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彭丽娜,胡黎黎,郑翼德

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彭丽娜,胡黎黎,郑翼德

彭丽娜 胡黎黎 郑翼德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 概括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在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后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4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用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进行治疗,从而总结患者并发症发生状况和看护重点。结果 34例(占75.56%)病患治疗后下肢血液运行恢复情况良好,静息痛和麻痹症状好转后出院。11例(占24.44%)病患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当中4例(占 8.89%)出现出血,2例(占4.44%)出现导管脱出,3例(占6.67%)留置导管堵塞,1例(占2.22%)篮趾综合征,1例(占2.22%)出现远端动脉栓塞。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进行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手术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概率较高。护士必须在手术治疗后,时刻做好患肢保护、留置导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球囊扩张术;溶栓治疗;并发症;护理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由周围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动脉狭窄、闭塞引起的下肢缺血性疾病,是全身动脉硬化的局部表现。其主要临床症状为下肢缺血性疼痛、间歇性跛行、肢体坏死。这类患者一般是中老年人居多,常伴有全身心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以及糖尿病[1]。

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常规药物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现在一般采用(1)动脉旁路术(2)动脉内膜剥脱术(3)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也称(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这三种手术方法对该病进行手术治疗,一般首选第3种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为治疗方案,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完成,当即可恢复动脉血流,挽救缺血坏死的下肢,并可降低术后再栓塞率及截肢率。出血量少对身体伤害不大,还可重复操作,对心肺等其他脏器影响小的特点。在进行手术后使用联合动脉导管内溶栓,对栓塞部位直接使用药物,这样治疗效果会更好,但是其手术后会出现一定比例的并发症。

基于此本文作者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4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进行球囊扩张术联合动脉导管内溶栓进行治疗后的并发症特点及看护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6月-2017年12月我科收治的45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其中男40例,女5例,年龄48-86岁,平均(78.0±4.0)岁。其中 13例(占有28.89%)患者曾有过吸烟史,下肢动脉闭塞部位:下肢动脉造影显示股浅动脉合并胭动脉狭窄、闭塞18例(占40%),膝下动脉狭窄、闭塞14例(占31.11%),这些患者均伴有不同种程度的附壁血栓形成。患者均有不同种的间歇性跛行、静息痛、足背部动脉跳动消失或减少,下肢皮部温度下降等此类症状,且还有3例(占6.67%)患者足部成瘀紫色且还有组织坏疽[2]。

1.2治疗方法

使用经皮穿刺法,置6-7F导管实施造影,从而确定血管闭塞部位的以及程度;再使用血管扩张成形术,置入导丝、球囊以及导管到病变位置,分段实行球囊扩张,扩张的压力为7-10kPa,扩张3-6次后再度实施造影,把导管头端留在进窄处,外端固定在皮肤处,术后留置鞘管及溶栓导管[3]。手术后给予尿激酶10-30万单位加入50ml生理盐水注射液中,并持续24小时微量泵入,连续5d。此外,每12小时采用5000u低分子肝素进行皮下抗凝治疗。最后对患者实施动脉造影后拔除动脉导管,再用压迫器压迫穿刺点24h。并同时给患者服用抗凝和活血等药物。

2结果

2.1治疗结果

扩张血管以及溶栓后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血管通畅,残留的闭塞狭窄血管壁较溶栓前光滑了许多,病患的皮肤温度升高,疼痛感消失或减少,末梢的血液流通率改善。34例(占75.56%)患者症状改善后出院。

2.2并发症发生的情况

11例(占24.44%)病患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当中4例(占 8.89%)出现出血,2例(占4.44%)出现导管脱出,3例(占6.67%)留置导管堵塞,1例(占2.22%)篮趾综合征,1例(占2.22%)出现远端动脉栓塞。

3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3.1出血

术后出血是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组患者4例出血,其中有2例是老年患者术后配合差,穿刺点术后12小时内发生渗血,给予加压包扎后好转。2例是溶栓药物期间抗凝作用导致渗血,给予及时停药,改生理盐水泵入后好转。导致出血的原因有很多种,最常见的一般为:反复多次的穿刺、导管过于粗大、血管壁的损伤较为严重、患者的凝血功能较差、血小板极具下降、在手术时肝素的剂量用的太多、压迫止血时手法不对、压迫时间过短、下肢活动过早、都有可能导致术后出血[4]。因此,术后护理者需要耐心与患者沟通,做好肢体制动,股动脉穿刺点给予绷带加压包扎12 小时,砂袋压迫6-8 小时,如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加大时,应以手掌按压保护伤口。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皮下血肿。穿刺侧肢体取伸直位,以利于血管穿刺点收缩、闭合,防止出血。对于不合作的患者,取得家属理解给予约束带固定好患肢,确保术侧肢体处于伸直位制动。约束带无效的患者可以适当使用镇静药物控制。在应用抗凝药物期间,指导使用软毛牙刷,还要及时观察患者有无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瞳孔变化及颅内出血的迹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鞘管及溶栓导管脱出

