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龙场田园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田园诗论文,王阳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清初纪昀在《四库全书王文成全书总目提要》中对王阳明的诗文有这样的评价:
“守仁勋业气节,卓然见诸施行,而为文博大昌达,诗亦秀逸有致,不独事功可称,其文章自足传世也。”
王阳明而立之年的诗文在京华就很有名声,同当时的第一流文人并驾齐驱,“京中旧游俱以才名相驰骋”。[①]他的那些“旧游”就是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明代首倡诗文改革而影响深远的一派新秀,后世响亮地称之为“前七子”的就是其中的七个代表人物。只是阳明先生另有追求,不满足作一个文人,[②]才不在其列的。
果然,王阳明在学术、军事、教育上都有了了不起的建树,而诗文也是“博大昌达”、“秀逸有致”不同凡响的。
王阳明在游历、交友、贬谪、军务、教学中无不有诗伴其一生。诗言志,他的诗都是自己内心细致的披露,相比之下,他的文更多的是外在的宏旨,而诗更多的是内在的隐曲。我们从他的诗作中既可以了解其一时一事的忧乐,又可以寻绎出其一生思想深处曲折历程的总体轨迹来。所以读他的诗对深入了解王阳明其人的内心世界是再直接没有的了。
至于王阳明的田园诗,那是他贬谪到龙场后所独有的。在此之前他从未涉笔过,在此之后也再没有写这方面的内容。他的这一段特殊的经历,置身荒僻的乡间,与山村田园休戚相关,这样的客观环境就孕育了这些诗作。它对我们了解王阳明在龙场的生活和心境是一组非常难得的资料。
王阳明贬至龙场,身份是龙场驿的驿丞(驿站长),还算一个芝麻大的小官。可是这个驿站徒有虚名,他初到那里竟然连一个投身之处都没有,还是苗民临时给他搭了一个低矮的草庵才得暂栖。[③]那草庵的简陋是可想见的,因为不多天得知近处有一个名叫东洞的山洞,宽敞干燥,便移居其中。王阳明早就与洞很有缘份,他曾在家乡山阴的阳明洞读书,因号阳明子,现在又住进这个山洞,于是索性也把它叫做“阳明小洞天”了,[④]后人也简称之为“阳明洞”。
住的问题暂时解决了,吃的问题又来了。他到了不久便几次断粮,逼着他不得不从长计议,设法作部分的自给。那就是趁着晚春赶快开荒自种。这段时间他留有三首自己向荒山谋食的诗作。
一首是:《谪居绝粮请学于农将田南山永言寄怀》,诗曰:
谪民屡在陈,从者有愠见,
山荒聊可田,钱镈还易办。
夷俗多火耕,信习亦颇便。
及兹春未深,数亩犹足佃。
岂徒实口腹?且以理荒宴。
遗穗及鸟雀,贫寡发余羡。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多次的绝粮,跟他来贵州的仆人也已经耐不住了,再有这样的情况经常出现,如何熬得过去,唯一的办法只有自己赶快开荒备困了。好在荒地有的是,简易的农具还容易自备,因为当地多是刀耕火种,仿照也还方便,时间还是春天,开垦数亩是办得到的。诗人同时想到这样的劳作也不仅仅是为了口腹,同时还可以充实自己的生活,再想到到了收获的时候,自己有了自补的粮食,落在田地里的颗粒还可以惠及鸟雀,就更令人喜悦了。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准备好垦荒的头一天在阳明洞口濡笔写就的,明天早晨就要出动了,龙场的春天还每每是非常寒冷的啊!
从这首诗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诗人当时的苦况,但他处困不惊,冷静地与艰难作斗争。当时的一个出身知识分子的朝廷官员,勇于这样屈身自救且又那样泰然而乐观,是非常难得的。
由于自己亲自投身垦殖,对于一个从未参加过农业劳动的他来说,处处都充满新鲜感,平时往往被忽略的事理,一下子都集中而鲜明起来。他不久所写的《观稼》诗就表现了从中得到的喜悦:
下田既宜稌,高田亦宜稷。
种蔬须土疏,种蓣须土湿。
寒多不实秀,暑多有螟螣。
去草不厌烦,耘禾不厌密。
物理既可玩,化机还默识。
即是参赞功,毋为轻稼穑!
