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实施综合教育的有效载体_融合教育论文

校本课程:实施综合教育的有效载体_融合教育论文

校本课程: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载体论文,校本课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对于融合教育的理解,原先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强调让有特殊需要的儿童(尤其是残障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学习;通过学习及社会化活动,使残障儿童融入到正常社会之中。①本文所讨论的融合教育概念,是针对农民工子女提出的,专指城市公办学校中促进城乡学生融合的教育活动。有高校学者进一步从身份融合、心理融合、文化融合三个方面,去构建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内涵。即认为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指的是“通过各种教育途径和各种教育活动,以促使农民工子女在心理和文化等方面与流入地相适应、相融合的教育。”②任何一种教育理念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通过一定的实施路径,才能完成从理念到现实的转化。“融合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如果想得到广泛运用,也需要具备有效的载体。学校是实施融合教育的主导场所,教学是学校完成融合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一些城市公办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的形式,对农民工子女实施融合教育。因此,本文将对融合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问题进行进一步探讨。

一、实施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一)应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强烈呼唤

根据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有关“教育公平”的观点,“教育公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具体为:入学机会均等,教育结果均等,参与教育过程均等,教育效果均等。③如今,在大批专家学者呼吁下,国家取消了借读费或户籍的限制,城市公办学校逐渐成为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的主要渠道。因此,农民工子女已经可以得到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也就是说,教育起点不公平不再是关键问题。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满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需求,让他们真正融入城市学校教育,培养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型人才,即参与教育过程的均等、教育效果的均等问题。面对生活环境的改变,学业的挫折,不公平的歧视,民工子女入学后遭遇了一系列新问题。调查研究表明,农民工子女融入新的学校环境时遭遇如下困境:同学关系方面有冲突,难融合;师生关系方面较良好,有距离;学习适应方面基础差,能力弱;对前途焦虑、难安心。④还有调查分析表明:农民工子女自卑心理严重,自闭心理严重,自主意识不强,胆小懦弱却又敏感易怒。⑤可以看到,农民工子女在学校的受教育情况令人担忧。融合教育正是基于以上教育困境,应对教育公平理念的强烈呼唤应运而生的。它提倡尊重农民工子女的主体地位,鼓励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遵循教育规律,从而实现自然融合。融合教育要求教师树立平等尊重的教育理念,对待城乡学生一视同仁。同时,在教师、教材、考试等各个环节也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当前乃至今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要在最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社会公平,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之一,让每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公平的教育又是社会公平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公平不应该只重视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忽视另一部分学生的发展,而是要重视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因此,努力推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在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中,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公平,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使我国实现真正的社会和谐。“融合教育”的实施,可以为不同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之间的流动拓宽渠道,寻求沟通的新途径,将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有效化解或缓解城乡矛盾、城乡对立,从而有效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同时,“融合教育”的实施将营造团结、友爱、互助、包容的社会氛围,促进个人平等发展的全面实现,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二、校本课程是实施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

(一)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缩小学生素质差距,促进文化融合

受城乡社会经济二元结构的影响,城市学校的教育条件、师资力量和教育水平等各方面优于农村学校;城市所使用的教材大部分是课程改革的试用教材,与农村学校使用的教材不同。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各地,不只是教材不完全相同,教学质量和教学进度也参差不齐、有所差别。因此,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孩子,农民工子女之间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大部分研究均表明,他们到城市读书后,觉得教材内容接不上,上课听不大懂,实验操作动手能力差,感到难以适应。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满足城乡学生的差异性需求,通过挖掘各种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除此之外,学校应有意识地针对农民工子女开设城乡文化课程、普通话培训教程等方面的校本课程,使学生之间互相了解、认同和接纳,最终实现城乡孩子和城乡文化的融合。

(二)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增强农民工子女归属感,促进身份融合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移民史,我国传统社会具有很强的身份属性。林顿(1936年)将身份定义为“一个人在特定的社会结构中所占据的社会地位”⑥,即身份回答了“我是谁”这一基本问题,对个体的价值观、偏好、目标、行为模式等有重要影响。深受户籍制度的影响,农民工子女虽然进入城市学校进行学习,但得不到城市成员的认同,这个现实使他们面临身份定位的尴尬和自我意识的迷茫。尤其是对于一些没有农村生活经验的农民工子女而言,他们不认为自己是农村人,可是又无法获得合法的城市身份,既不能融入城市社会,又难以回归农村社会。由此,造成对自己身份的不明:我是谁?校本课程开发可以通过制定课程目标,分阶段系统化地推行“无痕”课堂教育。同时,教师采用教学手段有意识地渗透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从而淡化农民工子女的身份意识,实现自然融合。在实施公民道德、公共礼仪等方面的校本课程过程中,还应注重营造多元文化环境与氛围,让他们感受到切实的平等,避免“身份强化”和“标签”嫌疑。

