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意象论文,诗歌论文,古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分为自然的云、隐逸的云、深情的云、多彩的云、变幻的云五部分,论述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具有的丰富意蕴与情致。
云是古代诗歌常见意象之一,如同自然界的云形状不一,色彩各异,变幻不定,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也具有丰富的意蕴与情致。
自然的云
作为令人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常常出现在山水诗中,元人张养浩曾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云与山的亲密关系:“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双调雁儿落兼得胜令》)因此,借云写山是古代诗歌常用的一种手法。“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终南山》)山之高峻于斯自可体会。“林疏放得遥山出,又被云遮一半无。”(赵师秀《数日》)被“云遮”而半隐半现的“遥山”,反而具有一种朦胧而神秘的美感。白云缭绕在山间,固然令人神往,绿水倒映着白云,同样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难怪宋人姚镛访问友人时,竟然“相逢未暇论奇字,先向水边看白云”(《访中洲》)。
云主要由水汽在空中冷却凝结而成。《说文解字》:“云,山川气也。从雨。”段玉裁注:“天降时雨,山川出云”。可见,云与雨的关系非常密切。“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是雨前的景象。“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这是雨中的景象。“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王庭珪《二月二日出郊》)这是雨后的景象。晴日的云又另有一番趣味:“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谢朓《登江中孤屿》)“云霞出海曙,梅柳度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五彩斑斓,姿态万千。白昼有云,风景迷人,夜间有云也同样令人陶醉:“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张先《天仙子》)“烘云托月”既是画家常用的技法,也是诗中常见的景象。总之,作为自然物的云,以其美丽的姿态博得了古代诗人的青睐。
隐逸的云
天气晴朗的时候,空中的云看上去舒缓悠闲,古代诗人有时把它叫作“闲云”,王勃《滕王阁诗》就有“闲云潭影日悠悠”的句子。因此,诗人们常用“云”象征闲适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现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于是,有人便称之为“禅意的云”①。笔者认为,“云”的这种象征意蕴,与其说充满了禅意,毋宁说富有隐逸情趣,二者精神上虽有相通之处,却并不完全等同。在中国,隐逸行为比佛教传入的历史悠久得多。远在唐尧、殷周之时就出现过巢父、许由、伯夷、叔齐等著名隐士,崇尚淡泊闲适、清静无为的老庄哲学也早在佛教传入之前就深深地影响了历代士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处世精神更是士人们信奉的行为准则。唐诗僧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曰:“逸民对云效高致,禅子逢云增道意。”“禅子”可以同时是“逸民”,“逸民”却不一定是“禅子”,“禅子”也会追求“闲适”,而“闲适”并不专属“禅子”,二者都能从“云”中感悟到某种人生哲理与情致。《后汉书·逸民传》这样描写逸民的生活:“江海冥灭,山林长往,远性风疏,逸情云上。”请看,“逸情”与“云”的关系何等紧密。如果说王维诗“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与杜甫诗“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江亭》)确实带有某种禅意,那么,陶渊明的“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归去来辞》)就很难说与佛教禅宗有多少瓜葛了。钱钟书先生说得好:“陶谓云‘无心’,则赞高士。”②在后世作品中,“无心云”的意象屡屡出现,也多是象征着无意功名利禄的隐逸精神。杜甫《白水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上有无心云,下有欲落石……吏隐适情性,慈焉其窟穴。”“无心云”即是“吏隐”者“情性”的象征。