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党报面临的新挑战及其战略选择_苏州日报论文

论党报面临的新挑战及其战略选择_苏州日报论文

论党报面临的新挑战及其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党报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出现了诸多新的变化,对新闻传媒构成了新的挑战。作为我国新闻传媒界的“排头兵”,党报承载着主流新闻媒体的历史使命与社会责任,与此同时,也在经受着上述新变化、新挑战所带来的严峻考验。在新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变局之中,充分认识党报的现实境况,研究党报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探讨如何增强党报的竞争力,这不仅是党报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危机袭来——金融海啸与新媒体挑战

党报与时代的发展同步。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在新闻业务,还是在经营管理方面,党报都取得了卓著的成绩,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步发挥了并正在继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所带来的全方位、巨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党报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

第一个冲击波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晚报的兴起。党的十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启动了改革开放这一巨大的社会工程,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向经济建设转移,解放思想成为社会思想潮流中的主潮,公众的价值观趋于开放,视野和思维空间得以拓展,人们的新闻信息需求猛增,贴近性和可读性强的晚报应运而生,党报读者出现了第一次分流。

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我国的新闻传媒数量猛增,并且都程度不等地进入了市场,受众的选择余地大大拓展。90年代中期及以后,都市报的成长发展和第四媒体的崛起,使党报面临的竞争更趋激烈:从报业内部看,晚报、都市报市场化程度较高,竞争意识强烈,高度重视受众的需求,报道内容新颖、信息量大,在发行、广告等经营方面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明显高于和强于党报,而经济体制的转轨使党报一方面在经费上失去了行政拨款的优势,另一方面,长时间注重思想教育和引导的权威性也使党报相对缺乏受众观念,党报的读者出现了第二次分流。从传媒格局看,网络以不可抵挡之势迅速崛起,成为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和广播三大媒介并称的“第四媒体”;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传媒业向境外开放的程度逐步加大,国外网络传播产业和资金的进驻加剧了传媒市场上资源的争夺。在这样的形势下,党报面对的是拥有某方面优势的竞争对手,其自身的市场份额日渐萎缩,其竞争力和影响力再次受到挑战。

党的十六大召开至今,党中央在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创新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相继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重要理念,而党的十七大报告更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综合了这些重大理论的创新成果;并使之成为新时期指导国家各项事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践行。胡锦涛同志关于新闻工作的论述,特别是2008年6月20日视察人民日报社时所发表的讲话,继承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新闻思想,成为新的历史时期指导党报改革创新的重要指针。这一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现期,对此,党报不仅要引领社会公众舆论,还要引领其他媒体,而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依然激烈。

传媒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大环境以及其他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当前,一场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正在全球继续蔓延,不仅使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还逐步波及国内传媒业。

首先,2008年国内新闻纸价格3次大幅上涨,“国内报刊几乎全用再生纸,即用国内废报纸掺上进口美国废报纸,来自美国的废纸浆目前已占国内纸浆消耗总量的45%以上,且价格已从去年底的140美元/吨涨至310美元/吨,翻了一倍多。显然,美国价格的上涨和经济形势的恶化正在影响着中国的报纸。”①新闻纸作为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占据了报纸生产成本中的六至七成,新闻纸涨价将直接导致报纸的资金链紧张。例如,就新闻纸一项,解放日报报业集团2008年与2007年相比,多支出人民币1亿元。为应对日渐增加的压力,国内各级纸媒开始陆续提高零售价格,“其实,这显露出整个报纸行业的无奈,因为市场经验早就证明,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市场总量的萎缩,报纸也不例外。”②

其次,广告投放量受经济形势影响而下滑,给党报的经营带来重大挑战。金融危机带来的市场低迷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必然会使企业压缩经营成本,广告投放量减少的现象目前已初现端倪。数据显示,房地产业是目前中国报业广告最重要的支柱产业,其次是汽车、零售和服务业,而这些行业尤其是房地产业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最大。企业在预算紧张的情况下对广告的投放也会更加理性,将会更多地选择那些受众关注度高的媒体以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2009年3月19日,“2009年中国媒体经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从慧聪邓白氏研究(这是家主要进行市场研究和媒介监测的专业研究机构)在此次研讨会上发布的数据上看,2008年报纸媒体在广告收入方面有明显增加,但报纸广告增长幅度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互联网广告却依然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在“2008年中国报纸广告增幅TOP20”的评选中,人们没有看到党报的身影,在“中国报纸稳健经营TOP10”、“2008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TOP30”的评选中,也仅有《广州日报》一家党报入选。③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电视、网络媒体必会进一步蚕食报业的广告市场,报业内部的竞争也必然会加剧,党报在面对自身运营成本提高带来的压力的同时,还必须面对媒体内外竞争成本提高带来的压力,从而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党报发展前景的担忧。

