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分析论文_夏浩宇

武冈市人民医院骨一科 湖南邵阳 422400

摘要:目的:探究多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方法:抽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期间于本院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展开对比研究,观察多模式联合镇痛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各时间段Boius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达到满意标准,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镇痛效果,但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期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方向,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以及以往研究成果来看,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有助于提升镇痛效果,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多模式联合镇痛;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

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骨科手术治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中,而人工关节置换术便是一种科学性与可靠性较高的治疗手段之一[1]。人工关节置换术是治疗终末期关节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其中包括较为严重的骨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等,经由手术能够达到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虽然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但患者仍然对手术治疗的疼痛存在担忧,甚至于因为惧怕疼痛的原因对手术治疗存在抵触心理[2]。针对这一点需要在围手术期为患者提供镇痛干预,而多模式联合镇痛是近年来院内在骨科手术中比较常用的镇痛方式,效果较为良好,为对此进一步加以证实,在本次研究中选取了50例患者展开对比调查,现将具体报告呈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选取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为25例。实验组25例患者中:男16例,女9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3.54±10.57)岁;单侧侧全膝关节置换术20例,双全膝关节置换术5例。对照组25例患者中:男17例,女8例,年龄48~79岁,平均年龄(63.62±10.18)岁;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22例,双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初次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术;所有研究对象病例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翻修手术患者;对研究所用药物过敏者。将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基础信息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镇痛方法,具体如下:

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进行镇痛,在手术完成之后配带自控静脉镇痛泵,结合患者的实际疼痛程度进行具体设置[3]。

实验组:实验组给予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具体如下:

术前三天服用塞来昔布,初次药物剂量为400mg,次日200mg,手术结束时配带自控静脉镇痛泵,术后6小时进食后服用塞来昔布,药物剂量为200mg,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泵+塞来昔布——罗哌卡因,在关闭切口时关节囊与皮下弥漫性注射罗哌卡因300mg、肾上腺素0.5mg与0.9%生理盐水形成混合液,共计50ml[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镇痛频率以及镇痛满意度进行对比观察。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段Boius次数对比

结合表1统计结果所示,实验组患者各时间段Boius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结合人体关节形态、构造、功能支撑人工关节假体,经由外科技术置入人体内部的一种治疗手段,经由手术后能够代替患者的关节功能,从而达到环节关节疼痛,并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此种手术治疗过程中患者会承受着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舒适感,为此,需要经由多种手段来缓解疼痛[5]。在本次研究中所探究的是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的镇痛效果,此种镇痛方法也就是采用多种镇痛措施联合应用,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为对此中镇痛模式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特在本院内选取了50例患者展开对比研究,其调查结果显示出,实验组患者各时间段Boius次数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均达到满意标准,对照组患者总满意度为88.00%,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达到镇痛效果,但实验组患者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此调查结果能够看出,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模式的整体镇痛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镇痛模式,同时在镇痛满意度上也具有着明显的优势。

综上所述,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安全性较高,但治疗期间患者的疼痛程度是一个比较受到关注的方向,结合本次调查结果以及以往研究成果来看,采用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法有助于提升镇痛效果,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杨懿琳,文婷婷,张永洪.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J/OL].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04(09):3.6

[2]杨昌宇,胡芳铭,李汉军,等.超前镇痛联合多模式镇痛用于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的效果及对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6,37(06):892-894.

[3]梁晓燕,甄平,李旭升,等.加速康复外科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1):835-836.

[4]王国军,张超,沈计荣,等.延胡索粉剂联合多模式镇痛治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20例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3,45(11):26-27.

[5]杨瑾,于锋,葛卫红,等.羟考酮与曲马多用于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疗效观察[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03):268-270.

论文作者:夏浩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多模式联合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疗效分析论文_夏浩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