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诗中的“渔翁”形象犹如古代作品中其他同类形象一样,只不过是隐者的化身而已。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梅尧臣《鲁山山行》:“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都流露出作者对生活于“白云生处”、“云外”之“人家”的羡慕,这也与佛教没什么关系。李商隐诗曰:“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题道靖院院在中条山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舍官居此今写真存焉》)直接把岭上之云称为“隐士云”,熟悉古代诗歌的人是不会感到突兀的。
“云”意象常用于表现隐逸情趣,首先是因为隐者多居山中,“山深故有云”(李商隐《自南山北归经分水岭》)因此,云也就成隐者居处环境特征之一,成了隐居者的亲密伴侣,自南朝梁代诗人陶宏景写下“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的诗句之后,“白云”意象便经常出现在隐逸之作中。“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李白《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醉坐自饮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孟浩然《和卢明府》)“何当重相见,旧隐白云深。”(杜荀鹤《别敬待郎》)这些诗句都是通过“白云”意象表达归隐思想,而不是什么禅意。同样,杜甫诗“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中的“白云”作用也与此相类,象征着隐逸,既非“普遍意义上的自然物”,也不是什么“禅家白云”③。贾岛诗《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作者为“隐者”这个“典型人物”安排了一个多么“典型”的“环境”!刘克庄《西山》:“绝顶遥知有隐君,餐芝种术麈为群。多应午灶茶烟起,山下看来是白云。”把山顶的“白云”想象成“隐君”午灶煮茶的炊烟,既继承了以“白云”表现隐逸的传统,又令人耳目一新。宋末词人张炎以《山中白云》为自己的词集命名,暗寓着作者晚年避世隐居的生活。孔稚珪《北山移文》:“高霞孤映,明月独举,青松落荫,白云谁侣?”描写的则是隐者出仕后山间的寂寞情景。
缥缈的白云有时又显得很神秘,它使人想起某种神物或神仙。《易·乾·文言》:“云从龙。”《庄子·逍遥游》:“藐姑射山,有神人居焉……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古代的游仙诗也常出现“云”意象。古人向往神仙世界,除了幻想长生不老、生命永恒之外,对现实生活深感失望转而他求是一个重要原因。正如《庄子·天地》所言:“天下无道,则修德就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这种动机,与隐逸避世者并无二致。即使是在迷信的古人心目中,能“成仙”者毕竟微乎其微,大多数人只能去寻找一个虽处“人境”而又无“车马喧”的地方隐居,这就是所谓的“桃源仙境”,古代诗歌往往把它描绘得如同梦幻中的仙境一样:“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花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直入白云深处”暗示着一种远离尘世、独守操行的生活态度。
“白云”给人一种高洁的感觉。“洁白不由阴雨积,高明肯共杂烟重……黄金被烁玉亦瑕,一片飘然于不著。”(皎然《白云歌寄陆中丞使君长源》)超尘脱俗,洁白无瑕,这也正是隐逸之士的处世精神,所以,他们喜欢以“白云”入诗,以表现自己的情操。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归卧”伴“白云”乃是“不得意”后的一种人生选择,是“穷则独善其事”的具体行动。孟郊《伤时》:“因知世事皆如此,却向东溪卧白云。”“世事”令人伤心,故而“卧白云”以求解脱,因为“白云”与作者品格相符,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司空图《诗品》以“白云初晴,幽鸟相逐”喻“高雅”,以“如将白云,清风以归”喻“超诣”,以“缑山之鹤,华顶之云”喻“飘逸”,都恰到好处。
“孤云”往往意味着孤独无依:“万族皆有托,孤云独无依。”(陶渊明《咏贫士》)此处的“孤云”就是“贫士”的象征。这种“孤”更主要是不愿随波逐流,众人皆醉我独醒之“孤”,是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知音难觅之“孤”,是孤高自傲、孤芳自赏、鹤立鸡群之“孤”。杜甫说得好:“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幽人》)可见“幽人亦好俦侣”(浦起龙《读杜心解》)正因为如此,“孤云”意象也常出现在隐逸诗中,如常建《宿王昌龄隐居》:“清溪深不测,隐处唯孤云。”“孤云”既是“隐处”的特征,也是隐者的好友。
深情的云
