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_生态文明论文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明建设论文,生态论文,科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先进生产力基础上的文明形态,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1]。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现代化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重要文献中首次提出的新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创新和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共同构成了国家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目标,为探索和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道路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1

工业文明带来诸多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演进都是对前一个社会的结构和文明形态的继承和创新,前一个文明既孕育和预示着后一个文明而且某种程度上又阻挡和妨碍着后一个文明。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支配能力相当有限,把自然视为威力无穷的主宰。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虽然对自然进行了初步的开发和改造,但其技术手段还十分落后,人作为主体在物质、精神方面没有真正解放。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这是人类改造自然能力提升的一个里程碑,此阶段人类运用科学技术的武器来控制和改造自然,并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这一阶段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人类至上”的自然价值观渐趋形成。但是工业文明只注重经济的发展,只强调对大自然索取掠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这具体体现为资源枯竭、环境退化、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以及不断出现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公害事件。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外延式、粗放式的增长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比较严重,资源的利用效率偏低,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偏低等发展“瓶颈”日益凸现。十七大报告中,将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为当前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首要问题[2]。2007年太湖蓝藻事件而引发的无锡饮用水危机便是这一系列问题的一个缩影。如何在保证经济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实现人与自然的相互和谐;如何在通向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小康的道路上,实现跨越式的科学发展,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和弯路,成为当前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2

实现科学跨越发展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西方学者根据西方国家的经验,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这种理论认为,环境恶化同经济发展水平之间遵循倒U型的曲线关系,随着收入增长,环境质量恶化达到一定点后会得到改善。如果遵循这种理论,自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经济发展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生态治理的条件,可以等生活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行治理,即中国也可以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然而,这样的观念是极其错误的,如果沿着发达国家的路走下去,中国环境污染还需加重几十年。受资源供给能力、污染物排放总量、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必须保持一定发展速度的基本国情等因素的制约,如果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中国生存的根基将不复存在。现实决定了必须走边污染边治理、预防为主的发展道路[3]。

以苏南地区为例,作为中国近三十年来发展速度相对较快的地区,苏南地区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南发展模式。2008年部分城市的人均GDP已经接近或突破了15000美元。苏南的快速发展,迅速改变了区域的人民生活和城乡面貌,但是,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苏南模式”不可避免地带有早期工业化的局限,并且遇到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由此引发了对“苏南模式”的思考以及对新苏南发展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压力得到了一定的控制,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逐步提高,污染物的排放强度逐步降低,相应的生态效率也在逐步提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消耗出现了一定的减弱和脱钩趋势[4]。

如图1所示,假设苏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消耗已经初步跨越了发展曲线的拐点,随着进一步的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的消耗速率和消耗强度都呈现出逐步下降的趋势。然而,通过数理模型和实证检验发现,苏南地区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并不完全符合倒U型的发展曲线特征,反而呈现出N型波动式EKC特征,环境质量随着经济总量的快速提高有一段时间的改善后,又趋于恶化,不同于以往的经典理论中倒U型的形状以及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工业化时期的发展曲线,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发展而自发改善的趋势也十分缓慢(曲线B)[5]。

相对苏南地区较高的生态效率和较好的环境保护工作而言,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整体的环境压力和资源约束更为严峻,经济发展对环境资源的消耗仍然在不断增加,甚至没有出现减弱的趋势(曲线A)。因此,不能坐视环境质量随着经济的发展自发改善,EKC不能成为“先污染,后治理”的借口。在促进经济增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同时,也要关注如何协调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平衡两者的利益,探索一条加速跨越拐点、加快实现两者和谐发展的道路(曲线C)。

然而,要实现和谐、科学发展,探索一条新型的、跨越式的发展道路,加速推进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消耗的脱钩趋势,面临的压力是巨大的。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作为苏南地区的全国百强县之一,经济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在全国都处于较为领先的水平,200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 280亿元,人均GDP突破了1.5万美元。然而,在过去30年的发展历程中,常熟市的污染物排放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目前依然处于污染排放量的增长期;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目前尚处于工业化的中后期,呈现出二产多而不大,三产低而不强的特点;虽然地均GDP产出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生态效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仅为日本的1/6;生态承载力严重不足,2007年的人均生态足迹为4.3777公顷/人,生态承载力为0.3077公顷/人,生态赤字达到了4.07公顷/人,远高于江苏和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加上土地空间狭小、资源匮乏、环境容量小等客观约束条件,使得常熟市依然面临着十分紧迫的资源环境和发展压力。对中国其他一些经济发展较慢、环境保护基础薄弱的地区而言,面临的形势将更为严峻。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面对下一步的发展,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满足群众迅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实现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经济总量稳定增长、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的共赢成为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小康的巨大挑战。胡锦涛同志指出:“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1]因此,探索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便是要通过发展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社会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实现植根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天人合一”。简言之,就是要以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为主要途径,加快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加快实现基本现代化和全面小康。