因为处处新鲜,以致很多疏于农事的人都了解的道理,在他也像新发现似的。诗中所写的实在都是些很粗浅的常识,在他以往也未尝不懂,只是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感受更加亲切,更加集中,从而更加觉得可贵。值得注意的是,诗中着重强调的还不在这些知识本身,而在这每一项知识中所包含的“理”。王阳明此时还基本上是朱熹的信徒,习惯于在“格物致知”上下功夫,即物明理。这种积习养成他事事思索的爱好,玩味着那一件件农作中的事理,使他得以进一步在内心深处默识自然造化的规则,给自己认识广泛的哲理提供了不少帮助,这是多么可喜的事。所以他认为就从这个意义上说,也是不应该轻视稼穑的。
这样,不应该轻视稼穑就有它物质和认识的两重意义了,而且后者对他来说感到更为可贵,所以要特别笔之于诗了。因而它既是田园诗,也是哲理诗,还是排忧的感怀诗。
这段时间他还写有一首《采蕨》,再不是前两首那处困不惊的镇静和细玩物理的欣喜,他那蓄积已久的远谪穷荒的哀伤便一泄无余了。因为事出“采蕨”,所以我们仍把它作为田园诗来看待。诗曰:
采蕨西山下,扳援陟崔嵬。
游子望乡国,泪下心如摧。
浮云塞长空,颓阳不可回。
南归断舟楫,北望多风埃。
已矣供子职,勿更贻亲哀!
这里的采蕨不是闲话中的消遣而是困厄中的自补。诗人原是在西山下采蕨的,忽而牵动乡思,攀登到山顶,遥望远方的家乡。可是除了浮云充塞攒聚的万峰之颠以外还能看到什么呢,因而他忍不住热泪如涌了。日子一天一天这样凄苦地过去,帝京和家园都归不得,连辞官回去侍奉老父尽一份做儿子的责任都做不到,真让人徒唤奈何!那么怎么办呢,他只有尽一切努力在这里挣扎着活下去,以免再给亲人带来更大的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王阳明初到龙场时的心情:一面是难耐的伤感,一面是隐忍苟活。他虽然也有不少喜悦的时候,但那都是在隐忍中的自宽。而那伤感又往往冲破自宽的防线,有如江水决堤。最后还得自己收拾缺口,再把它堵起来。他只能这样一天一天熬他的日子。他以后在学术上在勋业上都成了了不起的人物,但那都是此时所无法料及的,不然他的伤感或许也会要少一些。
《随园诗话》讲到两个大人物没成名时对未来不敢奢望的小故事:一个是韩世忠,他当小兵的时候一天看相的说他日后要封王,韩世忠以为是奚落自己便一拳向对方打去;一个是鄂尔泰,他不惑之年有诗“看来四十犹如此,便到百年已可知”,没想到日后能够参与军机。王阳明贬谪龙场时对未来的茫然从这一类感伤诗中也足见一斑,伟人在未成伟人的时候同凡夫俗子大多是无异的。
贵州气候潮湿,那个“阳明小洞天”虽好,还是不宜久居。接着苗民就在洞旁的低冈上给他盖座“小庐”,才真正安居下来。同时又在近处开辟一个小园,名叫“西园”,景况大有改观。我们从他的诗作中可以推算出来他在洞里栖身不过一个多月,时间当在二月的后半月和三月的上半月之间。
京城一个有大学问的人来到这边远地区,很快引起周围上百里的读书人的注意,他们(自然是有相当素养的人)都赶来求学。王阳明在学生们的建议下就把这里命名叫“龙冈书院”。当年秋天他在写给学生们的诗中,有“不记西园日,桃花夹川路?”的话,[⑤]可见三月间已经开始讲学活动了。这房子盖了将近一月,王阳明进贵州的路上还有“莺花夹道惊春老”的诗句,6时间最早也是二月初,这样他在草庵和洞中居住一共不会有两个月。大概他初到那里因老百姓太穷实在没有多余的房子安顿,仓卒之间临时给他搭了一个高“不及肩”的草庵,因为过于简陋不久就移居洞中。这“阳明洞”今天是大名鼎鼎的了,他在龙冈两年,其实搬进新居后那里只是他房侧的休憩场所。
新居落成时他写有下面两首诗以记其事:
龙冈新构
诸夷以穴居颇阴湿,请构小庐。欣然趋事,不月而成。诸生闻之,亦皆来集。请名“龙冈书院”,其轩曰“何陋”。
(其一)
谪居聊假息,荒秽亦须治。
凿薙林条,小构自成趣。
开窗入远峰,架扉出深树。
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
畦蔬稍溉锄,花药颇杂莳。
宴适岂专予,来者得同憩。
轮奂非致美,毋令易倾敝。
有了新居诗人自然是无比欣喜的,何况还有庐有轩颇自成趣,坐落在小山冈上从中仰望远处山峰、深树映入门窗,俯视近处村寨、竹木丛翠交错,真是美不胜收了。临侧还辟有小园,趁着晚春赶种了菜蔬和花药,更是难得。面对这样幽雅安适的环境,诗人同此前相比实在是大出望外了,于是他想我自己怎敢独专,一切来人都可以在这里共同休憩。它当然不算美轮美奂,因为修建的目的只在让其不易倾敝而已。
“来者得同憩”,他即将要在这里开始讲学了。
(其二)
营茅乘田隙,洽旬始苟完。
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
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
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
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
莫撷林间萝,蒙笼覆云轩。
素缺农圃学,因兹得深论。
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
在农田环绕的小冈上营造这座茅屋,旬月之间终于完成了,它的美观超出了诗人原来的想象。稍远的小园已是锦上添花,房侧松枝拂着茅檐,竹根在疏松的土壤里正好伸延。房周的丛棘也特意保留用作藩篱,林中的藤萝也特意保留增添情趣。这一切都洋溢着好一派质朴而盎然的诗意!
