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不同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生长与产量的影响,探索适合铃薯冬作栽培的品种类型与栽培方式,为冬作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以青薯9号、茯苓和合作88为试验材料,采用起垄覆黑膜栽培、起垄覆白膜栽培和常规栽培方法,研究不同马铃薯品种类型冬作产量表现和不同栽培方式的保温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具有增温效应,其增温效果依次为:起垄覆白膜>起垄覆黑膜>常规栽培。青薯9号平均产量最高,为1706.43kg/667m 2,其次是合作88,产量为1567.80kg/667m 2,茯苓产量最低,为768.56kg/667m 2。茯苓虫害率最高,达到90%,商品率最低,为55.41%。合作88虫害率为10.57%,商品率为85.24%。青薯9号虫害率最低,为2.33%,商品率为84.94%。覆膜栽培能起到增温保湿、提前出苗的作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产量和商品率高,虫害发生轻,经济效益好。
关键词:马铃薯;冬作;覆膜栽培
马铃薯是重要的粮菜兼用作物,冬作马铃薯作为新兴的马铃薯产业,对粮食增收和农民增产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地膜的种类越来越多,与目前常用的无色透明膜相比,黑色地膜还具有调节温光环境、抑制杂草生长的功效。有研究表明,覆膜以不同的途径直接影响土壤和植物生长微环境,能减少由于蒸发而造成的水分损失,重新分布土壤水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进而使马铃薯植株健壮,块茎产量、商品薯率大幅提高,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材料、试验地点。参试肥料施用洋丰复合肥(N:P:K=15:15:15,总养分!45%),施用量为40kg/667m 2;地膜选用0.01mm白色和黑色地膜;虫害防治药剂选用辛硫磷颗粒剂(有效成分>3.0%),用量为6kg/667m 2。试验于近年,在会理县外北乡大营村进行,海拔1896m,年平均气温15.3℃,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7.2℃,年降雨量1211mm左右,土壤肥力中等,前作烤烟。
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A:青薯9号、合作88、茯苓)为主处理,栽培方式(B:起垄覆黑膜,起垄覆白膜,常规栽培)为副处理,共9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长5m,宽2.8m,面积为14m 2。采用单垄双行种植,深沟高畦,垄面宽60cm,垄间距80cm,行距40cm,每行17株。覆土前沟施辛硫磷颗粒剂,覆土后再覆膜,除在出苗时破膜外,不进行除草、施肥。
3.测定指标。出苗期:小区出苗率达50%的日期;出苗时间:自播种开始至出苗的天数,单位d;出苗率:出苗2周后,以各处理3个重复的出苗率统计其平均出苗率;土壤温度:利用角型玻璃温度计,分早、中、晚3次测量覆盖白膜和黑膜及裸地栽培5cm、10cm、15cm、20cm和25cm深土层的温度,求平均值。自播种开始,每隔10d左右测量1次;株高:现蕾期,植株地上部最高主茎基部至生长点的高度,单位为cm。主茎数:现蕾期,从种薯芽眼中直接长出地面形成的茎(不包括地下匍匐茎穿出地面形成的茎)的数量,单位为个;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数量,收获时调查,单位个;商品薯率:单薯质量大于50g,无病虫害或病害较轻不影响商品性的为商品薯,商品薯占总薯的比例为商品薯率;虫害率:收获时,调查块茎受害数占总数的百分比;小区产量:收获时,测定每小区总产量。
二、结果与分析
1.栽培方式对土壤温度的影响。在出苗前,5个不同土层温度均逐渐升高。在气温低的情况下,土壤表层温度最低,随着气温升高,土壤表层温度逐渐高于其他土层温度。在同一天,相同土层不同栽培方式的土壤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起垄覆白膜>起垄覆黑膜>常规栽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表明覆盖白色膜和黑色具有增温效应,且白膜增温效果比黑膜黑膜好。与常规栽培地温相比,相同土壤深度,起垄覆盖白膜栽培平均地温高出2℃左右,覆盖黑膜栽培平均地温高出1℃左右。从出苗至现蕾期,同一土层不同栽培方式之间的土壤温度差逐渐减小,这是因为叶片逐渐展开,减少地面对热量的吸收,使土层温度趋于稳定;而在后期,随着气温的升高,叶片老化脱落,不同土壤深度温度的高低依次为:5cm>10cm>15cm>20cm>25cm。而且在5~15cm范围内,起垄覆黑膜栽培的土壤温度高于起垄覆白膜和不覆膜栽培,20~25cm土层的温度基本相同。
