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esearch on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论文文献综述)
吴星宇[1](2021)在《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川滇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是人类遭遇的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和危害性位于其他自然灾害之首。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在地震灾害下的暴露程度正在急剧增加,人类社会面临的地震风险正逐步增大。因此,及时、有效地评估城市变化导致的地震灾害风险变化,对于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防震减灾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震灾害风险主要由地震灾害的危险性(hazard)、承灾体的暴露性(exposure)和易损性(vulnerability)三个因素相互综合作用决定。当前地震灾害风险研究主要关注致灾因子及承灾体的易损性等方面,对于承灾体暴露性的研究并不充分。然而,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扩张,城镇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急剧增加,导致了承灾体暴露性的快速增长。因此,承灾体暴露性定量评估是一个十分重要且有待进一步探索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川滇地区为例通过GlobeLand30地表覆盖数据,获取川滇地区在2000-2020年间十年尺度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并引入景观生态指数分析方法,从城市斑块面积与数量两项指标的变化情况开展川滇地区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分析,进而定量化评估研究区承灾体的暴露性变化。同时,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社会易损性指数方法,分析了四川省2000-2020年间十年尺度的社会易损性变化,分析了其与地震风险变化的相关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利用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方法分析川滇地区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模式,定量化评估川滇地区城市承灾体暴露性变化情况。(2)基于城市承灾体暴露性变化分析川滇地区2000-2020年间每十年尺度的地震风险变化情况,并对可能导致城市空间分布变化和地震风险变化的地貌特征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地震风险变化率与城市离散型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山地相较于其它地形对地震风险变化指数的影响更大,相同地形条件的区县,地震风险变化指数主要受城市空间分布变化影响。(3)基于社会易损性指数方法对四川省开展了易损性综合分析,利用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构建了四川省各县2000-2020年间的社会易损性指标,并分析了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特征与社会易损性变化及地震风险变化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地震风险变化率与社会易损性变化呈正相关关系。同时城市的聚集型发展对于社会易损性与地震风险变化的影响较大。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在大范围地震风险变化分析研究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郑茂[2](2021)在《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地震灾害的发生具有瞬时性、破坏性,地震灾害不仅会造成直接损害,同时易引发次生灾害。四川省地处于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交接处,且东经104度以西地区包含龙门山等多条地震带,所以致使四川省成为全国地震多发省份之一,同时从中暴露出四川省在监测预警、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等多个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使得四川省在首次面对大型地震灾害时的防灾减灾能力稍显被动,因此,文章以四川省面对地震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为切入点,探究四川省自汶川地震后至今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针对未来面对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并据此提出相关提升能力的策略。论文共包含3个部分,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其次,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文章结合现状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构建了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针对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合理性分析,运用专家咨询法和SPSS软件对指标进行了因子的信度检验,最终确定出较为合理的指标体系,经过数据处理运用熵权-TOPSIS法,依据计算结果对现状进行评价。最后,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利用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和不同方案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从评价角度来看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中发展最迅速的为监测预警能力,最缓慢的为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2)敏感性分析中最为敏感的状态变量为监测预警能力,符合评价现状,其中最敏感的影响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3)根据敏感性因素设置的五大方案,经仿真预测分析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本文研究的主要价值在于对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研究。首先构建了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四川省地震灾害数据进行评价分析,从研究结论可知防灾减灾综合性能整体呈稳定上升趋势;其次通过软件构建模型并设定研究方案,从研究结论可知经济投入型方案是未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的最佳选择方案。研究结果为推动四川省防灾减灾能力发展,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支撑。
孙玲林[3](2021)在《川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 ——以桃坪寨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村落是我国几千年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有的传统村落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传统村落是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结合体,承载着历史文化信息,体现了先人们的无穷智慧。川西北地区内有多条地震带,是地震灾害频繁的区域之一,由于川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传统村落在建设中没有考虑到防震减灾要求,更缺少疏散救援通道、应急避难场所等,如果发生地震灾害,遭受损失难以想象。在地震发生时,损失最严重的都是防灾能力不强的传统村落。因此,提高传统村落在地震灾害发生时的防御能力,是传统村落当前的首要任务。鉴于以上背景,如何在发展中科学、有效地提高川西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地震灾害适应能力,已成为当下迫切的研究方向。本文以川西北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以降低传统村落在地震灾害中的易损性、提高传统村落的地震灾害适应性为目标,通过实地调研、文献综述、实例阐述等研究方法,对川西北传统村落进行研究。并通过案例村落桃坪寨分析地震灾害适应性特征,再在此基础上提出川西北传统村落地震灾害适应性策略。本文的研究先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六种价值因子及价值因子物质承载体,及地震灾害的致灾因子,并构建物质承载体与地震灾害致灾因子的关联性研究框架;然后具体分析川西北传统村落类型及川西北空间形态的物质承载体,并分析和一般村落的物质承载体有何差异,并构建川西北传统村落物质承载体与致灾因子关联性框架,找出本文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对象为建筑空间、道路空间、避难场所和生命线工程;再从以上四个研究对象出发,以团状类型的桃坪寨为案例分析村落地震灾害适应能力强的特点,并指出现状问题与建议;最后以桃坪寨地震适应性结论为基础,参考相关文献,结合相关规范,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川西北团状型传统村落的地震灾害适应性策略。
