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主体性的基本内涵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主体性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特别是哲学界关注的热点。近几年对主体性问题讨论的焦点集中在主体性的实质上,其他分歧均由此派生。笔者就此谈一点看法。
关于主体性的实质的几种观点
目前学术界对主体性实质的见解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①认为主体性实质是主观性或主观能动性。这种观点认为主体是某种活动的主动发出者。主体性就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也就是人在自觉活动 中的自主性、自动性、能动性、创造性等,实质上就是主观性。有的则认为主体 性是人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②认为主体性的本质规定在于其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机能的社会物质性或实践性。所谓主体性是高度组织起来的、社会化了的、达到了自我意识的物质实体在实践中形成和发挥出来的特性。主体性就是使用着实践力量的人的特性,而“实践的力量”归根到底是一种物质的力量。或者说,主体性就是实践的特性。有的同志说:从总体上看,人的主体性就是实践性。这样理解的主体性是变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的、具体历史的统一。③认为主体性是实践性与主观性的统一。主体性是主客体对象性关系中主体的规定性。对象性活动包括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两种基本形式。对象性活动的主要形式和基础是实践,所以主体性具有实践性;对象性活动包括意识活动、认识活动,所以主体性概念的规定中包括主观性。④认为主体性就是为我关系或从主体出发改造客体。有的同志说,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的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把对象、现实、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就是从为我关系去理解,有的同志则认为,主体性的显著特点是从主体出发或从我出发改造自然,使之符合人类发展。⑤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同客体发生关系的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动能表现(亦即主体势作用)。主体的功能同主体的能力结构是密切相关的。人作为主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复杂的能力结构,包括多种能力因素。主体的功能表现因具体主体的能力及其发挥程度不同而不同。主体能力是主体功能的根据。上述几种观点,其分歧从根本上说在于对主体和客观对象性关系的理解不同。
主体和客体既是实体范畴,又是关系范畴,也是功能范畴:主体作为实体,是物质和意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主体是对象性活动的发动者,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作为物质实体的主体,其活动必然具有物质性、客观性,作为具有社会意识的主体的活动必然具有主观性,因为主观性是意识的特性。主客体对象性关系包括实践关系、意识(含认识、情感等)关系、价值关系、功能关系。实践是对象性关系的基础,所以主体性包括实践性,或主要表现为实践性。但实践活动不能概括所有的主体对象性活动,对象性活动还包括精神性的意识活动,而意识的根本特性是主观性,所以主体性包括主观性。总之,认为主体性实质上是主观性是片面的,认为主体性本质上是社会物质性或主体性就是实践性也是片面的。
有的同志认为主体性是实践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就其力图克服上述两种观点的片面性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实践是相对于理论或认识、意识而言,主观性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实践性与主观性不构成一对矛盾,不构成对立,要讲二者的统一未免牵强。
有的同志把主体性的内容概括为“为我关系”,这实际上是把主客体关系理解为价值关系。价值关系无疑是主客体关系的重要内容。价值追求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根本目的,主体的实践,认识等活动都是追求价值,使客体为主体服务。所以,主体包括为我服务或从主体出发的特性。价值关系虽然是主客体对象性关系的重要内容或目的,但它毕竟只是这种对象性关系的一个方面。价值关系离开了实践关系和认识关系就会落空,就会失去其基础。把主体性归结为“为我关系”或从主体出发,未免失之片面。
功能关系是主客体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功能关系上研究主体性,是全新的视角,是有意义的。认为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的功能表现,主体的功能的根据是主体的能力结构。这些看法对于揭示主体性的内涵也是富有意义的。主体性是主体各方面特性的总概括,仅仅依据主体功能表现及其能力结构还不能全面揭示主体性的丰富内涵和复杂特点。所以,仅仅从主体功能表现和能力结构上揭示主体性的内涵是不够的。
主体性的基本内涵
主体性是主体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的特性。具体地说,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本质力量的外化,能动地改造客体、影响客体、控制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特性。主体性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个基本方面:
