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发展思路研究_温州论文

温州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发展思路研究_温州论文

温州工业结构的调整目标和发展思路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温州论文,发展思路论文,目标论文,结构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发展是一个由经济总量增长、经济结构转换和经济水平提高所构成的经济进步过程。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温州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逐渐消失,但是随之而来的经济结构性缺陷却日益突出。为了增强经济增长后劲,保证温州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必须适时调整温州的工业经济结构,以促进温州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应当按照既能发挥温州比较优势,又能提高产业科技素质,适应全球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原则,谨慎选择工业发展重点。作为一种地区性的产业发展规划,我们在制定温州产业发展计划时,不可能期望建立起一个完整的产业结构,也不能照搬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模式,而应当从本地的实际条件出发,充分发挥地方比较经济优势,力求形成温州地方特色工业经济结构。

一、温州工业经济结构调整面临的环境和条件

从21世纪初温州经济发展面临的环境看,可谓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从有利方面看,下个世纪初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温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条件进一步成熟,原来制约温州工业产品出口的障碍将要消除。按照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果,WTO所有成员国和地区必须于2005 年取消鞋类和纺织品配额限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以制鞋和服装见长的温州来讲无疑是带来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天赐良机。一方面,入世以后进口关税率降低,企业花同样多的钱可以进口到更多的上等皮革和高档服装面料,这样就可以进一步降低温州皮革制品和高档服装的成本;另一方面,入世后各国对华单边配额限制将被取消,服装行业和皮革行业可分享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能够享受到多边性、永久性的最惠国待遇。对温州来讲,就可以进一步全方位扩大鞋革和服装产品出口,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不过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加入WTO 对温州产业结构调整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入世后,温州和全国其它地区一样势必要被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经济全球化的结果必然是各国各地区必须按区域分工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因此这对温州具有较大比较成本优势的皮鞋、服装、眼镜、打火机等传统小商品生产将十分有利,但对于刚刚起步处于相对劣势的高科技产业来讲,由于产品存在着相互替代性,却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而也势必影响了温州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温州所处的国际经济大循环中的位置看,目前世界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正在积极发展现代高科技产业,而把自身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在国内无法生存的高污染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而当前温州正处在接收世界发达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位置。从九十年代初温州打火机行业的兴起就可见一斑。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温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会继续发展。著名经济学家樊纲指出今后我国相当长的时间内占优势地位产业的仍将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温州更是如此。

从温州自身的条件看,经过改革开放以后二十多年的发展,温州目前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第三阶段,尽管已有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上的积累,也形成了区域专业化分工协作的社会化大生产的集聚规模优势,但产业素质仍然普遍较低。影响温州产业结构升级的最大制约条件是人才短缺。一方面温州地区内部没有著名高等院校,因此经济发展缺乏坚强的人才基地支持,高素质的具有创新能力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十分短缺。尽管在实践上,温州已形成了一个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家群体,但能熟练掌握现代企业制度运转,具有现代管理知识的现代型经营管理人才仍十分短缺。另一方面在外的温州人中高素质的人才也不多见。尽管温州在国内外从事经营管理活动的人很多,但是高层次的经营人才还是不甚突出,高素质的科技人才也是凤毛麟角。所以,在外部的人才支持上,温州发展高科技含量产业的条件也不充分。

二、温州工业经济结构调整总体目标

根据温州自身的发展条件,考虑今后世界产业发展方向,温州工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该是:在充分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继续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吸收高新技术产业,到2015年前后,逐步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以鞋革、服装为特色,以眼镜、打火机等传统小商品生产为基础,机电工业、塑料工业、化学工业、建材工业、医药工业等其它产业协调发展,大中小型企业合理配比,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增加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经济结构。

三、温州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

根据上述总体目标,在“十五”计划到2015年期间,温州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阶段目标是:

第一阶段,在2005年以前,属整顿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首先,应继续发展服装、鞋革、五金、眼镜、打火机等传统优势产业。小商品生产是温州经济的最大优势,尽管单就某一商品讲,其产值在GDP中的比重也许不高,但小商品有着大市场。作为温州来讲, 未来的产业发展应当采取密集型市场策略,不求在大商品中占小份额,但求在小商品中占大份额。只要某些小商品能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市场中占有较大的份额,同样也可以达到经济繁荣,百姓富裕的目的。而且目前温州的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迅速,预计到第十个五年计划期间服装皮革行业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将会继续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温州传统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应采用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改造传统产业,使之在原有的低成本优势基础上进一步形成新的高技术和高质量优势,为今后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发展和扶持机电工业和塑料制品工业。机电工业是温州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此应加快技术改造,努力提高机电工业的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争取到2005年温州机电工业产值达到400亿元, 其中电气机械与器材行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17%。今后发展的方向主要是智能型低压电器、电子通讯产品、光机电一体化的印刷包装机械、应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高温高压泵类和阀门产品、大口径碳化硅密封环产品及汽车电子产品等。塑料制品工业,在温州有着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区域竞争力也较强,但是传统塑料制品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也不高,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为此,应用新技术改造传统工艺,巩固传统的压延薄膜彩印包装、人造革和塑编产品的优势地位,同时,顺应世界经济发展潮流,重点发展PVC管道材料等新型塑料建材工业。

第三,着力整顿和改造现有农村高污染、低技术的小造纸、小制革、小陶瓷、小电镀等行业,做好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不断优化农村工业经济结构,美化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四,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新能源利用、高效节能与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是温州经济未来的发展方向,“十五”期间温州应通过加快高新科学技术园区的建设,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吸引适合温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来温落户。

第五,实现产业组织创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在“十五”期间有数家重点民营企业股票上市,成为股份制公司;同时要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消除国有企业的市场退出壁垒,优化市场的产业组织结构。

第二阶段,2005年到201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利用我国加入WTO后, 发达国家逐步取消鞋类和纺织品配额限制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发展温州具有比较优势的服装、鞋革等行业,把温州建成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知名度的服装城和鞋城。扩大优势产品的出口,提高工业经济的外向度,最大限度地占领世界市场。积极培育若干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名牌产品和企业集团。机电工业及其它高新技术产业逐步成熟,并在GDP中占有的份额逐步上升。 高科技产业开始起步发展,逐渐在经济中起重要的带动作用。

第三阶段,2010年到2015年,为升级转型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逐渐向内地转移扩散,温州慢慢地转向侧重于发展现代高科技的新型产业,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生物工程等高科技产业部门的比重逐步上升,工业部门结构开始向现代型结构转变。本阶段结束后,温州将接近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四、21世纪初温州工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由于中国经济具有明显的二元结构特征,城乡差别很大,中国的市场明显地区分为不同层次的两个市场: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我们的某些产业如面向21世纪的主导产业必须依托技术优势,着眼消费结构高级化的城市市场,以便带动整个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其他产业的发展则要从竞争力现状和发展潜力出发,针对城市或农村市场的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充分发挥温州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的小商品配套深加工和特色产业群落内部高度协作替代的比较竞争优势,努力占领全国乃至世界市场。由于目前温州工业经济行业结构较为分散,今后这一特点仍将持续较长的时间,今后温州需要重点发展的部门有:

(一)机电工业

机电工业是温州市第一大产业。也是现代工业中发展势头最好的行业之一。目前温州已初步形成了低压电器、印刷包装机械、阀门和泵类、汽车摩托车配件、基础件等五大区域性生产基地。机电工业是全市高新技术集中度最大的行业,在温州被省政府认定的18家区外高新技术企业中,机电工业占了13家。正泰集团公司、德力西集团公司等一批有一定竞争能力的重点骨干企业的出现,使得温州机电行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大大提高。目前已开发出一些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如低压电器行业的智能化断路器、新型交流接触器,电子仪表行业的数字时分程控电话交换机、电力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印刷包装机械行业的光机电一体化的小胶印印刷机、程控切纸机、涂布机,泵和阀门行业的高温高压电站阀门、多级离心泵,基础件行业的高精度低噪音电机精密轴承、大直径碳化硅系列密封环等。但是总体上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温州机电行业的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产品国际竞争力不够强。