诗人在美滋滋的喜悦中,又想到今后的农事和由它去领悟自己所关心的学理:自己一向缺乏农作知识,有这一处小园就可以深加体察,这是不应该把它当作鄙事去小看的,那里面处处都包含着自己要研讨的“道”啊!
这两首情致优美的田园诗既抒发了作者生活环境得以改善的喜悦,还进而透露了他更深一层的思想追求,他是不以仅仅安居为满足的。
两首诗都提到小庐近处的一块园地,那就是我们前面所说到的西园。他还有一首专门写这个小园的诗篇,记述从中得到的快乐!
西园
方园不盈亩,蔬卉并成列。
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蹄。
芜草稍焚薙,清雨夜来歇。
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
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
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
起来步闲谣,晚酌檐下设。
尽醉即草铺,忘与邻翁别。
那是一个不到一亩的园子,种菜蔬又种药草。王阳明一向体弱多病,[⑦]在那缺医少药的环境下自备药草是十分必要的。小园临近溪流,引水灌溉也还方便,园子周围加了篱笆,园内清除了杂草,还有适量的雨水,菜蔬和药草都长得很好。诗中写的看来已是夏天,他劳作之余每每拿本旧书在浓阴下随意翻阅,疲倦了就枕着竹丛下的石头睡上一觉,醒来已是月上松梢。然后起来哼着曲谣,小仆人在屋檐摆下酒饭,这才慢慢用餐。他务农毕竟是外行,看来劳作的时候还常有临近的老农过来指点,所以吃饭时往往请来共饮。有时他喝醉了进屋往草铺上一歪睡去,也记不得同人家道别,当然也足见他们关系的亲密无间了。
自然这里写的并不是一时一事的情况。
我们从王阳明第二年秋天在这里写的《瘗旅文》得知他来贵州带有“二童子”两个小仆人。那时有一个从京城贬到贵州的小吏由儿子和仆人陪同经过龙冈,那小吏死在路边,先生命二童子去掩埋死者,开始他们不愿去,先生说:“嘻,吾与尔犹彼也!”意思是说我和你们同他们是一样的呀,如果也像这样死去要不要别人来掩埋呢!二童子听了哭起来,就赶快去了。这足以证明那二童子当是从中土带来的小仆人。他到龙场又收有一个当地的年轻人,下面我们还要讲到。
王阳明劳作完毕在休息的时候,自然是他们在安排饭食了。
从这首诗来看,西园的环境、作物和他力所能及的劳动都给他带来了极大的喜悦。
这年秋天,他又写有《采薪二首》:
(其一)
朝采山上荆,暮采谷中栗。
深谷多凄风,霜露沾衣湿。
采薪勿辞辛,昨来断薪拾。
晚归阴壑底,抱瓮还自汲。
薪水良独劳,不愧吾食力!
王阳明在龙场住定以后,境况是比初来时好多了。他办起了书院,学生们来学习,常带有酒食,[⑧]有时生活还是很不错的。但不少生活必需品他还得自备,比如烧柴就是其一。这里写的就是他打柴的情况,柴烧完了,他只得同仆人一道顶秋风冒寒露到山谷中去打。从早忙碌到晚,回来还得提水。当然这是够劳苦的,不过他想到能以自食其力也就够欣慰的了,所以在劳苦之余还特意把这感受笔之于诗。
(其二)
倚担青崖际,历斧崖下石。
持斧起环顾,长松百余尺。
徘徊不忍挥,俯略涧边棘。
同行笑吾绥,尔斧安用历?
