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论文_曾艳枫1 王小琴1 吕静怡1范立成2陆培荣3 (通讯作者)

 1苏州大学附属理想眼科医院 江苏 苏州 215021 2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215021 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江苏 苏州215006

中图分类号:R77 文献标识码:A

糖尿病是一种以慢性高血糖和糖类、脂质、蛋白质代谢紊乱为主要特点的内分泌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据推测,到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4.5亿人。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并发症中仅次于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眼病。一些临床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容易出现白内障,而且发展速度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更快。[1] 高血压是是最常见的慢性病!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也是白内障的危险因素。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态势!估计目前至少有5亿高血压患者!3]

白内障是世界上首位致盲眼病,目前我国仍有300万白内障盲人。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 文化程度、 高血压、高血压病程、 服用利尿剂、 糖尿病≥5年及青光眼与白内障呈正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 性别、 文化程度、 高血压、 高血压病程及糖尿病病程≥5 年均为白内障的独立危险因素[4]。白内障同时又是可避免盲。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20年消灭可避免盲,白内障盲是重中之重。我院自成立5年来致力于白内障的防治工作。至撰稿之日,已开展18991例白内障手术。这其中同时患有高血压的病人达到7349例,占比达到38.7%,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例2242,占比11.8%,而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病人达到1392,占比7.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将我院 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伴高血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伴高血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各90眼。

1.2纳入标准:排除严重眼底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排除眼底出血、高度近视、青光眼以及视神经病变等眼病史、角膜白斑以及葡萄膜炎等眼病 ; 既往眼外伤及眼部手术史 ;合并凝血系统疾病 ;精神障碍或治疗及随访依从性差。 高频超声无增殖性视网膜病变表现。

将伴高血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90眼设为对照组(该组患者伴高血压病史5个月~40年,平均病史为16.6±3.4年),伴高血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90眼为实验组(该组患者伴高血压病史1个月~50年,平均病史为17±4.2年,糖尿病病史0.5-20年,平均病史7.6±2.5年)。年龄为55 ~ 90 岁。

视力:对照组矫正视力0.05以下者21眼、0.06-0.3者69眼。实验组矫正视力0.05以下者19眼、0.06-0.3者71眼。两组患者的年龄层次、病程、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具有可比性。

1.3方法:术前两组患者均散瞳后行角膜曲率、角膜内皮细胞,AB超、 前置镜、裂隙灯显微镜、血糖、心电等常规检查,抗生素滴眼3d,患者术前血压收缩压需 ≤ 160mmHg,舒张压需≤ 90mmH,血糖空腹<8.3mmol/l,血糖餐后2小时<11.1mmol/l。术前 30min 散瞳并行表面麻醉,患者平卧,常规消毒术眼,包头,铺巾。开睑器开g睑,穿刺刀2点位做0.75mm侧切口,注入少许粘弹剂。.三角刀10点位做2.2mm角巩膜缘切口,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囊,囊膜口居中,充分水分离及水分层。超乳头从角巩膜缘切口10点位进入,劈核,碎核,吸出核块和皮质,前后囊充分抛光,前房和囊袋内注入粘弹剂,囊袋内植入IQ非球面折叠人工晶体,调整人工晶体襻位于3点及9点位。冲洗前房,吸除粘弹剂,主切口水密,见前房形成。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5ml+利多卡因注射液0.2ml。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布,无菌纱布及眼罩遮盖术眼,扶回病房。术后典必舒常规滴眼, 术后1天,3天,一周,一个月,3个月复诊,以观察临床疗效。

1.4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 (%) 表示,进行χ2 检验,以P <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比较:两组经治疗后,视力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 (P > 0.05),见表 1。

3.讨论:

白内障患者目前手术成功率较高,但是对于高血压糖尿病基础的患者,其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眼底是否有病变。糖尿病患者病程超过lO年以上时,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这也是导致患者失明的重要因素之一。糖尿病病史越长,较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手术后并发症越多。常见的并发症有角膜水肿浑浊、纤维性渗出、瞳孔后粘连、后囊浑浊等,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术前血-房水屏障已存在异常, 手术本身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之机械刺激、灌注液及手术时间等均可加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1]糖尿病性白内障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主要与糖尿病病程、术前血糖控制情况、眼底DR病变程度、晶状体核硬度分级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因素有关。术前或术后及时、有效地对DR进行激光治疗,对防治低视力有重要意义。[5]眼底有超过1个象限的视网膜渗漏点和微动脉瘤形成,黄斑区附近的血管扩张,小片的无灌区形成和新生血管形成,可行视网膜光凝治疗。早期、及时而有效的视网膜光凝可降低视力损伤或玻璃体积血需行玻璃体切除术的发生率,降低DR的致盲率。[6]高频超声在糖尿病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具有特异性的声像图表现,可作为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有效补充,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参考依据。[7]

高血压可能是脑卒中高发的最主要原因[8]。 高血压与发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性呈正相关。与收缩压< 140 mm Hg者相比较,收缩压≥180 mmHg 者发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性显著增高。高血压病程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呈正相关,病程 10 ~ 20 年者发生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危险性显著增加。高血压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长期罹患高血压,尤其是高收缩压状态能够促进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白内障多数为老年病人,大多数病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脏器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较多,加之对手术的恐惧、紧张致使术中血压增高,多数患者收缩压升高30-40mmHg促使高血压并发脑血管意外的几率增加。因此较好的控制高血压即可降低或避免此种并发症。几年来通过手术室麻醉师进行控制性降压734例,有效地保证了高血压病人的医疗安全。

4.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对于单纯高血压病人手术安全,效果较好,可以常规手术。糖尿病患者术前血-房水屏障已存在异常, 手术本身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加之机械刺激、灌注液及手 时间等均可加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糖尿病患者瞳孔不易散大,并且由于前列腺素释放到房水中,术中瞳孔易受刺激后回缩,因此手术操作要格外小心,尽量不要使超声能量过 大,避免器械、人工晶体等刺激虹膜,以减少术后纤维素性渗出,减少术后纤维膜形成。对于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除了控制好血压外,还要合理规范的血糖控制、个性化选择白内障手术方式,将使他们的术后视力得到更快更好的恢复。除此以外术后的眼底治疗也要及时,避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明香、徐国兴.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机制与手术进展[J]. 海峡科学2016,112(4):3-5

[2]杨光、吴云涛、阮晓兰等.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J].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4,22 (12):1132-1138

[3]亓小燕、戴俊明、尉敏琦等.高血压患者社会支持、药物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控制的关系[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1):36-41

[4]李志清、孙慧敏、张秀娟等.天津蓟县桑梓村 ≥40 岁人群白内障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4, 22(11):931-933

[5]王顺、艾明、贺涛等.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低视力的原因[J].眼科新进展 2009,29(12)

[6]雷方,陶方方,陈彬川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患者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光凝治疗[J].中华眼外伤 职业眼病志,2014,36(6):423-425.。

[7]苏静,朱秀玲,轩爱军,李金英,王玉红.超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患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前的临床应用价值[J].华西医学,2016,(2):318-320

[8]王文志. 《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节选[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14(2):143-145.

论文作者:曾艳枫1 王小琴1 吕静怡1范立成2陆培荣3 (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8

标签:;  ;  ;  ;  ;  ;  ;  ;  

伴有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论文_曾艳枫1 王小琴1 吕静怡1范立成2陆培荣3 (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