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_社会福利论文

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_社会福利论文

论社会福利的体系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福利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福利是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由于概念上的认知差异以及各国、各地区之社会历史背景的不同,人们对社会福利的理解和实施并不一致。本文试图就社会福利体系问题展开分析,期望对我国社会福利的体系构建有积极的推进意义。

一、社会福利:制度抑或体系

社会福利是一项制度还是一种体系?目前绝大多数学者持社会福利制度说。如钱宁(2006:4)认为,社会福利是一种制度,是人类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福利目标而建立的某种制度设置。范斌(2006:96-97)亦认为,社会福利制度是社会福利实践的直接表现,包括体制和政策两个层面,“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实施社会福利所做的有关制度安排,是实施社会福利所需要的体制和政策的总和,包括一定的法律制度和社会政策”。尚晓援(2001)认为,社会福利可以从“作为状态的社会福利”和“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两方面去理解。社会福利状态实际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非常广泛的方面,包括社会问题的调控、社会需要的满足和实现人的发展潜能;而作为制度的社会福利,可以被理解为制度实体,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制度化的集体责任”,即一个社会为达到一定的社会福利目标所承担的集体责任。在现代国家大规模地承担起社会福利的责任之后,很多政府部门都承担着提供某种社会福利的功能,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已经很难把社会福利作为一种制度实体来考察。因此,有些研究者把社会福利作为“制度化的政府责任”来对待(尚晓援,2001)。

一些学者把工业化之后的西方国家以及1949年后的中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进程看作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过程。特别是西欧福利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更说明了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脉络。“制度化的福利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福利,它使福利保障的范围从针对少数人的反贫困方案扩展到全民的教育、医疗保健、住房、就业、养老和收入保障等关系人们生活安全和生活质量诸方面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上。”(钱宁,2006:5)在内容上,人们往往把社会福利制度基本等同于社会保障制度,只是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加上了一些义务教育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等。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保障是具有经济福利性、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经济保障、服务保障、精神保障三个层次,并包括了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等社会性保障措施。“在某种情况下,这一概念与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概念范围更加接近。”(郑功成,2004:11-12)社会保障是为全体公民提供的福利性物质援助和专业服务的制度和事业的总称(史柏年,2004:5)。

笔者认为,根据社会福利的实际内涵以及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用“社会福利体系”来代替“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在概念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社会福利的具体实施中,在福利主体的确定、福利客体的认定、福利手法的选择、福利内容的实施、福利效果的完善等方面,都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释义,体系是指“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关联而构成的一个整体”。从这个角度上说,体系和系统是同一个层面或同一个意义上的概念,是一个由若干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而构成的有机整体。为此,我们可以把社会福利体系看成是由若干具有福利性和利他性特征的制度性、专业性、服务性的,能够为公民的物质生活带来保障、精神生活带来慰藉,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若干举措或手段而构成的“福利整体”。

制度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体系”。虽然仍然有“体系”二字,但是,这里的体系已经不是上面讨论体系时所具有的整体性意义。制度应该是指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带有全局性、宏观性、政策性、政治性、方向性的某种体制,如社会制度、宗法制度、经济制度等等。例如,社会保障就是社会经济制度中的派生制度或附属制度,因此,人们事实上完全可以运用“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概念并付诸实践。长期以来,我国就是使用的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它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制度下,根据我国国情构建起来的,旨在保障公民基本生活的一种制度。

如果从目前国内大多数人对社会保障概念的理解看,所谓的“服务保障”、“精神保障”以及“专业性服务”等,明显不属于社会保障范围,而是属于社会福利的范畴。社会福利体系不等同于社会保障制度,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表现为:第一,责任主体不同。社会福利体系的主体是包括政府、社会、第三部门以及社区支持网络等在内的多元化综合体系,是多元化的福利主体系统;而社会保障制度(即所谓社会福利制度)则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政府承担着为全体公民提供保障和福利的责任。二者之间的区别十分明显。第二,客体对象不同。社会福利体系的客体对象是包括接受社会保障在内的国民以及社会保障制度起不到作用后需要帮助和解决问题的所有群体;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一般就是享受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的群体和一些特殊群体,如老年人、儿童以及残疾人等等。从外延上看,社会福利体系的对象比社会保障制度的对象要广泛。第三,内容不同。社会福利体系所提供的福利内容涉及物质、精神以及社会服务、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其基本宗旨和目标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而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是以社会保险为基本层面,以社会救助为最低层面,以社会优抚为特殊层面的制度化体制,其主要内容是物质性的保障与援助,基本不涉及精神层面的援助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内容。第四,实施方式不同。社会福利体系的内容决定了其实施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社会保障制度、社会工作介入、社会化服务以及社会支持网络等;而社会保障制度的手法则较为单一,主要表现为技术性的社会保险和政策性的社会救助。第五,客体对象的责任不同。社会福利体系中的客体对象之责任根据福利内容的不同而具有不同性质的责任,如接受社会福利体系中专业社会工作介入服务的案主对象,只要与社会工作者取得专业接纳关系,就不需要担负其他任何责任;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社会保险就需要受保对象承担一定的缴费义务才能享受。