金融危机的挑战使党报的生存环境更加复杂和严峻,然而这种危机是突发性和阶段性的,从长远看,各类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才是对党报更大的挑战。2009年1月1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了《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超过全球平均水平,较2007年增长8800万人,年增长率为41.9%。④众所周知,第四媒体—网络,只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赢得了传统媒体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2009年3月,3G技术开始投入市场,可以预见,这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将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与网络媒体的“联姻”,届时,各种传播成本更低,并且拥有即时性、高速度,互动性更强、更为便捷的“新媒体”将会成为传媒市场上的新宠,各媒体间的竞争会更趋白热化。随着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展,党报也必将面临受众的再一次分流。

二、“危”中寻“机”——对党报现实境况的分析

危机袭来,党报发展遭遇瓶颈,而“危”中又存在“机”,因为机遇总是与挑战并存的,“危”中寻“机”,党报的优势依然存在,而对其不利因素也应当予以足够的重视。党报要对现实境况进行冷静的分析和估量。

先看优势方面。

第一,党报具有毋庸置疑的政治优势,这也是党报长期以来应对各种挑战时最为重要的优势。当前,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元,虽然很多受众认为党报的可读性不强,但是当他们需要获取关于重大事件、重大决定的信息时,必然首先选择党报作为最可靠的信息源。此外,由于党报的特殊地位,使它总是体现出党和政府所具有的立足点高和视野开阔的特点,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例如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影响,党报往往能够从总揽全局的高度进行分析,对各种信息的识别和筛选的能力也较强,因而党报对重大事件所作的报道和解读,往往成为其他报纸的重要参照,也常常是公众对大是大非问题做出分析判断的两重要依据。

第二,党报具有较高的公信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晚报、都市报虽然能够以较高的可读性和贴近性取胜,但是激烈的市场竞争往往导致这些报纸中的一部分同质化倾向严重,为了吸引眼球,时而会刊出一些不实报道、虚假广告和进行新闻炒作,由此损害了自身的公信力。而网络和新媒体虽然占据技术上的优势,但在尚未取得新闻采访资格的前提下,在内容上,新媒体始终依赖于传统媒体,其公信力的建立需要更长的时间。

第三,党报具有相当可观的资源优势。党报既是新闻传媒,又是党的事实上的重要工作部门,拥有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络,“其身份和名分为党报获取新闻信息、开展新闻调查采访、实施新闻舆论监督、进行党报发行和其他经营等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⑤

第四,党报具有众所公认的人才优势。公信力、权威性和资源的长期积累,使一大批业务能力高、专业性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人才在党报聚集,而传媒竞争的背后往往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奠定了党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当前,不管是全国性的党报,还是地区性的党报,在与同一层次的其他媒体的比较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占有人才方面的优势。

再看党报的不利因素。

不利因素之一:传媒格局的变化和各种新挑战的出现使党报的某些固有优势正在向不利的方向转化,这主要体现在征订数量上。长期以来,党报的发行都以“红头文件”作靠山,“但是,行政命令难以使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乡镇企业以及经济状况不好的企业大量订阅党报,可以解决发行量不出现大幅度下降的问题,却并不能解决党报的有效发行和被有效阅读的问题。再说,长期倚重红头文件和行政命令进行党报发行,久而久之,就会使党报疏于对市场和读者的经常性的、深入的研究,疏于对党报内容和形式的锐意改革,这对于党报的长远发展其实是不利的。”⑥

不利因素之二:党报的发行,其实也就是党报的市场销售,因此,党报发行难、覆盖率低的问题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党报的经营管理尚有欠缺,这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体制机制改革不健全有关。正如业内人士所指出的那样:“尽管在传媒业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了报刊治理整顿、‘两分离’(管办分离和内容与经营分离)和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等重大举措,但绝大多数地市报的体制改革犹如雾里看花,远未到位。因此,就不能很好释放作为生产力第一要素‘人’的生机与活力。”⑦体制困局使得党报的很多资源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这也是党报在经营管理的创新方面缺乏突破的症结所在。