术后有2例(占4.44%)患者出现手术导管脱出的情况。手术后一般留置导管在腹股沟处,导管外露较长不易妥善固定,我科护士统一规范固定法,第一条胶带要高举平台,包裹导管;第二条胶带在高举平台下蝶形固定,预防导管滑脱;第三条胶带由于导管材质细硬,采用U行固定。术后2例出现导管脱出的患者,都是因为未听护理者嘱咐擅自活动患肢导致导管脱出。护理者应该明确告知患者因采用平卧位或者侧卧位,置管下肢呈伸直的状态,将生活用品放在便于患者拿取之处,了解患者的需要,及时给予生活帮助。指导床上进行大小便,翻身时必须轴线翻身,动作轻柔。搬动患者、抬患肢、翻身前注意留意注射泵延长管的长度,防止弯曲、打折、脱出[5]。

3.3留置导管堵塞

术后有3例(占6.67%)患者出现了导管堵塞的情况。留置导管的管腔较细易发生堵塞,如果导管发生堵塞的情况,应用注射器吸出堵塞的血块,不可将血推入血管中,防止出现新的血栓。如果使用注射器抽吸后仍未通畅,就要在数字剪影机下进行溶栓从而恢复血管通畅。护理者应告知患者术后抬高患肢并保暖,避免肢体受到寒冷、潮湿硬物等刺激[6]。室温保持在26-28°C。每天消毒更换敷料,更换时严格遵守无菌原则,同时注意透明敷贴有无松脱或者卷边。使用微量泵前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微量泵性能完好,放置在患者不易碰到的地方。观察注射泵的报警参数,泵入药物的速度与量是否正常。术后溶栓期间有3例发生导管堵塞微量泵报警,立即给予50U/ml的肝素钠冲管。有1例冲管无效后给予拔管。因此,每班护士交接班必须观察导管是否在位,有无扭曲打折,更换药物前要关闭三通开关,更换药液后要推入2ml药液防止动脉回流。更换药液时动作快速敏捷,在药物即将泵完前准备好下管溶栓药物,及时续泵。

3.4蓝趾综合征

术后有1例(占2.22%)例患者出现兰芝综合症。蓝趾综合征是一种足趾末梢微小动脉栓塞所致的症候群,是在溶栓过程中来源于近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微小栓子堵塞了末梢微小动脉[7]。如若患者术后出现蓝趾综合征必须要遵医嘱使用扩血管药物,如前列地尔静脉注射。口服贝前列素。护理者在术后应该告诫患者禁烟,烟中的烟碱及尼古丁,会导致病人血管发生痉挛。密切注意患者患肢足部情况,在活动时要注意保护患肢,避免被硬物碰撞导致患肢皮肤破损受伤,袜子应该选择柔软棉质、鞋子要大小合脚,穿鞋前要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防治皮肤受到损伤;每次洗完脚后必须擦干水分,最主要的是脚趾缝中,修剪脚趾甲要在温水泡软后在剪,防止出现甲沟炎。还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足部受到冻伤或烫伤。

3.5远端动脉栓塞

本组患者有1例术后3小时患肢突然皮温变凉,足背动脉不能扪及,皮肤颜色发绀。立即给予急诊Fogarty导管取栓治疗后患肢血运逐渐恢复。

(下转第199页)

术后护理者必须密切观察患肢血运情况,密切观察股动脉、腘动脉、胫后动脉、足背动脉搏动及肢体远端的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并与术前做对比[8]。观察毛细血管充盈时间、下肢麻木、疼痛改善情况,严格遵医嘱按时给予抗凝药物,护理者在发现患者患肢异常时要首先对情况首先进行判断:是不是动脉栓塞,栓塞的部位,皮肤感觉消失的准确位置,通过这些情况来鉴别是否是急性动脉血栓,从而能够更好的帮助医生判断病情。

4讨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年龄普遍偏大,而且大部分都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球囊扩张血管成形术是在局部麻醉的情况下完成,出血量少对身体伤害不大,还可重复操作,对心肺等其他脏器影响小的特点,可以为PTA血管成型赢得时机,改善下肢缺血。但是手术后依旧有一定的并发症。所以,要求责任护士拥有较强的责任心,规范护理操作流程,熟知并发症的护理知识,且能够细心的观察病患的情况变化,能够有见地的评估病情,并在发现患者异常时,及时的采取护理干预,预防或是减少病患并发症出现的几率,从而促进患者康复。

参考文献:

[1]崔公让、谭鸿雁. 动脉硬化闭塞症[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0:230

[2]李海燕、王敏、李琴等 持续动脉置管溶栓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1):28-30.

[3]冯英璞、张桂芳、刘东苗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研究2010,24(1B):98-99.

[4]邱伟权.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介入治疗后活动水平研究[J]. 浙江医学,2016,38(11):876-877.

[5]张建、段志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进展[J].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4):288-291.

[6]彭小燕,吴妙莉,古金燕. 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 现代临床护理,2012,11(4):21-23.

[7]钟先利,李碧,郭艳.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并发血栓形成的护理[J]. 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35-1037.

[8]Hans S S,Desantis D,Siddiqui R,et al. Results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and aortobifemoral grafting for Transatlantic Inter-Society type C and D aortoiliac occlusive disease[J]. Surgery,2008,144(4):583-590.

论文作者:彭丽娜,胡黎黎,郑翼德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8

标签:;  ;  ;  ;  ;  ;  ;  ;  

球囊扩张术联合溶栓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论文_彭丽娜,胡黎黎,郑翼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