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精湛的工匠精神是追求卓越的精神,服务精神和至上的客户精神。这是一个伟大的精神,也是高等政治和职业思维课程的重要资源之一。培养和提升技能是一项重要的教书育人的工作。这符合高等政治理论和专业思维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兼容的教学内容。将工匠精神纳入高级政治和职业思维课程涉及三个层面:整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工匠精神融入高等教育思想和职业政治教学不仅可以改善教学实践,还可以提高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政治能力。
关键词:工匠精神;融合;高职思政课
1.创新高职思政课课程体系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的论述是很完整的。《中国制造2025》中也明确提出“中国制造”要走向“中国智造”,但要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必须依靠愈来愈多的拥有工匠精神的专业技术人才。高职教育和研究性大学本科教育是不同的,所以,高职教育对课程目标的定位应该更加体现应用的特点,更加符合实际生活,并与日俱进,而且要符合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兴要求。当前,工匠精神已经达成社会共识,所以,高职思政课应该要把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性人才作为首要目标,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旧的人才培养标准,这是在对高职思政课中进行创新和改革的必须明确的一点。这样一来,才可以更好的体现出高职思政课的特点,即时间性和明确性,从而不会有课程目标定位、缺位、错位等的问题[2]。
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中,工匠精神没有被纳入教学计划和课程目标中。所以,对于这一点,在改革后的高职思政课教学中,可以将工匠精神融入到三大主干课程教学中,并进行传授和培育[3],同时将工匠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融合到教师平常教授的课程当中,可以用专题或者项目学的方式,并保证相关工作的质量。这一改变,可以很好地使学生们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也可以使学生自觉得培养工匠精神,从而使这一改变渗透到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而不仅仅是口头行动。
2.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
我国现在的工匠精神不仅存在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也有新时代的精神内容。而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内容,一方面是工匠精神的价值理念的融入;另一方面是古今中外工匠精神的鲜活案例的融入。教学内容中当中包含工匠精神一方面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感。对于思政课融入教学内容,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待。
一方面,从课堂教学目标来看,很多课程内容都可以和工匠精神很好地有效结合。如: 职业道德、人生观、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章节。可以用“大国工匠”中的案例为角度,对课本中人生观这一章节进行讲解和教授,比如,如何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如何评价人生价值,如何创造有意义的人生等内容。这可以使学生对内容有更深的理解和思考。
另一方明,还要考虑两个问题在将工匠净胜融入到思政课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首要的是,对于内容要点和现实操作性的结合角度。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人生价值” “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内容,可以采用央视网的“中国梦 •大国工匠篇”等案例,可以很好地输出专注、敬业、乐业、精业、道技合一、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这样一来,实现了理论高度与实践操作性的高度融合,不仅可以体现思想的高度,又可以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辨证关系、个人职业梦与中国梦的关联、理想信念的内涵,也可以使他们从思想上把握工匠精神的本质,以此来引发学生对工匠精神的深度思考,从而达到情感的认同和思想上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过程首要评价原则是提升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老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参与的过程,思政课教师应抱有一颗匠心,认真了解学生,而且所选取的教学内容应当契合学生的个人成长发展需求,这可以很好地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的认同感和收获感。
3.将工匠精神融入高职思政课的方法
3.1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职思政课教师应当把首先提高自身的工匠精神,其次才可以教书育人。由于许多原因,当前的高职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倦怠很严重,教师缺乏自我认同感。因此,相关部门应对这一问题多加重视,并制定合理的制度和对策,以此来改变教师的倦怠感,从而达到提高教师自我认同感和教育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明白他们也是工匠之一,思政课教师本身也要对自己的定位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清楚的认识到他要锻炼的“产品”是青少年,是有感情、有思想且可塑性较强的青少年。在对青少年的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打造他的优良技能,更要锤炼他的优秀人品。思政课教师能否把青少年教育成对国家和民族有用的人才,不仅更需要教师提高自身的能力,用自身来作出切实表率,更需要教师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
3.2注重课内外实践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主要教学方式课堂实践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
目标在于激发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的思想的升华,并提高学习和实践能力。
3.3 加强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
社会实践可以增强政治教师和思想的社会经验。在社会实践中,政治和思想教师也可以访问一些人留下的工匠和技术人员。通过与他们的接触和交谈,可以将这些人的实际经验和经历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学习兴趣[4]。除此之外,思政课教师还应切实了解企业对工匠型人才需求的现实状况,走进企业,与企业形成对接,通过走访与调查。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思想,从而加强与商业工匠的沟通,并可以积累第一手资料,并将这一过程制作成视频,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这些材料。这有效地避免了照本宣科引起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枯燥道德,也提高了教育的及时性和连续性。
结语
高职教育不仅仅是教授学生技能,还应该完善和塑造高职学生的性格。培养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思想道德。工匠精神的融合为如何适应时代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人才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新的要求。同时提高了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感受。政治理论和政治教育课程作为政治教育和思想的主体,应积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教育,努力提高教师能力,从而达到对工匠精神培养的高职思想政治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赵美岚.“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危机审视与创新发展[J].职教论坛,2017(26):19-23.
[2]张迪.中国的工匠精神及其历史演变[J].思想教育研究.2016,(10):47.
[3]王越芬,张世昌.工匠精神:思政课教师教育话语认同的能量支点[J].现代教育管理,2018,(01):99.
[4]胡华,唐召云.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以CIPP评价模式为研究视角[J].焦作大学学报,2018,32(03):94-98.
作者简介:杨雯(1985.07-),女,四川人,最高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讲师,研究方向:思政,毕业院校:中国农业大学。
论文作者:杨雯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8
标签:工匠论文; 精神论文; 思政论文; 高职论文; 教师论文; 学生论文; 教学内容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9月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