不利因素之三:读者长期以来对党报形成了某种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所产生的作用力,使一些读者常常将党报排除在自己喜欢阅读的报纸范围之外,尤其是年轻的读者。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党报如何打破读者的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稳住现有的读者群,培养新的读者群,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在此过程中,深化报道方式的改革是党报改革中的一道必须跨越的“坎”。

当前,党报不仅应当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合理的分析,更应该对外部环境有理性的认知和判断力。

2009年4月28日,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传媒蓝皮书《2009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根据2009年3月底为止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进行统计和测算,2008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4220.82亿元,比2007年增长11.36%。从目前的宏观经济的总体情况来看,传媒产业虽然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的传媒产业增长速度会比以往几年下降一些,但仍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长,预计2009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将达4752亿元人民币。⑧在这种大环境、大趋势下,党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进步提高自身竞争力,将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转“危”为“机”——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党报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继续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各项建设全面发展的指导方针。面对新的挑战,党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传媒格局不断变化的压力之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精髓,依据科学发展观提出党报的发展战略。

(一)构建科学的办报理念,实施品牌化发展战略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而发展就一刻也离不开科学的思想为指导,党报在金融危机和新媒体冲击之下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办报理念是否能够与时俱进。用开放的眼光和新的视角来观察传媒环境的变化和传媒市场上的新现象,在此基础上对办报理念不断进行调整和突破,更好地指导实践。

一是勇于面对现实,强化以受众为本位的思想,争取市场竞争中的主动权。事实证明,新闻事业党性原则坚持得好的新闻传媒,同时也是为广大受众服务得好的新闻传媒,又是可以拥有较大市场份额的新闻传媒,在这方面,《广州日报》的经验值得借鉴。据有关资料显示,《广州日报》2008年日均发行量达到185万份,既是广东地区发行量第一,也是订阅量、零售量和阅读率第一的报纸。⑨以“追求最出色的新闻,办读者最喜爱的报纸”为办报理念,《广州日报》在占领市场方面,一不靠猎奇和对奇闻逸事的报道取胜,二不靠有关“腥”、“性”、“星”的“猛料”吸引人,三不靠虚张声势的“炒作”制造轰动效应,而是靠新闻信息的权威发布、新闻报道所透出的深邃性和洞穿力以及对广大受众根本利益的关注和深层次的人文关怀赢得市场。“2009年中国媒体经营研讨会”上慧聪邓白氏研究发布了“中国报纸稳健经营TOP10”、“2008年中国报纸广告收入TOP30”的评选结果,《广州日报》是唯一入选的党报,究其原因,正是在科学的办报理念的引领下,《广州日报》才走出了一条把党报办成主流强势大报的新路子。

二是将办报理念上升为一种品牌意识,重视党报的品牌效应,实施品牌化的发展战略。当前,努力打造传媒品牌已成为传媒业界的共识,品牌战略作为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之一,是党报应对危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在当前日趋同质化的报业竞争之中,受众选择什么样的报纸,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报纸的品牌在受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有学者指出,“品牌理念往往是企业基于品牌市场定位而提出的该品牌所应具有的核心价值和独特个性”,“传媒之间的竞争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要依靠品牌竞争,传媒也只有借助创造和扩大品牌价值来争取广告、吸纳更多的资金,从而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⑩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便成功实施了品牌化战略,用已有的品牌衍生新的品牌,打造了在受众心目中具有强大品牌效应的“南方报系”,形成了品牌产业链,不仅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品牌的价值,也为党报集团注入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近年来,时评类栏目越来越受到受众的欢迎,新闻传媒的竞争也开始出现由信息的竞争向观点的竞争发展的趋势,许多党报都推出了具有自身独特风格的品牌栏目,并成为党报引导舆论的有效窗口。党报在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时是否敢于和善于发出自己的声音,也是当前党报提升影响力和进行品牌建设的突破口之一。

(二)构建科学的业务理念,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

传媒品牌的铸就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深化的过程。对党报而言,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报纸始终是报社的核心产业,新闻始终是报纸的核心产品,脱离了新闻产品内容价值的开发和优化,党报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党报必须有比较多的新闻产品堪称精品,传媒品牌才可望形成,核心竞争力才能凸显。“新闻精品具有重效价值、品牌价值、育人价值、传世价值、新闻宣传的提升价值。新闻精品既是时代风云记录的华章,又是记者的通行证和里程碑;新闻精品既是媒体的品牌,又是媒体的标杆和旗帜。”(11)

