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集成下的智慧工地建设需求和应用研究论文_罗实1,刘海丰1,刘兆荣2,肖观辉1

信息化集成下的智慧工地建设需求和应用研究论文_罗实1,刘海丰1,刘兆荣2,肖观辉1

摘要:本文结合信息化集成的智慧工地建设的现状,对智慧工地信息化需求进行总结,包括实名制管理的信息需求、安全管控需求、质量管理需求、绿色环保施工需求、进度管理需求、成本管理需求等,对智慧工地信息集成应用发展进行分析,确保信息化集成下的智慧工地建设的科学性,促进智慧工地建设应用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智慧工地;建设需求;应用

1 智慧工地的概念

从广义的角度来说,智慧工地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基础,以移动通信、物联传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 通过智能决策、信息共享、智能生产、安全监控、互联协同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为建设集团、施工单位、政府部门、设备运维公司、劳务公司等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实现工程项目业务流和各类监控源数据流的有效结合和深度配合, 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安全、效率, 促进协同办公,提升建筑施工管理、城市管理、行业管理等目的。

2信息化集成的智慧工地建设的现状

2.1能够更加精准地统筹规划整个施工过程

智慧工地的建设,从施工项目设计规划之时就已经开始,作用于整个工程施工的流程,致力于应用先进的高新技术手段,将信息化集成的技术与系统科学的工程管理结合起来,并统筹分析当前建筑工地的实际信息应用需求,构建更具实用性的信息化施工管理制度。

2.2智能化决策支持

自主化的决策支持是智慧工地构建的主要目标,对于工程施工的管理大多建立在实地勘察施工环境之后,运用先进的信息集成技术,可以事先模拟工程项目的数据模型,根据模型的状态更直观的分析前期设计方案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能够全方位无死角的观测项目完工之后的具体状态,数据分析更加全面,大大提高了管理人员对施工流程的操作、成本、安全等因素的全面控制,保障了具体施工流程的顺利开展, 有效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3全面提升施工效率

智慧工地的构建使用了大量的包括互联网技术、信息集成技术、信息系统计算技术在内的先进科技,利用移动设备的设立能够实时检测施工现场的状态,使得管理人员对于施工的进度和操作规范等方面了解更加全面。这有效解决了传统的施工建筑中所存在的数据信息处理困难、沟通不畅、管理链条过长、信息资源获取不全面等等一系列问题,开拓了我国工程项目施工的新局面, 全面提升了施工现场的工作效率。

3智慧工地信息化需求

3.1实名制管理的信息需求

针对人员管理,要求能实现对劳务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及信息采集;关键人员资质认证;进场人员识别、考勤和定位;监控人员操作动作;管控劳务人员工资发放等功能。

3.2安全管控需求

针对安全管控,要求能对大型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的运转状态、负荷超载情况、人员工作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控,进行声光预警和报警,防碰撞、防倾翻;实测实量施工部位,自动化监测深基坑、高支模等危险性大的工程;对现场人员及车辆定位、交通情况、人员操作规范等进行监控及预警,减少安全事故发生。

3.3质量管理需求

针对质量管理,要求能监控统计分析物资用料合理性、对混凝土拌合站配比用料和拌合时间进行监控和报警、对现场取样信息及时录入等。

3.4绿色环保施工需求

针对绿色环保施工,要求能实现对现场环境全方位的实时自动监测(包括扬尘、噪声、废水、废气、废渣等排放的监测),进行智能化、自动化预警、防御、干涉,保障绿色环保施工;远程监控现场实时状态,监督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自查评定,对违规情况进行自动拍照取证和记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进度管理需求

针对进度管理,要求能运用BIM技术、PMS生产管理系统等管理、查看工程进度,统计分析关键卡控点。

3.6成本管理需求

针对成本管理,要求在分部分项工程、分阶段成本核算的基础上,对施工成本投入综合分析,达到对成本管控的目的。

4智慧工地信息集成应用

首先,创建每一个工作计划之间的逻辑关系与管理模式,结合工程每一环节,梳理现场管理的标准动作,并且创建管理动作底层数据库。同时对项目组织岗位职责与组织系统进行梳理,创建一个系统的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对施工现场平面分段分区标准进行梳理,并创建一个系统的分段分区标准化数据库。

借助上述三个标准对管理动作进行定位,促使其与管理部位与管理岗位保持一致。之后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对不同岗位分派不同的任务, 实现工作计划制定、下发以及监督管理等一体化管理目标。其次, 借助互联网技术,项目管理人员的现场工作可以实现远程管理, 同时工地现场信息可以实时获取,并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

三是借助先进手段,将监控测量技术、传感技术以及 BIM 技术等,与系统实现高度集成,并以业务逻辑关系与平台为支撑点, 组成一个完成工地建设信息系统。设计单位需将已经设计好的施工图纸交至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一旦设计出现变更情况,需及时更新 BIM 模型,由此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同时,施工单位可结合 BIM 模型,指导工地现场施工。建设单位可以借助模型,整合工地各项信息,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实施监控,为项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在工地建设完成之后,可将模型交付运营单位进行代管。四是建立底层企业知识平台,对企业相关知识与规范制度进行分类管理,并且需要从中提炼出相关有效信息,通过不断整合业务模块,能够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实现信息的共享, 在有效信息的支撑下,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的实施,自然有所依据,进而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升。五是以大数据的共享与挖掘为支撑,借助顶层设计提供的相关信息,可以对各项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以及分析,这样一来,管理人员可以全面掌握智慧工地建设的全部信息,一旦发现问题,便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实施基于“模块化 信息化”的智慧工地建设最直接的效果能够提升效率,信息化的手段打通各个环节,将项目分模块、分版块生产情况整合到信息平台,实现智慧互联,增强了企业的技术应用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同时可以实现工程项目与业主的直接对接,为业主及时了解施工现场情况提供了信息化窗口。“智慧工地”的有效建设,能够节约土地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对水、气、声、渣及资源能源进行有效控制,在环保设施投入、施工现场硬化、尘土覆盖绿化、节约资源能源方面均有较大改善,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附近居民的施工干扰,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绿色施工和文明施工,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5结语

综上所述,打造智慧工地,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建设施工管理、加强建筑方和政府部门之间协调联动、提升企业监控和政府监管水平已是大势所趋,因此,需进一步探讨建立基于统一技术(例如BIM技术)的、开放的信息数据交互平台,能集承建方、建设方和政府为一体的多方联合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工程项目的施工水平,保证项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田宇阳.智慧工地建设研究与工程应用[J].城市住宅,2019(06).

[2]毛志兵.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助力建筑业的持续健康发展[J].工程管理学报,2017(05).

[3]陈昕.智慧工地促进项目建设[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6(22).

[4]张金荣.信息化集成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建筑,2014(22).

[5]曾立民.打通信息化落地最后一公里”——智慧工地的建设及应用价值[J].中国勘察设计,2017(08).

论文作者:罗实1,刘海丰1,刘兆荣2,肖观辉1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7

标签:;  ;  ;  ;  ;  ;  ;  ;  

信息化集成下的智慧工地建设需求和应用研究论文_罗实1,刘海丰1,刘兆荣2,肖观辉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