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语文教材“课题组”的认识与思考_文学论文

对语文教材“课题组”的认识与思考_文学论文

关于语文教材“主题组元”的理解与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材论文,主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教材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从“一纲一本”走向了“一纲多本”,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表现在单元编排的体例上,“有以能力训练组元的,有以文章题材组元的,有以文章主题组元的,有以写作项目组元的,还有以方法指导组元的,以知识系统组元的等等”[1],形式多样,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编制者对语文教育教学多元化的理解与追求。在这些体例中,主题组元的形式最受重视,成为当前教材改革中单元编排的新取向。像人教版、沪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一大批颇有影响的语文教材都采用了这种单元形式,并把它作为教材创新的一大亮点予以介绍宣传。什么是主题组元,在新课改背景下主题组元的形式为什么会成为一种主导性取向,它存在哪些弊端,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理性认识这种单元形式,而且对推进语文教材改革不无意义。

一、什么是主题组元

(一)“主题”的含义

主题,本来是文艺学术语,其基本含义有二[2]:一是“作者在说明问题、发表主张或反映生活现象时,通过文章或作品的全部内容表达出的基本观点”;二是广义的题材概念,指社会生活或现象的某一方面,如改革主题、战争主题等。“主题组元”中的“主题”显然兼有两者的含义,有时类似于观点,如“有家真好”、“为生命喝彩”、“人贵有精神”,观点所指非常明确;但有时却类似于题材,如“同龄人的故事”、“域外风情”、“风俗世情”、“历史回响”,仅表明一个范围而已。所以,在很多教材的体例说明中,“主题组元”中的主题又称话题、专题、人文主题、文化主题等等。

(二)主题组元的含义

所谓主题组元,就是以生活或文化的某一内容为依据进行的单元编排活动。其基本程序是:先规划某一学段的总体框架,确定生活或文化内容的大体范围,然后分门别类,划分具体的类目,再依照类目来选择合适的文章,并确定与之对应的写作或综合活动的内容。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围绕“人”这个主题,确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基本范畴,在这些范畴下进一步划分类目,析理出多层次、多种类、多方面的关系。具体到一年级下册的主题就有: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等。

(三)主题组元的特点

主题组元的特点很多,我们结合鄂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编排情况来做些分析。该单元的主题是“英雄”,主要内容为:1.阅读、导读:《沁园春·雪》、《采蒲台的苇》、《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诺曼底”号遇难记》;2.诗词诵读:《从军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3.写作:心中的那颗星;4.综合性学习:英雄赞歌。编者为什么这样设计?我们的理解是:阅读部分可从不同的角度实现单元教学目标,提示重点内容:英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解读英雄要联系时代、文化背景,要有自己的评价;诗词诵读可作为“英雄”主题下的语文积累,强调学生的自我体验与背诵;而写作和综合性学习主要是以适合学生心智和情感要求的“英雄”话题来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实现“对材料进行裁剪”、“描写时详略要得当”的写作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

这种单元的组合形式凸显了以下几个特点:

1.话题引领,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主题组元”中的“主题”既起了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本身又是一个话题,起到拓展阅读,引起讨论,自主表达的作用。

2.内容导向,重视学生的个性体验。主题单元中的篇目一般是从不同角度来展开主题的,教学这些篇目可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从而引发对主题的思考。

3.活动为主,强调学生的整体发展。“主题组元”侧重活动教学,话题引路,听说读写兼行,知情意行并重,关注学生整体发展。

(四)主题单元的类型

按主题形成的单元就是主题单元,它“是为了实现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3]其中的“单元”,只是笼统的说法,有时也叫模块,大的单元可叫领域。它有不同的类型。

按涉及的范围分,有文化主题单元、生活主题单元等。前者如冀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材,确立了“热爱祖国山河,放眼世界风光”、“科普知识、科技发展、科学幻想,热爱与崇尚科学”等八大文化主题单元,侧重人文精神的铸造与以人为本思想的张扬;后者如沪教版二期课改的初中语文教材(试用本),安排了“成长纪事”、“面对灾难”、“爱情如歌”等近29个生活主题单元,侧重切合学生的感情欲望和心理需求。

按主题的特征分,有结构性主题单元和非结构性主题单元。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的区别在于教材所确定的主题单元内部是否具有逻辑层次。沪教版二期课改语文教材(试用本)所确定的主题单元是有一定结构的,如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代人的心灵对话”,“对话”是主题,感受亲情、理解父母是这个单元的主旋律,编排上依次为理解亲情、心灵对话、爱和信任、走向成熟。