近年来,强调新闻精品的重要性,坚持以内容为立足点、以精品立报,探索如何使自己的新闻产品富有独特的魅力已为越来越多的党报所重视,党报在走新闻精品化之路的实践过程中也涌现出了许多成功典型,其中,《苏州日报》颇具代表性——连续7年获得10个中国新闻奖,获奖数量高居全国地市级党报之首。《苏州日报》的新闻精品不仅获得了专家和同行的广泛认可,其精品观和精品战略更引发了全国新闻界的热评,甚至被称为“苏州日报现象”。谈到成功经验,该报高层的体会是:“新闻精品是党报在新形势下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和不二秘诀。新闻精品应该成为主流媒体的主打产品。我们追求的新闻精品,既要在内容上健康向上,又要在形式上生动活泼,还要在立意上高人一筹,要能让读者咂摸出更多的东西来。真实、客观、生动、敏锐,新闻精品就应该是集中体现新闻三昧的佳作。”(12)

党报实施精品化发展战略要以三个方面为抓手:一抓思想。要以科学的业务理念为指导,不论是报社的领导,还是编辑、记者,都要对精品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有深刻而理性的认识。为此,《苏州日报》就提出了“新闻宣传精品化”的口号,以精品观为指导、以创精品为目标去培育精品,在报社内部形成种精品化的氛围。二抓机制。在各项新闻业务的整体运作方面要形成一套良性循环的机制,不论是新闻的策划、采编,还是报纸改版,新闻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前期和后期、台前和幕后的一系列工作,包括对工作人员的激励机制,都要有具体的实施方案,并且整合成一套制度,进行良性循环。有了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就为寻求新闻报道题材、报道方式方面的突破口奠定了基础。三抓创新。党报精品化发展的核心就是要不断推陈出新,从报道方式上,针对不同的内容能够创出不同的报道视角,根据同一内容能从多个角度进行报道,同时也要在盘活本土资源上下功夫,这一点对于地市级党报来说尤为重要。要避免同质化、提高阅读价道、形成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本土新闻的报道上寻求突破,充分挖掘本地素材。例如,获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的《昆山31万农民刷卡看病》就挖掘出了本土资源中具有重大价值的新闻资源,这既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要求,更能够增强党报的贴近性和亲和力。创新需要的是发现力,对重大事件的报道和解读要做到“高看一眼”、“深看一层”,还要善于从普通的新闻事件中去捕捉和挖掘有价值的报道题材,进行深化和加工。例如,2001年美国前总统卡特赴苏州访问,这不是突发新闻,只是美国前政要的一项访问活动,然而《苏州日报》的记者却匠心独具,在卡特的多项行程中发现了“观摩村民选举”这个不一般的“新闻点”,不仅眼疾手快地抓住了它,而且削繁去简,整篇报道仅针对这一项活动,写出了《美国客人赞叹“非常好”全旺村民笑言“挺自豪”(引)/卡特观摩村民选举(主)》这一800字的消息,结果,此稿荣获江苏新闻奖和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两个大奖。(13)

(三)构建科学的经营理念,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

党报的经营主要围绕发行、出版、广告等方面工作展开,而这也正是金融危机和新媒体冲击对党报影响最大的几个关节点。党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开辟新的经营增值领域,赢得新的盈利空间,以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应对多元化的传媒格局。

多元化发展的实质是多方位地拓展报业经营的产业链。近年来,诸多党报开始纷纷尝试跨区域办报、跨媒体合作、跨行业运营等多种发展模式,例如,《宁波日报》就制定了发展多元化文化产业的目标,从开发高端动漫产业、启动早期教育培训项目、拓展商务印刷业务等5个方面拓展经营领域,做大文化产业,同时,《宁波日报》还发起成立了“中国·日报广告五强联盟”,5家党报通过战略合作、战略运作、战略实施,“强强联手”打造共同的权威传媒广告品牌,并逐步向建设现代传媒集团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14)