快意岂不能?物材各有适。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
这两首诗当写于同时,可是性质却不相同,前一首是写的一天的劳动,这一首是写的劳动中的一桩玩笑,前一首是就事论事直抒胸怀,这一首则是借题发挥曲折地表现应该爱惜人才。
事情是由作者在山里磨了斧子后去砍荆棘引起的,同去的几个僮仆取笑说他为什么不砍大松树呢?他的回答是“物材各有适”,各有各的用途,所以不应该去砍大松树当柴烧。
按说大松也未尝不可以砍来当柴烧,可是要砍大树得有砍大树的准备,不是忽然想砍就可以砍得了的,他们显然事先并没有这个准备。所以僮仆这话自然是一时的一个玩笑,作者对此是理解的,他的回答虽然是正理但也还只是随口的一个亲昵地笑答。然而笑答以后他的内心却又深有所触了:由大材而想到人才。因而回来后特意写下了这首深含寓意的诗作,行文是作了一定的艺术加工的。
“可以相天子,众稚讵足识!”当是作诗的感叹,不是现场中的话。作者把大松树拟人化了,比拟成堪当大任的人才,所以说“他可以辅佐天子,你们这些小孩子哪里懂得呢!”如果是现场的话,正经八百地绕几个弯子对孩子们这样说那不是太迂腐了吗?所以只能是作诗时的自叹。
实际上作者被那玩笑触动而写下的这首诗,表现的既是对堪当大任的人才的怜惜,更是他的自怜。诗人是敏感的,一句玩笑竟触动了他如此深沉的感叹。
怜惜大树,怜惜王佐之才,怜惜自我,这才是作者此诗的深意所在。
由此我们还可以推测王阳明写这两首诗都是从这一点引发的,为要写这一首采薪诗而乘兴连带兼写了前一首表现一整天的采薪,用以全面抒发自己的情怀。不然,他采薪又何止这么一次,前一首并没有特定的情景为什么以前不见有这方面的诗作呢?
秋天过完了,冬天过完了,到了第二年的元宵节。王阳明在这一天一下子写了五首诗,这里结合本文选看其中的三首:
元夕二首
(其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第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正月十五闹元宵,这一天在诗人的家乡当是多么热闹,可是龙冈却是一派冷清。他整天只有书本作伴,所喜的是这样倒清静,没有家乡的那么多烦杂的应酬。眼前报春的梅花已经开放,天虽然转晴了,节日前降的雪还未消融,晚上一轮明月照着空旷的院落白茫茫一片,这是多么孤寂的荒村的元宵之夜啊!
在这孤寂中,诗人想到家乡的今夜灯事该是多么热烈,弟弟们提着花灯聚集一堂该是多么欢乐。但是他们在欢闹中一定会想到贬谪天外的孤单的自己!意同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他虽在竭力地自宽,但在那孤寂的清夜还是禁不住乡愁的袭来。
不过诗人是不甘寂漠的,他需要自振,这天晚上他仍然张挂了纸灯,同仆人欢乐一阵,作为佳节的应景:
家僮作纸灯
寥落荒村灯事赊,蛮奴试巧剪春纱。
花枝绰约含轻雾,月色玲珑映绮霞。
取办不徒酬令节,赏心兼是惜年华。
何如京国王侯第,一盏中人产十家!
一个贫穷的荒村,就是在这样重要的节日也没有几家能够破费张挂花灯。这个“蛮奴”应该是他在当地收的仆人,他手头很巧,能够扎剪纸灯笼。看来龙场不是没有元宵张灯的习惯,那灯事的稀疏实在是因为人们太穷了。这盏花灯张挂起来以后,一边是腊梅花在轻雾中开放,一边是月色映着灯笼彩光流溢,真是够美的了。扎灯笼王阳明不会,他的内地跟来的小仆人也不会,一听说那“蛮奴”会,便郑重地让他扎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为了不辜负这个佳节,更主要的是要用它来表示对年华的珍惜,提醒自己不能让岁月白白度过。
不过这盏灯是够简单的了,想京城中那些王侯的府第在灯节的时候是如何的奢华,一盏灯花费的钱财抵得上十家中等人家的家产!龙场何来中产人家,阳明先生由于对贫苦边民的同情转而痛斥那些极尽穷奢的王侯,因为那更是多么惊人的差异啊!
