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姜桂平,孔春杏,张晓雨,戈清凤

大庆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大庆 163000

摘要:目的 分析并观察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 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冠心病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冠心病;应用效果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日常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也不断调整,社会人口老龄化的进程逐渐加剧,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这将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在冠心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同时,还应配合优质的临床护理,为改善病患的预后提供更多的保障。现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 月收治的56例冠心病患者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病患均采用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结合优质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 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5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8例。所有患者在研究前已知晓研究流程、研究目的,且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中男15例,女13例,年龄36-74岁,平均年龄(57.42±2.51)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1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8例,心绞痛患者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36-71岁,平均年龄(57.31±2.52)岁;其中心肌梗死患者10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12例,心绞痛患者6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冠心病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冠心病患者实施一般护理,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不良反应情况。试验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护理培训:对护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让护理人员转变护理理念,提高护理服务意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思想,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服务礼仪的培训,使患者得到更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改善护患关系。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要保证病房的干净整洁,营造安静的病房环境,尽量降低操作带来的噪音;经常通风,保持病房内的空气新鲜;适当对病房的温湿度进行调节,温度最佳维持在24-26℃,湿度最佳维持在50%-60%;保证病房内光线柔和,避免光线过强给患者带来不适。③病情观察: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对疼痛发作部位、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评估,为患者制定减轻疼痛的方法。若患者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师,并配合医师给予对症治疗。④心理护理:由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患者往往会有多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康复速度。因此,护理人员要耐心、主动、及时与冠心病患者进行沟通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来源,并针对原因对患者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安慰患者,为冠心病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增强其治疗信心,使其更加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积极配合治疗。⑤健康教育:将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为了达到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各项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包括患者的社会背景、文化程度以及生活习惯等,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方法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宣教内容包括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防止复发的方法等,使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有一定的认识,消除其对疾病的恐惧感。同时,告知患者在饮食中应该注意事项,告知患者要禁烟、禁酒。叮嘱患者及其家属在生活中要注意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等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规避,尽量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⑥人性化护理:对于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要鼓励患者自行料理生活,可减少压疮、肺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不良情况的发生,避免长期卧床带给患者的不适;对于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冠心病患者,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相应护理,包括皮肤护理以及口腔护理等,及时帮助患者翻身,并在床边安置护栏,避免患者发生坠床或者摔倒等情况。若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要为患者准备营养丰富且色泽鲜艳的食物,让患者多进食新鲜的蔬菜,预防便秘。⑦康复训练: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康复计划,训练的强度不能太大。不要让患者在寒冷季节进行训练且训练时间最好在下午。

1.3 评价指标

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对冠心病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患者对护理的评价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将该研究数据录入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平均年龄采用x±s 表示,行t 检验,患者的满意度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冠心病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96.43%、75.00%,相比于对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1。

表1 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优质护理服务是采取“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综合的护理护理方案,每一个护士即能独立管理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凸显出来,工作的主动性更高了,确保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优质护理服务内容如下。①变被动为主动:以前患者输液时大多是等待患者的呼叫铃声响了,再去更换输液,这样处于一种被动状态。采取优质护理服务以后,护理人员开始主动输液、换液和加药,并且增加了对输液病人的巡视次数,这样能够及时了解病人的需求和发生的病情变化,同时给予及时处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增加安全感。②微笑护理: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每天面带微笑,以热情的态度面对患者,耐心解答她们遇到的问题,大家建立一种相互鼓励、分享治疗、护理经验的良好住院环境,以阳光的心态感染患者,让其可以乐观的面对疾病。③个性化护理:根据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并对每位患者的优点加以肯定和表扬,使其充分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症,严重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质量。治疗后如果不能好好护理,则会引起冠心病心血管等并发症发作,诱发并发症的原因很多,如不规律的生活作息、长期的心里压力、缺乏运动、劳累过度等。因此,针对冠心病除了正确的治疗方法外,正确护理措施也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表明,优质护理措施较普通护理有更好的效果。该院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了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述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43%,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75.00%,说明本方法更受到患者的欢迎。与以往相同的是,优质护理在人性化、个体化方面有更多体现,尽可能的让患者治疗全程受到优质的护理,更加有助于战胜疾病。与以往不同的是,该研究的护理措施在心理护理增加了工作力度,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该研究所述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的改善预后。因此,本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莹.优质护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现代养生,2015(6B):101-102.

[2] 殷冬瑜.冠心病患者围术期采用优质护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比较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176-178.

论文作者:姜桂平,孔春杏,张晓雨,戈清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论文_姜桂平,孔春杏,张晓雨,戈清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