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新疆 库尔勒 841000)(2库尔勒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肿瘤科 新疆 库尔勒 841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应用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视作观察组,对另外50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管理,视作对照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从管理前的(81.36±4.19)分,升高到(93.16±5.22)分,且明显高于对照组管理后(84.15±6.02)分,P<0.05;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12%的风险事件发生率(P<0.05)。结论:通过在神经内科病房中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减少风险事件发生率,可广泛推广。
【关键词】神经内科;病房;护理风险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6-0265-02
神经内科病房患者一般年岁偏高,病情多较危急且变化迅速,康复所需时间长,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痴呆、瘫痪、精神障碍等情况,所以针对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有相对较大的难度,并护理风险高[1]。为了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保证患者顺利康复,必须做好患者的护理管理。本研究具体分析对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共选取我院100例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参与研究。将其中50例患者视作观察组,包括27例男以及23例女,年龄平均(55.28±5.36)岁,疾病类型:蛛网膜下隙出血4例,脑梗死30例,帕金森症3例,脑出血10例,持续癫痫3例;将另外50例患者视为对照组,包括25例男以及25例女,年龄平均(55.59±5.14)岁,疾病类型:蛛网膜下隙出血5例,脑梗死28例,帕金森症4例,脑出血9例,持续癫痫4例。2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具体管理措施包括以下四种:
1.2.1药物风险管理 护理人员要确保患者使用药品的规范性,做好药品的管理,患者使用的药品要安排专人保管,确定特定的位置放置药品,保证定量保存,定期对药品的剩余种类以及数量进行检查,对消耗的药品要及时补充。针对可能出现混淆的药品要利用标识标记,保证药物使用的准确性。护理人员在完成处理医嘱、药房领药、输液给药、皮下注射各项护理程序时,应该保证双人核对,做好三查七对工作,防止出现用药错误情况。另外还要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监督患者用药,确认患者咽下药物后才结束观察。
1.2.2患者风险管理 增加床栏避免坠床,将锐器以及水壶等危险品置于离患者较远的位置,走廊、水房、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必须确保干燥、无杂物堆放影响患者通行,洗手间和卫生间放置防滑垫,安装好扶手,设立防滑标识以示提醒。护理人员要定期对病床的护栏、刹车以及轮子进行检查,及时解决异常问题。
1.2.3人员配置及设备风险管理 进行弹性排班,夜间增加值班人数,周末以及假期增加当班人数。建立抢救仪器的维护登记本,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保养,确保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及时解决。
1.3 观察指标
在管理前及管理后分别进行一次护理质量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基础护理、病房管理以及消毒隔离,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明护理质量越高。
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包括坠床、跌倒、出走、用药错误等。
1.4 统计方法
对获取数据利用SPSS22.0实施分析,(x-±s)表示护理质量结果,t检验,[n(%)]表示风险事件发生率,χ2检验,P<0.05则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护理质量
护理管理后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组内管理前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风险事件
观察组有1例患者跌倒,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对照组有2例患者跌倒,1例患者坠床,1例患者出走,2例患者用药错误,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两组间对比,P<0.05。
3.讨论
护理风险具体指的是护理实施期间存在的危险因素使得患者受到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护理风险在护理操作、护理配合、患者抢救等多个环节中都有存在[2]。当前,由于社会有了迅速发展,法制越来越健全,人们的法律意识、自身权益保护意识越来越强,一旦患者对医疗护理工作不满意,则容易出现护患纠纷。
与其他科室中的住院患者比较,神经内科住院病房中出现意外伤害的可能性更大,如果稍微不留意,就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风险管理实际属于一类针对风险的管理程序,重在识别、评价和处理现存的或者潜于医疗护理中的风险,最大程度降低医疗风险事件出现的可能性,减少患者、医院由于风险事件受到的伤害以及损失[3]。有研究针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开展关于压疮的风险管理,结果显示与仅接受基础护理的患者比较,接受压疮护理管理的患者压疮发生率明显更低。从本研究结果可以得知,观察组接受护理风险管理后,通过开展药物、人员设备、患者各方面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提高,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针对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患者开展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更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提升患者住院安全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方游亚.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1):71.
[2]张华.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223-224.
[3]梁娟,张婷,刘玲,等.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脑卒中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14-16.
论文作者:王雪娇1,李英杰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患者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神经内科论文; 事件论文; 病房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药前沿》2018年9月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