(三)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促进心理融合

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学校就读后,社会制度层面以及城市社会心理层面的排斥等,使他们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首先是自我意识不良,对自己的社会身份定位不清。边缘化的社会身份和自我意识,使得他们在融入城市方面举步维艰。其次是存有自卑心理,经常体验挫折感。除了城市学生对农民工子女有偏见外,不少农民工子女也对城市学生同样抱有偏见。但是,农民工子女所受到的偏见更加显而易见,对他们的心灵更具有摧残性。再次,就是具有强烈的融入城市倾向。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发现农民工子女并不想回乡,而是更想与日久生情的城市生活融为一体。这种心理倾向大大增强了农民工子女融入城市的希望,也是我们开展融合教育的突破点。因此,通过开设心理融合课程,可以培养农民工子女适应城市的内生力,即自主意识以及自强、自立、自信等内在的精神品性,也可以培养城市学生的多元文化观,即学会尊重、平等、接纳、宽容等理念。培养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适应城市的“内生力”,使之认同城市文化,培养自强、自尊、自信的性格,才是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关键。⑦

三、融合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一)以融合教育理念指导校本课程开发

从全国范围来看,在“校本课程开发”名义下的具体做法各种各样,但其核心理念是相同的。在斯基尔贝克看来,校本课程开发具有三个核心理念:课程是由学习者的需要和个性特征发展而来的经验组成的。如果要使学生获得有意义的教育经验,课程的多样化是根本;要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充分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个性化教育的根本;学校是由人构成的社会机构,必须与学校自身的环境相适应。⑧校本课程也是实施融合教育的重要载体,为了更好促进融合教育的实施,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公办学校也应把融合教育理念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指导思想。融合教育旨在打破城乡限制,全面实现教育公平,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型人才,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融合教育的核心思想是“促进融合”,目标是让农民工子女找到归属感,被充分接纳和享受公平待遇,并获得充分发展。融合教育的重心是注重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是融合教育的重心和落脚点,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等方面的融合。⑨融合教育的原则包括关爱、赏识、互动、公平、自信五个方面。只有将以上融合教育理念作为指导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才能够真正发挥校本课程开发的优势,帮助农民工子女更好完成融合教育的任务。

(二)使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和开发者

通过校本课程来实施融合教育,教师要树立“平等、尊重、接纳”的教育理念,尊重城乡学生在学习基础、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对城乡学生平等对待,一视同仁。由于学校课程的“城市中心”取向,农民工子女往往不能完全适应城市教材和教学方法,教师应该主动研究他们的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探索教学方式,总结教学经验,进一步编制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此外,为了使教师真正掌握融合教育知识和校本课程开发技能,学校应该提供校本培训的机会。

(三)让城乡文化差异作为课程特色资源

与农村学校或一些城市学校不同,实施融合教育的公办学校存在着一种特别的课程资源:城乡文化差异。长期以来,我国城乡结构性不平等不仅导致城乡经济的差异,也导致城乡文化的差异。从文化发展创新的角度来看,城乡文化差异却是一种珍贵的资源。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切入点,应该面向这种存在差异的城乡文化。只有将城乡文化进行融合,才能真正满足城乡学生的共同需要,才能引导教师投身课程文化建设。因此,注重对城乡文化资源的开发,是融合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然而,以城乡文化作为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不意味着将各个地方的乡土文化都纳入校本课程中,这样只会让课程显得杂乱,增加学生的负担。应该把乡土文化的精华和特色融入校本课程,并与城市文化进行优势互补,形成一种新生文化,才能使校本课程开发突破限制、顺利实施和发展,进而为整个课程体系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动力。

注释:

  ①李超:《以交往促融合——谈农民工子女在公办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36-37页。

②黄兆信,潘旦,万荣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概念、内涵及实施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8期。

③叶建源:《香港公营学校转“直接资助计划”的趋势与教育公平问题》,《学术研究》,2003年第3期。

④程仙平:《民工子女学校融入问题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年,43-44页。

⑤涂启锋:《融合教育的实施机制——以武汉市德才中学为中心的考察》,湖北大学硕士论文,2007年,24-25页。

⑥JudithA.Howard.Social Psychology of Identities.Annual Review Social, 2000.

⑦黄兆信,李远煦,万荣根:《“去内卷化”: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⑧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现代教育学基础》,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93-294页。

⑨黄兆信,郭丽莹:《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教师职业能力面临新挑战》,《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

标签:;  ;  ;  ;  ;  

校本课程:实施综合教育的有效载体_融合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