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型企业:经济全球化的强劲主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强劲论文,主体论文,科技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时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共同召开“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企业家表彰大会暨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论坛”,对我国新时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这里,请允许我向大会和论坛致以热烈的祝贺,向以杰出的业绩和重要贡献获得表彰的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和民营科技企业祝以热烈的祝贺!
出于参与、学习和交流的目的,应大会组委会的邀请,我想就中国科技企业走向世界问题谈几点看法和思考。
战略机遇与我们面临的三大严峻挑战
新世纪的头二十年,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这是党的十六大对未来形势所做的准确判断。我们所处的时代,国际的大环境,我认为可以归纳为三句话:
第一就是世界多极化在曲直中前进,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着越来越大的运转空间,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和平建设的宝贵时机;第二是经济全球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第三是新科技革命将会带动一系列重大的突破和高新企业群体的崛起。
对于我国民营科技企业来说,将迎来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机遇,这个机遇是难得的。但另一方面,到2006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过渡期行将结束,跨国公司和外国的强势集团将大举进入中国市场,所以中国科技企业,我认为面临着三个严峻挑战:
第一就是我国企业经济实力同跨国公司和外国的强势集团不在一个档次,因此无法像跨国公司那样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实行低成本的扩张。如果不能够把自己做强、做大,那么在新一轮的国际交换和分工当中,面临着边际化的威胁;
第二,就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缺少历史的积累,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尤为薄弱,所以知识产权的受制于人,尤其在高新技术领域处于外国专利包围之中,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依靠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那么面对新技术革命,我们同国外企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有继续拉大的危险。
第三,就是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和竞争规则,好多由跨国公司开辟先河,最先实践并且最得成功的,已经形成了国际规范和标准,所以我国多数的企业在这一方面与国际规范不接轨,公司治理结构不到位。
所以,一定意义上,体制性、结构性的障碍比资金短缺、技术落后更严重地制约企业走向世界的自由空间。所以面对这一种情况,新世纪我们要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前进,要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和提升企业五种竞争能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和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之路。要按照科学的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在何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已经实现工业化国家他们所走过的老工业化道路相比,至少有四个特点:
第一,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发达国家,他们是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推进了工业经济的发展,而我们今天世界经济形态已以由农业经济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实现了中国的工业化。所以,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
第二,老的工业化国家,包括欧洲发展国家,他们工业化的时候,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的,而我们今天是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环境当中实现工业化的,所以必须开放化地迎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
第三,世界上一大批工业化的国家,他们在发展工业的时候,大量地掠夺了世界的资源,特别是殖民地的资源,而我们今天,环境资源面临的瓶颈的约束,所以要求我们走出一条依靠创新和科技进步、资源能耗消耗少的发展道路。如果我们按照粗放的形式去推进工业化发展的话,那么,中国到了2020年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话,全世界的资源都不够我们使用;
