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杨香

德宏州人民医院120急救中心 云南德宏 6784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725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7例患者采用传统转运,观察组368例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措施转运,观察2组患者意外发生率、存活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存活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可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抢救存活率,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危重症;预见性护理;院前急救;转运

对患者实施院前急救时,预见性护理能够显示出超前护理理念的价值,可依据急危重症患者的病变特点,预测有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潜在风险,且能够及时进行科学护理判定,使得抢救效果明显提高[1]。本文选取725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2月725例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主要疾病有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发作、呼吸衰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脑血管意外、猝死、异位妊娠大出血、电极伤溺水、各种中毒、椎体骨折等,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57例中有男208例,女149例;年龄31-75岁,平均年龄为(54.87±6.83)岁。观察组368例中有男226例,女142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为(55.35±5.52)岁。两组基础资料无显著统计学对比差异(P>0.05),可临床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按照患者症状予以对应处理,按照医嘱工作。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预见性护理,主要内容为:①基础准备工作:救护车处于随时应急备用状态,且按照规定配备急救物品、材料、药品、器械等,且确保其能够正常运用到医疗救治工作中。出诊人员、驾驶员确保转运安全,工作人员应具备院前急救资格,护士应明确预见性护理的重要性,且接受相关培训工作。调度接到呼救电话后应确定急救患者的详细地址、电话号码、病人病情、性别、年龄,对其进行快速评估,认真填写《出诊记录单》,并立即通知医生、护士、司机进行急救出诊,应于3min内出诊。②救护车驶向现场途中必须与患者家属陪客朋友、目击者保持电话联系,了解病情,且予以及时有效的预见性指导处理。比如,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清除口腔异物。外伤出血者如何加压止血,中毒患者在意识清醒的状态下指导家人如何进行口服洗胃,清洗皮肤、换去毒物污染的衣物,避免再吸收。溺水病人如何排水,电极伤患者必要时指导家人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颈部、胸腰部损伤者,指导现场非医护救护者如何安全救援,避免二次损伤等。到达现场后,及时评估患者病情,且予以及时有效的处理,需转运患者应统一予以安全型留置针,通过八项指标病情评估,综合分析患者情况院,使得最紧急情况得到预见性护理,实现安全转运目的。家属应签署《院前转运协议同意书》后才可转运,预防医疗纠纷。③转运过程的预见性护理:实施转运过程中,医生与护理人员应陪伴在患者左右,预防碰撞。严密监测同时,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意识状态,将患者头偏往一侧,及时清理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畅通。对所使用各管道予以相应护理,防止其扭曲、挤压、脱落等,仪器设备应保持正常运行状态。建立静脉通道,有效补液,预防刺伤、脱落、出血等。患者平卧,头部对应车头,预防急刹车,注意车速的平稳性。如病情改变应立即予以相应抢救。④转运交接护理:在交接时,护理人员应明确讲解患者病情、用药、护理方案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2组存活率、意外情况及患者满意度。满意度采用自拟满意度调查表,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2]。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20.0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存活率及意外情况比较

观察组368例患者中发生意外者34例,发生率为9.24%,对照组357例患者中发生意外者57例,发生率为15.97%,两组意外发生率对比差异显著(x2=12.947,P<0.05)。观察组存活者339例,存活率为92.12%,对照组存活者252例,存活率为70.59%,两组存活率对比无显著差异(x2=15.972,P<0.05)。

2.2两组存活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存活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中也被称为是超前护理,在此过程好,护理人员对患者准备护理前、开展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能够预测到患者由可能发生的问题,可以明确护理工作的重点,且进行及时防治,能够最大程度的缓解患者痛苦,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能够由原来的被动救治转变为主动抢救。预见性护理能够确保现场急救工作的及时性与准确性,有效预防疾病的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患者生命能够得到及时抢救,而且可明显降低后遗症发生率,有效改善预后,使得患者能够重新生存,并能够正常进行劳动。

经本文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意外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在预见性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具备更为扎实的理论基础,且急救操作能力较为娴熟,能够及时对患者病情予以判定,具有较为敏锐的洞察力,由此可使得患者得到更加适宜的临床治疗及护理。因危重症患者往往具有较为危急的病情,而且往往会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对其及时有效的抢救具有重要意义。患者转运时,需加强转运的监护及护理工作,有效预防患者病情快速发展[3]。

总之院前危重症患者的转运中,实施预见性护理可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抢救存活率,确保患者的安全性,且能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李崇娜.预见性护理在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西部医学,2014,9(3):327-328.

[2]朱琴.预见性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J].交通医学,2013,27(5):716-717.

[3]阳文彬,邓丽娟.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病人转运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8):217-218.

论文作者:杨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上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1

标签:;  ;  ;  ;  ;  ;  ;  ;  

预见性护理在院前急救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杨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