李治兵[4](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20年,我国已完成了全国农村脱贫攻坚的历史性任务,实现全面小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由全面小康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战略,也将进入全面推进的阶段。因此,乡村振兴已成为下一步农村从基层党建到经济产业发展,再到文化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治理等多项工作的时代背景和总体方略,对民族地区下一步旅游业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统领指导意义。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生态保育、文化传承等方面地位突出,但也面临着自然灾害频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多重困境。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产业发展问题,而是涉及经济、文化、生态、基层治理等多个方面的复合问题。在羌族地区发展村寨旅游业,对于在资源与环境硬约束背景下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在经济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和政府有关乡村振兴的决议、规划、政策为指导,运用民族学、经济学、旅游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多学科交叉等研究方法,按照“背景研究—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咨询交流—重点突破”的思路,采用“理论研究—样本分析—案例田野”的程序,对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分析,系统梳理相关文献,聚焦民族村寨旅游业研究的核心命题,明确研究的内容、思路,以此作为数据来源、案例选择及调研过程的依据;梳理相关指导思想及理论,对乡村振兴与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选取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特性以及乡村振兴实施情况,全面勾画出其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历程与现状。综合运用既有研究成果、政府政策及田野调查资料,从产业、生态、文化、基层治理、收入五个方面构建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以老人村、桃坪村、坪头村等三个典型案例村寨,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的方式,剖析其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及存在的问题。系统总结村寨旅游发展在产业融合、村民增收、生态建设、文化传承与保护、基层党建等方面的成效,生成具有民族地区发展特色的村寨旅游发展经验。以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暴露的问题为逻辑起点,辨析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管理机制、基础设施建设等现实挑战,洞悉其在人力、土地、资金、管理、基层组织、自然灾害等方面的制约因素,把产权制度、土地改革、村民组织化、基层治理等纳入村寨旅游发展分析框架,探索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民族村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科学路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以及所有民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的重大时代背景和统领方略。在此背景下,发展村寨旅游应当并也能契合乡村振兴战略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和村治方面的要求。第二,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在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阶段,尽管连续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村寨旅游业的恢复、发展、升级仍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对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区域宏观贡献与案例村寨的微观贡献的研究表明,村寨旅游是推进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可行路径之一。第三,在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村寨旅游发展应树立新的资源利用与产业获益理念。第四,产业融合是促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良性发展以及乡村产业振兴的主要路径。第五,构建劳动、经营、资本的多元化参与格局,其中落实与活用中央有关土地确权与“三权分置”重要政策,探索多样化土地流转,确保村民资本化参与旅游业及收益权利是一项重要新课题,也是巩固全面小康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振兴的政策保证。第六,加强村级基层党建,探索村寨旅游业新型集体经济形式并保证村民的主体地位,同时加快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社会主义村民自治,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和发展旅游产业是构建良好村寨旅游秩序的重要途径。
郑国鑫[5](2021)在《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脆弱性及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全世界地震灾害频发,我国是遭受地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电力系统作为生命线系统且具有地震易损性较高的特点,一旦在地震灾害中受损,将造成极大的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而配电网的抵御能力相对输电网来说更为脆弱,地震灾害对配电网的影响极大,会导致大范围停电。高弹性的配电网可以灵活改变自身的拓扑结构以及运行方式,能够有效应对地震等小概率-高损失的极端灾害,并且能在灾后快速恢复供电,减轻地震灾害对配电网的影响。本文针对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脆弱性和弹性分析做了以下工作:(1)以地震灾害下的配电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地震灾害场景进行建模,考虑到地震易发区配网分布广、线路脆弱性难以统一计算的特点,提出一种将配电网区域网格化的方法;其次结合地震动衰减方程,计算出各个网格内的地震动大小,再根据威布尔分布下配网线路的可靠性模型以及地震灾害下配网线路的脆弱性模型,建立配网线路的综合故障率模型。(2)首先从图论的角度构建了配电网的风险评估指标,综合考虑了配电网的运行方式及拓扑结构,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网络中心性可描述配电网的拓扑关系和潮流分布情况,进行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风险评估,分析了配电网线路故障时给网络连通性带来的影响程度,以辨识出配电网的关键线路集合;其次针对地震是小概率极端事件,灾害数据难以获取的特点,通过信息熵来反映系统的不确定程度,同时将熵值概率最大的场景作为典型故障场景,选取出对应的易损线路集合。(3)针对线路加固和分布式电源最优配置的弹性提升措施进行建模,将其转化为两阶段整数线性规划问题,第一阶段以总投资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第二阶段目标是根据系统功能曲线在灾害中的变化建立配电网的弹性评估指标并使其最大化;最后以IEEE33节点测试系统为例,进行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弹性分析,比对配电网采取提升措施前后的弹性指标,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
