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人医院 口腔科 柳州 545005
【摘要】目的:观察前牙在根折时低牙本质肩领的情况下进行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根折的前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玻璃纤维桩修复,一组采用铸造金属桩修复,最后采用烤瓷冠修复。随访两年观察比较修复效果及成功率。结果:经过两年的观察,铸造金属桩组的成功率为94.7%,玻璃纤维桩组的成功率为92.8%。两者之间的修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铸造金属桩修复系统在根折时低牙本质肩领的情况下固位要好于玻璃纤维桩修复系统,但是玻璃纤维桩系统失败可再修复,而铸造金属桩系统失败却不可逆,这在临床在此种情况下选择何种修复方式很重要。
【关键词】前牙根折 低牙本质肩领 玻璃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中图分类号】R3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301-02
随着对身体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运动锻炼身体,而前牙的折断成为运动中意外事故经常发生。桩核系统是修复根折唯一的办法。传统的金属桩核和烤瓷牙修复可以取得较好修复效果,但是随着纤维桩和全瓷冠的出现,传统的修复效果在美观上就显得差强人意。本研究比较了在根折的情况下,玻璃纤维桩和铸造金属桩的临床修复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到2012年3月到我科就诊的患者72例,共80颗根折的上前牙。将折断线在龈下1-4mm,残根的长度比断端大于至少4mm,牙周情况良好者,无深覆颌深覆盖,咬颌关系基本正常者选入临床研究。患者年龄从20到60岁,平均年龄36岁。将患牙做牙冠延长术,并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观察2周后无叩痛,松动的临床症状,且X线片示根充到位,根尖无异常。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用传统的铸造金属桩修复(36例共38颗患牙),另一组用玻璃纤维桩修复(36例共42颗患牙)。铸造金属桩组中的36例患者,20例为男性,16例为女性,年龄在21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2.6)岁。玻璃纤维装组中的36例患者,19例为男性,17例为女性,年龄在20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5±2.6)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是有可比性。
1.2方法:去除薄弱的,无支持的牙体组织,平整根面。根据根管治疗时测量的残根长度,保证根尖不少于4mm的根尖封闭,确定工作长度。用慢速手机依次按型号选用根管预备钻去除牙胶及糊剂,预备根管。一组用硅橡胶取模,常规灌模。送义齿加工中心制作鈷铬金属桩,送回后在患者口中试戴,用permacem粘固。另一组选择直径合适的RTD MATCHPOST玻璃纤维桩,以能插到工作长度,但不动为准,酒精棉球消毒备用。磷酸酸蚀剂酸蚀根管15s,冲洗干净,干燥根管,用小棉棒沾i-bond涂布根管,光固化灯照射15s,将luxa-core注入根管内,并插入玻璃纤维桩,光照40s,继续用luxa-core构建树脂核,逐层光照40s。
两组患牙均按全冠修复要求常规备牙,排龈,取模,比色,送义齿加工中心制作全冠,送回后在患者口中试戴,调磨,粘固。嘱患者按时复诊,连续观察两年。
1.3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患者无不适等主观症状,可行使日常的咀嚼功能,检查无叩痛,冠无松动及脱落,桩无折断及脱落,X线显示根尖无阴影。失败:成功项内有一项不符合着。
1.4 统计
