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论文_刘丽娜,吴颖华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 中 图 分 类 号 】 R722.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 1550 -1868( 2015) 10

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葡萄糖、开塞露及抚触进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预防效果。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组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只做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每次胎粪排出时间及量,胎粪变黄的时间,并在出生后第四天经皮测黄疸指数。结果:干预组胎粪排出时间明显提前,第一次胎粪量明显增多,第四天测黄疸指数在正常范围的较多,黄疸程度及经皮测胆红素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护理干预降低新生儿黄疸发生率,减轻新生儿黄疸程度,缩短持续时间,从而减少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 早期;护理干预;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表现即血中胆红素增高而使巩膜、皮肤、粘膜及其他组织和体液出现黄染,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生原因与新生儿体内胆红素累积过多有直接关系,若血清胆红素过高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受损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甚至导致患儿死亡。因此,对于新生儿黄疸,及时的诊断和早期干预,降低血清胆红素,预防病理性黄疸十分重要。本文观察了三种不同护理方法,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情况,并进行了分析比对,意在观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及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对象共100例,均来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行择期剖宫产的正常足月新生儿,全部患儿地匀为母婴同室以母乳喂养为主,均排除溶血症、胆道闭锁等病理性黄疸,患儿出生时均无窒息、无产伤、无感染新生儿,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0-7d,平均2.97d,出生体重2.52~4.25kg,Apgar评分8-10分。2组患儿在年龄、性别、体重及Apgar评分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护理,包括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对新生儿母亲进行饮食指导,母乳喂养方法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方面的宣教。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干预,具体如下:(1)饮食护理。在新生儿吸吮母乳后,给予25%葡萄糖液10ml(用5%葡萄糖1:1稀释),每天3次,喂3天。

(2)出生处理脐带后用注射器抽取开塞露5ml,去除针头后由注射器乳头部 1-2cm插入新生儿肛门(保证乳头部光滑,不刺伤新生儿),保留1-2分钟,垫好尿布观察,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3)抚触按摩护理。在新生儿出生2h内进行腹部抚触按摩,抚触时将适量的婴儿润滑油涂抹于婴儿腹部,护理人员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按照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顺时针方向轻轻按摩,按摩手法由轻到重,力度要均匀平稳,力度不可过大或按压,整个过程以新生儿舒适为目的。时间为5min/次为宜,出生后第1天按摩1次,第2天2次/d,按摩时间应在喂养后1h进行。

1.3 观察指标:观察2组新生儿首次排出胎便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及每日排便次数,并观察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变化情况。黄疸测定采用经皮胆红素测量仪进行监测,取额部、胸部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2 结果:

2.1 2组新生儿出生后初次排出胎便时间:干预组50例均为胎粪早排,且都在60min内排出。初次排出胎便时间、提前,干预组新生儿每日排便次数也多于对照组,组前比较有差异,P<0.01,有统计学意义.

2.2 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见表1

表1 2组新生儿经皮测定黄疸指数情况(mg/ml)

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新生儿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为新生儿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而导致血液中胆红素被肝细胞摄取,在肝脏合成胆红素进入小肠,若停留时间过长,则会被小肠内13-葡萄糖醛酸还原后被小肠吸收[1],加之新生儿肠道内正常菌群不全,不能将胆红素还原成尿胆红素原或尿胆素排出体外,这也为胆红素的重新吸收创造了条件。因此,新生儿黄疸的发生程度与其胎便排出时间有密切关系,尽早排出胎便,促进肠道循环对减少血红胆素含量,降低新生儿黄疸程度有重要意义[2]。

针对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促进新生儿尽早排便,刺激肠道循环。灌肠能使新生儿首次排便时间和大便变黄时间提前、减轻新生儿黄疸程度。由于开塞露灌肠在新生儿出生2h即开始实施,刺激直肠壁感受器产生排便反射,增加肠蠕动,加速粪便排出,从而干扰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减少胆红素在肠道的重吸收,降低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以达到减轻新生儿黄疸的程度,降低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有效防止核黄疸的发生[3]。由于新生儿肠内含有较高的胆红素,若胎粪排空延长,可直接加重胆红素肝肠循环负荷,从而加重胆红素血症[4]。因此,护理新生儿时要保持婴儿早期足量喂养,给予葡萄糖水的摄入,有利于肝糖原的储备,肝酶的激活,促进血清胆红素代谢,刺激肠蠕动,增加婴儿排便次数,减少胆红素在肝肠内循环。

新生儿早期的抚触对其生理性黄疸的消退也有重要意义。抚触按摩时可增加婴儿迷走神经的紧张性,促进肠蠕动,增加肠道的吸收能力,从而增加婴儿摄入奶量[5]。抚触使婴儿食欲增强,体重增长加快,可增进婴儿B-内啡呔、肾上腺激素和血清素等分泌,从而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抚触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值得推广。我科近年来对新生儿黄疸给予了针对性护理干预,主要是足量饮食、应用葡萄糖水、开塞露灌肠、抚触护理等,临床上取得了满意效果。本研究结果显示:针对性的早期护理干预对减轻新生儿黄疸程度、减少病理性黄疸的发生,从而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并发症对新生儿的损害,促进患儿康复,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和平,纯母乳喂养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中原医刊,2003,30(12):43-44

[2]黄翠萍,徐鹏,新生儿高胆红素的护理干预。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272-273

[3]吴霞玲,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水平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杂志,2011,10(29)

[4]胡亚美,诸福棠实用新生儿学(上册),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37-438

[5]彭永勤,新生儿抚触的临床应用,当代医学,2009,15(18):48-49

论文作者:刘丽娜,吴颖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5年10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9

标签:;  ;  ;  ;  ;  ;  ;  ;  

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论文_刘丽娜,吴颖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