第一,从主体出发,使客体为主体服务。主体性的重要表现是自主性、目的性,从主体出发,努力使客体为主体服务。所以主体性包括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价值关系、为我关系。这里的“我”即主体,包括社会主体、群体主体和个体,并非仅仅指个体。从主体出发,包括从主体的现实情况出发,从主体客观条件和实际利益出发,也包括从主体已有的观念、认识出发,从自己的价值观出发,甚至包括从主体的情感意志出发、感情用事等情况在内。所以,主体性内在地包含主观性。使客体为主体服务,这是主体活动都有的价值目标。而要实现这一价值目标,不仅要使主体活动符合主体利益、需要,还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体实际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改造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的价值目标。所以主体性内在地要求从实际出发,也就是说,主体性内在地包含着客观性。
第二,对象性作用,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的对象性关系中主体的特性。主客体的对象性关系,着先是实践关系。主体对客体的控制、影响,主要表现在主体对客体的实践改造上。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对事物、现实、感性,不仅要从客体方面去理解,而且要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即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去理解,当作实践去理解。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主体对象性活动中的客体,是主体实践改造着的现实和客体。实践使主体价值目标对象化,使对象发生了合目的、合规律的变化。客体经过实践得到改造,获得新的功能,这是主体力量的确证,集中体现了主体性。在实践改造客体的过程中,主体也得到改造和发展、实践的逻辑内化为主体的观念的逻辑和技能,客体的规律在实践中逐步被主体把握,这就是主体客体化过程中同时进行的客体主体化过程。这个过程使主体本质力量不断发展,主体性逐步增强。所以,实践是主体性的根本源泉。
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包括实践活动、意识活动(包含认识活动、价值活动)。主体对象性活动中对客体的物质性改造活动是实践活动;认识、评价、审美、信仰、情感、意志活动属于意识活动;从主体出发,按主体尺度及客体尺度改造客体,使客体为主体服务,属于价值活动。主体实践活动不能包括一切意识活动,不能用实践活动概括主体全部对象性活动。主体意识活动具有重要能动作用:首先,主体的意识对实践有重要影响。实践是社会实践,是主体有目的有计划地改造客体的物质活动,而不是机械的物质实体之间的作用。诚然“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52页),但主体意识(包括知识结构、价值观念、情感、意志)将支配实践的目的、计划、方案及实施过程,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其次,意识的能动作用,还表现在主体的认识图式、价值标准、审美能力、文化背景、情感、意志对认识、评价、审美、信仰等意识活动的对象、过程及结果的影响上。再次,主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意志也直接影响到主体价值活动的对象选择、价值活动的进展及结果。所以,主体性不仅包括实践改造性,还包括意识能动性,是二者的统一。
第三,本质力量外化。主体性是主体本质力量外化的功能表现,是主体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所表现出来的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马克思说:“对象如何对他说来成为他的对象,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25页)“从主体方面来看: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不是对象,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同上,第125—126页)。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不仅取决于对象的性质,而且取决于主体本质力量的性质。主体的对象性活动是主体本质力量的确证;主体本质力量是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内在根据,它的性质及强弱决定主体对象性活动的对象选择和主体性的强弱。主体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评价、审美、情感、意志、实践能力等等,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容。主体本质力量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整个世界历史文化的产物。主体本质力量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认知、实践能力。认知、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实践逻辑和客观规律的内化。二是评价、审美能力。评价、审美能力是以实践为基础,以知识结构和认识能力为中介,在评价和审美活动中形成的。三是情感、意志力。主体情感、意志力是主体本质力量的重要内容,其原动力是实践活动中主体的需要和利益,同时受主体知识结构和价值观的影响。主体的价值观通过主体的情感、意志,影响到主体的实践、认识、评价、审美等活动,是影响主体本质力量的重要因素。主体对实践的客观逻辑和客体的规律把握越深刻、对人类文化把握越多,主体热情越高、意志越坚强,价值观越坚定,主体本质力量越大,主体性越强。价值观有方向性,而价值观又是多种多样的,所以,主体性也因其价值取向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方向性。价值观对对象性活动的影响是主体性的重要表现。
