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青杨中学 266700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信息技术,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班班通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由此可见,数学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我们应该积极寻找信息技术和数学学科整合点来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信息素养。
那么,如何从学科角度出发,尽量避免不利于整合的因素,充分发挥整合的功效?下面就此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促进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实现职能转变
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的职能发生了深刻变化,由传统教育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数字化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改变教育观念,自觉顺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善于学习,勤于研究,勇于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一方面,教师应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旧观念的束缚,深刻认识当今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与挑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新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课程观。
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网络操作知识和课件制作技术;要练就一双慧眼,能对网上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搜罗自己需要的资料;要学会借鉴网上的名师教案、课件或教研成果,实现网上协同备课。
二、适度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思维
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平淡无味。如果在展示问题时适度运用多媒体,或把重点、难点的内容设置成醒目的颜色,或让“固定的”几何图形运动起来,提供丰富的感知信息,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积极思考。
如教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可用《几何画板》制作动画,让学生观察直线和圆的相对运动的动态过程与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之间的关系,从中抽象出三种位置关系的本质。还可利用《几何画板》将几何体的切割、移动、重叠、翻转等形象生动地展示给学生,并辅之以必要的解说,帮助学生形成立体空间感。通过动画模拟,解除了传统教学中学生凭空想象、难以理解之苦,他们积极思维,寻找图形中的内在联系和进行公式推导的能力大为加强。
三、挖掘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知识面
网络的广泛使用促使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借助网络收集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进行研究,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数学学习方式。
如教学《统计表与统计图》时,引导学生上网收集近五年、十年来的国民生产总值、每百户家庭中拥有的电脑数量等数据,绘制统计表和统计图。学生不仅学到了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而且形象直观地感受到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体会到数学来自社会生产与生活、服务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道理。
另外,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也是可以使用信息技术的重点内容。阅读材料介绍了一些数学史和数学知识,如八年级就有蜂房里的几何学、生活离不开圆、测算面积的近似方法、曲面上的最短路线、勾股定理、无理数的发现、一元二次方程发展小记等。这些内容更注重数学与其它学科的渗透交融,不少是在数学下的问题。教师如果以这些内容为出发点,善于在网上收集数学应用范例、数学史料,开设第二课堂,借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实在是恰切不过的。
四、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现知识建构
数字化教学主张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实现知识建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自主地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惑,把问的权利教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教学模式。
如教学“二次函数图像”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句柄控制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上机操作,自己输入a、b、c,观察a、b、c变化时图像的变化,探索a、b、c对图像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在教师的点拨指导下,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势不可当,我们只有迎难而上,不断探索、研究,注重实效,优化整合,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发挥计算机网络辅助教学的优势,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论文作者:张兴阁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信息技术论文; 教师论文; 知识论文; 内容论文; 统计表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12月总第22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