我们讨论社会福利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差异性是为了说明,在社会安全制度的建立和社会福利的提升这一社会发展的基本追求上,多元化的社会福利体系要比相对单一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更为全面、手法更为多样、涉及的对象更为广泛、效果更为明显。为此,构建社会福利体系,以社会福利体系来取代基本等同于社会保障的社会福利制度,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重要工作。

二、框架结构:社会福利体系构建

参照国际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社会福利体系应该包括一切社会化的、给所有社会成员带来实质性的满足感、幸福感,能够解决他们实际问题的制度性、专业性、服务性的体系或制度。作为社会福利体系,在具有“福利性”的前提下,我们还必须强调其“社会性”和“系统性”,因为只有具有社会化或社会性特征,福利才可以称之为社会福利;只有各种福利手段互相作用形成一个福利系统,而不是孤立的或分裂的某一项福利手段,社会福利才可以成为一个体系,并且,只有社会福利系统才能够发挥出其最大的社会经济功能。由是观之,那些由单位实施的“单位福利”以及家庭提供的“家庭福利”都不可以纳入社会福利体系之中。从这种认识出发,我们认为,我国的社会福利体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优抚等);(2)专业性、职业化的社会工作手法(包括个案社会工作、小组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行政与管理等);(3)多元化、网络化的社会服务(包括社区或机构的老年人服务、青少年服务、残疾人服务等特殊群体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服务以及心理辅导等);(4)政府公共福利体系(包括政府的公共产品提供和维护,如教育、医疗卫生等)。

社会福利体系主要由政策性和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多元化和网络化的社会服务、政府公共福利这几个子系统构成,其内容涉及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帮助社会成员解决问题,提供公共福利如教育和医疗、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等方面,囊括了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需求和精神生活追求,也涉及社会及其成员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较为系统和全面的福利体系。其基本特征表现为:第一,以保障国民基本生活并提升其生活质量与社会福利水平为基本目标追求。第二,通过制度性、政策性以及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多元化手段,最大可能地使社会成员能够在社会生活中都有平等的机会和机遇,能够和社会绝大多数群体一样,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第三,权利和义务的不严格对称性。与单一的社会保险等需要接受保险者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不同,社会福利体系的权利和义务的对称性是不严格的。换言之,与社会保险等密切联系的内容,对称性较为严格,而类似于服务性的、助人自助类的社会工作与社会服务,则无需权利和义务的严格对称。第四,非功利性和服务性。这是社会福利体系最为明显的特征。无论是社会保障还是社会工作,抑或是社会服务,其基本目标是为社会成员提供非营利性、非功利性的社会服务,社会福利体系提供的是公共产品,以“利他主义”理念作为其基本价值取向。

可以看到,社会福利体系包括了事关所有社会成员生活、工作和发展等方方面面的内容,与社会成员的生活安全,生活满足和生活幸福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它不单单是社会的安全网,更是社会满意的推进器。

三、展开:社会福利体系各要素分析

1.社会福利体系之一:政策性、制度化的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体系中涉及面最广、保障性最强、对象确定性最明显、国家责任最大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福利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经济福利性,即受益者所得一定大于所付;二是属于社会化行为,即由官方机构或社会中间团体来承担组织实施任务,而非供给者与受益者的直接对应行为;三是以保障国民基本生活为根本目标。其基本特质为:第一,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其基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需要。第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主体是政府。唯有政府才能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全社会成员实施生活保障。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以立法为基础,有法律监督和保证。第四,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普遍性原则是其基本的价值选择理念。第五,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具有广义上的福利功效,是社会福利体系中基本的子系统。正因为如此,社会保障是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以立法为基础,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以特定的形式,如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为他们提供福利的一种社会制度。

