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维解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段时期以来,学术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产生了不同解读和理解,形成了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两大领域的研究热点,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构建、规律机制、国际比较、价值意义、发展趋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起点、历史起点、发展历程等问题。理解维度的不同引发了观点的差异。在此,提出一种三维思考模式,或许能够更科学地、完整地、准确地解读和理解这一命题。
维度一:作为道路和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揭示中国人民立足何处、迈步何方的问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条道路的空间领域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作为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揭示中国人民将如何打造或打造何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实现从落后到现代化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蕴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
(一)作为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的“道路”是基于直观道路的共性特征而形成抽象的、比喻的意思表述,通常用于比喻事物发展或为人处世所遵循的途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道路”一词是高频词,在抽象意义上指代各个阶级,主要是工人阶级的有思想的人达到或发展民主制目标的途径。
在中国,自近代以来,社会各个阶级的有思想的人先后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寻求符合阶级利益要求和目标的立足点、出发点和落脚点。鸦片战争后,以林则徐为代表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和“开眼看世界”主张,走维护封建统治的发展道路;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主张,走照搬照抄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维护腐朽没落的封建统治。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提出建立“人间天国”思想,走农业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提出开民智设议院、发展民族资本主义道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派,提出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这些探索因其历史局限性终归失败。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置于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上,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从而将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奋斗历程中,历经60多年的执政、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终于开辟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其整体定位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完全正确、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因为这条道路“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2]。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构筑的成熟和完善。
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基就是中国的实际,道路两边的参照物就是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和总结自身经验教训,道路的开拓精神就是独立自主,道路开拓的曲折或竖直判断的标尺就是“三个有利于”,道路的开拓者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国各族人民,道路的设计者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道路的驿站就是中国“三步走”战略的每一步的实现,道路的终点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作为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蓝图规划之初曾经从三个方面给出了前途预测:其一,路子走对了,我们有信心;其二,路子不会越走越窄,只会越走越宽;其三,走回头路只能落后和贫困。蓝图已经展开,在这条道路上,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将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3]。
(二)作为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0多年来,我们的行为在“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创新中进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稳健深入,当某些行为方式带有经常性、反复性时,这些行为方式作用于道路的空间诸领域并打造出完整的现代化样式,中国模式就形成了。所以,“中国模式”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现代化,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外交、军事等方面采取独特行为方式所形成的整体样式。中国现代化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非抽象的显现。
从模式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搞清楚“中国式现代化”、“中国模式”和“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1978年开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4]。对这条现代化道路的全新性,中国共产党有着充分的认识,“什么是我国今天最重要的新情况、最重要的新问题呢?当然就是实现四个现代化,或者像我在前面说的,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5]。如此,需要全新“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6]。而这一系列新举措反复完善和发展带来的完整形态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的环境需要和能量是“传统的社会主义”无法满足和容纳的,于是我们提出了可以容纳“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邓小平及时提出:“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7]所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全新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恰当容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能量,“中国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整体上代表了这种模式。
作为现代化的“中国模式”,雏形是“中国式现代化”,意在鼓励人们打破思维僵化、勇于探索,目标是“中国式小康”。此后,“中国式现代化”所演化而成的“中国模式”势不可挡,在激发活力、发挥威力基础上形成了国际视野中魅力四射的、具有代表性的现代化发展模式,“中国模式”的魅力集活力、威力于一身,统统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模式”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之初就显示出强大活力,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4年间,我们冲破以往认识上的樊篱,现代化建设的行为方式目标明确,立足点准确,运用自己智慧设计的步骤得当、判断标准科学,开放格局点线面思维成型,人民受益凝聚力空前,中国共产党彻底实现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这些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现代化建设模式,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活力。
1992~2002年,“中国模式”开始显现威力。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深化现代化建设模式探索,“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探索和创造”[8]。现代化建设的行为方式整体保持并制度化,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得到深化,渐进式改革向细微纵深,开放格局由线到面、由“引进来”到“走出去”,现代化建设的市场环境由建设到确立。中国共产党新的伟大建设的开启,特别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的十二大关系[9]的提出,使现代化建设所含各种关系融洽、用力一致,“中国模式”威力空前提升,成功抵御了各种困难,矫健地将中国现代化建设推进新世纪新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使“中国模式”魅力尽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现代化建设,全面纠正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非和谐、非科学、非持续等弊端,使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绩,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一枝独秀,“中国模式”魅力尽显。“中国模式”的提出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破立的结果。在社会主义框架内,“中国模式”不同于“苏联模式”,二者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上有根本一致性,差异在于体制,而体制的差异根源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分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坚持改革社会主义旧模式,反对搬用别国模式,结合自己实际创造新模式,总结吸收其他模式,这是“中国模式”取得成功的真实写照。