于天洋[6](2021)在《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欧亚地震带之间,地震区域广、地震强度大,发震频率高,大地震对包括城市供水系统在内的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行将造成严重影响,急需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但是,目前缺乏有效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来识别风险程度并控制风险。所以,研究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为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图编制提供技术支撑的重要性和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的迫切性日益凸显。为了解决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中的难点和瓶颈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基础数据和震害资料为基础,将研究对象分为具有宏观数据的区域供水系统和具有精细化数据的城市供水系统,按不确定性和确定性建模思路,围绕供水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模型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多源化基础资料数据库和震害资料数据库,分析了BP神经网络场地分类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利用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和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绘制了每个城市的地震危险性曲线。(2)针对区域供水管网管材的占比差异性,分析了管网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基于管网、设防烈度、场地类别、人口、GDP等多源化的宏观数据,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模型和评估体系。基于突变级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分别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的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因子、自身抗震能力因子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建立了区域综合抗震能力模型和指数等级划分标准,利用ArcGIS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基础抗震能力和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的合理性,突破了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差异难以评估的技术瓶颈。(3)分析了基于熵值法进行区域供水管网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指出了原有风险熵模型存在的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评估模型和综合风险熵指数等级划分标准,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风险熵指数,利用ArcGIS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指数分类图。以汶川8.0级地震为例,与四川和陕西典型城市的实际地震震害进行对比,验证了风险熵评估模型的合理性。解决了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不确定性问题,为地震灾害风险图编制提供了技术支撑。(4)研究了各类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基于震害资料给出了不同供水系统设施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提出了基于损失率期望指数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了我国720个城市供水管网的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建立了分级评估标准,并与风险熵指数和评估标准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供水管网地震损失率期望和地震灾害风险熵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性,评估单元的风险级别基本一致,利用ArcGIS分别计算并绘制了中国大陆供水系统和供水管网不同时间尺度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分类图。根据地震危险性曲线,提出了不同时间尺度的地震损失超越概率模型,以德阳市为例计算了汶川地震时地震灾害损失,通过与实际地震损失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5)针对供水管网精细化数据和水力分析需要,提出了改进的全局收敛算法对供水管网进行低压水力模拟,解决了牛顿迭代在管网渗漏分析中收敛性差的问题,使管网节点水压计算结果更为准确可靠。提出了基于水力分析的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及评估分级标准,以意大利Apulian供水管网为例,编制Monte Carlo流分析程序,对给定不同烈度的供水管网进行仿真模拟,给出了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并通过供水管网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验证了评估模型和分级标准的合理性。(6)针对城市供水系统精细化数据和各子系统组成特点,进行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路径分析,提出了供水系统风险传播模型,以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为例,对该市供水系统进行总体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并将本文提出的各种风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风险熵模型、损失率期望模型、损失超越概率模型适合区域和城市风险评估,精细化的城市管网数据支持水力分析模型、风险传播模型和经济损失预测模型,适合城市风险评估,且评估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满足政府部门对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的多元化需求。
王建平,李臻[7](2020)在《破解“农村不设防”的公共品依赖瓶颈——以“农业农村优先”思维的视角》文中认为"农村不设防"与农村安全是农村发展的一种新矛盾。农房不安全建设、农业生产、农业环境和农业产业的"物防""技防"和"人防"等方面不设防,构成农村安全"三重制约"。农村安全由政府提供的公共品依赖,让农村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和法治都处于薄弱状态。破解"农村不设防"公共品依赖瓶颈,要以"农业农村优先"思维营造安全农村,将"农业农村优先"思维转化成农民优先意识,并同时由政府、农民和社会资本共同设防。用"农业农村优先"思维破解"农村不设防"屏障,需要灾害终结报告制度作为核心保证。
成蕾,李碧雄[8](2020)在《基于指标法的建筑物理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是科学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预测的基础,房屋建筑作为面大量广的承灾体,众多学者对建筑物理脆弱性指标模型进行了研究。基于单灾种和多灾种2个维度,针对指标模型构建的各环节,全面梳理了几种典型单灾种物理脆弱性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构建情况,发现指标选取理论依据不明确,模型构建主观性较强,不能准确表征建筑特点与抗灾能力间的内在联系。系统总结了多灾种指标体系和耦合物理脆弱性指标模型研究现状,发现多灾种之间及其对承灾体影响的复杂耦合效应在现有指标模型中未得到充分体现。研究结果表明,明晰指标依据、优化模型构建是提升单灾种物理脆弱性评估准确性的关键;改进脆弱性耦合模型、拓展综合脆弱性评估方法是健全多灾种脆弱性评估研究的核心。