陶渊明写过一首《停云》诗,诗云:“霭霭停云,濛濛时雨……良朋悠邈,搔首延伫。”这首诗的主题,作者在《序》中说得很明白:“《停云》,思亲友也。”《大唐新语·举贤》记载:“狄仁杰赴任于并州,登太行,南望白云孤飞,谓左右曰:‘事亲所居,近此云下!’悲泣,伫立久之,候云移乃行。”在古代诗歌中,望白云而思亲思友就成了一种常见的情景:“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望云白日眠。”(杜甫《恨别》)“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何事爱成别,空令此登楼。”(刘长卿《上湖田馆南楼忆朱宴》)生离时,白云似情意绵绵;死别时,白云亦为之悲伤:“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李白《哭晁衡》)“致君丹槛折,哭友白云长。”(杜甫《闻高常侍亡》)
有一个流传久远的故事:“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王问玉曰:‘此何气也?’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日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宋玉《高唐赋序》)“其夜,(襄)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宋玉《神女赋序》)自此之后,“朝云”常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成为情侣的代称。“美人美人兮归来,莫作朝云暮雨兮飞阳台。”(李白《寄远十一首》其十一)“朝云”指的是远方之“美人”。“朝云暮雨成古墟,萧萧野竹风吹亚。”(孟郊《悼亡》)“朝云”指的是亡故的爱妻。由于神女的故事发生在巫山,所以“朝云”也可写成“峡云”:“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晏殊《无题》)这里抒写的是情人离散、不知下落的思念之情。“朝云”还可写作“行云”。李群玉曾这样描述自己爱情失意:“行云永绝襄王梦,野水偏伤宋玉怀。”(《九日》)冯延巳则如此表现女子对情人的怨恨:“几日行云何处去?忘却归来,不道春将暮。”(《鹊踏枝》)诗词中出现得更多的是“云雨”。唐人李涉《寄荆娘写真》:“少年才子心相许,夜夜高堂梦云雨。”方干《赠美人四首》其一:“才会云雨须别去,语惭不及琵琶槽。”都是以“云雨”喻指男女欢会。由于“巫山云雨”的典故是如此地深入人心,以致元稹在他的悼亡诗中写下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离思五首》其四)的名句。以“云雨”表现男女情爱,其缘故可溯源至古人的生殖崇拜:“在古人的观念里云是地上的阴气与天上的阳气交合而形成的状态,雨则被认为是交合的结果,云雨是天地的交媾行为,是天地创始万物的伟大举动”。④
“彩云”也常出现于诗词中,比喻身着五彩服饰、步履轻盈的女子。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其一:“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描写的是宫女的风神。后来“彩云”在古典诗词中多指代男主人公所钟情者。晏几道《临江仙》:“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这是追忆与歌女小苹离别的情景。冯延巳《虞美人》:“只知长作碧窗期,谁信东风吹散彩云飞。”抒发的是无法与心上人相聚的怅望之情。以“彩云”喻所爱,使作品平添了绚丽浪漫的色彩。
多彩的云
古代诗歌中的云五彩缤纷,色彩不同的云往往具有不同的情韵。
“青云”有时和“白云”一样,可用以表现隐居山野。⑤《南史·衡阳元王道度传》附《萧爻传》:“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所谓“意在青云”就是“意在归隐”。杜甫《别董颋》:“当念着皂帽,采薇青云端。”用了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采薇而食的典故。仇兆鳌《杜诗详注》云:“言己……皂帽采薇,为终隐之计,子能念我于云端否耶?”李白《送韩准、裴政、孔巢父还山》:“所以青云人,高歌在岩户。”很显然,“青云人”指的是“还山”的韩、裴、孔诸人。
但是,“青云”不仅可以用来表现避世的思想,更常用以象喻入世精神,这一层面意义是“白云”意象所没有的。刘禹锡的名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始闻秋风》)描绘了一种跃跃欲试的神态,反映了作者不甘寂寞、欲有所为的心理。清人沈德潜赞曰:“英气勃发,少陵操管不过如是。”(《唐诗别裁集》)之所以联想到杜甫,大概是因为老杜写过“骅骝作驹已汗血,鸷鸟举翮连青云”(《醉歌行》)的句子,那是赞其从侄“少负奇气”(仇兆鳌语)的话,体现的也是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
