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公路管理局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随着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很多运输企业为了利益违反规章制度,很多运输车都有超载超限的现象。超载超限运输不仅损害了路面结构,还极易造成重大交通事故,诱发塌桥等恶性事故,造成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严重危害公路建设管理的形象。要彻底根治这一顽症,有关部门应从多方加以考虑,从而减少超载超限车辆对公路路面的破坏作用,以确保公路的正常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同时必须全国联动,综合治理,标本兼治,刻不容缓。过量超限超载的车辆是造成公路沥青路面开裂、凹陷、使用寿命骤减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车辆超限超载;破坏公路;管理措施
一、造成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主要原因
1.运输成本与运输价格的矛盾
我国公路货运运价水平的变化与全社会商品价格和服务价格的增长趋势相悖。运输企业为降低成本,理论上可通过降低车辆成本、燃油成本、劳务成本、管理成本以及税费费用。实际上,前四种成本降低的可能性较小,以人员、材料为主的成本,其费用水平从总体而言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并且燃料费用更是连年攀升。因此,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便只有降低公路运输税费费用这一项。此外,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和改装厂商违反车辆生产技术标准,非法改装车辆,大吨小标等违法行为的存在也为运输企业超限超载逃避国家税费从而牟取暴利提供了现实可能。
2.公路运输市场的过度竞争
自改革开放以来,公路运输市场逐渐开放,大量集体、个人涌入公路运输事业,缓解了当时运力不足的局面。但是,随着公路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发展,经营主体的过多与分散化使得运力逐渐出现相对过剩局面,此时企业为了承揽货源纷纷以竞相压价的方式降低运输成本。同时,由于经营主体难以形成规模化经营,使得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较低,由此形成的竞争基本上属于低层次的价格竞争,最终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由于缺乏规模化的运输组织,通过超限超载弥补过高的运输成本,进而获取利润便成了运输企业最为便捷的一条途径,形成了“压价――超限超载――运力过剩――再超限超载――压价”的恶性循环,长此下去将对公路运输市场的发展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超限超载运输对路面的破坏形式
1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破坏
1.1 超载运输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破坏中,车辙是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车辙是由于车轮反复碾压而成,它起因于沥青混合料的粘滞流动、基层和土基的变形,并包括一定程度的压实作用和材料磨耗。其次是大面积的龟裂、网裂、块裂、坑槽、松散、沉陷、拥包等病害程度也非常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坏
2.1 水泥混凝土面板破碎,贯通面层厚度的断裂裂缝,把面板分为数块,破坏了面层结构的完整性。
2.2 水泥混凝土面层的裂缝:包括横向裂缝、纵向裂缝、交叉裂缝和板角断裂。
2.3 水泥混凝土面板的接缝损坏:横缝和纵缝填缝料的更新丧失或失效,板缝填缝料剥落。
2.4 水泥混凝土面板表面损坏:非结构性损害,发生在面层的局部损坏,露骨、坑洞等。
三、防止超载车辆损坏公路路面的措施
1.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合理配置运输资源
综合运输体系的不完善是导致我国公路超限超载运输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政府部门应该从宏观方面调节各种运输方式的供给能力,合理配置各种运输资源,以达到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经济特征和相对比较优势。对于超限超载运输比较突出的领域,例如煤炭等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的运输,在短期内可以对铁路运输的技术装备以及线路等进行一定的改造,提高运输效率以扩大其运力;从长期来看,应大力加强和完善铁路等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注重线网的布局,在自然资源分布密集的地区需要有所侧重。另外,通过增加资本投入,改善运输条件,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以满足资源外运的需求。
2.建立公平合理的价格机制
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公路货运市场中原本具有较高经营资质的运输企业退出市场,而最终使市场被低层次承运者占领。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货物托运者对货运价格的预期相对较低,使行业整体处于微利状态。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大运输市场交易信息透明度,建立公平合理的公路运输价格机制。同时,在低附加值、初级货物的中长途运输由铁路运输方式基本满足的前提下,公路运输货物则逐渐向体积小、批量少、批次多、高附加值的工业产成品运输为主,由于发挥了公路运输的相对比较优势,因此较高的运价水平容易被接受,这样可以提高公路运输企业的盈利水平。
3.制定严格的公路运输市场准入机制
目前公路运输市场内运输服务供给过于充分,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于是形成了以降低运价、超额超载运输为主的低层次市场竞争态势,甚至运输企业为在市场中继续生存,以低于供给成本的价格勉强维持经营活动。而造成这种恶性竞争局面的关键,在于公路运输市场进入门槛过低、市场准入管制力度不严。因此,公路运输市场应该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管制,以提高公路运输服务质量、运输效率,使整个市场的竞争进入良性循环,因而超限超载运输现象也将得到较为明显的控制。
四、结束语
总之,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各行各业迅猛发展,给交通运输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超载超限运输是公路第一杀手,严峻破坏公路路面及其桥梁设施,形成国家交通规费的大量流失,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富安全,导致汽车工业的畸形发展。管理超限超载运输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的摸索和创新,只要各部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并且常抓不懈,才能稳定路况,保证公路完好畅通,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崔红建,马天山.基于经济机理的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长效治理机制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2):194-198.
[2]郭振东.治理公路超限超载运输问题的策略分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32(3):84-86.
[3]王建伟,颜飞.公路运输经济管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265-268.
[4]林益恭,王强,舒翔.严重超载下的高速公路桥梁结构承载力状况分析[J].中外公路,2009,29(4):96- 100.
[5]孙晓燕,王海龙.超载运营下服役钢筋混凝土桥梁疲劳损伤研究[J].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2008,16(5):733- 740.
[6]孙晓燕,王海龙,黄承逵.超载运营对服役桥梁受弯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8,42(1):152- 163.
论文作者:刘文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2
标签:公路运输论文; 公路论文; 路面论文; 市场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成本论文; 面层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