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梅河口市中心医院磁共振科 吉林梅河口 135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之间。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MRI检查,最后评价梗死部位、质量和百分比,并总结左室功能参数。结果:经检查后可知,3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5例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2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后壁,1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百分比均值为(9.36±6.78)%,梗死质量均值为(11.20±8.48)g。另外,非透壁心肌梗死患者有30例,透壁心肌梗死患者为20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心脏MRI检查可将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予以判断,值得研究。
关键词:心脏MRI;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效果
既往的心脏疾病评价常常选择CMRI,近年来,医疗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心脏MRI诊断方法逐渐引入临床,凭借自身诸多优势受到了临床的高度认可,并成为真正功能性影像评价方法[1]。为此,本院对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之间),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基线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时间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之间。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44岁,年龄均值统计后为(51.93士11.34)岁。其中男性患者有30例,女性患者有20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接受1.5T磁共振扫描,在此期间需对患者实施呼吸训练指导。之后利用8通道专用相控线圈和心电门控技术进行扫描,之后可将左室短轴MR图像获取。其参数为:Te、Trl参数分别为3.5Ms、8Ms。Te回波时间设置在3.0Ms,Tr(重复时间)设置在6.2Ms,脉冲重复激发次数设置2,视野参数设置在35×35cm,翻转角设置在25°,延迟时间、矩阵分别设置在600Ms、192×256。待上述操作完成后注射Gd-DTPA,每秒4ml的流速,之后实施首过灌注成像,以每秒25mL的流速注射Gd-DTPA,实施延迟增强成像[2]。最后调整反转时间,确保正常心肌信号为0。
1.3 指标的判定依据[3]
从首过灌注成像分析心肌梗死的具体范围、程度和所在位置。
梗死心肌的透壁程度评价:强化范围介于76%至100%,为4分,强化范围介于51%至75%,为3分;强化范围介于26%至50%,说明2分,强化范围介于0%至25%,为1分,若结果为0分,说明无强化。
分析总延迟强化评分,若短轴像上延迟强化低于室壁厚度,范围为75%,表示非透壁心肌梗死;若短轴像上任意处心肌体现的强化范围介于75%至100%之间,表示透壁心肌梗死。
梗死质量为心肌比重和梗死容积的乘积;梗死面积为梗死质量与左室质量的和。
依据患者梗死位置可划分以下几项,如:前间壁、广泛前壁、下壁,同时还包括前壁和右室心肌梗死、侧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急性期St段抬高STEMI诊断依据:St段抬高肢体导联超过0.1MV、胸导联超过0.2MV。
1.4 统计学方法
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患者的计量资料,并用t值进行检验,患者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1.0软件,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检验P<0.05。
2 结果
50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后,所有患者的心肌梗死均发生率变化。其中3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5例患者为前壁心肌梗死,2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前、后壁,1例患者为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梗死百分比均值、梗死质量均值分别为(9.36±6.78)%、(11.20±8.48)g。非透壁心肌梗死患者、透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30例、20例。
3 讨论
心肌梗死会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据有关统计显示,心肌梗死实施介入治疗或保守治疗后,5年有较高的死亡率,比例可达12%至15%。心脏MRI检查不存在电离辐射,其可重复性和可靠性较高,因此该方法在心脏成像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心脏MRI可有效评估MI的形态学变化、功能性变化,同时还可观察心肌存活性[4]。
心脏MRI可将心肌、心外膜和心内膜的边界充分显示,因此临床需对心肌梗死后心肌变薄程度仔细测量。若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区域信号强度较比正常心肌更高,可对心肌梗死后并发症进行有效评估,主要症状为:左室血栓、真假性室壁瘤。在定量心肌厚度、心肌质量、心腔容积和射血分数中MRI被认定为最佳成像方法,同时该方法在收缩期心肌增厚和全部收缩、舒张功能中也较为适用。MRI对上述参数进行评价可将缺血心肌功能性变化充分体现。经MRI对比剂灌注扫描和延迟动态增强可将缺血心肌进行检测,同时可对心肌梗死质量、梗死百分比和透壁程度进行测定。
曾有专家表示,冠状动脉狭窄引发的心肌血流灌注异常,会损伤心肌细胞。若该功能发生异常其结构为被破坏,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后可确保心肌功能处于正常水平,临床上将其称之为可逆性心肌损伤[5]。心脏MRI的空间分辨率较高,可将心内、外膜界限精准划分。据国内外资料显示,利用对比增强MRI定量测定心肌收缩功能,可对组织灌注进行评价,同时可将细胞膜完整性体现,从而对心肌缺血程度和范围进行判定。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脏MRI检查具有针对性和优势。
此次数据结果表示:50例心肌梗死患者实施MRI检查后,所有患者的心肌梗死均发生率变化。梗死百分比均值、梗死质量均值分别为(9.36±6.78)%、(11.20±8.48)g。非透壁心肌梗死患者、透壁心肌梗死患者分别为30例、20例。
总之,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心脏MRI检查可将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予以判断,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庆.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5):92.
[2] 赵艳华.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1,06(20):54-55.
[3] 刘玲,陈然.心脏MR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意义[J].当代医学,2016,22(10):67-67.
[4] 王晶,张皓*.心脏MRI对心肌梗死后心肌活性的评估[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3(3):237-240.
[5] 刘天.心肌梗死MRI诊断及表现[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5):140-141.
论文作者:王颖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心肌梗死论文; 心肌论文; 患者论文; 心脏论文; 可将论文; 百分比论文; 质量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