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房旻雁

黑龙江省北安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北安 164000

摘要:目的:探析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颈妊娠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15例。对照组采取甲氨蝶呤单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口服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的给药方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宫颈包块大小变化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7%;治疗3周后观察组β-HCG转阴率为73.3%,显著好于对照组的40.0%;阴道流血量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清除患者宫内残留物质,不良反应少,对患者身心损伤小,安全性高,改善预后效果明显,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用甲氨蝶呤药物,进一步提高了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非司酮;甲氨蝶呤;宫颈妊娠;保守治疗

宫颈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是异位妊娠的一种严重类型,也是妇产科的急腹症之一,约占异位妊娠的1%[1]。由于助孕技术的应用,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因颈管肌壁的收缩力弱,开放的血窦不易闭合,流产时常出现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传统上全子宫切除是此时唯一的治疗措施[3]。近年来由于人们对宫颈妊娠警惕性的提高和阴道B超的广泛采用,宫颈妊娠的早期诊断已有改进,治疗也趋向保守。所谓保守治疗即保留子宫以达到治愈宫颈妊娠的目的[4]。我院对宫颈妊娠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进行保守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住院确诊宫颈妊娠30例,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30.5岁;有阴道分娩史12例;剖宫产16例;流产1~4次;宫内放置节育器12例;30例均有宫腔手术操作史。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2组年龄、停经时间、孕产次、阴道流血量、血β-HCG高低、宫颈包块大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较性。

1.2 临床表现

30例患者均有停经史,停经45~63d;均有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6例有轻微下腹坠痛,其余24例均为无痛性阴道流血。妇科检查:阴道内均有暗红色粘稠分泌物混有血液。宫颈增粗、变蓝者21例。宫颈均呈圆锥体样膨大,宫颈外口扩张者8例。子宫饱满或稍增大;双附件无异常。30例患者血β-HCG均有升高5365~2356U/L。B超检查:子宫颈膨大,宫颈内口处见不匀质区域,子宫稍大无胚胎,双附件正常。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甲氨蝶呤25mg宫颈局部注射,1次/周,1次为一个疗程,第2周重复,且于第2个周期的第5天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mg。对照组:单用甲氨蝶呤25mg宫颈注射,2个疗程。2组均每周查血β-HCG、B超、血常规,第3周行刮宫术,术后无菌纱布填塞宫颈,48h后取纱布,观察阴道流血情况。

1.4 疗效判断标准

有效:胚胎死亡,阴道流血逐渐停止,除刮宫术外不需要其它手术治疗,血β-HCG逐渐下降至正常;无效:胚胎继续生长,阴道反复流血增多,宫颈内包块长大需其它手术方式治疗。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数据软件分析处理数据,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结果,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

观察组仅有手脚发麻2例,6h后自行缓解;轻微腹泻2例,未需要处理。对照组头晕、恶心2例,12h后自行缓解。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疗效比较

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率80%,而单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的有效率是46.7%,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

3 讨论

3.1 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

米非司酮是一种较强的孕激素拮抗剂,它在分子水平与内源性孕酮竞争性结合,调节凋亡基因促进绒毛合体滋养细胞、腺上皮细胞凋亡,并通过改变蜕膜组织局部T辅助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导致免疫微环境破坏,引起胚胎、滋养细胞变性坏死[5]。从宫颈管壁分离、脱落,甚至吸收。

3.2 MTX治疗异位妊娠的机制

MTX是一种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属于叶酸类似物,可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并抑制其作用,使四氢叶酸形成障碍,从而干扰RNA和DNA的合成。MTX能够抑制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停止发育,坏死,脱落,最终吸收,对以后的妊娠无毒副作用,也不增加流产率或胎儿畸形率以及其他肿瘤的发生率[6]。妊娠时滋养细胞处于增殖活跃状态,对MTX的抑制作用更为敏感。故MTX对宫颈妊娠具有杀胚抑制滋养细胞增殖的作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血β-HCG值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以看出,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可加剧对滋养细胞的毒性作用和杀胚效果。另一方面宫颈胶原纤维丰富,肌层组织少,米非司酮具有使宫颈胶原纤维发生降解的作用,使刮宫手术创伤小,加之对滋养细胞的凋亡作用,其双重作用使刮宫手术出血减少,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流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效果可靠。观察组中的不良反应少,与宫颈注射药物局部浓度高,而全身其他脏器浓度低、影响小密切相关。故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宫颈注射治疗宫颈异位妊娠副反应小,保守治疗后续性好,使用安全。

总之,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宫颈妊娠,不仅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而且大量临床实践证明,避免了直接清宫引起大出血而切除子宫的可能,能彻底清除妊娠组织,防止宫颈管粘连,保持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不良反应小,使用安全,还可以减少花费。因此,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价值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陈春兰,邵爱霞.米非司酮配伍甲氨蝶呤在宫颈妊娠吸刮术前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201-202.

[2]陈明,张蕊.联合药物治疗宫颈妊娠84例的临床分析[J].山东医药,2011,51(48):87-88.

[3]刘丽华.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临床分析[J].河北医药,2012,34(1):84-85.

[4]张艳霞.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治疗宫颈妊娠的效果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5):215-216.

[5]胡新花,柴新燕.宫颈妊娠保守治疗成功5例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5,24(6):475-477.

[6]康彩虹.联合药物治疗宫颈妊娠临床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7):48.

论文作者:房旻雁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宫颈妊娠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房旻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