李倩[9](2020)在《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文中认为追本溯源,韧性(Resilience)是物理学领域材料科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首次将韧性概念与自然灾害联系起来。21世纪初期,韧性城市这一概念首次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被提出,随后,对国家韧性、社区韧性、工程系统韧性等方面的研究逐渐兴起并发展至今。201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等机构编撰系列丛书,详细阐述灾害韧弹性概念。目前对工程系统地震韧性的研究范畴包括建筑结构、交通系统、供水系统、供电系统、通讯系统等,但研究成果普遍较少,且没有成熟的评价体系。因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展开相关研究。论文主要完成工作及取得成果: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应采取的抗震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作为输入基准;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损伤指数模型,结合层次分析法所得重要性系数,建立了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抗震应急措施中总结可以提升地震安全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相关研究。给出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的定义,提出以本地区人力资源储备为输入基准对供水系统进行维护或维修;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单体元件功能指数模型,为了模拟震后恢复过程建立了本地区人力资源评估模型,根据单体元件的恢复时间及所需人力资源计算供水系统恢复时间,根据单体元件的损失比计算供水系统恢复费用,建立了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该模型所得结果符合实际情况,且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进行比较;从供水系统基础参数和震后恢复措施及过程中总结可以提升震后可恢复性的方法。完成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相关研究。根据灾害韧性的核心内涵,建立了基于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和震后可恢复性评价的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将供水系统地震韧性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针对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这一指标进行研究,建立了震害率与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之间的关系,估算地震韧性4个等级下的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通过算例分析证明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可对相同或不同设防烈度区的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且可以得到相应设防烈度水平的地震作用下,震后及恢复期间供水服务功能正常的用户比例。
乐怡筝[10](2020)在《云南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省位于印度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带东缘,地震活动性高,地震灾害频发。地震灾害是云南省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多次地震灾害对云南省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减轻地震风险成为了非常现实又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地震灾害风险区划将被动抗灾变为主动避灾。对区域进行地震风险区划是防震减灾中的重要的环节,它可以为土地规划、城市建设等提供防震减灾的指导。根据风险区划的结果对不同区域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于减少经济损失和减轻人员伤亡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地震灾害灾害风险区划理论体系,对云南地震危险性和脆弱性进行评估,对云南省地震灾害进行风险区划。本文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如下:1.本文基于风险理论、灾害学理论,对现有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体系进行阐述,构建了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理论体系。2.以云南省129个县(区)为单位,收集各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通过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与烈度关系确定各县(区)的烈度。根据烈度等级划分各县(区)地震危险性等级,共五个等级。基于GIS编制云南省地震危险性区划图。3.从人口、经济和社会三方面出发选取11个脆弱性评价指标建构云南省地震灾害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为指标赋权,借助SPSS软件得到地震综合脆弱性得分,用自然段点法对地震脆弱性进行分级,分为五个等级,并基于GIS绘制云南省地震脆弱性区划图。4.通过改进的风险矩阵对地震灾害风险进行分级。把风险等级划分为极高、高、中等、较低、低五个等级,并基于GIS绘制出地震风险区划图。根据风险区划结果给出分析和建议。
二、Research on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esearch on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川滇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及数据 |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
2.2 研究区地震活动特征 |
2.3 实验数据 |
2.3.1 城市空间分布数据 |
2.3.2 致灾因子数据 |
第三章 承灾体暴露性分析 |
3.1 城市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分析 |
3.2 实验结果 |
3.2.1 2000年-2010年城市空间分布变化 |
3.2.2 2010年-2020年城市空间分布变化 |
第四章 地震风险变化分析 |
4.1 地震风险变化指数 |
4.2 实验结果 |
4.2.1 2000年-2010年川滇地区地震风险变化分析 |
4.2.2 2010年-2020年川滇地区地震风险变化分析 |
4.2.3 两时期地震风险变化比较 |
4.2.4 川滇地区地震风险变化与地貌的相关性 |
第五章 四川省社会易损性综合分析 |
5.1 社会易损性评价体系构建 |
5.2 四川省社会易损性评价 |
5.2.1 四川省社会易损性评价指标构建 |
5.2.3 四川省社会易损性 |
5.3 四川省社会易损性与地震风险变化分析 |
5.3.1 2000-2010年四川省社会易损性与地震风险变化 |
5.3.2 2010-2020年四川省社会易损性变化与地震风险变化 |
第六章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归纳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及仿真研究方法选择分析 |
2.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方法选择分析 |
2.1.1 TOPSIS法 |
2.1.2 熵值法 |
2.1.3 熵权—TOPSIS模型的分析原理 |
2.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法选择分析 |
2.2.1 系统动力学定义和特征 |
2.2.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2.2.3 系统动力学软件简介 |
2.3 本章小结 |
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四川省地震灾害现状及造成的影响 |
3.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现状 |