第四,今天,人才已经成为第一资源,人才政策成为一个国家政策的第一优先,所以,我们今天民营科技企业要推进发展的话,必须紧紧地抓住人才,把人才竞争放在优先的位置。
大会组委会给我出了一个题目,让我谈谈中国民营科技企业家走向世界的问题。
中国民营科技企业走向世界,这是二次创业的重要主题,也是历史发展的要求。要实现这个目标,一要驾驭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二是适应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三要把握新科技革命的动向和趋势;四要精通国际贸易组织的一些竞争规则。这是新时期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家的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当中,我们要成为强劲的竞争主体,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核心竞争力?我认为有五个重要的因素:
提高自己的市场开拓能力、资本运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在这五个能力当中,我把技术创新能力放到最后,并不是说技术创新能力不重要,而是说今天我要重点地讲一讲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培育自主知识产权问题。
谈技术创新能力,需要我们对新科技革命它的趋势和潮流有一个认识。新一届政府正在组织制定我国中长期的科技发展规划,我也参加了其中一部分工作,在专家讨论的时候,大家感到,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当代科技发展的形势的话,那就是人类正在经历一场全球性的科学技术革命。科学研究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高技术的前沿孕育着革命性的群体突破。科技创新在构筑高新技术产业的制高点。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发展战略的一个强大的支撑。具体地说,科学研究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正在进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发展。如果说,上个世纪我们所学的基础科学,从数理化、天地生,主要还都是在理想的、简单的、线性的条件下,总结出的一些规律,那么新世纪,基础研究、基础科学将朝着复杂和非线性,必经极端和本原聚于交叉、渗透和融合的方向发展。客观世界是复杂的,是非线性的,是一个交互的系统,而今天的科研已经毕竟是最宏观、最基本的问一些题。也就是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的他理性思维的重大突破,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依仗着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可以把基本粒子加速到极高的速度,然后在极短的瞬间,把握物质的变化,提出新的原理的。而这些往往是一个新的技术的种子。
高技术的前沿,孕育着重大的突破,在这次中长期规划研究当中,在这些领域,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方兴未艾,包括计算机、微电子、通讯、智能、网络,生物技术已经提前进入创新高潮,纳米技术有望实现产业的集群,新能源技术不断更新和升级,航天技术加快跃升为新兴的产业,先进制造业向着绿色制造业方向发展,现代服务业正和高新技术融合。高科技产业将和群体竞相崛起,这是未来时代的一个特征。
在第二个情况下面,创新将决战未来。我是2000年离开科技部的,在离开科技部之前最后一件工作,是参与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的组织,以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名义,要求各个部的主要领导和各个省的主要领导到会,研究技术创新问题,这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由此可见,技术创新的重要。在这次会议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把这个重大的主题提升到了中央最高决策层,推到了我们国家各个部门、各个地区。技术创新的理论,是美籍奥地利的学者雄比特在1912年提出的,他当时的技术创新的理论,到我们今天知识爆炸、创新密集、高科技产业群体崛起的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组织这次会议当中,我担任文件组的组长,驻外使馆推荐了一个材料,是英国一个权威杂志叫《经济学家杂志》在1999年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工业创新》,写得很精彩,所以我们建议印发给全体到会的领导和代表参阅。这篇文章讲述了创新是二十世纪的工业信仰。在世界政治冷战转为经济热战以后,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述世界竞争形势的话,就是三个字
创新战。看谁能推出最新的产品,看谁能开辟一片新的市场,看谁能扶持一个新的产业。所以,创新战是当今经济热战的风景线,它集中谈到了原始创新将是二十一世纪一个制高点。
我想就技术创新从理论和实用两个方面做一点剖析。技术创新的起点是什么?起点是创意,所以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行为,我们有一位民营企业家曾经概括:发明是拿钱创造知识,创新是用知识创造财富。
