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美玲 成都七中初中附属小学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古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同时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长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了“破诗题、知背景;熟读诗、析字词; 明诗意、背诗篇;入意境、悟诗情;重积累、拓外延”的古诗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关键词】古诗;教学模式;和谐
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9-065-02
古诗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支奇葩,蕴含着极其深刻的内涵。或借物言志,或借景抒情;内容丰富深刻,言词凝炼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同时,古诗也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由于受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能力的限制,加之古诗的写作年代与我们现实生活相距遥远,其表达方式与现代也有明显的差异,从而给古诗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那么怎样才能学好古诗,如何让孩子感受文字的温度?什么样的课堂教学基本模式才适合小学语文古诗的教学呢?笔者在长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构建了“破诗题、知背景;熟读诗、析字词; 明诗意、背诗篇;入意境、悟诗情;重积累、拓外延”的古诗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一、破诗题、知背景
古诗的内容短小精悍,题目的意思高度概括,往往统领全诗。因此,大多古诗教学都应从破题入手,即:引导学生找准题眼,弄清题目的意思。同时,采用多种方式的读,抓准题目中的关键词,理解其意思及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古诗的年代久远,与现实生活有距离,有其独特的写作背景。在教学时中可鼓励学生学会收集资料,查作者及写作背景的有关资料来理解题意,了解时代背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古诗。
二、熟读诗,析字词
古诗语言精辟,用字、用词讲究平仄、对仗,所以,对古诗的熟读是非常必要的,这也为后面的解意和悟情打下了基础。在教学中,可采用“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正音——师范读(听朗读录音)——生再练读——指名读,相互评价——比赛读”的步骤,使学生对古诗的朗读达到正确、流利的课标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另外,古诗中的很多语法与现代大相径庭。因此,对重点字词的准确解释及语句的理解可以说是学好古诗的前提。教学时可采用“查”——查工具书或注释来逐字逐句理解,弄清每句诗的意思;也可以采用“联”——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而有些词,古今意及用法截然不同,也需要教师重点讲解。
三、明诗意、背诗篇
“明诗意”应在理解了诗句中重点字词的基础上把握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切忌断章取义。充分了解诗句之间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关系,然后引导学生口述诗意,逐步把整首诗理顺。在理解了全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生评价读、师指导读、生表演读、生比赛读”等方式在反复地朗读中加深理解,进而在朗读中欣赏,在朗读中品味。这正如俗话所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这样的指导,自然而然的就熟读成诵了。
四、入意境、悟诗情
古诗不仅语言精辟,含义深刻,而且意境深远。为此,在对诗句表意的理解基础上,深入领会作者没有明说的意思,即诗之含义,蕴含的哲理,表达的情感。又因为古诗或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再造想象,抓住诗句中关键的词句和空白点,结合诗歌所表现的时代背景,通过“想一想、读一读、诵一诵、说一说、写一写、画一画、颂一颂、唱一唱”等恰当的方式,再现诗歌表现的意境或画面,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并与之融为一体,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重积累、拓外延
中国古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相同题材和主题的古诗往往有很多。在对教材指定古诗完成教学后,教师可适当布置学生收集作者的其他作品或相同题材的其他作品进行展示交流。在交流展示的过程中,让学生“读一读、背一背、诵一诵、仿一仿、画一画”等形式进行集中的情感升华,也更好地达到了积累古诗的目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对祖国优秀语言文字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理解和运用的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附本模式的古诗教学设计:
论文作者:冉美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古诗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诗意论文; 意境论文; 学生论文; 字词论文; 诗句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