贵阳龙场一带地暖少雪,这年大概气温偏低,春节前后都有雪。[⑨]元夕前又下了一场,是日天已渐开,到晚上竟是明月当空了,王阳明乘着诗兴又以雪为题写了两首,我们这里选看其中的一首:
元夕雪用苏韵二首
(其一)
寒威入夜益廉纤,酒瓮炉床亦戒严。
久客渐怜衣有结,蛮居长叹食无盐。
饥豺正尔群当路,冻雀从渠自宿檐。
阴极阳回知不远,兰芽行见发春尖。
苏东坡在密州登北台赏雪,事后写了两首七律,一首用的是“麻”韵,一首用的是“盐”韵。盐韵是窄韵,可选用的字有限,用它做律诗是很考功夫的。苏诗这一首押的是“纤、严、盐、檐、尖”五个字,王阳明也步他的韵写了两首,都用同样的字押韵,用“盐”韵这个窄韵的这一首而且还押这五个字来写他身边的雪夜,所受的限制比苏诗更多一重,这是有意乘兴斗巧。
诗中写道:积雪的寒冷到夜晚更是丝丝浸人,本来天冷喝点酒是可以增加点体温的,可是在这个元宵之夜竟然连酒也没有了,叫人犹觉难耐。长期客居他乡衣裳都打了补丁,不禁使他顾影自怜,居住在这“蛮夷”之地还使他长叹的是每每连盐都没有吃的。苏诗是因头夜下雪,第四句写早上起来一看“不知庭院已堆盐”,古人把雪比作盐的很多。苏诗说雪像盐,而王阳明说他在这里经常没盐吃,它纵像盐又将奈何。这既是巧和苏诗,又是自己生活中实际的苦况。下面一联也是写实:贵州旧时多豺,在那雪天白昼都常有三三两两游荡到村头路边觅食;小麻雀也无处找吃的了,全瑟缩在房檐下不再出来。
这是多么萧索的雪天啊!饥豺和寒雀是这样,而作者自己的景况也比它们好不了多少。
然而在这困顿中他虽有不少感叹,还是经常提醒自己对前途抱乐观的态度;当寒冷已极的时候就可以知道温暖的春天已经不远了,山野的兰草不久就要发出了新芽,眼前的这种艰难应该不会太长了。
第二天早晨天已大晴,他意犹未尽,又写了两首诗,还是用的苏韵。我们要说的恰巧也是用“盐”韵的一首:
晓雾用前韵书怀二首
(其二)
涧草岩花欲斗纤,溪风林雪故争严。
连歧尽说还宜麦,煮海何曾见作盐。
路断暂怜无过客,病余兼喜曝晴檐。
谪居亦自多清绝,门外群峰玉笋尖。
雪后放晴给蜗处草庐多日的诗人带来极大的喜悦。
虽然林雪未消,溪风犹寒,但是在灿烂的阳光下人们感到涧草正在返青、岩花即将开放,春归已是指日可待了。
雪兆丰年,人们都说这场雪对地里的麦子太好了,诗人也种有一些,夏收时可以聊补,自然是很高兴的。但是看着远近那待融的积雪,像海水煮后一样白茫茫的,只是并未成盐,吃盐的困难仍然是无法解决的。雪后新晴道路依旧泥泞不通,没有远客到驿站来,少了多少杂事。[⑩]诗人一向体弱,在龙场经常生病,这一段时间倒还安康,他走出房门在屋檐下晒着太阳心情更是轻快。人的心情好了,什么都朝好处去想,于是感到谪居龙冈这里周围的环境还是非常难得的,每天对着门外远处可爱的群山,在那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寻得了多少的乐趣,减轻了多少的苦楚。
他在到龙场的第二年的初春,写有两首格调非常清新,心情非常轻快的田园诗,但是常言道“他乡虽好,不是久留之地”,诗中又都反映了他盼望归乡退隐的思想。先看《春行》一首:
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
白鸥乱浴清溪上,黄鸟双飞绿树间。
物色变迁随转眼,人生岂得长朱颜!
