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需求不足下的宏观政策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宏观政策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全面贯彻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国民经济将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增长,物价稳定,人心安定,东南亚金融危机不会对我国社会经济造成太大的影响。目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国有企业和乡镇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下岗失业人员增加。除了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外,社会有效需求不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因此,依然需要政府实行适度从紧方针的同时,把握住财政金融政策的调控力度。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剩余型经济
1998年我国经济形势的总体特征是市场剩余型经济,但经济整体上却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上。市场剩余型经济的凸现标志着我国经济改革已经完全进入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框架,并且使我国经济增长具有矛盾的双重特征,出现了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和利润率规律与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矛盾。
我国市场剩余型经济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商品市场整体上已经告别短缺经济,走向买方市场,相当大的一部分商品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经过80年代前期轻纺产品高速发展以及80年代后期家电类产品的迅速扩张,到90年代初我国消费品市场已由卖方市场转化为买方市场。此后,经过90年代初到1995年投资高速增长,又扭转了生产资料供不应求的状况,生产资料市场也转为买方市场。据统计,与人们生活有直接关系的613种主要商品中, 供过于求的商品占32%。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已连续两年出现负值。
第二,资本市场上,银行资金供给过剩,国内积累资金流向国外。1997年我国银行内部存货差额7500亿元,比1996年增长42 %, 相当于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5倍。问题在于, 我国是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间接融资占企业全部融资的80%。所以银行贷款不足实际上是企业投资需求不旺,反映了我国资本市场资金供给过剩的现象。在资本市场资金过剩的同时, 国内资金通过国际贸易顺差的形式流往国外。 1991年以来,我国已连续6年出现贸易顺差。1996年突破100亿元,达到122.4亿美元。1997年又比1996年增长3.2倍,达到400亿美元。 由于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差额与其国内投资不会超过该国的国内储蓄,即储蓄=投资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逆差),或者国际收支顺差(国际收支逆差)=储蓄±投资,所以国际收支顺差总是表示国内储蓄的净流出。而且,在对外贸易的场合下,当出口大于进口时,总是表示该国正在把它的一些货物和服务送到国外,但没有马上以进口贸易形式得到补偿。
第三,物质储备市场上,库存居高不下,表现为社会资源的闲置和浪费。1997年上半年我国产品库存达5600亿元,相当于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7.2%,明显高于1978年到1996年19年间6%的年平均水平。从库存结构来分析,其中消费资料库存部分代表消费品市场的潜在供给能力,而生产资料库存部分则代表GDP的潜在供给能力, 即我国国民经济的潜在生产能力。前一种库存膨胀通常表示市场现有供给能力的过剩,因而往往伴随着企业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不足。据世界银行转引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完成的1995年中国工业企业调查资料,我国工业生产能力利用率未达到60%的工业产品超过了全体工业生产品半数以上(即半数以上的工业产品生产加工能力利用率不足60%)。(见《上海证券报》1997.2.13);后一种库存膨胀,不仅是资源的闲置和浪费,而且引起生产资料价格的连年下跌。
市场剩余型经济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并不是一致的。我国目前GDP约合680美元,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1998年计划脱贫人口1000万,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也很大,社会财富还没有达到充分涌现的时候,所以商品市场物资供应过剩并不是绝对的,相反,它只是一种相对于市场有支付能力需求的相对过剩。其次,我国生产力水平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第三次工业普查表明,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1180种主要专业生产设备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的只占26.1%,属国内落后水平需淘汰的占12.8%。提高生产力水平,既需要提高劳动力的技术装备水平,也需要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加大资本与劳动力的配比比率。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资本永远是一种稀缺资源。资本市场资金供给剩余只是一种由于投资效益低下而引起的投资需求不足,因此它也是一种相对的供给过剩。
市场剩余型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经济总体市场化程度已达65%。商品市场化程度约为80%;生产要素市场化程度约为50%(其中,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在75%左右,资金市场化程度在25%左右)。(《中国证券报》1997.12.3 )市场剩余型经济中的商品剩余和资金剩余反映的是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不解决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就不能提高资源,尤其是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也不能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二、扩大生产性有效需求
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指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需求不足。其中,消费需求不足又是指有支付能力的消费需求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收入增长落后于经济增长。1995年与1984年相比,我国全国工资总额增长99.4%,GDP增长191.2%,两个增长速度之比为1∶1.92。而1990年与1984年相比,增长速度之比为1∶1.61, 其中全国工资总额增长40.6%,GDP增长65.7%。显然,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之后, 收入增长速度明显滞后;第二,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增长落后于中、高收入家庭。但是,中高收入家庭的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均低于低收入家庭,他们的消费需求的推动力也不及低收入家庭那么大。
