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绿色发展理念逐渐的深入人心。在我国建筑工学中绿色建筑理念逐渐的出现。将这一理念完美的融合在建筑学中,对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并且从多方面对建筑学的理论知识进行丰富。新时代背景下的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针对建筑学的理论知识方面对建筑行业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可以保证建筑学更好的发展。绿色建筑工程中的建筑形式是需要结合传统的建筑知识,并且与绿色发展理念相统一,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我国建筑学的发展,为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绿色发展;建筑学;发展前景
引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不断的发展与壮大,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渐的深入到人们的心中。随着我国对节能环保与减排理念的提出,绿色建筑逐渐的得到社会的重视。建筑学在我国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绿色发展理念逐渐的在建筑行业中兴起。并得到国家与社会的广泛认可。本文主要针对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行业进行分析,对建筑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憧憬。为以后的建筑业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1绿色建筑的特征
1.1健康是绿色建筑的本质所在
为了保证人们生活环境的健康与安全,绿色建筑是最基础的保障。所以,需要提高对绿色建筑的设计与施工阶段技术的使用。要保证设计的过程中,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与施工材料,做到设计的优化与能源的节约,还要在施工过程中降低尘土与污染,最终保证人们居住环境的健康,为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设计的时候首先需要着重的考虑对人体污染最小的绿色建筑材料,同时还要注重消费者的实际使用要求,以及后期的建筑材料维护等。将节能技术更好的运用到建筑工程中,减少浪费。
1.2较高的经济效益
传统的建筑工程与绿色建筑工程相比前期的资金使用量可能会少。然而对于绿色理念下的建筑工程在实际完工之后投入使用的时间会明显的高于传统的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使用的时候,绿色建筑的后期维修费用也是比较少的。另外,绿色理念下的建筑工程其污染性要远远的小于传统的建筑工程,具有显示的经济效益。这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1.3全寿命周期
绿色建筑的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全寿命周期,在绿色建筑的设计中这种一体化非常重要。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阶段也需要体现出全寿命周期,由于施工准备阶段与垃圾的处理对于环境的影响非常大,所以需要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的前后都要将环保与能源的节约灌输到其中。这样才可以提高建筑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如何将我国建筑学与绿色发展理念充分融合
2.1加强各企业的绿色理念重视程度
在建筑初期,各企业对于建筑预算的估计是重要环节,但是企业对建筑预算的概念并不充分理解。固然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比传统的建筑成本要高得多,但是绿色建筑对后期维护所投入的资金较传统建筑有着明显的优势。不仅如此,虽然前期成本增高,但是随着我国绿色环保的强力实行,人们对自身生活环境的重视,绿色建筑逐渐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绿色建筑的销售价格和销售速度肯定比传统建筑要有效得多,更利于建筑商资金的回笼。为此,国家可以针对绿色发展理念设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让建筑商在进行建筑过程和建筑设计时充分按照规范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操作,防止因开发商重视度不足导致绿色发展理念未能充分应用到建筑中去,最终对人们居住造成了潜在危害,对我国环境保护也存在着一定的威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绿色发展理念下的建筑学发展历程
绿色发展理念在我国提出的时间并不长,它对建筑学的影响也是经过时间的积累形成的。它使建筑学在理论上逐渐的丰富与完善。绿色在大自然中比较常见,并且具有欣欣向荣、穿衣盎然的含义。社会对绿色的理解都有着统一的认识,随着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绿色发展理念逐渐的被人们重视,并且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绿色理念在我国生态学与环境科学的指导下,强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并将这些融入到建筑工程的领域中。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发展中绿色发展理念逐渐的成为重要的发展观念,它对自然的的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上世纪就有相关的专家提出根据建筑现场的气候特点进行建筑工程的建设,七中队建筑设计与环境气候的特点做出了重要的阐述,并对生物气候与地方的理论进行分析。这一理论的而提出对于建筑设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之后有相关的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将建筑工程的设计结合自然的环境特点,将建筑设计的生态基础中对于生态的设计等内容进行适当的阐述。建筑工程的设计需要与实际的结构相适应,并且将绿色发展理念结合到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值得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绿色发展理念的使用,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设计的完整性与多样性。从而实现对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是建筑学的内涵更加的丰富先进。这样对以后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3突出植物生态功能应用价值
在建筑学发展中设计建筑物的室外环境艺术时,应该紧密地结合建筑物周边的室外环境所具备的自然特性,并充分地利用室外环境中所已有的自然条件,从而最大化地减少建筑物的室外工程施工量,以避免在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对自然环境带来各方面的损害。比如,在建设建筑物的基地时,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应重视对植被、地形、土壤的保护工作,还应该保护周边环境的水体自然条件,以避免由于大量的建筑物施工作业所带来的微气候破坏以及生物链破坏等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因而,在建筑学设计发展过程中,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应该遵循生态文明设计基本原则,巧妙地利用建筑学周边的自然条件,在不破坏建筑物周边的植被、水土、自然景观等各种环境资源,满足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发展要求。
2.4调整当前绿色建筑设计体系
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实施之后,应对应各项工作进行综合实施、测评与调整,完善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具体的完善措施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需要制定一个完善的绿色建筑设计性能评价机制,确保所有的设备各项节能指标都可以全面分析,同时对建筑中大耗能的设备进行检查,研究分析,结合实际的情况可以选择更换节能设备进行替换,确保建筑设计的节能表现。②在设计的过程中将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应用到其中,结合绿色建筑软件计算,依据软件计算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的更改与完善,从而建立一套完善的绿色建筑设计系统。节约电力能源与水资源、建筑后期运行维护、以及人力资源的使用。
结语
结合上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在绿色建筑设计工作中需要对能源的节约与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重视,确保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有效的辅助改善我国的能源危机问题,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这是将来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方向,作为建筑学专业人才的供应站,需要提高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宣传与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寄予.绿色发展理念下建筑学发展及前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5):253~253.
[2]罗松.绿色建筑理念,建筑特征及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实际应用[J].江西建材.2016(19).
[3]吴敏.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35).
[4]何忠家.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8).
[5]李雪东.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6(7).
论文作者:杨志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建筑论文; 理念论文; 建筑学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我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