当前,“报网互动”、“报网融合”的理念已被业内广泛认可,实施数字化的战略转型已成为报业备受青睐的发展新模式,也成为报业跨媒体多元化经营的新趋势。对于党报来说,瞄准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是趋势,但却不能流于形式。一方面党报的网站不能仅仅是对报纸的内容进行二次传播,“新瓶装旧酒”,而是应当充分利用网络的各种功能对党报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补充和延伸,在和受众的互动和提供信息服务方面尤其要如此;另一方面党报也不能仅仅局限于和互联网的“联姻”,还要加快与各种新媒体互动融合的步伐。手机报、互动多媒体电子报、移动视频等新兴的信息传播形态目前已逐步被受众接受和使用,党报在做好主业的同时主动融合新媒体,对这一领域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可以弥补自身在信息传播形态和盈利模式方面的劣势,近年来,一些党报已开始尝试在新媒体领域的探索,让人们看到了“数字报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例如《解放日报》从国际风险投资市场吸引资金所打造的4i系列新媒体品牌:i-news(手机报)、i-mook(电子杂志)、i-paper(电子报纸)、i-street(公共新闻视屏),其经营理念和操作手法就很值得借鉴。

进入2009年,依托3G技术所推动的新媒体种类日新月异,与此相对应,一些报业集团也开始以创新的视角来思考报业的发展问题,一种由经营报纸向经营信息转型的“全媒体”运营战略初见端倪,正如一些业内人士所指出的,传统报业的“信息生产不仅只是报纸出版,还应该包括生产适合多种媒体形式的信息产品;信息发布的渠道除纸质媒体外,还包括数字媒体等多种媒体;信息增值也不仅局限于广告发行的收入,而是涵盖了传媒产业的所有盈利点。因此,要建立新的价值链就必须转变我们现在的经营战略,由内部管理型向外部交易型战略转变,从战略运营的层次整合更多的资源,并根据发展需要,实现资源的最佳组合。”(15)2008年7月,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开始了全媒体数字采编系统的正式运营,集团各媒体发稿取消“日报记者”、“晚报记者”等称谓,一律称为“YMG记者”(YMG为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英文缩写)YMG记者不再局限于向哪家媒体供稿,而是由集团统一调配,YMG记者的稿件也向多个全媒体产品方阵的终端发布——纸质报、手机报、多媒体数字报、电子纸移动报、户外视屏等。(16)通过这种方式,报纸走上了由一种媒体向全方位、多渠道地经营信息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的传媒产业转型之路。

当前,中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是不可逆转的大势,党报发展多元化战略背后的动因,一方面来源于经济和技术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更是受众体现的更高程度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的需求所致。党报要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在保持自身的品质和权威风范、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的同时,必须对受众市场有敏锐的洞察力,以科学的经营理念为指导,不断适应和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进行科学有效的多元化经营。

注释:

①②郭文才:《金融危机:报业转型的良机?——浅析经济衰退对中国报业的影响》,《新闻记者》2008年第12期。

③人民网:传媒专题《2009年中国媒体经营研讨会》,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1252/。

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9/01/12/5447.htm。

⑤丁柏铨:《论市场经济条件下党报的竞争力》,《新闻记者》2002年第12期。

⑥丁柏铨:《论党报发行》,《城市党报研究》2005年第6期。

⑦王庆洲、陈封:《在改革上突破与发展——地市级党报应以自身特有优势资源打造地方主流媒体》,《记者摇篮》2007年第7期。

⑧新华网:《〈2009传媒蓝皮书〉发布:报业进入缓慢增产期》,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9-04/28/content11271215.htm。

⑨《2008年广州日报日均发行量185万份》,http://co.gzdaily.com/58899/60151/60157/200809/04/60157-4042728.htm。

⑩沈正斌:《传媒核心竞争力及其影响要素解读——我国新闻可持续发展系列研究之二》,《声屏世界》2004年第9期。

(11)(12)(13)刘向东:《让名报与名城比翼齐飞——〈苏州日报〉连续四年获七个中国新闻奖的启示》,《新闻记者》2006年第2期。

(14)吕道宁:《坚持创新促发展——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张秉礼访谈录》,《今传媒》2008年第6期。

(15)郭金树、高志坚、马凤起:《传统媒体应紧紧抓住数字报业战略转型的历史机遇》,《社会科学论坛》2007年7月(下)。

(16)牛春颖:《2009中国报业:承载2008的得意与失意》,《新闻与写作》2009年第1期。

标签:;  ;  ;  ;  ;  ;  ;  

论党报面临的新挑战及其战略选择_苏州日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