维度二:作为方向和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朝向、状态问题,根本上讲是价值取向问题;作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指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集中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党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前进道路和奋斗目标。
(一)作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人类社会每个发展阶段和每个地域的群体都有各自的社会价值取向,其中,追求社会和谐是共同愿望。社会和谐可以体现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也可以体现在同一种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它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社会理想和社会价值取向。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能够开拓出根本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最高境界是“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0]。联合体和谐的真实性在社会主义发展为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的过程中越来越凸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的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根本上讲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在以人民当家作主、公有制为主导、依法治国、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等理念至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无论现在还是未来,我们的社会必须选择稳定团结而非动乱分裂、民主法治而非专政人治、公平正义而非贫富分化、诚信友爱而非尔虞我诈、充满活力而非停滞僵化、安定有序而非流离失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非涸泽而渔,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国共产党人以革命和发展的哲学为实现社会和谐而不懈奋斗。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要求以来,始终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奉行“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12]指导思想,党和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与日俱增,试图培育合理的现代化社会结构,调整社会利益关系、回应社会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和稳定,孕育着理性、宽容、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建设人与社会、经济、自然之间统筹兼顾的社会环境,使中国社会朝向以和谐为核心的、更加具有人文意义的综合方向发展。
以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和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和谐状态作为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追求社会和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理念,突出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追求社会和谐为价值取向,力图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和面貌,也是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维度。
(二)作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旗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改革开放以来的指导思想、共同理想、奋斗目标以及一切理论和实践创新集中起来,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和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无产阶级是旗帜论者,“旗帜”是统一认识、统一行动、凝聚人心、用力一处的理想标志。中国共产党也是旗帜论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高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毛泽东思想过去是中国革命的旗帜,今后将永远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和反霸权主义事业的旗帜;我们将永远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前进”[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面对改革开放的全新任务,需要举起新的伟大旗帜,邓小平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率先举起这面伟大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面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昭示的亿万人民团结奋进的指导思想不曾偏离。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科学社会主义。它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统一认识、增强团结的思想基础,是指引我们事业前进的伟大旗帜。”[14]此后,我们从未改旗易帜,而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不断丰富所蕴含的指导思想,增添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首次将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指导思想和共同理想融汇起来,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指导思想的统一整合,改变了旗帜内容填充的范式,使其焕然一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面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承载的亿万人民的共同理想不曾动摇。中国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为实现这一理想,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不停地思索和回答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可以运载我们前进、什么样的政党能够领导我们前进、什么样的发展可以使我们前进,所有思索的唯一正确答案都被毫不含糊地印制在我们举起的这面旗帜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这三大课题构成这面旗帜永恒不变的主题,这个主题的根本方向、价值是一致的,那就是中国亿万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坚韧精神和步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以作为一面旗帜,是因为这面旗帜始终高举在党的手中。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高举这面大旗,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总结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党的执政规律的结果。党的十二大举起这面旗帜,本身就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之初恢复了自身的组织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产物。在新世纪新阶段,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巨大变化,党自身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启动,集中起来就是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站在时代前列高举着这面旗帜。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自觉地改革和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积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执政能力要求,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创新的时代精神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站在时代前列,高举着这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握在手中,就保证了这面旗帜能够发挥凝聚力量、统一思想的作用,保证人民奋斗目标前进的正确方向。
维度三:作为思想和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为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蕴含的主流意识形态;作为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侧重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总结和理论描述,是从历史转换为文献、从现实转换为文字、从经验升华为理论,包含核心圈和外围的概念群和理论谱系。