3.3 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的目的 |
3.4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依据 |
3.4.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3.4.2 指标体系构建依据 |
3.5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5.1 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 |
3.5.2 指标体系的初步构建 |
3.5.3 评价指标体系第一轮选择 |
3.5.4 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数据收集与处理 |
4.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综合评价分析 |
4.3.1 地震监测预警能力评价分析 |
4.3.2 灾害管理能力能力评价分析 |
4.3.3 工程性设施防御能力评价分析 |
4.3.4 救援能力评价分析 |
4.3.5 震后重建物资与资金能力评价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的系统仿真模拟 |
5.1 模型构建原则与系统分析 |
5.1.1 模型构建原则 |
5.1.2 系统分析 |
5.2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SD仿真模型的建立 |
5.2.1 确定系统边界 |
5.2.2 绘制系统结构图 |
5.2.3 建立系统模型 |
5.3 构建系统动力学方程 |
5.3.1 系统动力学方程分类 |
5.3.2 确定系统中主要参数 |
5.3.3 系统方程的构建 |
5.3.4 系统动力学模型参数赋值及确定函数关系式 |
5.4 模型的检验 |
5.4.1 模型的极端情况测试 |
5.4.2 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
5.4.3 模型的灵敏性分析 |
5.5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预测及提升策略研究 |
5.5.1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仿真方案的设定 |
5.5.2 仿真方案的对比分析 |
5.5.3 四川省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提升策略的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专家意见征询表 |
附录 B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附录 C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仿真参数调查问卷 |
附录 D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原始数据 |
附录 E 地震防灾减灾综合能力评价详细步骤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川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 ——以桃坪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川西北传统村落的价值承载 |
1.1.2 地震灾害对川西北传统村落的影响 |
1.1.3 国家相关政策引导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空间形态与地震灾害适应性的关联性研究 |
2.1 空间形态研究 |
2.1.1 价值因子分析 |
2.1.2 价值因子承载体 |
2.2 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 |
2.2.1 地震灾害适应性的概念解析 |
2.2.2 地震灾害适应性的主动作用 |
2.2.3 地震灾害致灾因子分析 |
2.3 承载体与致灾因子的关联性分析思路 |
2.3.1 承载体与致灾因子构建原则 |
2.3.2 承载体与致灾因子作用体系 |
2.3.3 川西北传统村落承载体与致灾因子适应性分析思路 |
2.4 本章小结 |
3 川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分析 |
3.1 川西北地区概况 |
3.1.1 区域位置 |
3.1.2 人文资源 |
3.1.3 自然地理特征 |
3.1.4 地震灾害特点 |
3.2 川西北传统村落地域分布概况及类型 |
3.2.1 传统村落地域分布概况 |
3.2.2 传统村落类型 |
3.3 川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承载体分析 |
3.3.1 传统村落承载体分析 |
3.3.2 传统村落承载体与其他村落承载体的联系和差异 |
3.4 川西北传统村落承载体和致灾因子关联性分析 |
3.4.1 相关联的要素 |
3.4.2 要素面对地震的脆弱性表现 |
3.5 本章小结 |
4 桃坪寨空间形态与地震灾害适应性分析 |
4.1 典型传统村落研究对象选取 |
4.1.1 选取原则 |
4.1.2 调研方法和内容 |
4.2 桃坪寨概况 |
4.2.1 地理区位 |
4.2.2 自然条件 |
4.2.3 地震损灾情况 |
4.3 桃坪寨空间形态要素分析 |
4.3.1 建筑空间 |
4.3.2 道路空间 |
4.3.3 避难场所 |
4.3.4 生命线工程 |
4.4 桃坪寨现状问题分析与建议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地震灾害适应性的川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构建策略研究 |
5.1 宏观层面:村落空间布局 |
5.1.1 村落选址 |
5.1.2 村落布局 |
5.2 中观层面:道路空间 |
5.2.1 安全道路空间 |
5.2.2 开敞及避难场所 |
5.3 微观层面:建筑空间 |
5.3.1 建筑材料 |
5.3.2 建筑结构 |
5.3.3 建筑功能空间组合 |
5.3.4 生命线工程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学术研究综述 |
(一)关于中国乡村的研究 |
(二)关于乡村振兴的研究 |
(三)关于民族村寨旅游的研究 |
(四)关于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研究 |
(五)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旅游业关系的研究 |
(六)对已有相关研究的简要评价 |
三、研究视角与方法 |
(一)研究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田野调查点的选择 |
四、研究内容和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1章 指导思想与理论基础 |
1.1 指导思想 |
1.1.1 乡村振兴战略 |
1.1.2 乡村振兴战略与民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
1.2 理论基础 |
1.2.1 当代中国民族理论 |
1.2.2 乡村旅游理论 |
1.2.3 产业融合理论 |
1.2.4 乡村文化变迁与文化保护理论 |
1.2.5 中国当代产权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2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基本情况与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 |
2.1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概况 |
2.1.1 羌族与岷江上游羌族地区 |
2.1.2 自然地理概况 |
2.1.3 历史文化概况 |
2.1.4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基本情况 |
2.2.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的数量和所属行政区划 |
2.2.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风貌、地理分布 |
2.2.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经济概况 |
2.2.4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社会概况 |
2.3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及其重要性分析 |
2.3.1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及其发展 |
2.3.2 灾后旅游业振兴及其问题 |
2.3.3 单一区域性扶贫、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及其问题 |
2.3.4 部分羌族村寨面临的现实问题 |
2.3.5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分析 |
2.4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初步实施 |