“青云”能用来表现进取、向上的精神,是因为它可以指代高空,进而可以隐喻高位。“平地青云”、“平步青云”是人们比喻科举登第或地位突然提高的常用成语。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碧海真难涉,青云不可梯。”这是为李白仕途蹭蹬发出的感叹。曹邺《杏园宴呈同年》;“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表现的是初及第时的得意心情。白居易《题崔常侍济上别墅》:“主人忆尔尔知否?抛却青云忆白云。”说的是崔常侍辞官归隐,“青云”和“白云”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元人丁鹤年《题王大使望亲图》:“达官爱云云作侣,平步青云称高举。”“达官”所爱之“云”自然是“青云”而不是“白云”。
“碧云”最早出现于江淹《休上人·别怨》:“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原诗表现男女离别相思之情,后代同类题材的作品也常沿用这一意象。秦观《千秋岁》词:“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明显是点化江淹诗意而成。范仲淹《苏幕遮》开头“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人们多赞其写景清丽,殊不知“碧云”之中,已蕴含着抒情主人公的“相思泪”了。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尽管作者未点明“心里事”所指为何,读者从“碧云”、“月”、“风”、“花”等意象的传统意蕴中不难想象“心里事”当与爱情相关(古人常用“风花雪月”比喻男女之情)。贺铸《青玉案》有“碧云冉冉蘅皋暮”一句,“碧云”或作“飞云”,而此词起首即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前后词意一对照,我们可以断定,作“碧云”者正,作“飞云”者误。“碧云”意象还常出现在与诗僧有关的作品中,因为江淹《别怨》乃模拟诗僧汤惠休之作写成的。权德舆《酬灵彻上人以诗代书见寄》:“碧云飞处诗偏丽,白月圆时信未真。”孟郊《送清远上人归楚山旧寺》:“诗夸碧云句,道证青莲心。”都是称赞对方诗才横溢。李群玉《怀初公》:“不见休上人,空伤碧云思。”则是以“碧云思”表达了对“初公”的怀念。
《南史·宋文帝纪》记载:“(景平)二年,江陵城上有紫云。望气者以为帝王之符,当在西方。”“紫云”被认为是帝王的祥瑞征兆,诗词中常以之表现帝王所处之地。“建章宫阙紫云飘,春漏迟迟下绛霄。”(郑谷《阙下春日》)描绘的是皇宫的非凡气象。“笑蹑紫云金作阙,梦抛尘世铁为船。”(杜荀鹤《依韵次同年张曙先辈见寄之什》)叙说的是张曙登科入宫的情景。
“黑云”出现预示着风雨将至:“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片云天上黑,应是雨催诗。”(杜甫《陪诸贵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晚际遇雨》)“黑云”有时还可隐喻险恶的社会环境:“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这里或许暗用《晋书·五行志》:“凡坚城之上有黑云如屋,名曰军精”,但更主要地是渲染了大战爆发前紧张得令人窒息的气氛。
“乌云”从字面上看与“黑云”词义相同,但在诗词中却多用以比喻女子的头发,苏轼《岐亭道上见梅花戏赠季常》:“行当更向钗头见,病起乌云正作堆。”说梅花应当成为女子头上的装饰,“乌云”比喻黑发。
“绿云”也多用以比喻女子乌黑的头发。如杜牧《阿房宫赋》:“绿云扰扰,梳晓鬓也。”白居易《和春深》其七:“宋家宫样髻,一片绿云斜。”这种比喻,摆脱了写实的呆板,虽不具体却极富神韵。
“黄云”常出现于边塞诗中,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因为边塞风沙弥漫,以至天上的云看上去也似乎染成了黄色。“远与君别者,乃至雁门关。黄云蔽千里,游子何时还?”(江淹《古别离》)这“黄云”在“雁门关”。“天山路边一株梅,年年花发黄云下。”(王建《塞上咏梅》)这“黄云”在“天山”。“岂知万里黄云戍,血迸金疮卧铁衣。”(薛逢《猎骑》)这“黄云”离故乡“万里”之遥。以上诗句描写的都是内地难以见到的景象。
古代诗歌中的“红云”往往不是指真正的云,而是对红色鲜花的一种比喻。范成大《杏花》:“蜡红枝上粉红云,日丽烟浓看不真。”“粉红云”指杏花。周昂《山丹花》:“卷花翻碧草,低地落红云。”“红云”喻山丹花。韩愈《花岛》:“欲知花岛处,水上觅红云。”“红云”指的是从花岛飘来的落花。
变幻的云
“浮云”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其作用也较为复杂,有必要对之进行较为详细的剖析。
飘浮在蓝天上的云,给人一种遥远的感觉,诗人常用它代指高空。杜甫就曾用“高入浮云端”(《营屋》)来夸张形容竹子的高耸,其《登衮州城楼》:“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前句为空中之景,后句为地面之景。
“浮云”与“凝云”是对立的,后者常被看作雨雪的先兆,阴沉凝重的云总是预示着雨雪即将来临。“愁云惨淡万里凝”之后便是“纷纷暮雪下辕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石破天惊逗秋雨”之前,是“空中凝云颓不流”(李贺《李凭箜篌引》)。浮云却代表着一个晴朗的好天气,客观描绘浮云的诗句往往反映了一种愉悦轻松的心情。储光羲《登戏马台作》:“泛泛楼船游极浦,摇摇歌吹动浮云。”描述的是南朝宋武帝游宴时的情景,洋溢着热烈、欢乐的气氛。