在宏观上,社会保障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国家而言,社会保障是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维系、润滑和稳定机制,属于国家宏观调控机制的范畴;对于社会成员而言,社会保障则是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机制。因此,社会保障理论的核心即是讨论社会保障制度与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现实政治乃至道德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而社会保障实践的关键无疑是尽可能地妥善处理好这些涉及全局与整体的宏观关系。”(郑功成,2004:179-180)社会保障的福利功能表现在:其一,社会保障的经济福利功能。社会保障主要通过经济性的给付和补偿来达到保障的目的,比如,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社会救助等保障措施,都是运用经济手段来达致。虽然社会保障的经济补偿尚是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但是,这也显然是为那些不能解决自己实际生活问题的群体提升了生活质量。况且,基本生活水准本身也是一个相对的、随着时代和社会发展而发展的变量,从经济上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明显是一种福利供给。其二,社会保障的社会福利功能。从福利提供角度看,社会保障通过强调社会成员的参与机会平等,维护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的公平竞争,维护社会成员的公平与公正,一定程度上缩小社会成员发展结果的不公平,这就是一种社会性的福利提供。其三,社会保障的特殊群体福利功能。这类特殊群体是指由于各种原因而处于贫困境地的弱势者,以及无人抚养的儿童、残疾人和孤寡老人等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的最低层面是社会救助,对那些无力应付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的贫困或经济风险的群体,给予一定的救济。其四,社会保障的优抚福利性。针对烈军属以及有特殊贡献的人员及家属在经济上、精神上以及服务上的优待和抚恤,提供并提升其福利性。

社会保障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真正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1941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院长贝弗里奇受战时内阁委托,负责起草有关战后福利制度重建的基本框架报告。1942年,贝弗里奇正式出版了题为《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史称“贝弗里奇报告”),此报告的革命性突破在于,把原来的救济贫民改变为保障国民最低生活标准,规定凡是由于各种原因达不到国民生活标准的,都可以有权获得社会保障,使自己的生活水平达到这个标准。社会保障在现代工业社会已经是不可或缺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制度,绝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的政策和制度基础上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国情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的框架内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并提升其生活质量。

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要是:(1)保障理念不同。西方主要从人权和福利提升角度进行保障;而我国则主要是从解决社会问题,保障基本生活角度进行社会保障的制度安排。(2)保障主体不同。西方的保障主体有政府、第三部门、慈善组织等等;而我国则主要是以政府和集体为主,社会化程度还不高。(3)保障对象不同。西方社会的保障对象涉及多方面的阶层;而我国的保障对象则主要是参加社会保险的城市劳动者以及贫困者,广大农村居民还没有真正纳入社会保障体系。(4)保障内容和水平不同。西方社会的保障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社会保险型的保障,更有服务性和福利性的提供,已经从解决社会问题转向了追求生活质量提升,“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就是很好的说明;而我国的社会保障内容还局限在基本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上,福利成分并不高。(5)保障实施手法不同。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实施手法和方式层出不穷,有制度层面的政策落实,有专业人士的服务和帮助,有物质的援助,也有精神的疏导和辅导;而我国的保障手法较为单一,往往是以社会保险给付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发放为主要形式,服务性的内容和方式并不多。总之,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尚存在着明显的“福利缺陷”问题,这就需要通过其他福利子系统的福利形成和提供来加以弥补。

2.社会福利体系之二: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是在利他主义理念背景下产生的一项专门帮助人的专业和职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社会福利制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网络化社会服务的基本条件。如果说社会保障是社会福利体系的制度保证,是将社会安全措施(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落实到公民身上的政策手段,那么,社会工作就是将社会服务传递到受助者手中的一个必要中介,“是社会福利服务的发送体系”(王思斌,2004:54)。

联合国于1960年出版的《国家社会服务方案之发展》一书中指出,社会工作是一种用以协助个人及其社会环境,以使其更好地相互适应的活动(转引自王思斌,1998:1)。其特征为:第一,助人性。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从福利提供角度看,专业性和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之运作和实施过程,是建立在“助人”基础之上的“服务活动”,这种服务活动的开展,是服务接受者获得福利的过程。第二,专业性。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人员的专业化。在社会救助的发展过程中,通过逐渐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成立社会工作的服务机构,组成社会工作的专业团体,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员。二是机构的专业化。在社会福利体系中,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机构必须获得合法的社会服务的专业资格,专业社会工作者必须在一个机构或组织里任职,以机构的名义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三是方法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以科学的、专门化的知识、技能和方法,调动和运用各种资源,帮助个人与群体解决各种问题。第三,职业化。社会工作的职业化是随着社会救助和社会服务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形成的。如果我们把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旧济贫法)、1834年的新济贫法、1788年德国的汉堡制、1852年德国的爱尔伯福制、1869年英国的慈善组织会社、1877年美国的慈善组织会社、1886年美国的睦邻组织运动① 联系起来考察,就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社会工作是逐渐由一些专门人士来加以实施运作的。到19世纪20年代,社会工作也在原有的志愿性工作基础之上产生了受薪的行业性工作,这是因为越来越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专门性的“受薪人员”即职业工作者用专业的手法来解决。