2.4.1 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全面小康基本实现 |
2.4.2 乡村振兴规划制定及相关政策体系的建立 |
2.4.3 农村产权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2.4.4 合村并乡与乡村基层组织建设 |
2.4.5 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
2.4.6 全域旅游推进与村寨旅游发展 |
2.4.7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初步实施的成绩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3.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与条件 |
3.1.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分类 |
3.1.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资源 |
3.1.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条件 |
3.2 岷江上游羌族地区村寨旅游发展历程 |
3.2.1 起步阶段(90年代初至中后期) |
3.2.2 初步发展阶段(1998 年—2008 年) |
3.2.3 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至今) |
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现状 |
3.3.1 岷江上游羌族旅游村寨数量 |
3.3.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供给能力及旅游收入 |
3.3.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
4.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
4.1.1 科学性原则 |
4.1.2 系统性原则 |
4.1.3 可比性原则 |
4.1.4 可行性原则 |
4.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权重赋值 |
4.3.1 确定权重的方法 |
4.3.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个案研究 |
5.1 老人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1.1 老人村概况 |
5.1.2 老人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1.3 老人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1.4 老人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2 桃坪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2.1 桃坪村概况 |
5.2.2 桃坪村旅游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5.2.3 桃坪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2.4 桃坪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3 坪头村旅游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 |
5.3.1 坪头村概况 |
5.3.2 坪头村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5.3.3 坪头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贡献 |
5.3.4 坪头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5.4 三村旅游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贡献的整体评价与对比分析 |
5.4.1 整体评价 |
5.4.2 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1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经验 |
6.1.1 同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与村寨旅游发展 |
6.1.2 差异化的村寨旅游发展策略 |
6.1.3 村寨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具有综合贡献效应 |
6.1.4 不同类型的村寨旅游对乡村振兴的贡献存在差异 |
6.2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问题探析 |
6.2.1 旅游业发展后劲乏力 |
6.2.2 新型经营主体发育迟缓 |
6.2.3 旅游管理机制不完善 |
6.2.4 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 |
6.3 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 |
6.3.1 人力资本欠缺 |
6.3.2 土地资源制约 |
6.3.3 资金制约 |
6.3.4 自然灾害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 |
6.3.5 产权制度不完善 |
6.3.6 村寨原子化 |
6.4 乡村振兴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优化发展思考 |
6.4.1 村寨旅游发展思维转向 |
6.4.2 探讨村寨旅游赋权及村民受益方案 |
6.4.3 激发村寨旅游内生发展活力——多元化参与 |
6.4.4 村民再组织与村寨旅游秩序的重塑 |
6.4.5 加强旅游村寨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 |
6.4.6 争取国家有关乡村振兴的扶持政策 |
本章小结 |
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附录一: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调查问卷 |
附录二: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村民访谈提纲 |
附录三: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四:“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赋值专家打分表 |
附录五:访谈纪要 |
附录六:田野工作相关照片 |
致谢 |
(5)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脆弱性及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极端灾害对电网影响研究现状 |
1.2.2 弹性评估方法研究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弹性提升措施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2 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线路的综合故障率模型 |
2.1 引言 |
2.2 随机地震场景建模 |
2.2.1 地震a,b值的计算 |
2.2.2 地震震级大小的生成 |
2.2.3 地震震源位置的确定 |
2.2.4 地震动强度建模 |
2.3 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线路的脆弱性模型 |
2.3.1 地震灾害下配电网全网设备的脆弱性模型 |
2.3.2 基于网格化配网区域的线路脆弱性模型 |
2.3.3 配电网线路正常运行时的可靠性模型 |
2.3.4 配网线路的综合故障率模型 |
2.3.5 配网线路故障状态的选取 |
2.4 算例分析 |
2.4.1 随机地震场景计算过程 |
2.4.2 随机地震下配网线路故障率计算过程 |
2.5 本章小结 |
3 地震灾害下配电网故障场景选取 |
3.1 引言 |
3.2 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高风险场景选取 |
3.2.1 网络拓扑中的相关定义 |
3.2.2 邻接矩阵 |
3.2.3 最短路径 |
3.2.4 节点介数 |
3.2.5 配电网的风险指标 |
3.3 基于信息熵的典型故障场景选取 |
3.4 算例分析 |
3.4.1 配电网关键线路集合选取 |
3.4.2 配电网易损线路集合选取 |
3.5 本章小结 |
4 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弹性评估及提升措施 |
4.1 引言 |
4.2 配电网弹性评估模型 |
4.2.1 重要负荷分类 |
4.2.2 构建配网弹性指标 |
4.3 配电网弹性提升措施 |
4.3.1 加固配电网线路的弹性提升措施 |
4.3.2 接入DG的弹性提升措施 |