其中机械工业是国民经济装备部门,是为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提供设备的部门,机械工业产业关联度大,对其它工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机械产品附加值高、出口创汇率高、市场前景广泛、服务领域广泛、对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和开拓国际市场有重大保障作用。温州的印刷和包装机械行业是全省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国内闻名的印刷包装机械生产基地,有着较好基础。温州印包机行业颇具特色的产品包括捆扎机械、切纸机、小胶印机、压痕机、真空包装机、封包机、软包装成套生产设备、药片包装机等。

低压电器行业是温州乐清柳市等地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当地已形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群落。温州已形成象正泰集团公司、德力西集团公司等资本集中度较高,市场占有率较高,技术开发能力较强的名牌企业。其产值在全市工业GDP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电子仪表工业是现代工业中的重要行业。下世纪我们要面对市场信息革命引发的经济大战,因此各国都以电子工业作为战略重点,并力求加速发展。温州电子仪表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行业优势突出。年产值逾亿元的企业有5家,省、区外高新技术企业7家,初步具备了加速发展应有基本条件。

考虑到机电工业作为竞争性产业在下一轮产业结构调整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机电行业应当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同时,加大研究开发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改造的力度,努力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尤其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面对国外先进企业的竞争,更应当努力发展其中具有比较优势的低压电器、印刷包装机械、阀门和泵类产品等,同时利用上海对温州的辐射效应,积极发展汽车摩托车配件行业,形成自己的独特优势行业。下阶段的战略包括:

——机械工业。要重点发展印刷机械方面的压痕机、小胶印机、切纸机,引进和开发并举,促使产品向系列化、智能化发展,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纸箱成套印刷设备、小胶印成套设备。在竞争中要瞄准国际市场,高起点,严要求。在提高集光、电、机一体化水平和“三化”(系列化、通用化、标准化)程度的同时,积极发展捆扎机械、封存包机、软包装成套设备。泵类和阀门行业应注重开发高温、高压电站阀门、多极离心泵等产品。基础件行业开发高精度、低噪声电机精密轴承、大直径碳化硅系列、密封环等产品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低压电器工业。重点抓好新产品的开发,自行开发和引进代表国际水平的智能化断路器、新型交流接触器、新型终端电器等高新技术产品。从组织调整入手,由产品竞争观念向品牌竞争观念转变,走名牌创业之路,企业产品要从单体名牌向系列名牌过渡,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加大R&D投入不断进行技术创新,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产品档次,制定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温州低压电器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电子仪表工业。在面临国内外市场挑战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双重压力下,要抓住机遇,追踪国内外电子的发展趋势,加大引进力度,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培育一批拳头产品,重点加强电子整机产品的开发。如数字程控用户交换机、全数字集团电话、ISDN智能网络终端。仪表工业方面,加快形成物位仪表、节流装置、高压、高温碟阀等重点仪表产品的规模生产。

(二)塑料制品工业

塑料制品工业是温州市重点工业之一。主要塑料制品包括塑料丝及编织制品、薄膜、日用品、塑料鞋、人造革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部门。并初步形成位于龙湾的全国合成革生产的中心基地和苍南塑编生产基地。但温州塑料制品工业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是基本有机材料的缺乏,它制约了整个塑料制品工业的发展。有关资料显示,塑料建材产业将成为下世纪初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创造条件,大力发展塑料建材产业是温州下阶段的战略重点之一。二十一世纪初温州应当以发展ABC 管材用配件、型材、轻质墙体材料为重点,大力发展新型管道设备,不失时机地实现温州塑料制品业发展战略上的重大转变,把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作为重点,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塑材产业。要加大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力度,在严格控制总量的基础上,有重点地改造一些企业。以扭转目前行业内部多数企业规模小、产品档次低、品种少的状况。

“十五”期间要重点发展UPVC、CPVC管的生产,继续强化压延薄膜彩印包装、人造革、塑料丝及编织制品的优势。塑材行业要依托几家大企业,大力发展塑料墙体材料、塑钢门窗、隔热板、室内装璜材料等产品生产,在提高效益的前提下逐步实现行业内部产品结构和企业结构合理化,形成若干个无区域集团公司,强化塑料制品在温州至华东地区的战略优势地位。