按组元的形式分,有纯粹主题单元和混合主题单元。所谓纯粹主题单元,指编排上只考虑主题的单元形式,如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的大多数单元,以主题统领,文体混编、盲文混编。而混合主题单元是指编排上既考虑主题也考虑其他因素的单元形式。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语文版《语文》(必修)主题组元与文体组元结合起来编排,单元的呈现既是同一人文主题选文的集合,又是某一文体选文的整合。

二、主题组元的课改背景

教材是课程改革的风向标。单元既然作为当前语文教材的基本构成单位,其编排形式的变化显然与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们认为,主题组元之所以成为当前语文教材的新取向,和综合课程的主题综合、学科设计的主题导向都有重要的联系。

(一)综合课程的主题综合

我国当前进行的课程改革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综合课程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之一。根据新课程计划,目前中小学都设置了综合课程,如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初中的科学 (或物理、化学、生物)、高中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我国综合课程的教材编排还处于探索阶段,主题综合占主导地位。如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以儿童的生活原型为视角,整合科学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劳动教育等学科目标,构建主题单元,使儿童的现实生活与学习情景融为一体;沪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采取专题史的编写体例,给学生一种全新视角和学习内容,具有“横看是社会,竖看是历史”的特殊效果。主题综合的优势是“比较强调学生活动,强调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综合解决实际问题”。[4]

综合课程在活动组织上一般也采取主题的形式,如以概念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以类型为中心,以题目为中心,主题综合学习包、作业单等形式[5]。

(二)学科设计的“主题”导向

新课改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非常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因此,不管是数学、地理、历史、物理、化学还是美术、音乐等都强调主题导向的单元设计。如鲁教版九年级化学设置了九个主题单元,体现了“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思路;人教版《数学》,在每个单元前都设计一幅“主题图”,不仅具有创设情境的作用,还成为师生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苏教版高中化学按主题来划分,分为“化学家眼中的世界”、“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从矿物到基础材料”、“氮和可持续发展”等等,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语文教材的主题组元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正反映了这种共同趋势。

三、主题组元的课程论基础

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四种[6]:一是学科取向,二是学生兴趣和发展发展取向,三是社会问题取向,四是混合取向。所谓学科取向就是指以学科自身的逻辑为根据,围绕学科核心结构来组织课程的倾向;学生兴趣和发展取向是指根据学生的心理结构、围绕学生的兴趣和发展来组织课程的倾向;当课程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目的,围绕主要的社会问题组织起来的时候就形成了社会问题取向的课程。当课程综合考虑学科逻辑、学生的心理逻辑、当代社会生活问题的时候,就形成了混合取向的课程。混合取向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学校课程本质上是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三方面的统一,因为人的经验本身具有整体性,任何从整体中截取部分加以片面强调的做法,对学生的健全发展都是不利的。

结合目前语文教材的单元组合方式,我们发现,以语文能力为线索的教材,其教材观其实是一种社会问题的取向,教材的编写着眼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其最大的缺陷便是“见物不见人”,最终导致学生的片面发展。以语文知识为序的教材则是典型的学科取向,其优势是学生能够掌握系统的语文知识及文学发展脉络,但缺陷也显而易见:由于学科取向教材是以语文知识的逻辑体系建立起来的,代表着成人世界,体现着成人意志,所以容易漠视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导致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的盛行;此外,由于语文学科课程有其悠久的逻辑系统和知识结构,学科取向容易导致忽视当下现实生活的不良倾向。主题组元的形式则是一种混合取向的课程结构,它基本上实现了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当代社会生活三方面的统一。以沪教版二期课改语文教材(试用本)为例,它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它设置的单元主题有少年心事、关注科学、动物世界、大师风采等,这些都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用这样的文章教孩子们阅读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由于现代信息社会的迅猛发展,每天在我们周围都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信息是每一未来公民必备的素质,主题组元的形式实质上也锻炼学生的这种能力。

以主题来组合单元,在国外语文教材中是比较流行的做法。美国、日本、英国的许多教材都是如此,前苏联是主题加文学史,其中也包含主题。

四、主题组元背后的“语文理解”

文选式教科书都是将出处不同的文章编入某一册或某一单元中,不同的归并和结合有着不同的“意义”安排,形成不同的语境,不同的语境体现着编者不同的编排思路与理念。语文教材主题组元的形式既是新课程改革的产物,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语文的新理解。

(一)从语文能力到语文素养

以往的语文教材基本以体裁组元,每个单元都由若干篇体裁相同的课文和相应的知识短文组成。课文与课文之间是由隐性的“知识点”来维系的。它偏于强调知识系统,淡化、冷落了人文熏陶,重术轻人[7]。以主题来组合单元,则把每一个单元中多篇指向多元或可能无指向的课文聚集在一起,如蒙太奇的接拼、组合而产生的对比、叠加、强调、联想的效果一样,产生了“聚集”的效果,内容或精神被突出,形成了指向一致的“单元语境”,帮助学生融合与文本之间视界的差距,获得情感体验,提升人文精神。