4.3.3 PGA作用下DWG的出力状态划分 |
4.4 目标函数 |
4.4.1 第一阶段目标函数 |
4.4.2 第二阶段目标函数 |
4.4.3 约束条件 |
4.5 算例分析 |
4.5.1 配电网高风险故障场景下的弹性分析 |
4.5.2 配电网典型故障场景下的弹性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灾害系统 |
1.3 灾害风险评估相关概念 |
1.3.1 风险与灾害风险 |
1.3.2 灾害风险评估 |
1.4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分类与研究进展 |
1.4.1 评估模型分类 |
1.4.2 评估模型研究进展 |
1.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亟待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技术思路和研究内容 |
1.6.1 技术思路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础数据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
2.1 引言 |
2.2 基础数据 |
2.2.1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库 |
2.2.2 供水系统震害资料数据库 |
2.2.3 有关时间和空间尺度的说明 |
2.3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确定场地类别的可行性分析 |
2.4 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1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 |
2.4.2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 |
2.4.3 数据处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方法 |
3.1 引言 |
3.2 突变级数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抗震能力评估的可行性 |
3.3 供水管网脆弱性分析 |
3.3.1 脆弱性及影响因素 |
3.3.2 管道材质区域差异性 |
3.4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
3.4.1 供水管网自身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
3.4.2 城市基础抗震能力评价因子 |
3.4.3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指数 |
3.4.4 评估指标体系 |
3.5 突变理论和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5.1 突变理论 |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3.6 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模型 |
3.7 抗震能力分级分类标准 |
3.7.1 基础抗震能力分级标准 |
3.7.2 综合抗震能力分类等级标准 |
3.8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
3.8.1 模型验证 |
3.8.2 区域供水管网综合抗震能力评估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熵值法的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1 引言 |
4.2 熵值法应用于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
4.3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
4.3.1 熵的基本理论模型 |
4.3.2 地震灾害风险熵评估模型 |
4.3.3 供水管网严重性程度指标 |
4.3.4 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熵的特性 |
4.3.5 与原有供水管网风险熵模型的比较 |
4.3.6 区域供水管网风险熵计算步骤 |
4.4 地震灾害风险指数等级分类标准 |
4.5 模型验证和区域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4.5.1 模型验证 |
4.5.2 区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损失率期望的区域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5.1 引言 |
5.2 基于损失率期望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5.2.1 地震灾害损失(率)期望评估模型 |
5.2.2 地震灾害损失超越概率模型 |
5.3 基于损失率期望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分级标准 |
5.4 供水设施地震易损性分析 |
5.4.1 供水系统设施和地震易损性分类 |
5.4.2 震害矩阵模拟 |
5.4.3 地震易损性函数模型 |
5.5 供水系统暴露性分析 |
5.5.1 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构成 |
5.5.2 区域供水系统设施固定资产分布 |
5.6 地震灾害风险的时空区段特征分析 |
5.7 算例 |
5.7.1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期望指数风险分布 |
5.7.2 地震损失(率)期望和风险熵比较分析 |
5.7.3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预测和超越概率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水力分析城市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6.1 引言 |
6.2 水力分析参数用于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
6.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
6.3.1 管线震害率模型的选取 |
6.3.2 管道漏点形式与漏点确定 |
6.3.3 供水管网震后水力分析 |
6.3.4 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
6.3.5 改进的震后水力分析模拟算法 |
6.4 基于供水管网水力分析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 |
6.4.1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指标 |
6.4.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 |
6.4.3 供水管网地震暴露性分析 |
6.4.4 供水管网地震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分析 |
6.4.5 震后供水管网评估等级标准 |
6.5 算例 |
6.5.1 震后管网供水率风险评估分析结果 |
6.5.2 震后用户节点可靠度分析结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考虑风险传播的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实例研究 |
7.1 引言 |
7.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 |
7.2.1 供水系统组成分析 |
7.2.2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路径 |
7.2.3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传播基本模式和数学模型 |
7.3 供水子系统抗震能力评估指标 |
7.4 基于震害率的地震灾害损失评估模型 |
7.5 实例研究 |
7.5.1 克拉玛依市供水系统概况 |
7.5.2 各子系统脆弱性评估结果 |
7.5.3 各子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结果 |
7.5.4 供水管网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结果 |
7.5.5 基于震害率和易损性地震损失评估模型比较 |
7.5.6 供水系统地震损失(率)超越概率评估结果 |
7.5.7 供水系统地震灾害总体风险评估 |
7.6 各种风险评估模型的适用性分析 |
7.6.1 区域风险评估 |
7.6.2 城市风险评估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7)破解“农村不设防”的公共品依赖瓶颈——以“农业农村优先”思维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一、一种新矛盾:“农村不设防”与“农村安全” |