我国投资增长率从1994年开始逐年下降,GDP 增长率也出现同样的持续回落。1998年的投资将继续呈低增长态势。其原因,除了消费市场饱和使投资主体缺乏明确的投资意向外,最主要的是外资额将大幅度减少。1997年合同外资额比1996年下降了1/3。1998年实际外资额将大幅度减少。1997年合同外资额比1996年下降了1/3。1998年实际外资额将比1997年减少一半。目前外商投资占我国投资总额的平均比重达到10%的水平。(《证券时报》1998.1.7)若加上国内配套投资,约占我国投资总额的30%。(《上海证券报》1998.1.9)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汇率保持不变,使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直接投资成本上升。然而外商投资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扭转外商投资萎缩的局面,政府最近决定减免外商企业的进口设备的免税权,开放更多的可供外商投资的产业,对开发高新技术、农业、原材料和环境保护的外商企业给予更优惠的国民待遇。
1991—1996年我国投资增长和GDP增长对照表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投资增长
23.8% 42.6% 58.6% 31.4% 22.3% 18.2%
GDP可比增长 9.3% 14.2% 13.5% 12.6% 10.2%
9.7%
中国1990—1998年合约外资额和实际外资额
有效需求不足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有效需求不足使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从1994年起, 我国GDP 增长率逐年回落, 至1997年GDP增长率下降了4.6个百分点,降幅达36%。经济增长率下降导致企业生产效益下降,因为企业实际生产量低于其设计生产量。与此同时,我国城市失业也从结构性失业为主转向长期停滞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并存的阶段。其次,有效需求不足也使经济结构改革的力度减弱。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求决定生产,社会需求状况决定其供给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总体生产能力过剩。1997年GDP的潜在供给能力(GDP潜值)预计将超过市场实际需求(即消费、投资、外贸)的10%。 对照1981 —1982年美国经济衰退的最低点,也是战后时期的最低点,其实际GDP 与GDP潜值相比仅低了9%。(《宏观经济决策导向——致总统备忘录》(美)查尔斯.L.舒尔茨,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P21、P36 )这已足以说明我国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的严重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扩大有效需求的取向应落在扩大生产性有效需求上,即通过扩大生产性有效需求来带动国民经济和居民收入增长,然后引致消费性有效需求的扩大。1998年扩大生产性有效需求的重点是增加公共投资,包括:农业基本建设和水利设施、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居民住宅建设。公共投资,尤其是大规模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投资要求扩大政府开支。
三、应解决的若干问题
1.增加政府财政支出
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一样,都是带动有效需求的组成部分,所以增加财政支出能直接扩大有效需求。 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较高。估计1997年财政支出(包括社会团体支出)占GDP的20 %左右。其次,财政支出对GDP 的作用也明显高于企业投资。 从1990 —1995年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财政支出与GDP的弹性系数为1.47, 即财政支出每增长1%,名义的GDP增长1.47%,而同期企业投资与GDP 的弹性系数仅为0.38。
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主要是增加政府的生产性财政支出,增加社会公共财富形成方面的投入,即一方面增加在公共道路交通、农业水利设施、通讯设施等基础产业的发展和更新改造上的直接投入;另一方面对私人资本进入上述领域的投资给予财政补贴或贴息。后者属于财政的转移支付。
目前我国财政收支状况好于往年,1997年上半年财政收入大于支出380亿元,且中央财政收入增加快于地方。 今后财政支出增长除了继续依靠财政收入增长外,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扩大国债发行规模。这是因为:第一,我国税收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1978年以来,我国有两次提高税收在GDP中的比重。一次发生在1986年,税收占GDP比重与上一年相比,提高了1.34%;另一次是1990年,提高了0.43%。并且在1986年和1989—1990年都分别出现了GDP增长速度放慢的现象。同时, 在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背景下,税收对收入调节力度也还会很大。第二,在资本市场资金过剩的情况下,扩大国债发行规模有利于调动社会闲置资金,增加政府对市场的有效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使之达到占有社会使用总规模的一定比例,从而具有调控价值的水平。由此,我们很有把握的认为,1998年将会出现新一轮的国债热。
2.改变低利率、紧银根的金融政策不对称状态
这两年我国经济高增长、低通胀的实现是以低利率、紧银根作为金融政策背景的。从1996年5月至今,银行三次大幅降息,年利率从10.98%降至5.67%,降幅达50%。另一方面, 货币供应增长速度却在放慢。1997年广义货币(M[,2])增长率从1996年的25.3%降至17.3%,下降了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增长率从18.9%降至16.5%, 下降了2.4个百分点;现金流通量(M[,0])增长率从12%增至15.6%,上升了3.6个百分点,但仍大大小于利率的变动幅度,呈现出利率与银根间的不对称现象。
货币供应增速下降,主要是由于我国连续四年出现净出口,银行外汇储备增加,进而使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本外币对冲的方法收回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冲减基础货币投放。这种紧缩银根的方法缩小了国内社会购买力,同时也使中央银行降低利率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作用减弱。
要改变低利率、紧银根的不对称状况,首先需要解决认识上的问题。我们知道,货币供应多寡是由货币需求状况决定的。货币需求主要产生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实现和交易,但同时还要满足人们把货币作为金融资产(一种不同于股票、债券的金融资产)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以及证券市场上证券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与国民生产总值交易而产生的货币需求不同,后一类货币需求与利率之间是反方向变动的,即利率越低,货币需求量就越大。(《Involuntary Unemployment》,J.A.Trevithick,Harvester Wheatsheaf,1992,p52-59)而且随着我国由银行间接融资向证券市场直接融资转变,证券交易规模扩大,其本身也要求增加货币需求。所以,从满足货币需求的角度来看,货币供给增长多少就不能仅仅取决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其次,在国民经济统计中,国民生产总值不包括证券投资。由此,由股票、债券买卖而产生的货币供需变化并不反映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这就使货币与国民生产总值之间在量上无法建立起相互对应关系。
要正确把握货币供应量首先应准确尺度货币需求量,尤其应从统计上解决证券市场的货币需求量的计算问题。其必要性在于我国货币供应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已明显打破,再根据货币供应量来预测通货膨胀率和GDP增长率必将误导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方向。
1998年与进一步降低利率相比较,扩大货币供应量将尤为必要。而且在市场汇率一旦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为了保持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稳定,利率不仅不会下降,相反还会上升。
标签:有效需求论文; 货币需求论文; 财政支出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经济论文; 投资论文; 中国gdp论文;