3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目标

3.1 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生态文明是由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构成的复合概念。这里的生态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狭义的生态概念,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而是动物、植物和自然物共同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人类作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一部分,本身就是生态系统长期进化和发展的产物,是活的有机体,需要不断地从生态环境中获取能量和养分,以保证自己在生物学意义上的活动。因此,在开发利用自然的时候,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只有一个优化的生态环境,才能有助于生产力的持续发展,促进人类物质财富的增长。

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生态建设与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复合概念,生态建设主要是针对受人为活动干扰和破坏的生态系统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而言,而文明建设则是针对社会行为主体,政府、企业和公众的道德行为水平而言,生态文明建设的融合则又涵盖了经济、环境和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将生态建设和文明建设剥离开来看待,两者应当互相交融,通过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生态行为,以及他们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改造和规范,实现和达到生态文明的社会状态,即社会主体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3.2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因此,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它们都主张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它们之间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即生态文明强调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爱护自然,突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要在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创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并最终实现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文明的高度融合和协调发展。

4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在中国许多地区展开并为未来发展提供了很多启示。生态文明建设仅仅依靠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上升到基本价值理念转变这样的高度上来,必须通过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中国资源和环境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的执政理念,必须通过各级政府的具体推动,从而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进而推动国家走科学发展的道路[6]。

如何在科学发展指导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破解效率与公平难题,加速实现中国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科学跨越式发展?笔者认为,应当以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为主线,以优化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为切入点,以建设崇尚绿色消费、环境保护的生态文明社会为根本,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体系、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节约高效的绿色行政体系、绿色环保的文化体系、低碳环保的基础支撑体系为具体战略,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在各级层面上整体推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全国的全面开展。

4.1 构建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体系

科学合理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是一个地区实现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必须进一步优化城乡布局,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细化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区域,推进生态城镇体系的规划建设。

4.2 构建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

健康稳定的自然生态体系是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条件。各地应当以区域生态系统重建为重点,创新环境保护机制,加大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恢复区域生态活力;强化污染物减排,从源头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区域环境质量;另外,还应当吸取近年来频繁出现的环境风险事件,构建区域性的环境风险应急体系,为群众打造和谐、优美、安全的生存空间。

4.3 构建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

生态文明意味着比工业文明更高层次的发展水平,意味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业形态。因此,生态文明的产业建设应着重从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入手,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低碳产业、环保产业和资源再生产业,逐步提高生产型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积极推进生态工业园和环境友好企业创建,大幅提高生态效率,形成节约高效的产业支撑体系。

4.4 构建节约高效的绿色行政体系

一方面,决策者的生态意识将影响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走向,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各级领导必须充分领会生态文明内涵、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政绩观念科学引导政府决策,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的决策机制、引导机制,完善生态文明的公共参与机制,建立生态文明的组织制度和考核机制。另一方面,应以建设节约型机关为抓手,以政府绿色采购带动企业绿色生产和公众绿色消费。

4.5 构建绿色环保的文化体系

要实现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需要在全社会倡导资源节约的生活方式、绿色环保的消费模式,形成以绿色、低碳为时尚的社会风气。因此,应在全社会推行生态文明的全民教育机制,倡导生态文明的伦理观和消费观,转变公众的基本价值观念,逐步提高环境友好产品的市场份额,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和生态文明建设。另外,通过生态文明社区、村镇的建设积极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最终形成绿色文明的文化体系,从根本上推进生态文明社会建设。

4.6 构建低碳环保的基础设施体系

低碳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的支撑,应将低碳环保的理念贯彻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支撑体系中,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和节能住宅,推进绿色节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5

结语

目前,中国正处在全面实现工业化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但是由于中国在三十多年中走完了其他工业化国家二三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路程,并且采用了与工业文明国家类似的发展模式,导致工业文明发展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危机在同一时期内集中显现。这些危机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发展经济、走向富裕的严重障碍,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在发展中保护环境的唯一途径。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逐步推进,将会面临众多的挑战和难题,但是生态文明建设是历史赋予中国的一次科学、跨越发展的机遇,是中国正确把握时代潮流的战略举措,全社会有责任积极履行、实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实现中国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这一历史性转变。

标签:;  ;  ;  ;  ;  ;  ;  ;  ;  ;  ;  ;  ;  ;  ;  ;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_生态文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