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游戏大篷车管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篷车论文,德国论文,游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9年11月,应德国联邦政府的邀请,我参加了在弗莱堡举办的第38届国际游戏大篷车大会(38th International Playbus Congress),并作为中国的幼儿专家对德国的幼儿教育教师进行了中国传统游戏的培训。在20多天的活动中,我和来自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的幼儿教育专家一起,研讨国际儿童游戏的发展趋势,交流研究体会,并实地考察了慕尼黑德国游戏大篷车项目。
一、游戏大篷车项目的起源和发展概况
游戏大篷车,顾名思义,就是把游戏材料和游乐设施装到汽车上,为儿童提供开展游戏活动的服务,是一个装在车轮上的儿童游戏活动站。游戏大篷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改变了过去儿童游戏场所固定设置的模式,主动把游戏活动送到社区,送到儿童的家门口。
大篷车里不仅满载儿童喜欢的游戏设施和游戏材料,还特别安排了指导孩子们科学游戏的专业教师,定期在各个贫困居民的社区巡回服务,根据儿童的发展需要组织各种健康、快乐的游戏活动。游戏大篷车的宗旨是“把健康快乐的游戏送到孩子们的家门口”,让孩子们学会“交流、放松、合作”,感受到“关爱和尊重”。这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居住偏远、环境条件差的低收入家庭儿童缺乏游乐设施,享受不到科学的游戏活动和游戏指导的现状,使他们能够同样享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不仅如此,大篷车还宣传有关科学育儿和儿童发展的知识,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为儿童的成长创造合格的家庭环境”;组织青少年和家长们共同参与游戏活动,以“消除不同阶层交往和沟通的壁垒”,创造适合儿童成长的“公平、和谐、快乐”的社区。
1969年,英国医生艾瑞卡·米德温特(Eric Midwinter)博士改装了世界上第一辆游戏大篷车,向居住在利物浦市中心的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提供游戏服务,同时向家长提供营养和教育的咨询,以促进贫困家庭儿童的发展。这种做法很快得到了社会的关注,伦敦、布里斯托尔等城市纷纷效法,1978年英国卫生部开始为大篷车项目提供资助,从1978年到1980年,游戏大篷车在英国增加了一倍,并迅速推广到欧洲其他国家。德国游戏大篷车协会于1972年成立,短短30年的时间,德国开展游戏大篷车服务的机构已经达到120多家,遍及各大城市和乡村,在德国,儿童游戏大篷车项目成为“发展最快、前景最好的幼儿服务项目之一”,具有很高的社会知名度。到目前为止,游戏大篷车项目遍及欧洲,而且各个成员国之间相互合作,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面向低收入家庭的提供游戏服务的项目。
二、游戏大篷车项目的管理和经营
游戏大篷车项目一般由民间团体主办,属于非营利的公益性机构。在德国国际游戏大篷车协会会长杰西卡·舍韦(Jessica Schewe)女士的安排下,我来到她所负责管理的慕尼黑游戏大篷车公司,深入考察、了解游戏大篷车的管理和运营情况。
杰西卡的公司一共有5名员工,其中3名全职员工,2名兼职员工,大篷车主要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义务为儿童服务的志愿者。这些员工每年都要参加儿童游戏的培训,学习最新的儿童游戏理论,掌握更多的游戏活动知识和组织技能,以使专业素质不断提高。公司有3辆大轿车改装的游戏大篷车,还有3辆专门运输玩具的卡车。设有一间信息服务办公室,为顾客提供各种关于儿童发展和游戏活动的图书资料。除了通过大篷车为儿童提供上门服务之外,公司还在居民社区设立了一个专门的儿童游戏活动站,作为固定的儿童游戏场所,活动站每星期开放3个半天,每个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全天开放。此外,每年还要给社区儿童提供至少100小时的课余活动时间。活动站还附设了存放玩具和游戏设施的仓库,成为大篷车的大本营。
由于游戏大篷车是在户外活动,因此受到季节的限制,大篷车每年根据季节来安排活动的时间,每年的5月到10月,大篷车把游戏设施带到居民社区,而11月到次年4月,天气寒冷,孩子们只能到活动站来玩,在此期间,工作人员还要制定活动计划,编辑出版各种有关儿童游戏和家庭教育的图书资料。由此,他们给自己选了一个形象的标志——只鼹鼠,意喻为“冬季地下蛰伏,春秋外出活动”。
关于大篷车项目的资金来源,杰西卡告诉我,大篷车是非营利项目,向儿童和家长提供的所有服务都是免费的。公司的经费来源首先是慕尼黑市政府,政府每3年一次和她的游戏大篷车公司签订资助合同,但是,在此之前,大篷车的活动计划要得到政府的批准。其次,是通过服务企业获得支持和赞助,比如他们经常参加奔驰等公司的车展和促销活动,把大篷车开到企业活动的场所,一方面服务前来参加活动的儿童,另一方面也烘托了现场的气氛。再者就是他们把活动站里的厨房出租给社区开办“小饭桌”等等。可以看到,公司的资金状况是良好的,在我们参观的游戏活动站旁边,一个新的、面积更大的由政府投资的活动站即将竣工交付使用。
德国幼儿游戏活动深受福禄贝尔教育思想的影响,强调遵从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主张在自然环境中让儿童自主游戏,通过游戏活动发展体格,增长知识,认识自然。大篷车的游戏活动充分体现了这种理念。大篷车经常在社区附近的绿地、树林或其他空地开展活动,除了提供独轮车、三轮脚踏车、蹦蹦床、跷跷板、积木等游戏设备外,更多的是通过活动的组织,让儿童亲近自然、了解自然,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培养儿童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品格。游戏指导老师还经常组织儿童和家长自己动手,用树枝树叶、野花野草、边角余料、废旧物品等制作玩教具。我看到了一个老师和孩子们用铁丝、橡皮泥制作的反映水流原理的喷水池模型,看似简陋,但却清楚直观地演示了水压、水流的科学常识。参加了我的关于中国传统游戏的培训之后,大篷车的游戏指导教师们认为,中国的传统游戏把促进儿童发展的功能寓于娱乐活动之中,容易激发儿童的兴趣,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而且不受场地、器材的限制,和德国儿童游戏的理念十分吻合,非常适合大篷车游戏活动的要求。更主要的是,中国传统游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身体和谐发展、团队合作以及秩序和规则意识的建立。杰西卡表示,中国游戏将成为大篷车的活动内容之一。
