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炎性因子变化研究论文_王鑫

孟村县医院内二科 河北省沧州市 061400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药物的临床价值,并分析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将其分为失常组(n=60)与非失常组(n=60),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后联合瑞舒伐他汀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比较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失常组与非失常组在治疗后常规检测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仅在LDL-C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失常组患者在TNF-α、hs-CRP、IL-1β指标上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失常组,C-myc、Bcl-2明显高于非失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达到较好的抗炎调脂作用,改善了患者的心律失常病症,值得积极推广。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律失常;炎性因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斑块破损,进而出现闭塞性血栓等综合征。临床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老年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且常伴有心律失常等病症,极易引发心力衰竭,导致患者出现较高的死亡率。有学者研究发现,对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的治疗措施可对患者的病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1】。为了探讨其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对照实验,并采用瑞舒伐他汀的药物治疗措施,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接诊的12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2012年公布的《非 ST 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关于ACS的诊断标准【2】。依据患者是否存在心律失常将其分为失常组(n=60)与非失常组(n=60)。失常组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52-83岁,平均64.6±4.6岁。非失常组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51-85岁,平均65.3±4.7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或家属均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并同意参与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常规对患者进行抗凝治疗措施,给予低分子肝素,并增强心肌营养,予以硝酸酯类药物等。同时,予以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H20080241,鲁南贝特制药有限公司)10mg的口服治疗,每日1次,于睡前服用。连续治疗6个月。

1.2.2检查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进行血压、心动图以及空腹血液等指标的检查。检测患者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ALT、AST、肌酐、高敏C反应蛋白等指标。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ALT、AST、肌酐等指标的变化。②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1β、C-myc、Bcl-2等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采取对照试验,最终数据均需进行统计学处理,将其输入SPSS19.0软件,并依据不同类型的数据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其中以( )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行T检验;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比较得出P值,统计学意义的标准即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测指标的比较

失常组与非失常组在治疗后常规检测指标并无显著差异(P>0.05),仅在LDL-C上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失常组患者在TNF-α、hs-CRP、IL-1β指标上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失常组,C-myc、Bcl-2明显高于非失常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选择性HMG-CoA还原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肝,通过对胆固醇靶向器官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促进肝表面的受体数目,增强LDL的代谢以及吸收,从而降低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3】。也有研究表明,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现的炎症反应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有效缓解了患者心律失常等不良病症【4】。本次研究为探讨该药物对患者体内炎性因子的影响,对120例患者进行了对照实验,结果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血糖、血脂以及肌酐等基础治疗上均无显著差异,相对于治疗前可达到一定的降脂抗凝作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达到确切的疗效。然而对于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其炎性因子在治疗前通常较非心律失常患者更高,然而采用瑞舒伐他汀药物治疗后,失常组患者在TNF-α、hs-CRP、IL-1β指标上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失常组,说明瑞舒伐他汀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较好的消炎作用。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药物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可达到较好的抗炎调脂作用,改善了患者的心律失常病症,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佟浩,孙晓,张曼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J].上海医学,2012,35(6):522-526.

[2] 王锐,丁良才,盛柯杰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24(1):68-71.

[3] 王兴波.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炎性因子变化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3):71-73.

[4] 吴莎莎.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炎性因子变化分析[J].医药前沿,2014,14(31):106-107.

论文作者: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心律失常的炎性因子变化研究论文_王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