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论文_周小梅

浅析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论文_周小梅

周小梅(湖南省衡阳市石鼓区同兴路小学 湖南 衡阳 421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和掌握英语交际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在农村小学,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知识的不断增多,难度的不断增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初学英语时的热情,学习态度变得消极,学习兴趣变得不浓;再加上师资力量的匮乏,一个英语老师往往要教几个班的的英语课程,课堂上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课下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因而英语“学困生”问题也就日益突出。本文主要讲述小学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以洞悉心理、尊重、理解、关爱学困生;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重塑自我;利用集体的力量,感染他们;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兴趣等方面来更好的提高英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每位学困生的发展。

关键词:英语“学困生”;心理特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11-271-01

正文: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是一种交际性的工具,时代的发展已将英语教育推上了空前的地位,而英语教学也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知识的增多,难度的增大,使越来越多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初学英语时的热情,学习态度变得消极,学习兴趣变得不浓,英语便成了他们既喜欢又害怕的一门学科。因此要从根本上转化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恶性循环”,就必须了解其原因和特点,进行持久、系统的“综合治理”,以实现认知情感、行为的“良性发展”。

一、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1.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农村学生所面临的是农村的教学环境,学生除了在每周的三节英语课上能学到英语外,没有其它能够接触到英语的环境,更没有听英语、说英语、练英语的机会,这是英语学困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2.农村学生胆小,不敢说英语。农村学生因从小受周围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城市学生相比,往往显得胆小、拘谨,缺少自信,英语课堂上往往不敢开口,不敢大声模仿,不敢表达。语言情景交际的缺乏,导致英语学困生的出现。

3.不良的学习习惯。学困生通常把学习当作负担,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精神不够集中,课后又不能独立完成作业,不良的学习习惯阻碍着学困生英语成绩的提高。

4.师资力量的匮乏。一个英语老师往往要教几个班的的英语课程,课堂上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课下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辅导学生,因而英语“学困生”问题也就日益突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几点策略

1.洞悉心理、尊重、理解、关爱学困生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忘却“爱心、耐心”等一些不该失却的东西。教师要实实在在做到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真正站在关心他们成长进步的立场上,和他们一起共度难关。要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让学困生能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感受到自己在班上有一席之地;要以诚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为他们提供展示自身价值、树立自尊形象的舞台;要以耐心期待他们转化,不断肯定他们新的行为和进步表现,逐渐使他们从旧的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有位学困生的英语成绩很差,但在表演上很富有情感,我就帮他提前预习新课中的对话,并上课时叫他表演,大大的满足了他的表演天赋,还学会了一两句英语句子,增强了以后他对外语的信心和兴趣。

2.努力发掘学生的“闪光点”,重塑自我

多数学困生内心孤独冷漠,有较强的自卑感,缺少自信。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多关注学困生,尊重学困生,鼓励他们大胆开口,勇于表达。对学困生要降低要求,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表扬,让学困生意识到自己还有闪光的一面,并不比别人差,重塑其自信心,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最棒的,并不是被老师忽视看轻的对象,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心灵之光,强化了求知的内驱力,尽快脱“困”。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树立目标是至关重要的。而不同的学生,树立的目标也不同。普通的学生在开学初设立一个长期目标,经常给予提醒鼓励,就能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但是这样地做法对学困生却失效。因为学困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很多时候不知自己在学什么,需要老师帮他们确立短期的阶段性目标;例如学完一个UNIT后,能背好PartA的基本单词,读好Let’s talk就是学困生的一个目标,通过老师的引导,完成这些目标后,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也有和成绩好的学生一样体验成功的的愉悦。

3.利用集体的力量,感染他们

教学中,老师的力量是单薄的,如果借助集体的力量带动学习,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结对子的帮扶活动,让优生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传给他。还有,有时单词竞赛前,我就许诺如果全班都合格,就奖励当晚不做作业。找些学生特别“照顾”几个差生,这样利用班集体的学习氛围,学困生会不知不觉感受到集体的压力。在强烈的学外语气氛感染下,他会不自觉地学好外语。

4.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应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学中用,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体验学习英语的快乐,品尝成功的愉悦,最终达到转化英语学困生的目的。

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表现因人而异,但只要我们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把握其心态,运用多种方法,多总结反思,做到对症下药,持之以恒,一定可以取得转化的效果。

在教育中,我们不是选择可教育的学生而是追求可教育的方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落后不是一天造成的,转变学困生的工作也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转化他们,使他们由“厌学”到“学有所获”,再到“乐学”。我相信,只要我们有耐心和恒心,坚持永不放弃,就一定能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英语的必胜信心。

论文作者:周小梅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  ;  ;  ;  ;  ;  ;  ;  

浅析小学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论文_周小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