游戏大篷车不仅为儿童提供丰富多彩、科学有益的游戏服务,还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Child Friendly City)的建设,营造适合儿童需要、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大环境。我考察的“白区儿童友好社区项目”(The Project of White Area)就是其中成功的一例。“白区儿童友好社区项目”是一个建在废弃的飞机场上的大型居民社区,总人口在万人以上,有德国居民,也有来自100个国家的新移民,多数属于低收入家庭。由于是新建社区,不仅缺乏儿童游乐场所,而且居民之间的往来也很少。游戏大篷车的工作人员来到这个新建的社区,他们不只是简单地组织儿童游戏,而且是在为孩子们提供游戏机会的同时,结合儿童的发展需要和社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孩子和家长们一起设计、规划儿童游戏场所。他们发动儿童自己设计社区的游戏活动环境,让孩子们把他们对游戏场所的各种设想画在纸上,并张贴在社区活动中心,让大家共同分享;他们组织家长共同研究社区的儿童年龄结构和对游戏活动的要求,商议游戏设施的配置、游戏场所的格局,并把大家一致的意见上报市政府。在儿童游戏场所的建设过程中,他们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亲身参与游戏场的建设。在政府的支持和开发商的协助下,一个个独具特色的游戏场所建成了,孩子们有了按着自己的意愿建成的游戏设施,可以开展各种各样自己喜爱的游戏活动。与此同时,社区居民交往中的隔阂也逐渐消除了,交流与合作增多了,参与意识增强了。游戏成为促进社区居民交流融合的载体,社区成为一个建立在责任、平等、关爱基础上的大家庭。
三、游戏大篷车对我国的启示
大篷车项目同样适合我国国情,特别是对于解决我国广大欠发达地区的幼儿教育问题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首先,大篷车的服务方式适合我国国情。我国很多山区、高原、海岛等地区地域辽阔,人口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在这些地区,幼儿园还不能建到每个居民聚居点,幼儿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普及,学龄前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依托城镇中心幼儿园建立游戏大篷车,定期到各居民点巡回服务,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学前教育辅导和组织游戏活动,为家长们开展家庭教育和儿童发展的咨询,会很有效地解决这些地区幼儿的受教育问题。同时,在当前国家教育投入还非常有限的情况下,游戏大篷车可以以同样的资金服务更多的儿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其次,大篷车的资金筹措方式和管理办法值得我国借鉴。我国幼儿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限制,还不能实行免费教育,导致一定数量的贫困家庭的幼儿不能享受应有的学前教育。借鉴大篷车项目的经验,建立民间非营利的幼儿教育服务机构,采用政府支持、社会赞助、单位自筹等方式解决经费问题,以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可以筹措更多的资金投入幼儿教育,为贫困家庭的孩子提供必要的学前教育服务,将有利于幼儿教育的普及。在资金管理上,以对活动计划和运行效果的评估为依据确定资助单位,以合同形式明确资金使用的效益,可以激励项目公司不断改进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为儿童的发展提供高水平的服务。
再次,大篷车的游戏理念值得我国学习。游戏大篷车尊重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的自然发展,鼓励儿童亲自动手、亲身参与,提倡利用自然环境、自然材料,根据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开展游戏活动,和我国传统儿童游戏的特点基本一致,这种做法有利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而且对场地设施要求不高,特别易于在广大农村、欠发达地区以及居住拥挤的城市社区推广。因此,借鉴游戏大篷车的经验,重新审视我国传统游戏的价值,开展我国传统游戏的研究推广工作,让我国的传统游戏在现代社会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最后,大篷车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探索值得我们重视。“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主要是指全面落实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关于保护儿童健康权、发展权、受教育权等平等权利,强调儿童有权利表达自己的要求并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和采纳,城市(或社区)的建设与发展应当把儿童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使社会环境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国是《儿童权利公约》的缔约国,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也必将是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课题,大篷车在参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把儿童发展的要求、家长和儿童的参与、政府和社会的支持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他们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我国未来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有宝贵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