相处流传》是他整个“故乡系列”中最具仿拟功能的一个长篇。该书第一部分“在曹丞相身旁”写曹操与袁绍一同攻打刘表,但两个人却为争夺一个沈姓小寡妇大打出手,孬舅、猪蛋等延津县的人民在曹操得势时归顺曹操,声讨袁绍;在袁绍得势时,声讨曹操,显系仿拟“三国”故事而来。不过,它已将《三国演义》所写不爱美色的男性之建功立业翻转性地仿拟成由一个女人引起的利益之争。由此可见,现代人仿拟传统小说,真是新招迭出。有学者把这种借鉴西方思维而仿拟历史上许多经典文本或故事的叙事笔法,称之为中国式的“类后现代叙事”。

概而言之,在中国古今小说演变中,尽管文本与文本之间的“互文”现象比较复杂,我们也难以对其仿拟水平作出统一的高低评价,但是,古今文本间际依靠“互文”叙述来实现彼此链接是不容否定的。小说家们策略性地采取的这种“互文性”叙述将古今小说文本一脉相承地链接起来。人们可以通过“互文性”视野,在前后互动的审美阅读中深化对各种文本的解读。

标签:;  ;  ;  ;  ;  ;  ;  ;  ;  ;  

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主题性)“互文性”演变的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兼论中国古代现代小说演变中的文本模仿_互文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