社会工作的社会福利提供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专业工作而实现,“当我们视社会工作为一种制度时,其实已涉及另外一个概念——‘社会福利’”(徐震、林万亿,1999:6),社会工作专业是判断社会福利制度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社会工作具有显著的福利特征,主要表现为:首先,社会工作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社会工作的推进就是社会服务的组织和推行过程;社会工作专业是社会福利体系一个重要的知识基础;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具体化的一个过程,它通过社会福利服务的策划、推行和评估等一系列专业活动保障整个福利制度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社会工作是社会福利体系中的服务传递者与发送体系及必要的中介。社会福利体系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社会制度,这一制度必须依赖于社会工作、社会保障等来加以支持和落实。在社会福利体系内,社会工作过程通过专业人员、服务机构等来解决相应的个人、家庭与社会层面的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提供资源和满足需要的过程,在确定问题和受者对象后,需要确定干预计划,筹措资源以满足受助对象的需要。社会工作在其推进中不断改善专业方法和服务管理模式,从而提高社会福利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果(王思斌,2004:63)。第三,社会工作的实施和运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社会福利的形成与提供过程。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基本理念,在社会工作者专业性功能发挥中,案主对象必然会在多方面得到改变和改善,包括能力的提高及自助的实现。随着案主对象问题的解决,随着案主对象能力提升,他们无疑获得了福利——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抑或在能力上。

3.社会福利体系之三:网络化、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除制度化的社会保障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外,社会福利体系还包括网络化与多元化的社会服务。

社会支持网络的核心主要表现在网络、支持以及构建三个方面,其功能的发挥也是建筑在这一基础之上。其一,从网络角度看,社会支持网络主要表现为网络的结构特质,即网络的空间范围、人员分布度、关系结构以及关系度等等方面。其二,从网络支持角度看,主要体现在网络成员间的互动关系与互动内容上。互动关系特指网络成员间的互动持续性与方向性:网络成员间的支持关系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是一维的还是多维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在互动内容上,主要反映社会支持网络的具体事项,如物质支持、精神与心理支持以及其他方式的支持等等。其三,社会支持网络的构建。作为与社会服务及社会工作密切相连的社会支持网络,其形成与发展不能建筑在自发编织的基础上,而必须通过社会工作者的努力,调动社区各方面的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积极推动社会支持网络体系的构建。

从自发形成的角度看,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就在一定意义上存在着社会支持网络。如中国古代的社会救助就是建筑在血缘关系下的家庭与家族的互助互济,以及地缘关系基础上的邻里、同乡的相互照顾、共同需要和志趣的相互照顾等方式上。地缘关系的情感——乡情,也形成和维系了人们之间的互动圈。所谓“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建立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的互动圈功能之发挥的写照。

但是,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互助互济已适应不了时代的要求,社会支持网络具有其时代的要求和特征:其一,网络性。相对于传统社会的家族、邻里间的救助,现代社会的救助网络的结构更为复杂,关联性更为紧密,必须有计划、有组织地去构建、发展,而不能仅仅依赖其自发性地生成。其二,社会性与社区性。不同于传统社会,由于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的社会化,所面临的问题也以社会化的形式出现,互相之间的帮助与援助跨越了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的范围,在社会互动的层面上展开。其三,综合性和多向性。所谓综合性就是社会支持网络中的支持涉及物质的、精神的、心理的等多方面的内容,并不是简单的亲戚或邻里间对日常生活困难的救急;所谓多向性,是指社区每一个成员在社会支持网络中并不是旁观者、被动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和实施者。社区成员能做到爱与被爱的统一,助人与被助的结合,充分体现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氛围。其四,网络的结构稳定性与目标长期性。在专业化社区工作的介入下,在社区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在政府及相关组织的支持、配合下,社会支持网络的结构就显得非常稳定。同时,社区成员调动社区资源而互帮互助也使得社会支持网络的目标具有长期性,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社区救助工作在社会支持网络中是不存在的。