主题组元体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目标的新认识。过去人们提“语文能力”,内容上包括听、说、读、写能力,重在“功用性”;新课程首次从“素养”这一角度对语文课程目的进行新的规定,强调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素养”指的是人通过长期学习逐渐养成的涵养达到的某一高度,它既有“功用性”,又有“非功用性”。内容上要丰富得多,既包括语言能力,也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还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

(二)从封闭的课堂到开放的课堂

主题组元还体现了人们对语文课堂教学的新看法。以往的语文教材以知识为序列,把知识教学等同于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仅局限于教室,时空狭小、封闭,学生没有自主权;现在人们以主题组合单元,以生活或文化主题为序列,重视言语实践,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课堂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生活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人们认识到:语文课堂不要局限于课本、教室、校园,应与社会、家庭、学生生活相沟通。它不仅存在于物理的实存空间,而且存在于虚拟的网络空间,甚至是师生的整个精神世界。语文课堂不要局限于语文学科本身。《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课堂评价的标准应从知识转向能力,注重学习动机、协作学习的精神等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注重学生的自主、协作、探究性学习,评价机制要多元、动态。

语文课堂应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交际离不开情境,离不开生活。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就有多么广阔。学生在观察、阅读、交际中,受到感染、引发共鸣、观照自身,调动自身的经验世界、情感世界与想象世界。语文无一时、无一处不与实际生活相连、相通。

开放的课堂和课堂的开放体现在语文教材编写上,就是要求语文教材不能是闭合的书页,而是开放的文本,它通过一个个开放性的主题引导学生从生活到文本再到生活、课内外结合、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

五、主题组元的价值追求

新教材观认为,教材不应只是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进行建构和创造提供广阔的空间。主题组元顺应了语文教材这种能动创造性和自主选择性的要求,体现了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培养全面发展的公民的价值追求。

(一)激发热爱祖国语言的感情

教材以“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让孩子在用语言文字表述同一文化主题和相关事物的规律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功用。同是表达亲情,孩子们可以写诗、写文、画画、唱歌,多么有趣的语言啊!无须多言,一种对母语自然而然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了。

主题单元的形式还为拓展阅读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凡是与主题相同或相似的材料都可精选来为教学所用。单篇学习可以拓展阅读,学《济南的冬天》,可读鲁迅的《雪》、梁实秋的《雪》、李辉英的《雪的回忆》,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专题性学习可以开阔视野,如以“春”或“冬”或“雪”为主题,规定时间让学生课外搜集古今中外与之有关的诗词散文,然后举办成果展示活动。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大量阅读同题目、同作者、同体裁、同时代等内容相近的文章,在提高比较鉴赏能力的同时,感受到祖国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表现力和感染力,从而产生热爱母语的深厚感情。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公民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归属感,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同感,已经渐渐淡漠。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互相认同,互相支持,互相关爱,慢慢地淡化了。这种现实凸显出强化人类普遍情感的重要意义。围绕与此相关的主题学习一些文质兼美的文章,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人类的了解,有助于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撒爱的种子,使他们学会珍爱自己、关爱他人,关注自然与社会。

课程标准强调人文教育,从单元编排形式看,“按主题组元不失为一种方便的形式。”[8]因为人文主题结构的教材,“有利于铸就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观念,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9]语文教材以主题作为单元组合的线索,把人的发展置于对自然、社会的认识过程之中,凸显了人文精神的铸造和以人为本的思想的张扬。

若干篇描摹同类事物、表现同一主题的文章组成一个单元,因体裁不同,风格各异,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表达方式中学习语文,感受母语文化的深厚;同时,融入文本,与作品或隐或现的生命沟通、交流、碰撞,实现生命对生命的感召,引发对生命的思考,把学语文与学做人统一起来。

六、问题与反思

“主题组元”在语文教材发展史上并非首次出现。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有以“问题”为单位进行单元编排的语文教材,这些“问题”包括恋爱、科学、妇女、人生等,其组合形式颇类似当前的主题组元。当时叶圣陶对这种组元方式的评价是“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文科的立场”,因此“我们未敢赞同”。[10]这里值得讨论的是,半个多世纪前遭到异议的组元形式在新时期得到了人们的充分的肯定和广泛的使用,其中是否存在需要反思的问题和弊端?

