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163000
【摘 要】随着当前时代教育的发展,高校在教育事业上也取得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与此同时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的工作也因此加大,基于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管理者应该积极寻找能够提升高校管理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群体理论是当前高校教育比较推崇的一种教育方式,将其引入高校教育管理中,有利于提升高校管理质量,本文就此进行探究,分析如何将其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以供参考。
【关键词】群体理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前言
大学阶段使学生成长中比较重要的阶段,学生不仅仅学习到专业知识,同时也会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以上都与教育管理存在很大的关联性,因此做好学生管理工作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时这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高校实际分析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1.概述群体理论
所谓群体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根据社会心理学,针对群体问题提出的一半理论观点。群体指的是根据一定特征从社会整体区分出来具有共同特性的人群共同体。从本质上来讲,人的生存是不能脱离群体而独立存在,但进行群体划分也是需要有一定的标准的,对学生而言,若按照先后顺序对群体进行划分就会使得部分学生不适应而导致管理方面的问题出现。基于以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应该在群体划分以及群体发挥的作用方面进行探究。
2.群体划分
2.1班委
关于班委群体,主要是通过学生组织成立的对班级进行管理的群体,这部分的群体作为班级中学生与辅导员沟通的桥梁,重点担任学生与辅导员两者之间的联系以及信息沟通方面的作用。从整体上来讲,班级群体的好坏如何,直接影响整个班级本身的风气。基于此,高校辅导员在进行班委群体选择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学生对班委这一职位担任是否自愿,是否为班级的发展牺牲自己的部分自由时间,能否在实际班级工作中发挥自身应有的班委作用等等,基于群体理论,从中选择辅导员和教师都满意的合适人选,最终明确整个班级中的班委群体,以此来避免出现班委工作态度不一、内部矛盾等情况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寝室
就大学本身性质而言,与中学存在很大不同之处,例如学生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地点不固定,另外高校在教学中遇到的学生不同,同时学生每节课中教师也不是固定的,以上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正常交流,反观寝室群体对高校学生成长方面有相应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高校寝室中的人际关系矛盾越来越多,因此对于寝室群体,高校也应该对此给予一定的重视力度,在进行寝室划分之前,高校可让学生做一份关于寝室划分的问卷调查,例如男生吸烟方面,询问能否接受在寝室内部吸烟这一问题,将其中吸烟和不吸烟的学生进行有效划分;再例如关于打游戏方面,将打游戏与不打游戏的学生进行有效区分。除以上之外,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也可根据学生爱好方面、生活价值观方面进行划分,通过这种形式的划分能够引导学生深入交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感,对问题的解决能力。
2.3特殊群体
在高校中还有这样一部分学生,这些学生特征相同,但大多数情况下不会聚集起来,例如逃课、玩网游等,这部分的学生喜欢独处,不会聚集起来进行群体的交流生活,这也在一定程度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埋下定时炸弹,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突发事件,因此关于这部分学生,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也要重视起来。
3.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3.1积极发挥班委群体的作用
其一,在进行班委群体选择时,选择有一项当班委的学生,最后有班级中学生通过民主的方式决定班委成员组成;其二,辅导员教师将自己的权利下放给班委干部,以此来培养班委群体对班级中各项事件处理的能力,而不是由班委直接传达辅导员教师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班委本身的工作性质是将辅导员与班级学生联系起来,因此也就比辅导员教师更了解班级学生实际情况,另外学生之间因年龄阶段相同,不存在代沟问题,也就理解班委的工作;其三,班委要做好辅导员教师传达的工作以及自己本分工作内容,严格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根据科学结果显示,班委人数在八人左右最为合适,这样就不会因工作而出现推诿、职责不明确等问题发生。
3.2培养优秀寝室群体
在高校学生寝室中,有部分成员学习优秀,不逃课,但也存在一部分成员学习成绩差的情况,虽然成员之间关系良好,但因成员的学习方面、理想抱负方面存在不同之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这两部分学生行为存在很大的不同。但从整体上来讲,作为寝室中的个体成员时希望自身能够被侵蚀群体接受的,基于此高校管理者应该对此做好引导性管理工作,例如通过优秀寝室评比,这样做可以促使寝室成员朝向同一目标共同奋斗。关于评比内容主要有寝室所有成员集体出勤率、寝室卫生检查情况以及期末成绩等多方面。在这个寝室群体中,优秀的成员必然会让比较差的成员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而成绩差的也不想因自身的原因为寝室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通过积极性的引导方式有利于发挥整个寝室群体的先进作用[1]。
3.3重视特殊群体的管理工作
其一,加强对高校特殊群体的思政教育工作,通过传统的说教方式进行教育不可行的情况下,可以结合学生个人性格特征方面、兴趣等方面进行着手,例如对于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游戏来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能对网络游戏表现出不喜欢、反对等意见,否则会因此引起学生的不满;其二,教师要对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态度,特别是在进行学生矛盾处理的情况下,要根据发生矛盾事件的实际情况,站在真理与正义的方向对学生进行教育工作;其三,高校管理者要善于处理特殊群体的教育工作,同时要对这部分的群体给予一定的关注力度,根据群体中学生的个人特征以及兴趣爱好,使其融入到具有积极性教育意义的群体中,促使特殊群体的学生受到优质群体带来的积极性感染,将原本的不良习惯改正[2]。
总结:
综上所述,从整体上来看,将群体理论应用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有积极性应用意义,能够协助教育管理工作者解决实际问题,提升教育成效,具有很好的现实性教育意义,非常值得高校管理者结合实际合理引入,更好的加强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于德勇,卢佳. 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视界(28):162+167.
[2]靳烨. 群体理论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纳税,2017(15):129-129.
论文作者:张竹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3
标签:群体论文; 班委论文; 学生论文; 高校论文; 寝室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班级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