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学体制的变革,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运用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质量的关键。有很多老师找不到合理的方法,本文就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境教学 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意义的情境创设,是学生始终以积极态度参与的无形动力。”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引起学生情感体验,帮助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和谐全面发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因素,运用情境教学,要注意把握分寸,要因内容、因学生不断变化,合理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课堂教学。这样才会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探讨,希望以此促进对小学教育模式的改进,更好地发展学生的个体自主性,以此带动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展。
一、创建教学情境
在小学阶段,低年级儿童的注意力很难持久,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来提高小学生的注意力与审美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语言、音乐、视频、游戏、实体参照物等等来营造完美的课堂气氛,以此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视频情境。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为例,教师先给学生播放录像带《买火柴的小女孩》,把学生带入小女孩所处的社会中,感受到小女孩的美好向往。教师还可以通过自己绘声绘色的讲解,使孩子善良的童心得以表现,为书中主人公的命运所悲哀,为她的美好向往而感动。
2.图片情境。如在教学《雨》时,将生字新词的学习置于“彩虹姐姐和大家一起学”的情境当中。首先,用大幅彩虹图片的PPT导入,美丽的彩虹图片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孩子们表情惊喜。这种形象化的情境使学生对彩虹有了感性认识,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也为本课识字环节打下了情感基础。
3.实物情境。教师对于课本中的物体用实物展现出来,更能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更能增加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邮票齿孔的故事》中,教师可以拿真正的邮票让学生们观察,从而为下一步学习课文打下基础。
4.语言情境——感情朗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叶圣陶先生称之为“美读”。教师在朗读时要注重语言的表达,要富有感情地讲述故事情节,带动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语言的魅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美读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课文内容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乃至“布乎四体”,多方面感知,所得课文中的表象极为深刻,且“目治、口治、耳治”三位一体,令人受益无穷。
5.游戏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游戏的活动方式,利用互动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提高学生间的合作。在游戏环节设定中,可通过自主谈论的方式,促进学生团队之间的友爱与互助。如教学《手指》这课时,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把学生带进童话故事情节,从而调动学生情感参与认知活动,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思考、在玩中创新,教学效果也就不言而喻。
二、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学习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兴趣的学习活动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更加关注学生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要应用多种方式来拓展其想象空间,挖掘其创新潜能,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增长知识、提升能力。以汉字为阅读主题的教学为例,在课程预习阶段可让学生广泛收集我国古代的汉字文化,将汉字文化融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对于人、口、手、足等象形字,通过形象对比引导学生思考想象这些汉字的来源,开发他们的想象力,并要求注意观察、收集和整理已经学习过的有关象形文字,关注有关汉字文化的内容。当然,创新情境还需要引导学生更多地参与。
三、教师情感性的评价,激活学生参与意识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认可,并进行积极的鼓励,以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获得成功体验。同时,教师的积极评价能帮助学生改进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获取进步的动力,并使学生的智力、情感等都处于激活状态,调动学习的潜能,在主动参与中发展自我。我们要善于利用富有激励、导向性的评价语言,引导学生更好地进行口语交际。
四、结束语
情境教学是以“情”为“点”,将传统教学所淡化的情感、意志、品质、兴趣、价值观等人的因素的重要方面重新确定为语文教学的有机构成;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都应该得到很好的执行。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存在许多缺陷,“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成为师生的口头禅。为能“活读书,读活书,活读书”,我们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激情!只有在教学中有感情的碰撞,师生才能真正享受到语文教学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赵桂兰 《小学语文教学中启动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尝试》.课外语文,2016,12,36—044。
[2]陈秀梅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课外语文,2016,11,33—056。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情境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语文论文; 汉字论文; 情感论文; 彩虹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