浮云无根,飘忽不定,古代诗歌常用它比喻浪迹四方的游子。有人认为这种用法源于《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⑥其实这里的“浮云”指的是迷惑了游子使其不归的人或事物,真正以“浮云”比喻游子的最早出处当数《昭明文选》所录李陵《与苏武诗三首》其一:“仰视浮云驰,奄忽互相逾。风波一失所,各在天一隅。”李善注云:“言浮云之驰,奄忽相踰,飘飖不定。逮乎因风波荡,各在天之一隅。以喻人之客游,飞薄亦尔。”《昭明文选》另录有苏武《诗四首》,其四曰:“俯视江汉流,仰视浮云翔。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也是以“浮云翔”比喻“良友远别离”。此后以送别和忆友为题材的作品便常出现浮云意象。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州故人》:“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浮云”指的是十年来生活飘荡不定的作者与故人。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意思更为明显。
由于风的缘故,浮云的形状又是变幻不定的,诗人们又常以之比喻动荡不已、变幻莫测的人间世事。杜甫就很喜欢运用这种比喻:“流水生涯尽,浮云世事空。”(《哭长孙侍卿》)“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登楼》)这种比喻也许来源于佛经:“是身无常无强无力无坚……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维摩诘所说经·方便品第二》)杜甫的《可叹诗》还有这样的句子:“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来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仇兆鳌《杜诗详注》释曰:“以浮云变幻比人事不常。”后人常点化杜诗:“白衣苍狗变浮云,千古功名一聚尘。”(张元干《瑞鹧鸪》)“相看只有山如旧,叹浮云本是无心,也成苍狗。”(蒋捷《贺新郎·兵后寓吴》)其中寄寓着人世沧桑的感慨。久而久之,这一比喻便演变为“白云苍狗”的成语。
浮云看上去轻飘飘的,似乎没有什么分量,诗人也常以之比喻富贵荣华,表明作者把这些许多人毕生追求的东西看成是微不足道的,对它们持轻蔑态度,表现一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例如:“连玺耀前庭,比之犹浮云。”(左思《咏史八首》其三)“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丈夫儿富贵等浮云,看名节。”(严羽《满江红》)这种比喻源于《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的一种精神追求重于物质追求的传统美德。
日月是光明之物,是诗人经常歌颂赞美的对象,有时候它们的光辉会被浮云遮蔽,这一现象很令人反感,敏感的诗人因此产生联想,于是,出现了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邪恶势力的手法。最早运用这种手法的是宋玉《九辩》:“何泛滥之浮云兮,蔽此明月。”朱熹解释说:“言浮云之蔽月,以比谗贼之害贤也。”(《楚辞集注》)孔融《临终诗》也说:“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后句其实乃是前句的形象化说法。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浮云”指的是皇帝周围的奸邪小人。辛弃疾《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桥》:“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则是以“浮云”比喻入侵的金人。王安石《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表现了一位杰出政治家高瞻远瞩的气魄,也表示了与阻挠改革的保守势力不屈不挠斗争到底的决心。
古代诗歌中的“云”意象,既带着自然物的特征,又融入了深厚的人文精神;深情、多彩、变幻的“云”意象,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向读者传递着丰富的信息。
注释:
①③参见葛兆光《禅意的“云”——唐诗中一个语词的分析》,《文学遗产》1990年第3期。
②《管锥篇》第一册第112页,中华书局1979年版。
④杨琳《“云雨”与原始生殖观》,《社会科学战线》1991年第1期。
⑤葛兆光先生认为:“象征闲适澹泊的‘云’只是白云而不是青云”,似乎说得过于绝对。
⑥参见范之麟、吴庚舜主编《全唐诗典故辞典》1747页,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