主体性的基本特点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主体性有以下特点:
第一,主体性是实践改造性与意识能动性的统一。它主要表现为实践性,但不能仅仅归结为实践性。意识能动性包括理性思维的能动性和非理性的情感、意志等的能动性。一般说来,理性思维的能动性居于主导地位。
第二,主体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主体性包括自觉目的性,包括主体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情感、意志对客体的影响,即包括主体意识的作用,因而主体性包括主观性。主观性是意识的特性,指意识的内在性、由己性、抽象性、超越性。主观性不等于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是脱离实际片面夸大主观作用的主观随意性。主观性并非都起不良作用,正是由于意识有主观性,才使主体能够对客体信息进行抽象概括,从现象到本质,可以超越客体限制进行想象、预测、设计理想客体,进行创造性思维;但也存在着脱离实际的随意性、感情用事、固执己见、不从实际出发的可能性。所以,主体性可能是从实际出发的能动性,也可能是脱离实际的盲动性。主体性的发挥既可能产生符合主体利益的正效应,也可能产生背离主体利益的负效应。正效应是合主体效应,负效应是反主体效应。有些同志把主体性的正效应叫主体性效应,主体性的负效应叫反主体性效应,其实后者也是主体性效应。这种划分是以主体性效应都是正效应为前提的,是欠妥当的。
主体性不仅包括主观性,还包括客观性。正确的价值目标,不仅符合主体利益和需要,而且符合客观规律;实践对客体的改造,不仅要遵循主体尺度,还要遵循客体尺度,受客体制约,尊重客观规律;主体的本质力量从根本上说,也是以实践逻辑和客观规律的内化为基础的。所以,主体性内在地包含客观性。主体对客观规律把握越好,其思想、行为越是符合客观规律,主体性越强。主体性所以包含客观性,首先是因为作为主体的人,是具有社会意识的高度发展的社会化的物质实体,主体的对象化活动,包括物质实践活动、意识活动、价值活动,而意识活动、价值活动又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因而包含客观性;其次,主体性是主客体对象性活动中主体的特性,不遵循客体规律,主体的对象性活动就不会取得成功;再次,主体性的集中表现是实践——有目的地改造客体的活动。所以,绝不能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
在主体性中客观性与主观性何者居于主导地位?这要具体分析。一般说来,成功的或比较成功的对象性活动,主体性包含的客观性居于主导地位;而失败的对象性活动,主体性中包含的主观性居于主导地位,特别是当感情用事、盲目冒进,轻信误断地进行对象性活动时就是如此。前者是健康的积极的主体性,后者是不健康的消极的主体性;前者产生合主体效应,后者产生反主体效应。这种现象的产生,除主体性包括客观性与主观性这一原因之外,还因为主体性包括价值追求、价值导向、包括主体价值观的作用在内,有一个方向问题。
第三,主体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主体性包括目的性或自觉性、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对客体的改造作用等,都表明主体性即主体能动性,能动性是主体性的突出特点。同时,主体性又包含变动性在内。马克思说:“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9页)主体性是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的特性。主体的对象性活动作用于客体,必然要受客体的制约和限制,必然具有受动性。正因为主体对象性活动受客体制约,具有受动性,才能激发主体能动性,才使主体能动性有客观基础,才能保证对象性活动取得成功。所以,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前提,改造客体、影响客体以受客体制约,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就是主体的激情也是在受动性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69页)所以,主体性是包含受动性的能动性,是受动性转化的能动性,是受动性基础上的能动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只有受动性而无能动性,那就不会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改造作用等,就不会有主体性;只有能动性而无受动性,不受客体制约,则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能动性,只能导致对象性活动的盲目性、随意性、导致对象性活动的失败。在主体对象性活动中,要化受动性为能动性,必须发挥能动性。由能动性到受动性,再到能动性,这就是主体性形成的辩证过程,后一个能动性是前面的能动性与受动性在更高阶段上的统一,能动性居于主导地位。主体性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表明它是主体主导性与客体规定性的统一,是从主体出发与受客体制约的统一,是主体目的性与客体规律性的统一。
综上所述,主体性是实践改造性与意识能动性的统一,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主要表现为实践性。把主体性等同于主观性是片面的,这实际上是把主体等同于主体意识,把对象性活动理解为意识活动;同样,把主体性等同于物质性、客观性也是片面的,这实际上是否认主体意识的能动作用,把主体对象性活动仅仅归结为实践活动。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的能动性,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是受动的,所以,主体性是主体在对象性活动中化受动为能动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