好将吾道从吾党,归把渔竿东海弯。
“冬尽”句是写他头年冬末因事到贵阳后返龙场的情景。王阳明在龙场讲学,头年的下半年已引起贵阳官方的注意,当时的贵州提学副使毛科又是他的同乡,便请他到贵阳讲学。王阳明也正想到贵阳看病,婉辞之后还是去了。(11)冬末这一次返回正值雪天,龙场在贵阳的北面,但从贵阳到龙场是出西门走三桥向西然后曲折北转的,所以诗中说是“西归”。
这第二年的初春他又去贵阳,“复来”句和第二联所写的景象都是去贵阳路上所见。贵州那时虽然地僻民贫,但它的不少地方的田园风光却是非常优美的,加上诗人的艺术提炼更是差似江南了。
只是诗的下半笔触转换了:冬去春来,风光喜人,但是一年一年时光这样地去去来来,人寿几何,岂能永葆青春!于是繁感的诗人又因而泛起了乡愁,急切地企盼退隐,以便回到家乡与他旧时的友人和学生共同研讨他们的学问,在东海之滨打发他的余生。
王阳明在贵州两年这种思想一直没有断过,后来他虽然确实在建立不世的勋业之后急流通退回到家乡在那里讲过一段学,但是最后还是未能终老东海之滨。
这个春天他返回龙场之后,还写有一首《村南》,诗中所写的春光和农事更是令人神往,但最终仍然是念念不忘还乡归隐。诗曰:
花事纷纷春欲酣,枝藜随步过村南。
田翁开野教新犊,溪女分流浴种蚕。
稚犬吠人依密槿,闲凫照影立晴潭。
偶逢江客传乡信,归卧枫堂梦石龛。
在花开遍野的仲春,诗人扶杖漫步村南。他当时才三十多岁,扶杖是古代文人的习气,不一定与他的身体有关。
那村南此时的生机正如同花事一样迷人,充满情趣:田翁在忙田翁的,溪女在忙溪女的,农事的忙碌透露出春天将给一年带来美好的希望。那小狗对着行人吠叫的地方,鸭子悠闲地站立的处所,既是那么美丽,又烘云托月似地活现出它们的情态来。那是多么醉人的一幅山村春色图啊!
同前一首诗一样,尾联又转了话题。有人到驿站来了,辗转稍来了家乡的消息,于是心情又不平静起来,他回到草堂茫然睡下反侧不宁地思念他的故里了。这里讲“梦”,实在是迷朦地遥想,他又何尝能轻易入梦呢!
这里的“石龛”,当是指山阴的阳明洞,他的号就是从那里得来的,他早年曾在洞中读书,因而自号“阳明子”。他在龙场把自己曾经暂住的东洞也名为“阳明小洞天”,那原因除了因洞及洞外,也包含着对原来那段读书生活的怀念。这首诗中最后写到对那里的遥想,同前一首诗一样都反映了他从未断过的有一天能够归隐的期望。
大概是由于他此后不断往返贵阳龙场之间,讲学和要研讨的问题占满了他的思想空间了吧,至此便不再见他的田园诗了。至于思乡诗那是与他在贵州的时间相始终的。
我们在王阳明来贵州前和离贵州后都未见有田园诗,这类诗题是他在特定环境下的产物,从中既反映了他在龙场的生活、心态和境界,也反映了当地的风情和苗民对他的关照。同时,这些诗作在艺术上的“秀逸有致”又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为一个旷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和军事家王阳明的令人注目的造诣。这些都是他的田园诗所独具的重要意义,它能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了解王阳明其人。
注释:
① 《年谱》一。
② 王阳明:《赠陈宗鲁》有句:“学文乃余事,聊云子所偏”,他对自己对学生都是这样要求的。
③ 见《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诗。
④ 见《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三首》。
⑤ 见《诸生》诗。
⑥ 见《兴隆卫书壁》诗。
⑦ 王阳明自幼体弱,龙场诗中写到他病的地方很多。后来他在军务中一直被肺病和腹泄困扰,在龙场大概也是这方面的毛病。
⑧ 如《诸生夜坐》诗中写学生到来有“投辔雁鹜进,携各有羞”之句。“羞”同“馐”。
⑨ 他的《春行》诗中有“冬尽西归满山雪,春初复来花满山”之句可证,全诗见下文。
⑩ 身为龙场驿驿丞的王阳明两年间在那里写有几十首诗,但正面写驿站的一首都没有。除一首写“老桧”的诗明显的提到驿站外,其它的略涉及的只有一两处而已。读其龙场诗使我们几乎忘记他这一职务的存在。
(11) 见《答毛拙庵见招书院》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