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版本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教材比较及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九年级论文,单元论文,教材论文,版本论文,化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改革以来,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教材不再是全国一本的局面,而是一纲多本。不同版本的教材自然在结构设置、内容侧重、内容陈述方式、案例选择等方面有所差异。而到底哪种教材更符合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规律,有必要进行深入分析比较,尤其是在教材使用一段时间、正面临全面修订的当今,教材的比较研究更是备受教育工作者关注。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修改建议,对教材编写和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教材的第一单元具有先导作用。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是学生化学科学学习的入门。作为最初接触新的自然科学,教材的第一单元应该给学生一个化学科学的轮廓。首先,应该让学生初步了解化学科学在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学习动机,增强学习驱动力。其次,使学生了解“化学”概念的内涵,使学生对化学科学知识形成一个模糊的轮廓并了解化学的基本特点,更重要的是促使学生了解化学思维方式,预告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变。最后,让学生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学习的基本方法和化学科学学习的特点,以便学生能在化学的学习中有目的地逐步构建起化学知识的学习图式。
基于以上对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的定位,本文将以此为例,从结构编排、化学感性认识的形成、化学思维方式的建立、探究学习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五个方面,对三个版本教材——人教版[1]、鲁教版[2]、沪教版[3]进行比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帮助教师在教学中准确地处理教材并做出优良的教学设计,力求为新教材的编写和课程改革提供借鉴之处。
一、教材结构的比较与建议
由三个版本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结构(见表1)可知,在第一章的内容安排上,三个版本的教材大同小异。主要介绍了化学科学及化学科学的特点,强调了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教材的这种知识安排基本上遵循了化学学习发展的基本规律:了解化学学科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的特点。
人教版直接进入对化学学科概念的构建,凸显其化学学科主体的化学课程观念;鲁教版的标题虽然与人教版有些差异,但实质上没什么差别,只是在陈述的方式上有所差异。这种内容选择和安排体现了学科中心课程的观念,对于学生了解化学学科是较为有利的;而沪教版的内容选择相对来说更注重化学与社会,力图体现社会中心课程的观念,让学生首先就了解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以学生们熟悉的环境为情境,引导学生从化学科学的角度认识化学,了解化学对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作用,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化学学习目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随之而来的是介绍化学科学和如何达成化学学习目标的学习方法。教材对具体的化学知识学习暂不作要求,而强调化学学科学习方法的介绍,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这种内容结构与传统的九年级化学教材第一章的结构有较大的突破,是有益的尝试。
从整个章节的结构设置来看,沪教版的章节设置较有层次性,对化学学科的描述较为清晰和全面。不管使用哪个版本的教材,笔者的建议是采用沪教版的思路进行阐述,当然在充分体现社会中心课程观念的同时,也要发挥人教版和鲁教版的特点,体现学科中心课程观念。
二、教材内容的比较与建议
1.化学的感性认识的形成
对于化学初学者,首先需要对化学科学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他们对该门学科的兴趣往往建立在这个认识之上。沪教版第一节以“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为标题,然后分别以三个小标题进行阐述,分门别类,层层递进,内容详细,能够很好地使学生对化学有一个较全面的感性认识。人教版和鲁教版虽然都有这些内容,但这两个版本的内容组织不如沪教版的集中和有逻辑性,从而较难使学生形成整体认识。
根据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首先,在安排学习内容时,尽可能先传授包摄性、概括性强的概念,以便学生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其次,要注意渐进性,也就是说,要使用安排学习内容顺序最有效的方法;构建学习内容的内在逻辑。[4]笔者建议采用沪教版的基本框架,即以“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化学研究些什么”、“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为框架组织教学。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第一单元实验部分的编写和教学,最好能结合社会和生活实际,向学生介绍一些直观性强的案例,以使学生顺利地了解化学科学,如人教版选择“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为例就较为合适。此外,在编写教材和教学时,要考虑到影响学生形成化学感性认识的情感因素。在第一单元可以设置趣味性实验,并结合化学史、化学家简介、化学科学的前沿知识等,从而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同时,爱上化学学科。
2.化学思维方式的建立
微观与宏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的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在初中化学中形成这种思维方式对初中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最初是靠感观感受到事物,对感官感觉到的材料进行思维以认识事物。而化学科学是在原子、分子等微观层次上认识事物的科学,因此学生学习化学时必须进行思维以方式的重新构建,而这种微观层次思维的构建由于缺乏感官的感受,所以学生形成这种思维方式较为困难。鲁教版中,通过“物质组成的奥秘”这一内容将文字与图片结合,形象地阐述了宏观物质与微观世界的联系,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形成这种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化学本质概念:化学是在原子、分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同时,提出了元素的概念。至此,学生对化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
沪教版中,提到了元素,用图片给出了石英晶体和石墨的微观结构模型。人教版中,提到了原子、分子、元素,并且提到了元素周期律,使学生知道化学是一门规律性很强的学科。但这两个版本在陈述方式上都不及鲁教版具体、直观、清晰。
