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血液透析;心理护理;舒适度;效果
引言:为分析对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的效果。文章随机将2017年6月~2019年3月66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舒适度。观察组护理后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各项舒适度评分为(22.31±3.25)分、(21.48±4.02)分、(22.19±3.66)分、(23.31±3.24)分,高于对照组(18.75±3.26)分、(17.94±3.86)分、(18.37±4.02)分、(18.42±3.47)分(t=3.65、4.05、4.52、3.65,P<0.05)。从中可以得出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舒适度,有良好应用价值[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2017年6月~2019年3月66例尿毒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男21例以及女12例,年龄53~80岁,年龄平均(65.99±7.50)岁;对照组33例,男19例以及女14例,年龄53~82岁,年龄平均(66.23±6.98)岁。两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向患者介绍血液透析治疗的目的、意义、重要性,做好患者血液透析期间的密切监测,做好患者日常生活指导。观察则在常规护理干预之外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①与患者维持和谐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应该始终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和患者交流,对于患者的主动倾诉护理人员要真正表达从情感上的认可。告知患者尿毒症并不完全是不治之症,如果能够做到定时完全透析,是能够维持持续生存状态的。另外就以往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向患者介绍,同时介绍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技术水平,提升患者的信心;②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尤其是对于隐私的尊重,不可以随意谈论患者病情。另外应该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交文体活动,鼓励患者培养兴趣,组织同病情的患者开展交流会,通过病友相互之间的交流增强患者的信心及安全感;③因为血液透析具有持续性,所以除了和患者建立和谐护患关系,同时也要和患者家属建立良好关系,重视家属的感受,注重和家属的直接沟通,向家属介绍患者的病情、治疗情况、治疗效果等,以同理心表达对家属的理解和关心[3]。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护理前、护理后利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患者舒适状况,量表包括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4个维度,每个维度有项目7个,每项为1~4级评分,每维度总分7~28分,得分越高舒适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通过软件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经t检验,P<0.05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结果
护理前两组舒适度评价中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评分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各项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舒适度评价结果变化比较[n,x±s:
3.结论
对尿毒症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替代患者本身的肾脏排泄,使患者机体内环境稳定性得以维持,控制或者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不过因为患者需要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受到心理、社会、经济、家庭等多方面不同的影响,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可能受到影响,进而会影响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影响患者预后。临床发现,大部分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情绪问题,这些情绪问题表现会直接影响患者治疗依从度,导致不良结果。本研究通过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不仅强调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且注重和患者家属建立良好关系,争取家属的理解,使家属能够配合护理人员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工作。除此之外,在心理护理中,护理人员也强调做好患者隐私保护,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恢复社会交往能力。从结果来看,接受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环境、社会文化、心理精神、生理各项舒适度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t=3.65、4.05、4.52、3.65,P<0.05)[4]。
结论:
简而言之,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心理护理有助于提升舒适度,使患者能够更好配合治疗,保证满意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翠兰.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18,35(7):94.
[2]梁沣,冼日凤.心理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9,35(5):1063-1064.
[3]李红艳.心理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8(23):176-177.
[4]郭秀茹.手术室心理护理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9,22(2):228-229
论文作者:朱海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血液论文; 舒适度论文; 家属论文; 两组论文; 尿毒症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