2.栽培方式对冬作马铃薯出苗和生长的影响。不同栽培方式均于11月29日播种,但出苗日期差异较大。试验中,起垄覆白膜栽培平均出苗时间为32d,起垄覆黑膜栽培平均出苗时间为36d,分别比常规栽培提前11.3d和7.6d出苗。这是因为覆膜栽培提高土层温度和湿度,加速马铃薯芽的萌发,使出苗提前。3种不同的栽培方式的出苗率基本相同,表明栽培方式对出苗率的影响作用不明显。由于出苗早晚不同,不同处理植株的生长势存在着差异。现蕾后测量各处理的植株株高和主茎数。起垄覆白膜栽培的平均为主茎数3.8个,起垄覆黑膜栽培的平均为主茎数2.9个,常规栽培的平均主茎数为2.7个,表明覆膜栽培能增加冬作马铃薯的出苗的主茎数。在试验中,对于不同品种类型,株高大小依次为常规栽培>起垄覆黑膜栽培>起垄覆白。
3.栽培方式和品种类型对冬作马铃薯产量与商品率的影响。4月7日对各处理的地下块茎进行收获,分别对小区产量、单株产量、商品薯率、单株块茎数和虫害发生率进行调查统计。青薯9号平均产量最高,为1706.43kg/667m 2,其次是合作88,产量为1567.80kg/667m 2,茯苓产量最低,为768.56kg/667m 2。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小区产量、商品薯率和虫害发生率,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对于小区产量,栽培方式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余间均为不显著。小区产量高低依次为:青薯9号>合作88>茯苓,起垄覆黑膜栽培>起垄覆白膜栽培>常规栽培。茯苓虫害率最高,达到90%;商品率最低,为55.41%。合作88虫害率为10.57%,商品率为85.24%。青薯9号虫害率最低,为2.33%,商品率为84.94%。茯苓虫害严重,可能是因其块茎形成早,害虫首先聚集取食,害虫密度大所致;青薯9号和合作88块茎形成期较晚,且基本一致,害虫密度小,为害轻。
三、讨论
试验表明,起垄后覆膜的栽培方式影响出苗时间,但不影响出苗率;起垄后覆黑膜栽培方式增产效果最显著,商品薯率最高,覆白膜和黑膜栽培较常规栽培分别提早11.3d和7.6d出苗;覆白膜栽培的平均为主茎数3.8个,覆黑膜栽培的平均为主茎数2.9个,常规栽培的平均主茎数为2.7个。这是因为覆膜栽培的具有增温保湿作用,不仅能使出苗提前,还能促进马铃薯芽同步萌发,使主茎数量增加。青薯9号平均产量最高,为1706.43kg/667m 2,其次是合作88,产量为1567.80kg/667m 2,茯苓产量最低,为768.56kg/667m 2。茯苓虫害率最高,达到90%;商品率最低,为55.41%。合作88虫害率为10.57%,商品率为85.24%。青薯9号虫害率最低,为2.33%;商品率最高,为84.94%。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覆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耕层土壤温度,覆膜种植可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还有研究认为,黑膜增产效果更加明显,防草效果也更为显著。本研究结果也表明,覆膜后马铃薯的产量高于不覆膜,而黑色膜比透明膜更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且膜上盖土比不盖土马铃薯产量更高。
冬作马铃薯生产,尤其是冬闲田马铃薯生产,起垄后覆膜栽培方法比播种后覆膜再起垄栽培方式增产、增效效果更好;起垄后覆膜以覆黑膜比覆白膜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赵润.半干旱雨养区苗期土壤温湿度增加对马铃薯生物量积累的影响[J].干旱气象,2014,31(2):290.
[2]马毅.不同海拔高度覆膜种植马铃薯的增产效应[J].马铃薯杂志2014,13(3):173-174.
论文作者:金淑1,赵丛美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马铃薯论文; 虫害论文; 产量论文; 覆膜论文; 土壤论文; 茯苓论文; 块茎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