采用SPSS 19.0软件统计分析进行检验,数据整理后进行X2 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经过两年的连续观察,在第一组中,金属金属桩有2例出现了根折,36例成功,成功率为94.74%。而在另一组中,玻璃纤维桩有3例出现了脱落,39例成功,成功率为92.86%,两组成功率进行统计学检验,X2=0.1203(P≥0.0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桩核冠技术使得经过完善根管治疗的残根得到了保留和很好的利好,帮助根折的患者获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1]。铸造金属桩的金属硬度大,不会折断,而且金属桩是根据根管形态制作的,密合度好,固位力强。但仍然存在着缺点,由于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远大于牙体组织的弹性模量,应力直接传导到金属桩和牙本质的界面,常因应力集中而导致牙根纵折[3],不可再修复,只能拔除。本研究中第一组的两例失败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造成了修复的失败。而且金属桩用于前牙修复还存在着美观性能不足等问题。
伴随着人类生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同时也提升了龋病的发生率,老年人在生理和病理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出现了牙龈萎缩以及牙根暴露等临床症状,使得老年人牙逐渐的丧失,对老年人的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年人的牙根龋病产生,不仅仅带给身体健康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影响着美观,老年人有着严重的心理压力,逐渐降低了生活质量,对于如何做好老年人牙根折的修复治疗始终是医学高度重视的一个焦点。有研究者认为应用金属桩的弹性模量可以有效保护牙体组织,避免牙体出现弯曲,在根部牙体的修复过程,就要产生一定的应力,确定纤维桩的弹性模量,在低碳行模量纤维桩的修复过程,结合患牙部分,确定牙颈部的外表面程度,保证有着均匀的部位应力,同时将牙根折部的弹性模量逐渐增大,进而将抗折性能逐步提高,在低弹性模量纤维的修复过程,仅仅在牙颈部的外表部分,并保证有着均匀的应力分布过程,同时也做好牙周组织的传递工作,将抗折性能逐步的提高。在桩弹性模量的确定下,尽可能的降低牙体内部的应力峰值,对颈部的折裂进行修复和调整,基于不可修复的根折环节,需要做好弹性模量的调整工作。关于铸造金属桩核的一种处理过程,并结合碳纤维桩的根本修复过程,对上颌中切牙进行修复和处理,并做好复合树脂桩的修复过程,增强牙体的疲劳强度。抗折实验的研究分析中,玻璃纤维桩不仅仅保护了患牙组织,同时也有着避免根折的优势,在铸造金属桩的修复过程,并做好牙齿的有效性修复处理,尽可能的避免不同程度的折裂,并去除纤维的一些折痕部分,避免牙根处于纵折的过程,提升修复的可能性,基于金属桩的铸造和应用,全面合理的保存纤维桩的折裂过程,做好牙根的有效性保存工作。在模型应力方法的应用基础上,结合桩核材料的一种机械性能,通过产生一定的应力,增强金属桩的一种抗疲劳能力,这种种类金属桩的形成以及纤维桩的形成过程,增强纤维桩的一种抗疲劳能力,结合循环负载实验应用基础,进而提升玻璃纤维树脂的功能性以及有效性。
随着新型纤维桩系统的出现,前牙桩核修复在美观性能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被临床广泛应用。纤维桩不仅颜色和牙体组织相近,生物相容性好,无金属腐蚀性,不影响磁共振成像,而且不会引起牙根纵折。因为有研究表明纤维桩的弹性模量低于牙本质的弹性模量,而且用纤维桩修复后牙齿的应力是集中在牙颈部[4],当应力过大,就会造成纤维桩的牙颈部折断,或者是树脂核碎裂,造成纤维桩脱落,这两种情况都是可再修复的。本研究中第二组的3例失败都是纤维桩脱落,都进行了重新修复。纤维桩的修复过程,需要进一步的确定主桩的具体直径范围,在辅桩的确定基础上,同时也确定根管壁的间隙,将树脂水门汀用量逐渐的减少,尽可能的降低树脂水门汀的厚度,进而将纤维桩和根管的适合性不断增强,将核树脂以及水门汀的用量逐渐的减少,树脂水门汀聚合收缩逐渐的降低,纤维桩脱落风险逐渐降低[5]。纤维桩的修复过程,结合主桩和辅桩的形式,进而将牙根折裂风险逐渐的降低。在相同直径的单支纤维桩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将牙齿的抗折性逐步的提升,并结合一种网状框架结构,并将树脂核的固位逐步的增强[6]。研究中纤维主桩辅桩的联合性应用,结合光固化型复合树脂的多种形式,确定光照的强度以及距离,并做好重塑部分深度,进而提升光固化灯光效果,提升树脂的具体固化程度。一般来说牙根往往有着较为均匀的分布过程,患牙缺损的治疗中,主要是结合箍结构的多种模式,并保证冠修复体固位的一种完整性应用,进而做好核的一种应变移位处理,保证冠修复体的一种封闭性,尽可能的避免冠修复出现折裂以及继发龋的症状,在纤维桩的修复环节,主要是结合漏斗状的修复过程,对牙体组织进行保留,并将修复的成功率逐步的提高[7]。