创新的过程是一个涵盖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科技产业化的实践,完成一篇论文算不算技术创新?不算!因为你没有产生经济效益,没有获得经济回报。一项技术仅仅申请取得了专利,算不算技术创新?不算!因为你没有付诸实施,只有会诸实施,形成科技产业才能算是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资本、劳动、技术进步三要素组成的生产函数,从亚当·斯密到凯恩斯的经济学,其中有一个经济增长函数,传统的理论,经济的增长,包括投入和产出,投入是资本和劳动,产出是效益。但如果要按过去传统的经济理论来计算美国经济的话,计算到1984年,发现理论计算的经济增长是实际经济增长的百分之三十七,少了百分之六十多,为什么?因为它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是以知识产权和市场规则为支撑的一个科学运行机制。没有市场规则,没有知识产权,创新难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还有一点很重要,技术创新只能引起技术进步,在我们今天,要实现技术创新,其中还需要在体制、政策、观念上进行创新。所以体制创新、政策创新、观念创新是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在技术创新当中,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尤为重要。什么叫原始创新?我理解就是基于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的重大科技成果,形成基本发明专利,它的实施所带动的一批高技术企业的成长,这样的创新属于原始创新。IBM公司的PC,计算机,这就是一个原始创新。
盗版光盘成为一个国际现象,但是它阻挡不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另外一个就是集成创新,那就是通过技术的整合,资源的配置和组织管理,实现了企业优势的集成。我们大型企业、重大装备的开发,大公司的发展都需要通过集成创新,这一点,在座的民营科技企业家都有很深刻的体会。那么对创新的考核是什么?看他开辟了多大的市场?创造了多少效益?正是因为如此,随着创新实践的诞生,知识产权的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升,为什么会这样?我想理由有三条:第一,世界经济的形态已经由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走向了知识经济,向知识经济迈进。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将是今天主流的经济。第二,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已经表现为科技实力和知识总量的较量。在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可以使创新的成果形成了无形资产,使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的优势。
什么是知识产权?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就是知识产权的定义是什么?哪一些东西是属于受知识产权保护的主题?知识产权的定义有三个版本,一个是巴黎公约和伯尔尼公约,是传统的版本,它们把知识产权认为包括版权和公约产权,公约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和制止不正当竞争。第二个版本是联合国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立公约确定的标准,在这种标准当中,把科学发现以及一切来自知识活动的权利都纳入了知识产权,这是一个最广义的标准。我们国家同国外就科技合作签订的协议、协定当中,援引知识产权的时候,都是援引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标准,因为它不仅包含了今天已有的知识产权,而且为未来新的知识产权主题留下了空间。第三个版本,是最新的版本,就是WTO,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所做的定义。按照它的定义,知识产权包括这些项目:版权与有关权、商品商标与服务商标、工艺品的外观设计、地理标志、发明专利、集成电路的布图设计、未公开信息(即商业秘密)以及对技术许可合同不合理限制条款的控制。
如果从法律角度上来说的话,知识产权首先是一个法权,是依法确定的权利,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权利。按照世贸组织协定的话,又是一个私权,什么叫私权?是属于民事主体,属于企业,属于个人,所以有些国家规定知识产权不适用公法的原则。这些年我们国家发布的相应的规定,执行国家计划成果所取得的知识产权,属于研究开发单位,只是在特定的情况下,主管机关可以干预成果的实施。
第二,知识产权是无形资产,这一点大家都有很深的体会。
第三,知识产权是以法律形式固定的竞争优势,如果你没有取得知识产权,你的一项产品进入市场的话,你的技术别人可以仿制,你的商标别人可以假冒,所以你的利益就得不到保护。
最后一点,知识产权是通过国际公约和国内律法确定的竞争规则和经济秩序,国际公约当前突出表现在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定,国内的律法,目前我们国家的知识产权律法已经健全。
如果从政策意义上来讲,知识产权是关于科技成果和知识财富归谁所有?如何使用和转让?以及由产生的利益怎样分享的制度安排。是体现了智力劳动的价值,实现了智力要素分配,促进技术创新良性循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一个运行机制。
跨国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我国企业的谋略思考
中国现在已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对于我们民营科技企业来说,产品在进入世界市场,在参与国际竞争当中,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将是一个国际的参照系。怎样来看待世界贸易组织知识产权协定?我认为有四点:第一点,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它实行了一个比较高的保护标准,体现了发达国家的政治取向。第二点,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采取了过渡的措施,缓解了发展中国家的利害冲突。第三点,强化了争议解决机制。第四点,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也留下了若干灰色的领域,什么叫灰色领域?也就是权力和义务不明确的地方。
