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高医保公共服务质量的思考
蔺王萍 西山煤电股份公司
摘要: 医保公共服务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环节,提升服务质量是保障大众生活的重要举措。本文先对医保公共服务内涵及其发展目标进行分析,随后对提高服务质量面临的公平性、保障性和可及性等方面的挑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难题总结改善策略,以期为推进医保服务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医保;公共服务质量;挑战;对策
引言
近几年,医保公共服务发展较快,但发展过程伴随的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仍需要受到关注。医疗资源没有得到平衡配置使得参保人需要异地就诊,导致公民获取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受到影响[1]。下面便对全面提高医保公共服务质量可能的挑战及其对策进行分析。
一、医保公共服务基本概述
1.内涵分析
医保公共服务的内涵涉及两个层面,首先该服务指的是医保办理机构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为用人单位或者是参保人提供的经办服务。详细来说,也就是为上述群体办理就医、费用结算等一系列业务。其次,医保公共服务还指政府在医疗保险层面给予公民的基本服务。“十三五”规划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纳入基本社会保险当中,将其看作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关键内容。规划提出推动公共服务向着均等化发展需要重点考虑制度政策与经办服务两个方面[2]。
2.发展目标
规划指出医保公共服务需要以完善服务体系、健全机制、“病有所医”实现新突破等为主要目标[3]。切实提升医保服务的均等化水平,依靠相关制度来规范服务。其主要发展目标如下:以国家法律、设备政策等为导向,将实际参保人数与法定参保人数的比例提升到95%以上。
二、全面提高医保公共服务质量面临的挑战
1.欠缺公平性
现阶段,医保公共服务若想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必须对服务的公平性加以关注。当前医保服务推进公平性发展面临如下挑战:首先,基本医疗保险机制并未做到全员覆盖,仍有个别群体还处于公费医疗阶段。其次,虽然居民医保、职工医保两类基本医保机制已经成型,但由于管理体制等的限制,基本医保当前并未实现“六统一”的目标,仍旧存在“一制多档”的问题,群体间在医疗保障水平上存在较大差异[4]。第三,基于各方合理分担理念的筹资政策与机制并未完全建立,居民个人筹资比例不高,并未同个人或者是家庭收入相挂钩,并且筹资过程中再分配等功能也较弱。
2.保障性不够
当前医保服务还面临保障性不足的问题,相应表现如下:首先,患者普遍认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现阶段,从报销比例来看,职工医保对应的报销比例为80%,而居民比例则是70%,上述比例与筹资能力、水平基本相符。但患者认为和感受的负担主要是存在过度医疗以及药价虚高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其次,对于重特大病患群体来说,“病有所医”的目标仍未实现。虽然政府积极推行居民大病保险等措施,但是由于医保机制尚不健全、管理机制处于分割状态等问题,影响了“病有所医”目标的实现。
3.可及性不足
与此同时,一〇四团西城西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也不甘落后,此时正围坐在一起,认真讨论分析如何做好台账工作,办公室堆满了党建、工会、宣传等台账资料,他们人手一个笔记本认真记录着。据了解,杨霖峰原先是团城建中队的一名队员,恰逢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凭借自身高学历、中共党员的身份和多年的基层工作经验,在团场“两委”选举中当选为西城西社区党支部书记,到达新的岗位后,杨霖峰明显感觉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更大了。
可及性不足是影响医保公共服务的关键因素,其表现在如下方面:首先,基层医疗资源相对薄弱,没有结合基层情况形成分级诊疗的机制。由于国内医疗资源配置不够均衡,出现人才欠缺乏、全科医生短缺等问题,使得部分社区缺乏实现基本医疗服务的环境。其次,本地就医的服务能力较差。虽然近些年针对“异地就医”问题采取了直接结算等措施,医疗服务可及性得到改善,但这项措施无法从根本层面解决可及性不足的问题。相较于异地费用结算的消耗而言,患者异地治病的痛苦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一人得病累倒全家的状况。
三、全面改善医保公共服务的有效策略
1.通过推进机制政策建设提升服务的公平性
强化服务的保障性并非说盲目地提升报销比例,更不是说推行免费医疗。医保公共服务需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进行调节。首先,相关部门需要通过建立机制、补足短板等措施改善“病有所医”可能的风险,尤其是需要关注重特大疾病。措施制定需要秉持“扩外延、提内涵”的原则,有效调节保障范围和支付方式,应将创新药或者新材料等纳入相应的保障范围当中。此外,还应以群众医保感受为基础构建起对医疗结构的考核体系。如果医疗用药存在资金量大或者是群众意见多等情况,则需要由省级单位统一组织谈判并明确相应支付标准。
2.改善医保治理,强化服务的保障性
首先,相关部门需要积极结合服务公平性问题推进“六统一”机制的建设,尽可能地结束“一制多档”的情况,让农民、市民在医疗服务层面保持同一水平。其次,还应推动筹资政策向着公平化发展,政府不仅要增加投入来对筹资结构进行优化,还应结合医保实际适当提升个人承担的份额,增强门诊统筹。第三,还应适当调高统筹层次,推进基金调剂的发展。最后,还应基于新职能和新机构理念进行改革,明确医保制度存在的覆盖盲区并予以改善,合理地合并大病保险与基本医保,结合补充保险等各种层次架构对顶层设计加以优化,构建起权责清晰、管理无缝隙的制度体系[5]。
完美“人设”,是对现实的逃避和对人性的肤浅认知。作家毛姆说:“好的艺术在于理解人性。”人性有共通的一面,但其复杂之处又可以说包罗万象,每个人心路历程不同,性格选择各异,平常所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创作的魅力与乐趣所在,不只是刻画人物鲜明的性格,更在于穿透人物的精神灵魂,触及人性的幽微之处,将其复杂性深刻揭示出来。而反观当下的许多影视作品,为了迎合那些“脑残粉”的需要,将主角设定得完美无缺,近乎神人,岂不知单一完美的“人设”抹平了现实的广度与思考的深度,恰与真正的艺术创作背道而驰。
3.全面深化医疗改革,提升服务的可及性
良好的医疗服务是提升医保服务质量的前提,因此推进医疗改革极为关键。首先,相关单位应鼓励社会办医的行为,可以通过引导医疗机构良性、有序竞争的方式合理降低成本。其次,还应重点关注全科医生队伍的建设,应适当扩充全科医生的签约范围。其次,对于部分医疗资源较为欠缺的地区,政府需要增大医疗投入,推进人才培养建设,通过多重努力来缩减区域差异。第三,对于患者存在重特大疾病的问题,医疗结构需要通过远程治疗、构建医联体等方式确保当地患者得到治疗,缓解患者需要异地就医带来的痛苦与经济负担,提升服务的可及性。
(1)冷凝器结垢,造成冷冻机制冷量降低冷冻水温度升高,从而空冷塔出口空气温度升高,增大分子筛系统及主换热器工作负荷。
四、结语
总之,全面推进医保公共服务的建设必须明确当前医保服务在公平性、可及性、保障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相关单位需要结合医保发展实际,根据公平性等方面的挑战制定配套的改善策略,有效完善医保服务机制。此外,相关单位还应关注机制创新,以公民需求为导向及时调节医保服务,为强化服务质量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方红,冯贞.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的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基于义乌市的实践[J].中国医疗保险,2019(2):28-31.
[2]海韵.从主要矛盾转变视角推进制度完善——“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保沙龙观点综述[J].中国医疗保险,2018(8):26-30.
中图分类号: F840.684;C913.7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9)024-0114-01
标签:医保论文; 公共服务质量论文; 挑战论文; 对策论文; 西山煤电股份公司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