基于纤维桩的一种内壁残留物的清理,就要避免出现黏结的现象,结合双固化桩以及全酸蚀的一种纤维桩过程,将最大黏结强度逐步的提高,在根管粘结剂的一种涂布应用过程,就要尽可能的优化临床操作,并结合专用根管毛刷,做好及时的修剪处理[8]。在固化后的厚度确定过程,就要保证有着合理的纤维桩主体辅助应用过程,对前牙漏斗状的根管及时的修复,将粘结树脂的体积逐渐的减少,进而将树脂固化收缩的一种微裂缝逐步的减少,并将黏结的成功率不断提高[9]。这种修复过程,使得整个桩核系统的强度逐步的增强,有着较为简单的操作,同时修复成功率也是相对较高的,在实际的修复过程,并确定漏斗状的一种根管患牙修复过程,并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10]。
本次研究中残根均为根折所来,全冠修复时无法提供足够的牙本质肩领,holmes应用三维有限元法分析了桩受力后的应力变化[4],发现最大张应力和最大压应力均位于牙根颈1/3的牙本质内,这些应力可以通过牙本质肩领来抵抗,保证了牙根在桩核系统下所受的为压应了,而非拉应力。如果没有牙本质肩领,合力只能由桩来抵抗,桩受到拉应力,易造成桩或牙根的折裂,就如本研究,由于无足够的牙本质肩领,当金属桩受拉应力时,由于弹性模量大,不会出现形变,所以只能是弹性模量小的牙根折断,而当纤维桩受拉应力时,由于弹性模量小,会出现弯曲,所以纤维桩折断,而且长时间的反复作用,也可能导致粘接剂的边缘密封性发生破坏,纤维桩的周围出现微渗漏,从而导致纤维桩的脱落[5]。由此可见在牙本质肩领不足,合力由桩来承受的情况下,弹性模量大的金属桩是一个相对较好的选择[6],但是要注意减少合力。且桩冠修复脱落还与咬合关系,饮食习惯等有关。最后玻璃纤维桩修复失败可以再修复,而铸造金属桩修复根折引起的失败是不可逆的。本研究观察的时间尚短,病例数尚少,对于前牙缺损时如何选择桩核冠系统仅作为参考,还要根据患者自身的饮食习惯,经济情况,美观要求等做出合适的选择。
[参考文献]
[1]赵铱民 陈吉华 《口腔修复学》第六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97-98。
[2]吴友农 胡申琳 离体上颌前磨牙两个阶段抗折力及抗折模式的比较[J]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09,19(10):571-574。
[3]Ferrari M,Vichi A ,Garcia-Godoy F.Clinical evaluation of fiberreinforcedepoxy resin posts and cast post and cores[J].Am J Dent,2000,13,13:15B-18B.
[4]Holmes DC,Diaz AA,Leary JM.Influence of cast metal post and cores.Prosthet Dent,1993, 70:11-16
[5]Soares CJ,Valdivia AD,da Silva GR,et al.Longitudinal clinical evaluation of post systems:a literature review[J].BrazDent J,2012,(2):135-140
[6]刘锁刚,刘莉,江继强 两种桩核系统修复低牙本质肩领残根的效果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286-288
[7]韩其庆,宋永海,王志刚等.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11,04(6):354-356.
[8]黄方连,何晓松.正畸牵引后纤维桩与全瓷冠联合修复前牙根折20例效果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2011,18(5):35.
[9]单春艳.玻璃纤维根管桩内固定治疗前牙根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2):787-788.
[10]齐鲁,王星,马俊玥等.热牙胶充填行不同桩核系统修复后牙根的抗折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38):6167-6172.
论文作者:覃燕玲,刘泉,秦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牙根论文; 纤维论文; 弹性模量论文; 应力论文; 金属论文; 玻璃纤维论文; 过程论文;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