(一)生活取向与知识教学

主题组元所提倡的是一种“大语文观”:强调语文与生活、社会和时代的密切联系,强调在教材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到语文学习中来。这是顺应语文教育发展趋势,适应素质教育、学生成长现实需要的。然而,表现在教材实际编写中“知识随文走”等原则就显出了与“小语文”之间的矛盾。

所谓“小语文”指的是语文体系中最基本的东西,包括两类知识:一类是直接为培养语文能力服务、能够转化为语文能力的知识,包括文字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逻辑知识和文章知识;一类是能够形成语文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文化水平的知识,包括作家知识、作品知识、文学史知识,也包括文化知识和社会生活知识。

这种矛盾在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中已露端倪。朱绍禹先生曾撰文批评课标中存在轻视语文知识的倾向[11]。他分析,知识的目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标”中,只有一句肯定性的话“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和作为“附录”的一项内容简述了“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而在还未肯定语文知识教学之前,作为“课标”第二大项的“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就首先提醒教师“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如何处理好“大语文”和“小语文”的矛盾,既关注生活,又重视知识,是主题组元形式亟须解决的问题。

(二)内容导向与“语文意识”

以主题组元的语文教材是比较强调课文内容的。因为一组文章之所以可以归并为一个单元,并不在其文体、表现手法,而是课文显示的思想或情感倾向。而语文教学并不主要教内容的,其学科价值是引导学生学习对于特定内容的言语表现形式。简言之,语文之为语文,显然“语文意识”是前提。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龚修森《体裁组元和话题组元》一文用物理学的场理论分析了主题组元所形成的“场效应”[12],他认为,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立的价值指向,而当其以“课文”身份跻身语文教材的时候,价值指向就会有一些微妙的变化。在“话题组元”的语文教材中,课文的价值指向要服从于所在话题单元。如苏教版教材的“梦想”单元中,5篇短文形成一个“梦想场”,学生通过数篇课文学习而产生“梦想”累积效应。类似的“眼泪场”、“青春场”“和平场”、“故乡场”也如此,它们合成了一个更大的“场”,即“社会政治历史场”,这个大“场”使得语文教材更像一部政治历史教科书了。

而语文的本位在于语文意识。“说写者做到语文的精确妥帖,听读者感悟语文的精确妥帖,是良好的语文素养的标志。而它所需要的‘尖锐的敏感,极端的严谨,和极艰苦的挣扎’,无不渗透着人文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源自读写听说活动中对如何运用语言文字的自觉关注,即所谓‘语文意识’”。[13]王尚文先生说,语文要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要“紧紧抓住‘语文’的缰绳”,语文要走在语文的路上[14]。“语文要走在语文的路上”,实在耐人寻味!

(三)主题先行与多元解读

前面我们分析过,主题组元中的“主题”有时具有明显的倾向性。这种倾向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单元名称,二是单元导语。前者如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题为“童年趣事”,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至爱亲情”等,其中的“趣”和“爱”框定了单元各自所属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学习内容。后者如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这套教材不取单元名称,但每个单元前有单元导语,本意是激发学生兴趣,明确学习重点,但客观上也限制了师生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如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单元导语是这样的:“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陶冶了人们爱美的心理,锻炼了人们发现美的眼力。这个单元为我们展现了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美的景物,美的情感,美的语言……”以一个“美”字来涵盖这个单元的所有篇目,明确了评价指向,确立了教材的权威,显然不利于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目前阅读教学中这种鉴赏型阅读取向一统天下,与语文教材“主题先行”的做法不无关联。

就语文课程来说,它在以文学作品为最基本的篇目时,意义的多向性、审美的丰富性以及欣赏接受中的再度创造性,都是一种开放的理解与体验空间,对它进行任何单一的或死板的限定,显然都有悖于这一基本特性。而语文课文在进入阅读和教学状态的时候,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又都必然有着理解与体验的巨大差异性。“主题先行”的做法与新课程理念存在背离趋势。

(四)话题引领与教学梯度

任何教育都是有梯度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是其基本原则。以主题组元的语文教材能否引导课堂教学循着这种顺序进行,人们是有疑问的。由于主题或话题本身不存在深浅难易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很难区分主题或话题的深浅难易,也就难以按主题组元或话题安排教学梯度。

诸如“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等主题,放在小学可以,放在初中可以,高中也是可行的。如果语文教材缺少语文本身的一种序,势必导致语文教学的无序化和低效化。新课改语文课堂表面的热闹和实际的低效,不能说与目前主题组元主导的教材模式没有直接关系。

2005年6月,“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教材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会上许多代表指出,“不论文体组元、主题组元还是能力组元,都是有利有弊的[15]”,这个判断比较切合实际情况,我们上述的分析就印证了这一点。但从总体来看,主题组元是利大于弊,比其他组元方式更符合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更能显示现代社会“立人”的价值。因此,教材编写者应该坚持而不是放弃这种单元组合方式。比较理想的方式是以主题组元为主,兼融其他形式,做到兴利除弊、扬长避短。

标签:;  ;  

对语文教材“课题组”的认识与思考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