为了使学生今后更好地认识化学世界,培养学生这种最特征的思维方式——微观与宏观的联系很重要。根据心理学家佩维奥的双重编码理论,信息既可以用言语—序列贮存来编码,也可以用映象—空间贮存来编码,凭借双重编码,使知识能够比较容易回忆,因为它们可以使用两种方式提取。而且,映象系统一般说来比言语系统更不容易遗忘。[4]因此,教材中运用图片等宏观形式说明物质的结构、形成过程等微观知识,有益于学习者进行双重编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利用宏观模型、实验、图片、视频、动手制作模型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想象微观世界,从而使学生建立起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3.探究学习的认识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培养科学素养以类似或模拟科学探究的方式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在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掌握探究技能和形成科学态度。[5]三个版本都提到了探究学习。
鲁教版中,第二节“化学之旅”对探究学习作了系统的介绍。首先,“从问题开始”,由“化学之谜”和爱因斯坦的名言来引发学生思考,激励他们提出问题并探究问题。接着,通过“活动天地”版块,学生自己总结探究学习的一般步骤,体现了发现学习的思想。接着,在“实验探究”这个版块中,让学生实践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并体现了分组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方式和控制变量法,加深了学生对探究学习的理解,并掌握了一定的探究技能。最后,通过“多识一点”和“长话短说”两个版块,进一步说明探究学习的方法和要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人教版中并没有显性地说明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而是通过两个实验引导学生自己构建探究学习的模式,并详细总结了探究活动体现的化学学习的特点。
沪教版对探究学习也有所介绍,但相对简单,只陈述了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其后设计了一个实验,但探究学习的理念体现不够。
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4]在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5]首先,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出探究学习的一般过程,这正是发现学习的体现,是有益的;但是,教材和教师不应将科学探究活动程序化,强调所谓的探究步骤和方法。这种将复杂的探究活动简单化和程序化的做法,并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科学探究的含义,学生会误认为进行科学探究就是严格按照教科书规定的步骤,通过观察、实验、收集证据来获得结论,体会不到其他因素对科学活动的影响,使学生学到的科学与科学的本来面目大相径庭。[6]接着,让学生通过实验实践探究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知识的迁移能力、对待事实证据的科学态度、对科学探究的理解、探究所需要的多重智能(特别是非逻辑的思维能力、搜索信息的能力、合作交流的能力等)都是有积极意义的;[5]最后,教师还可以通过经典案例的讲解、化学名言的解读等来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正确科学态度。但我们还应当认识到,探究学习并非自然就能发挥它的功能,对探究学习的片面理解,僵化的教学设计,都是导致探究学习效果不好的原因。[5]
4.科学素养的培养
虽然世界各国学者对科学素养内涵的见解各异,但又不乏相互共通之处。结合学者们的观点,科学素养的内涵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部分: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科学的探究过程,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7]
三个版本的教材对科学素养的三个部分都有涉及,但各有侧重。三个版本中,对“科学术语和科学基本观点”都有提及,如“原子论”、“分子说”、“元素”、“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绿色化学”、“化学符号”等。鲁教版对“科学的探究过程”这一部分讲解较详细,沪教版中,“科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这一部分阐述较全面。
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当前科学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公民科学素养的养成显得极为重要。公民科学素养不同于科学素养,是公民在社会中生活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科学观念和科学观念指导下的科学行为。笔者认为,中学科学教育应以提高公民科学素养为目标,而不是大批量地培养科学家。科学素养体现在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在过去一年中,您是否参观过科技馆或历史博物馆,是否去过公共图书馆,是否有E-mail地址……”这些点点滴滴之中。公众科学素养是公众靠非教育系统积累起来的科学素质修养,是公众应具备的对科学技术最基本的理解。公众科学素养的高低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关系密切。因为科学素养的提高不仅会给个人带来发展,还会促进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进步。[8]
三个版本的教材都举了很多实例来证明化学知识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这些实例都来源于生活和生产中,并且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这些实例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用化学科学的眼光认识社会变化并指导社会实践,从而提高公民科学素养,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正是由于这些实例的涉及面广和学生的多样性,使得有些实例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环境,难以让学生有切身感受,从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综上,笔者的建议是,首先,教师在检测学习结果时,不应该只是注重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更应注重学生有没有用化学科学的眼光认识世界和用化学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而后者才能影响学生的终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生活,它不仅仅体现在化学学习中,更多地体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其次,在教学时,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教学,尽量使学生明白这些实例与化学的关系和与生活的关系,多结合实际情况补充材料进行讲解,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如参观化工厂、参观科学馆、实验室模拟化学现象等,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结语
通过第一单元内容的分析比较,三个版本的教材各有所长,虽然教材对于教学来说只是一个知识框架或说是众多参考材料之一,但不能否认教材的重要地位。教材编写者应该结合教育学原理和教学实际,汲众家之所长,以提高教材的整体质量。教师应该在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教育思想和自己的教学理念及所教学生的实际状况,遵循课程目标,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理论设计教学过程,最终目标是使教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