社会服务的多元化包括服务主体、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服务形式的多元化。从主体看,社会服务的主要承担者是街道、社区及其相应的机构、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及邻里等;从客体看,社会服务主要是所有需要帮助和服务的社区群众;从内容上看,社会服务主要包括社区照顾、老年人服务、残疾人服务、儿童服务、贫困救助服务以及社区内各种便民、利民服务;从形式看,社会服务主要包括物质帮助、心理支持、关系支持等等。正是这种网络化和多元化的社会服务,为社区群众构建了十分重要的社会支持网络系统,提供并增进了社区的社会福利。

4.社会福利体系之四:政府公共福利

政府公共福利即政府提供和实施的福利,其实施主体就是国家和政府。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和政府都不能忽视和轻视在社会福利实施中的主导和主体作用。尽管“后福利国家”时期社会福利制度强调福利供给的多元化,但是政府的责任和作用仍然是主要的。从一定意义上看,“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和价值取向,而“政府福利”则是实现和体现这种国家形态和价值取向的具体操作和实施过程。

自20世纪40年代福利国家建立以来,福利提供就成为政府的主要责任之一。为此,西方国家普遍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建立和完善了社会福利制度的运行机制。其内容既包括现代公共财政体系,也包括议会对政府的监督以及政府对社会福利机构、慈善机构的监管,还有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分工合作,政府向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以及政府对这些组织的必要资助。西方国家政府和其他社会福利组织分工明确、界限清楚、运作效率高,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政府福利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

(1)社会保障。在绝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的主体是政府,政府担当着社会保障的财政资助与立法监督的重要职责。因此,政府福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为全体公民提供保障基本生活的社会保障。有学者认为,根据政府介入社会福利供给网络的程度,政府的福利供给体系可以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即政府包办型、政府主导型与政府不干预型,其划分的主要标准主要在于考察政府是否主动参与、是否承担直接的管理责任以及政府参与的程度(范斌,2006:196-197)。由于各国的具体国情不同,也由于政府福利的供给体系各有特点,还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也各不相同,因此,政府在福利供给体系中的作用也各不相同。但是不管如何,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主要责任主体是毋庸置疑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原则是“广覆盖、多层次、低水平”,这是由我国的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大,所以需要充分考虑农民的社会保障;同时,城市中的失业下岗人员以及老龄化社会带来的老年人保障问题,无论从地域、职业还是从内容上看,没有一个覆盖面很广的社会保障网络系统是不行的。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很大,因此社会保障的层次和层级也需要充分加以兼顾,不可能希望在一个标准下解决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在福利水平上有多大的突破,因此,社会保障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较低的水平。

(2)特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主要指以政府为主体而组织和实施的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残疾人福利及其机构运作。因为相对于其他群体的社会福利,弱势群体自给性或自助性程度不高,需要借助于他助性的社会福利提供才能满足需求,而政府的资助与组织就是最好的社会福利提供。政府为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儿童等弱势群体提供的社会救助与福利供给,是绝大多数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3)公共福利事业。公共福利事业是指以国家为主体的,以全体公民为对象的服务性和福利性的公益性事业,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等,这是一种福利接受对象普遍、福利内容广泛、福利形式多样、福利功能突出的“公共产品”供给。国家和政府承担全部的或绝大多数费用,实行免费或低费服务。与特殊性福利不同,公共福利不是局限在特定领域或范围以内,而是每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都能够接受到的福利;其根本目标不单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或解除社会成员的后顾之忧,而是在于促使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不仅是为了解决社会成员的物质生活问题,更为重要的是为了保证社会成员的教育、文化、健康、生活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以提高民众的综合生活质量。

公共福利事业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在非福利国家,即使其物质生活方面的福利供给水平不高,但是,在公共福利事业上,一定有相应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因为公共福利事业涉及社会成员的素质教育、健康卫生,涉及社会的良性发展。为此,公共福利事业应该是政府福利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在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对于公共福利的投入在整个社会福利投入中一直占有很高的比例,直接保障了社会成员能够得到良好的免费或低费教育、医疗以及休闲等,大幅度提升了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水平,使其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层面都得到很好的福利供给和福利保障。

改革开放之来,我国的公共福利不断得到较好和较快的发展,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和受教育程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为公民的身体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均寿命不断提高,接近和达到了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准;群众性的健身场所和设备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完善;综合环境的整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公共福利条件越来越好,人与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越来越好。但是,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造成的城乡发展差异客观上也导致了在公共福利事业的发展上农村相对落后,以及由于某些方面的改革滞后或不彻底,导致教育、医疗等方面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为此,我国公共福利事业还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加大改革的力度,加快发展的步伐。

注释:

①这些社会救助活动都被认为是社会工作的早期发展过程。

标签:;  ;  ;  ;  ;  ;  ;  ;  ;  ;  

论社会福利体系的构建_社会福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