(三)皮革制品及制革业

各类皮革制品都是需求收入弹性较高的产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皮革产品的外形款式、质量档次和舒适程度的追求也永无止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温州鞋类产品市场将更加广阔。为此,应围绕正在进行的温州中国鞋都形象工程,继续狠抓产品质量,同时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树立温州鞋业良好的产品和行业形象。在产品发展方向上,要走“专、精、特”的道路,在力争占领一般鞋类的大市场同时,进一步细分市场,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和特长,力争在各个细分市场上,都有温州产品的一席之地。在区域布局上,要大力发展主要分布在鹿城区、瓯海区、龙湾区的鞋革生产企业;分布在瑞安市的胶鞋生产企业和分布在永嘉县和瓯海区的运动鞋生产企业。在产业组织制度建设上,要引导重点企业的经营管理逐步与国际接轨,继续推行ISO9000 系列质量体系认证的工作。实施名牌战略,以知名品牌为载体,注重企业形象宣传与营销,立足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同时积极采用国际先进的高新技术,改造服装行业,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

(四)服装工业

温州目前共有服装企业2000余家,形成了西服、女装、童装等系列产品生产基地,1998年年产值达100余亿元。 由于拥有产业群落规模优势,发展势头十分强劲。据市服装商会预计到2005年全市服装总产值将达300亿元,到2015年预计可达800亿元。今后我市服装业的发展策略是,继续发展西服业,同时带动女装、休闲装、童装等行业的全面发展;重点扶植名优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产品形象宣传,树立名牌,创一批高质量的名牌产品;深化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充分发挥温州服装产业群落优势,利用现代网络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以为国际名牌代加工为跳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充分利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利时机,加大“穿在温州”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国际服装博览会,扩大温州服装业的影响,力争到2010年把温州建成具有国际知名度的中国服装名城。

(五)打火机、眼镜、制笔等特色工业

这些行业都是具有温州区域经济特色的行业,也是工业区部门中外向度较大,具有创汇优势的行业。要借助互联网、展销会等载体,加强国际商贸信息交流,及时把握国际市场行情,扩大影响。同时针对新的市场需求热点开发出档次高、品种新的产品,真正做到质量上乘、款式新颖、品种繁多、价格适中,为温州经济持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积累必需的资金(尤其是外汇资金)。

(六)其它轻工业

轻工业要以加工精度高、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出口商品和优质名牌产品为重点,发展新型食品、高档纸制品、新型玻璃制品、多功能家用电器、塑料包装、装饰材料等。需要指出,直至目前为止,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经济发达国家,吃的支出仍然据首要地位。因而作为食物原料进行加工的食品工业势必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居于重要地位。尽管近年来温州食品工业地位不突出,但根据海洋资源优势、农产品名特优品种优势,要改良传统加工方法,增加食品工业科技力量,加强对海洋生物资源和特种水果蔬菜品种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

在产业发展规划中,还值得注意的是基础产业。80年代由于部门利益的差别导向所引起的地区结构趋同,主要发展价高利大的加工部门。随着价格体系的调整与改革以及加工业的迅速扩张,至80年代末各工业部门的收益逐步趋向均等,部门利益平均化趋势使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利益开始减弱。我国国民经济和加工业持续十多年的增长,使消费品市场继续扩张的潜力缩小。需求结构发生引人注目的变化,出现了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与消费工业相比,投资需求所带动部门的区位选择,受资源与生产要素供给制约程度和影响程度要大得多。而温州资源条件与生产要素供给能力均较差,缺乏能对接投资需求拉力的优势部门,所以,温州工业必须与出口需求对接才会有持久增长的动力。从长远来讲,温州工业产品的目标市场是在国际市场,为此要大力提高自己的外向度,产业内要注重生产质量体系、产品标准、营销手段、结算方式与国际标准接轨,尤其是要做好如何利用好WTO带来的机遇的研究工作,及早确立各产业的外资优势。

标签:;  ;  ;  ;  

温州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与发展思路研究_温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