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镇静护理对ICU有创通气患者作用分析论文_刘献英,宋慧丽

标准化镇静护理对ICU有创通气患者作用分析论文_刘献英,宋慧丽

刘献英 宋慧丽

(新疆博乐州精河县人民医院 新疆 博乐 833300)

【摘要】 目的:分析标准化镇静护理对ICU有创通气患者的作用。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标准化镇静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Ramsay镇静评分、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对照组镇静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标准化镇静护理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并促进患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标准化;ICU;有创通气;镇静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5-0058-02

Standardized calm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nursing in ICU patients with invasive ventilation Liu Xianying, Song Huili.

The people's HospitalofJinghe County, Xinjiang Bole833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standardized sedation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ICU invasive ventilation.Method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and observation group in general nursing care based on Standardization seda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fter intervention of Ramsay sedation score, hospital stay and adverse reaction, and so on.Result Calm situatio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is low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Standardized calm care can to some extent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patient recovery, shorter hospital stay and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Standardized ;ICU; Ventilation; Sedation Nursing

相关研究表明[1],接受过有创通气的ICU患者80%以上会出现不适经历,如心率心率加快、血压上升、耗氧量上升,会给患者恢复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在ICU有创通气患者恢复期间需要给予镇静、镇痛措施,来降低不良反应刺激,并对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进行控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于此,我院对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ICU病房收治的43例有创通气患者采取了标准化镇静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选取对象均为成年人(年龄≥18周岁),预计有创通气时间超过24h,采取静脉泵入镇静剂。

排除标准[2]:存在严重呼吸感染症状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存在严重精神障碍者。

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ICU病房收治的有创通气患者86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3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为51至78岁,平均年龄为(63.3±5.2)岁,通气时间为1至7d,平均通气时间为(4.13±1.23)d;对照组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为53至77岁,平均年龄为(64.2±5.4)岁,通气时间为1至7d,平均通气时间为(3.98±1.09)d。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通气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镇静护理,由主治医生开镇静处方,给予初始泵速。护理人员对患者镇静过程密切关注,若发现镇静过浅或镇静过深,及时反馈给主治医生,结合医嘱对泵速进行调整。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取标准化镇静护理,具体如下:以RSS评分作为有创通气镇静患者的镇静程度评价依据,并将镇静评分单、镇静记录单以及特别护理记录单置于患者床旁,以详细反映患者病情。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合理设定镇静目标,并将目标准确填入镇静记录单中。由院内ICU镇静治疗专家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图,并结合流程图实施具体护理在工作。具体实施过程中,由质量控制员对具体实施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进一步提升护士业务能力。若发现护士依从性不佳,可将其标准化镇静护理资格取消。每隔4h进行镇静程度评分,并将评分结果填入镇静记录单中。若发现评分与镇静目标不相符时,需立即通知主治医生,结合医嘱对镇静泵进行调整。整个流程以PDCA理论作为指导,每隔两周进行一次讨论会议,对护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评估,提出解决方案,以对后续护理工作进行完善,以此来不断优化标准化镇静护理流程。

1.3 观察指标

镇静治疗完成后,采取Ramsay镇静量表[3]对患者镇静情况进行评价。另外,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及住院时间进行统计、比较。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 15.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用(x-±s)表示,采取t检验;率的比较,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为(3.71±0.41)分,对照组镇静评分为(4.01±0.47)分;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5.22±2.2)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23.32±3.1)d;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谵妄)3例(6.97%),观察组未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了标准化镇静护理。从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Ramsay镇静评分、住院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不良反应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可见标准化镇静护理可改善预后,并促进患者恢复。

通过标准化镇静护理的有效实施,可让护士进一步掌握镇静知识及技能,以提升整体服务水平。利用镇静评分单、镇静记录单可对护理流程进一步规范,并以个性化镇静目标为导向将镇静深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避免出现镇静过深、不足。与此同时,结合PCDA环理论进行指导,可不断优化护理流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逐步完善,让护理质量得到保证。另外,通过考核机制对护士产生督促性作用,提升其依从性,保证相关工作顺利开展。

综合来看,标准化镇静护理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预后并促进患者恢复,提升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陶然,陈利群,吴俊梅.标准化镇静护理给药方案的制订及在ICU患者镇静治疗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09):1-4.

[2]贾敏.ICU患者的镇静治疗与护理进展[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3):1037-1038.

[3]葛向煜,胡雁,徐建鸣.护士主导程序性镇静对镇静效果及机械通气结局影响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5,31(04):445-451.

论文作者:刘献英,宋慧丽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5月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  ;  ;  ;  ;  ;  ;  ;  

标准化镇静护理对ICU有创通气患者作用分析论文_刘献英,宋慧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