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研究论文_豆健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研究论文_豆健

1.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分析

1.1 电线、电缆导管的敷设

在建筑物顶棚内,往往采用 pvc 管敷设电线,尤其是许多装修工程,在吊顶内使用 pvc 管敷设电线的现象更为普遍。这是必须严格禁止的 ! 因为火灾发生时,顶棚内的 pvc 管会产生大量有毒的浓烟,影响现场人员的逃离。许多火灾事故调查表明,很多死者不是倒在火焰下,而是倒在滚滚的毒烟中。这些暗敷在墙内或混凝土内的 pvc 管,采用 305(1.6mm 厚 ) 甚至 205(1.4mm 厚 )的管材,它们的厚度、抗压强度等都不能适应暗敷的要求,管材易变形甚至破裂,影响电气通路。正确的做法是采用中型以上管材暗敷在墙内或混凝土内。镀锌钢管有人采用对口熔焊或套管熔焊相连接,接地连接使用钢筋熔焊跨接。一方面熔焊破坏了镀锌钢管内、外表面的镀锌层,使镀锌管使用寿命缩短,另一方面熔焊易在钢管内表面形成瘤结,电线穿管时易被划伤,影响绝缘效果。较好的钢管连接方法是使用螺纹连接,接地则采用专用接地连接卡,固定跨接接地线。

1.2 对弱电系统的重视程度不够

电话线路、闭路电视线路、消防路线、自动化系统及网络信息线路等,应随建筑工程做好施工或预埋,并应遵循室外线管地下化、室内线路暗敷化的原则,以达到隐蔽、安全、美观的要求。对设计中的漏项,在图纸会审时就要特别重视。不少单位的部分弱电线路因漏项或施工不及时,至主体工程施工完,才引起关注而不得不重新打洞、钻孔而采用明敷线路。

1.3 电气照明安装问题

配电回路中,三相负载不平衡。这种情况多发生在一些装修工程中,设计与施工均不注意对各回路负载进行三相平衡分配。三相负荷严重的不平衡会造成三相电压的不平衡,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对用电设备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无论是设计或施工都必须注意使三相回路负载平衡。

1.4 预判和解决工程中的冲突

在建筑中某一位置可能出现上下水、强电、弱电消防、暖气等多种管线占据同一空间的情况,各专业应互相避让,并共同确定各管线的坐标位置,以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有关电气施工图在设计方案修改完善后,需由总项目工程师组织各专业协同会审一次,重点解决各专业的错、碰、漏等问题。

1.5 弱电系统的施工计划

施工计划包括总的计划进度以及子系统的计划进度。在施工过程中,原定的计划需不断地修改,但与总的计划进度不能有很大的偏差。计划编制需考虑的要素是:总的工作量,材料的供货时间和周期,施工工程队的施工安排、人员保障等,各个子系统之间的施工协调,尤其应考虑管线、桥架施工的顺序,以及其他配合施工的条件。

2.智能建筑弱电技术要点

2.1 综合布线系统

作为智能建筑的基础,综合布线是一种具有全新概念的布线系统,用以服务建筑物中所有通信和计算机设备 , 满足现在和将来的布线要求。设计应以智能建筑的现时和计划需求为依据。

2.2 计算机网络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与信息资源等部分组成。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国内外建立远程数据通信网络 ,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2.3 子系统间接口方面

智能建筑机电设备系统的控制器与受控设备之间往往互控,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设备之间的联动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系统的报警联动、各种管理信息资源网络的互联,需要设备之间或系统与设备间的软、硬件连接,需要对各自的“接口”界面进行处理,以便可靠运行,但往往因为系统要求不明确与技术规则不统一、各承包商间接口界面不统一与彼此推诿、技术不成熟或技术不可行,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2.4 母线的安装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中插接的母线在运行的现场中要放置在室内通风干燥的地方,防止受潮;密集型的母线必须要做绝缘的检查。母线安装前,母线通道的所有线路都要经受潮湿程度的检查,避免成品受到损坏。母线需要与开关的设备相连接,不受到额外的应力;母线的各个连接部位要密封好。

2.5 弱电设备功能

大楼内弱电设备多 , 专业性强 , 每个弱电子系统均要有专门技术人员安装调试。监控管理人员一般对诸多智能系统不可能都精通 , 应在抓好线管、线槽施工质量同时 , 着重对系统设备功能进行监控。合同签订过程中 , 专业队伍竞争夺标,往往会给系统提出许多功能 , 许多测控点 , 而报价又不高 , 以增加竞争优势,而在施工时往往去掉某些功能,忽略一些测控点,管理人员若不按合同监控,就会使工程少测控点、缺功能。

2.6 配电装置

配电装置是电气工程的核心,它如同人的心脏,一旦出了毛病,人员和设备就无法正常工作,造成供电可靠性下降,整个工程失去安全感。为此,对配电装置从设备进货到安装调试,都要严格按图施工和规范验收。大楼内变压器、高压开关柜、低压开关柜等设备都比较先进。但是,在实际工程中,常常会发现低压开关柜内回路开关的动作整定电流与设计不符、供货的开关大小满足不了要求等现象。因为整定电流是保护下级设备和电缆的动作值 , 整定电流小了 , 开关容易跳闸、停电 ; 整定电流大了 ,系统出现过载和非金属性短路时开关不跳闸 , 造成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事故。所以,在监控过程中应仔细检查 , 核对图纸 , 消除事故隐患。

3.我国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研究现状,未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仍旧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集成技术为方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在国内建筑业也会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应用,具有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可以表现为以下方面:①未来的智能建筑弱电系统会应用更多的计算机以及网络技术,逐步完善智能建筑的安全、通讯、办公等智能功能,力争通过增强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通信网络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能力可以实现更高一层的建筑集成管理系统。并且逐步实现适合我国居住环境与习惯的智能大厦管理系统和楼宇管理系统。②智能建筑弱电技术中也在不断的进行通信技术的研发工作。随着国外的宽带多媒体通信技术以及ATM 通信技术逐渐成熟,未来几年内智能建筑的通讯技术仍然会求数字化、宽带化以及高速化、网络化的多媒体通信技术。③智能建筑网络系统逐渐向“三网融合”的方向迈进。通过利用基站架设、智能设备管理等优势,弱电技术所利用的信息平台将会实现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目标。④智能建筑随着弱电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更多的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网络系统等多种技术来迎合居民越来越多的生活需求,将会成为今后智能建筑建设的主流方向。智能建筑最终会实现利用弱电技术完成语音、数据、视频、图像的综合应用。⑤未来的智能建筑能够实现开放式网络控制技术也就是通过 web 技术的三层结构以及网络总线、现场总线、计算机总线实现智能建筑的网络集成、软件界面集成、功能集成。最终可以达到对智能建筑内所有设备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有效地监控与管理。⑥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安全管理将逐渐利用到智能卡技术以及人体识别技术。智能卡也会逐渐向指纹识别、视网膜识别等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懿 .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发展的研究 [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 上旬刊 ),2012(03):128+130.

[2] 张 言 荣 , 张 宏 庆 , 孙 求 知 . 建 筑 中 的 电 气 工 程 及其自动化技术研究——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研究 [J]. 电气应用 ,2006(02):1-4.

[3] 张言荣 .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及其发展——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研究之一 [A]. . 山东建筑学会成立 50 周年优秀论文集[C].:,2003:5.

论文作者:豆健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9/3

标签:;  ;  ;  ;  ;  ;  ;  ;  

智能建筑弱电技术的研究论文_豆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