(一)作为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里所说的思想实际上是指思维的活动过程,属于认识范畴,一般也可称“观念”、“观点”。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社会群体的集体思想或“观念”形成了社会整体的思想,思想中主体对客体进行价值判断就形成群体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思想的本质体现,是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的内部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思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理论渊源、成员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是非观念,也就是具有根本性、整体性、指导性的思想,当前就体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价值层面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指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领导人民实践以人为本,不断追求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民主、平等、富裕、和谐、自由、幸福、全面发展。究其实质,这个既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蕴含着层次多样性、内容丰富的价值观念。”[15]
作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提供的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16]。同时,“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7]。正是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中国共产党人从“反对本本主义”到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再到完整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的认识和成果,有效地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灵魂地位。
作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它承载着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整体利益和最大要求,具备被社会各阶层、利益群体广泛接受和普遍认同的可能性,因而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它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理想,该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从根本上具有一致性,是我国共产主义意识形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化,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作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奋斗过程中升华形成的整体精神面貌和优秀传统,“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18]这些内容所蕴含的伦理价值、精神动力、优良传统等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民族精神薪火相传、互为补充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时代精神,发展、创新、富裕、公平、民主、法治、文明、和谐、改革以及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基本价值追求和价值取向,新时代精神最大的特点是改革创新,改革是革命,创新是灵魂是动力,也是永葆生机的源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组成部分。
作为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八荣八耻”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化,旗帜鲜明地指出了每个公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19]。
(二)作为理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里所说的理论,实际上就是指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维结果、文字表述,就目前来讲,它主要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映在理论上就是以“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系列理论展开。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理论,这些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结构圈的概念群和理论谱系。我国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经历了反思、逐步清晰、不断深化的理论成形过程。邓小平理论主要侧重反思和逐步清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反思是以对新中国成立头30年的反省为背景的,反思的结果是“过去我们没有完全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提出,拨乱反正的结果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两个结果的聚焦点就是未来我们建设的社会主义究竟怎样界定。1978~1992年,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内容。从1992年至今的近20年间的中央领导集体主要侧重深化“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分别以“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为着眼点进行纵深化社会主义本质,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其兴衰成败直接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科学发展、和平发展、和谐发展”,不仅使社会主义制度赢得未来、赢得世界,而且还将赢得人类自己。这样的“发展”才符合科学,才符合世界,才符合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结起来,主要围绕“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结构圈的概念群和理论谱系,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四项基本原则、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先进性等理论成果。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结构圈的概念群和理论谱系决定和引申出来的其他理论回答和描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20]。“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回答就是围绕大改革大开放大发展而进行的发展第一要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和谐、和平外交、祖国统一等方面的种种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依靠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领导力量建设、发展范式、阶段性任务、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往往是带有一定的时代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描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必将被补充进新的时代内容,我们称其为外围概念群和理论谱系。这些核心圈概念群和理论谱系同外围概念群和理论谱系具有历史永久性和时代对应性之间的辩证关系,共同描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了作为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起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的面貌,承载着中国发展进步,具有丰富的理论内容和广阔的实践空间,需要不断进行深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解读,这对于科学认识、澄清这样或那样的误读和看法是有益的,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枝奇葩,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种新范式。我们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现代化建设的模式、社会发展的方向、团结进步的旗帜、优势地位的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理解,道路和模式维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空面,方向和旗帜维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面,思想和理论体系维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面。时空面与理论面相互对应,价值面又激励着时空面和理论形态面发展,这三个面构成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侧面”。
标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论文; 中国改革开放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社会主义道路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