1.农房不安全建设导致“农房不设防” |
2.农业生产不设防的问题 |
3.公共品依赖:农村不设防的能力不足问题 |
二、打破“农村不设防”三重制约的瓶颈 |
1.国家设防标准强制性赋予:农村“物防”的关键 |
2.农业环境和农业产业“技防”设施:防灾行政职能落地 |
3.“农村要设防”:破解农民与社区“人防”意识薄弱环节 |
三、以“农业农村优先”思维营造安全农村 |
1.将“农业农村优先”转化成“农民优先意识” |
2.以“农业农村优先”思维打破“农村要设防”屏障 |
3.营造安全农村应从农民防灾能力提升与灾后追责来突破 |
四、结语 |
(8)基于指标法的建筑物理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指标法物理脆弱性评估 |
1.1 评估思想及对象 |
1.2 评估框架流程 |
(1)指标选取 |
(2)权重赋值 |
(3)模型构建 |
(4)物理脆弱性等级划分 |
2 单灾种物理脆弱性评估指标模型 |
2.1 海啸 |
2.2 泥石流 |
2.3 滑坡 |
2.4 洪水 |
2.5 地震 |
3 多灾种物理脆弱性评估指标模型 |
3.1 多灾种耦合关系 |
3.2 多灾种物理脆弱性指标体系 |
3.3 多灾种耦合物理脆弱性模型 |
3.4 多灾种综合物理脆弱性评估 |
4 结语 |
(9)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韧性含义的演变过程 |
1.2.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 |
1.2.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 |
1.2.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基础及关键问题 |
2.1 引言 |
2.2 供水系统简介 |
2.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研究基础 |
2.3.1 供水管网震害预测 |
2.3.2 水池震害预测 |
2.3.3 水池的地震易损性矩阵 |
2.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研究基础 |
2.4.1 供水管网功能失效分析方法 |
2.4.2 供水系统地震破坏损失比 |
2.4.3 供水系统震后恢复统计分析 |
2.5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研究关键问题 |
2.5.1 明确供水系统地震韧性概念 |
2.5.2 评价模型的输入基准 |
2.5.3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 |
2.5.4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
2.6 小结 |
第三章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
3.1 引言 |
3.2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定义 |
3.3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等级划分 |
3.4 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模型 |
3.4.1 评价指标 |
3.4.2 重要性系数 |
3.4.3 地震安全性指数 |
3.4.4 评价流程 |
3.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
3.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震害 |
3.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 |
3.5.3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分析 |
3.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管网地震安全性评价 |
3.6 小结 |
第四章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1 引言 |
4.2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定义 |
4.3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等级划分 |
4.4 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模型 |
4.4.1 评价指标 |
4.4.2 人力资源评估模型 |
4.4.3 恢复时间与恢复费用计算 |
4.4.4 震后可恢复性指数 |
4.4.5 评价流程 |
4.5 汶川地震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5.1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基础数据与实际恢复情况 |
4.5.2 地震灾区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5.3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震后可恢复性评价 |
4.6 小结 |
第五章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
5.1 引言 |
5.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体系 |
5.2.1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指标及影响因素 |
5.2.2 供水系统地震韧性等级划分 |
5.3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 |
5.3.1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概念 |
5.3.2 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步骤 |
5.3.3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计算 |
5.3.4 震害率-基于用户数量的供水服务功能关系曲线 |
5.4 四川省2017年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 2017年供水行业统计年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10)云南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地震灾害风险理论依据 |
2.1 风险定义 |
2.2 灾害风险评估 |
2.3 地震危险性分析 |
2.4 地震脆弱性评估 |
第三章 云南省地震危险性分析 |
3.1 云南省简介及地震概况 |
3.2 云南省地震危险性研究方法 |
3.3 地震危险性评估结果 |
第四章 云南省地震脆弱性评估 |
4.1 脆弱性评估指标 |
4.2 主成分评估方法简介 |
4.3 云南省地震灾害脆弱性分级方法及评估结果 |
第五章 云南省地震风险区划 |
5.1 地震风险区划方法 |
5.2 地震风险区划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Research on the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Building Structure in Sichuan Province(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川滇地区地震灾害风险变化研究[D]. 吴星宇.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1(01)
- [2]基于系统动力学地震灾害防灾减灾能力评价与仿真研究 ——以四川省为例[D]. 郑茂. 西华大学, 2021(02)
- [3]川西北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地震灾害适应性研究 ——以桃坪寨为例[D]. 孙玲林.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乡村振兴战略进程下岷江上游羌族村寨旅游业发展研究[D]. 李治兵. 西南民族大学, 2021(02)
- [5]地震灾害下配电网的脆弱性及弹性分析[D]. 郑国鑫. 西华大学, 2021(02)
- [6]区域和城市供水系统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 于天洋.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1
- [7]破解“农村不设防”的公共品依赖瓶颈——以“农业农村优先”思维的视角[J]. 王建平,李臻. 农村经济, 2020(11)
- [8]基于指标法的建筑物理脆弱性评估研究进展[J]. 成蕾,李碧雄. 震灾防御技术, 2020(02)
- [9]供水系统地震韧性评价框架体系研究[D]. 李倩.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20(02)
- [10]云南省地震灾害风险区划研究[D]. 乐怡筝. 防灾科技学院,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