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估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一把非常有用的“尺子”。和精算相比,它能更简洁、迅速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对负责学生的数感意义重大。
关键词:估算教学;估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 (2019)09-238-01
在对估算知识的教学中,虽然教材在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达成上都发生了很多实质性的变化,但学生普遍存在以下现象:对估算的兴趣不大,不是很明白估算到底有什么用处,喜欢用精算代替估算,缺乏估算的意识,往往一看到题目中有“大约”两字就开始估算了。在估算过程中,学生缺乏估算的方法,不知道如何合理应用估算策略,只是为了估算而估算。
那么,针对以上这些现状,如何进行估算教学才能取得实效,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呢?
1. 培养估算意识,体会估算价值,让学生喜欢上估算
学生的估算意识淡薄,主要原因是在长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较多地进行精确的口算、笔算练习,形成了学生精算的思维定势。有部分教师在估算教学的定位上出现偏差,将目标定位在只教会往大估,或是看到“大约”就估算,做一些机械的训练,这可能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式,使得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估算在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的价值。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估算意识。首先,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一是当问题比较复杂,运用所学的知识还不足以很快地得到问题的确切结果,就可以通过估算的方法,获得接近问题确切结果的一个近似答案。如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的大数目运算问题,在没有学习笔算以前,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计算出结果,这时就可以引导学生估算出问题的大概结果。二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有时不需要知道问题的确切结果,只要知道一个大概的范围即可,如旅游、超市购物等。其次,要给估算教学增加“营养”,让估算贴近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
2. 注重方法指导,实现方法多元化,让学生创造性的估算
估算虽然是一种估计,但不是凭空猜想,它不仅是一种数学思想,更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结果也不是唯一的,所以估算方法的运用有两个目的指向:一是计算要简便,很快就可以计算出大概结果;二是估算的结果要尽可能接近实际结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和体验,在比较中理解估算方法的深刻内涵。
2.1将计算与估算有机整合。
估算在计算教学中起很大的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验证计算结果。如在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时,由于第一次接触有余数的除法,仅用乘法口诀已经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了,所以学生试商很困难,而让学生利用估算的方法来试商就容易多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技巧。
当学生有了估算意识时,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形成估算技巧。估算的方法很多,有些数有时要用估整的方法,有时要用四舍五入法,有时又要用凑估法,这时就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2.3数形结合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
数形结合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主要表现在把抽象的数量关系转化为适当的几何图形,从而使问题简捷地得以解决。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教师在几何教学中,把学生的手、脑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3. 旨在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估算能力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也是估算的内在价值。单纯地用算式进行一种机械的估算训练,难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估算并不是离精确值越近就越好,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估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有时要把数同时估小比较合理。如:“有350位同学要外出旅游,有7辆车,每辆车56个座位,估一估,够不够坐?”把56看成50,这时7辆车一共可以坐350人,就算把数字估小,350人仍能坐,那么每辆车56座肯定够坐了。第二,把数同时估大比较合理。如:“妈妈带了100元钱,买衣服要48元,袜子12元,够吗?”把48看成50、12看成20,就算把这两个数都估大了,答案才70元,所以100元肯定是够了。第三,让估计值与精确值接近比较合理。如在超市购物付钱时,就需要把钱尽量估算得与精确值接近些,可采用把一个数估大、一个数估小等方法。教师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不仅能使学生学到灵活的估算技能,而且还能让学生感受到估算在具体情境中的意义与作用。估算教学只有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才能激发学生的估算欲望,才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得估算的方法和技巧,才能显现估算的内在价值。唯有这样,学生才有可能把所学的书本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自觉地加以运用。
学生估算意识和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潜移默化地渗透,需要教师每天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的课堂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估算表面“多姿多彩”的追求上,更不能回到从前“一锤定音”式的教学上,而要从不同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基础出发,一方面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经历算法从“单一”到“复杂”、从“复杂”到“归类”的过程,实现估算方法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境灵活地判断与选择,及时调整估算策略,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理。在这样一个生动、拓展的过程中,学生对算法的认识才能不断地得到发展,思维的抽象度和灵活度才能不断地得到提升,教学对于学生也就具有真实发展的价值,做到学以致用。只有将估算内化为一种自觉意识,才能产生许多有价值、创造性的估算方法,学生的估算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郭民东.小学生数感的发展与特征研究[D]北师范大学,2009年
[2]田小勤.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策略[J]黑龙江教育,2007年第10期
论文作者:张正元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0
标签: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能力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意识论文; 教师论文; 灵活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