世贸组织的知识产权协议生效以后,关税贸易的壁垒在降低,2006年以后,信息技术相当一部分将实行零关税。而另一方面,知识产权的门槛在提高。所以保护知识产权已经从企业策略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好多国家都在制定国家知识产权代理。
知识产权在运用当中,同时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所以权力侵害和权力滥用是当前新经济秩序的两大威胁。正确把握知识产权的方针,应当是制止权力的侵害和制止权力的滥用并举。新的经济秩序,应当消除这两大威胁。所以民营科技企业要尊重和保护他人的知识产权,要创造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产业,同时要善于与其他企业尤其是外国的跨国公司滥用权力的行为,进行斗争。
我们企业如何进入世界市场?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如何建立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产业?我认为,国际上的某些跨国公司,他们的经营方针,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跨国公司它是通过规模经营,利用比较优势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同时在资本运作当中,通过兼并、重组,构建经济航母,通过集成创新,积累知识财富,占领制高点。
跨国公司目前在华投资策略,有几个动向:一个是在我国加入世贸以后,争取在国内控股或者独资,主要是想通过来运用它的全球供应面,支持控股,谋取利益最大化。第二,在进入中国市场方面,从过去的点进入,在向面进入突进。对上中游系统经营投资,主导产业和市场。第三,是从传统的建厂,到兼购国内的龙头企业的上市公司,高起点、短周期地抢占中国市场和制高点。第四,就是从过去只是在中国开办生产企业,到今天建立地区的总部,就近协调,指挥业务,整合资源,提高效率。第五,是从本土化经营到全球化运作,把中国纳入它的全球生产体系,实行要素全球交换和流通。第六,是跨国公司在进入中国方面同以前只是相互之间的竞争,现在变为彼此之间的竞合,建立联盟,联手促进。
在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方面,跨国公司怎么提升他的能力?他们的做法值得我们的企业参考:
首先,是从技术、市场、法律的三维坐标决定了研究开发路线,把握了知识产权竞争的主动权。
第二,是对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要固若金汤,基本发明专利和关键技术诀窍决不外流。
第三,今天在市场全球化的情况下,跨国公司在向中国和其他国家输出资本的同时,也输出技术,今天在输出技术的同时也在输出品牌、输出标准。
第四,把推进高技术前沿的研究开发和兼并中小型科技企业,这二者双管齐下,来抢占制高点和经济生长点。
第五,实行开发本土化,利用当地的资源、人才和成果实行低成本的扩张,扩大市场的占有率。
第六,在运用合同条款,对受让方后序改进和二次开发层层设卡,扼制对手知识产权的生长空间。
第七,目前世界的强势集团往往是在对知识产权和市场份额分享做出精细安排的前提下,实行强强联合,强快重大技术突破,谋求对未来市场的直接垄断。今天的技术竞争,已经不是一个零和竞争,你输我赢,一正一负加上等于零,相当一部分的企业之间竞争是非零和竞争,可以通过强强联合,实现双赢。竞争对手之间的策略联合,和世界一流企业实行强强联合,是新时期经济全球化强劲主体的经营方针和路线。对国有重点大型企业这样要求,民营科技企业也同样这样要求。但是强强联合有一条要求,就是要对知识产权和市场份额的分享,有一个精细的安排。
第八,促进政府把本国知识产权纳入国家技术标准,融入国际标准,这样使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形成产业优势。
第九,应用知识产权联盟等企业的自律组织和集体保护机制,对市场实行专业化的监控,降低维权成本,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第十,在权利纠纷发生以后,充分掌握证据,选择适当的机会主动采取行动。
总的来说,拥有知识产权、注重知识产权的民营科技企业正在崛起。
最后,谈谈我的思考体会。
对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科技企业,对市场是生存发展的空间,核心技术是生命线,尤其是用知识产权武装的核心技术,这个知识产权不仅仅是专利,商业秘密也是一种知识产权,你需要采取适当的保密措施。
高起点的创新是灵魂,是有序的动力,在这一点上,从我们国内来说,民营科技企业应该积极地参与和推进产学研的联合,要借鉴国际的经验,总结我们自己的成功实践,做大做强我们的科技事业,培育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争取成为新时期经济竞争的强劲主体。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是共和国经济的主流,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的先导,民营科技企业是一支富有生机的生力军。
我国的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创造知识产权,通过联合优势互补,发展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科技型的企业,用知识产权武装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只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企业一定能够成为驾驭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强劲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